一种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6339阅读:来源:国知局
蜗壳上旋转的蜗舌,通过蜗舌旋转到不同位置,选择蜗壳的出风口。
[0061 ] 蜗壳I包括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如图3至图5所示,蜗舌2上设置有第一齿轮21,蜗舌2通过第一齿轮21可旋转地设置在蜗壳上。在蜗壳I的底板11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2,第一齿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凹槽12内;第一凹槽12上开设有孔13,驱动装置3设置在蜗壳I的底板11的背面,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优选地为齿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1和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孔13与第一齿轮21啮合,驱动电机31驱动第二齿轮3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本实施例通过巧妙的结构实现了驱动装置3设置于蜗壳I的底板11的背面,可以有效避免了驱动装置3设置在蜗壳内时对流体流动的影响,不仅有效降低风阻增大风量,还能大幅度减小流动噪音,同时,该结构简单,当驱动装置设置在蜗壳I的底板的背面时有效减小了蜗壳组件的体积。
[0062]其中,值得强调的是蜗壳I的底板11的“正面”为正常使用情况下朝向进风侧的一面,蜗壳I的底板11的“背面”为与“正面”相反的一面。
[0063]图8具体展示了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和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21的外齿相啮合,驱动电机31首先驱动第二齿轮32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21转动,进而使得蜗舌2转动。其中,驱动电机31和第二齿轮32均放置在驱动盒33中,驱动盒33固定在蜗壳I的底板11的背面。当蜗舌2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1中所示,蜗壳的上出风口打开,下出风口关闭。当蜗舌2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位于第二位置时,如图2所示,蜗壳的下出风口打开,上出风口关闭。
[0064]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轴承4,轴承4与第一齿轮21同轴设置在第一凹槽12内,蜗舌2固定在轴承4的外圈,保持活动状态,轴承4的内圈固定在蜗壳I上的第一凹槽12上,当第一凹槽12为环形槽时,轴承4的内圈固定在第一凹槽12的内环壁上,可以有效保证蜗舌平滑稳定的运行。
[0065]如图5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蜗舌2上还设置有连接板22,蜗舌2固设在连接板22的正面,第一齿轮21固设在连接板22的背面。可以使得蜗舌2在蜗壳I内有效固定并且稳定运行,运动轨迹固定,保证蜗壳组件的安全性及寿命;同时,通过设置有连接板22,可以减小对第一齿轮的外径的设计,使得第一齿轮的外径小于蜗舌的外径,可以相应地减小蜗壳I上第一凹槽12(环形槽)的外径,降低因开设第一凹槽12面积过大而对蜗壳I底板11强度的影响,增强蜗壳组件的可靠性。
[0066]进一步地,蜗壳I的底板11的正面与连接板22的正面在同一平面,具体地,第一齿轮21的厚度为dl,连接板22的厚度为d2,第一凹槽12的厚度为D,其中,D = dl+d2。通过该结构,可以避免对风场的影响,当蜗壳I上的迎风面与连接板在非同平面时,即风道内存在阶梯结构,不仅可以增大风阻,还会产生因碰撞阶梯结构而产生噪音,因此,蜗壳I上的底板11的正面与连接板22在同一平面,可以有效降低风阻,增大出风量,还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提高使用舒适性。
[0067]优选地,第一凹槽12为环形槽,其形状与第一齿轮21的形状相适配,保证第一齿轮21可以在第一凹槽12内稳定转动。进一步地,连接板22覆盖第一凹槽12,可以消除连接板22与蜗壳I底板11的正面之间的间隙,避免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经过该间隙而产生噪音。
[0068]优选地,第一齿轮至少具有1/2圈的齿轮,当第一齿轮上已经具有1/2圈的齿轮时,已经可以转动180度,从而驱动蜗舌在上出风位置和下出风位置之间切换。
[0069]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导流圈5,导流圈5的与蜗壳的正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51,即导流圈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凹槽,蜗舌上还设置有滑动筋条23,其中,滑动筋条23在第二凹槽51内滑动,参见图10,进一步保证蜗舌2的运动轨迹稳定。
[0070]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微动开关(图中未不出),微动开关设置在蜗壳的内壁面上,并位于蜗舌的运动轨迹上,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运动至预设的第一位置时触发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发送控制指令至控制器,摈制器控制驱动装置3停止驱动,即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同理,当蜗舌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运动至预设的第二位置时触发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发送控制指令至控制器,摈制器控制驱动装置3停止驱动,即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007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风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蜗壳组件,该蜗壳组件中安装有离心风机6,参见图10。具有该蜗壳组件的风机组件通过在蜗壳的底板的正面设置第一凹槽,并在第一凹槽上开设有避让驱动装置的孔,驱动装置在蜗壳的底板的背面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使得驱动装置设置在蜗壳风道外,避免影响气流流动,增大风阻,并产生噪音。
[007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风机。具有该风机的空调器通过在蜗壳的底板的正面设置第一凹槽,并在第一凹槽上开设有避让驱动装置的孔,驱动装置在蜗壳的底板的背面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使得驱动装置设置在蜗壳风道外,避免影响气流流动,增大风阻,并产生噪音。
[0073]申请人发现,如果在不关闭风机的情况下直接转动蜗舌,会在转动过程中蜗舌与蜗壳之间产生较大的间隙,使空气流动紊乱,产生流动噪声,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在蜗舌运动前先停止风机,可以使得在切换出风方向时风机不会产生噪音,更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007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蜗壳组件,包括:蜗 壳,包括至少两个出风口; 蜗舌,所述蜗舌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蜗舌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蜗壳上;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蜗壳的底板的正面,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蜗壳的底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凹槽上开设有孔,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孔接触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蜗舌固设在所述连接板的正面,所述第一齿轮固设在所述连接板的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径小于所述蜗舌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的底板的正面与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在同一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厚度为dl, 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d2,所述第一凹槽的厚度为D,其中,D = dl+d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连接板覆盖所述第一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蜗舌的运动轨迹上,并与所述驱动装置通信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的与所述蜗壳的正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滑动筋条,所述滑动筋条设置在所述蜗舌上;所述滑动筋条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相啮合。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至少具有1/2圈的齿轮。12.—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蜗壳组件。13.—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器,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出风口的蜗壳;蜗舌,蜗舌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蜗舌通过第一齿轮可旋转地设置在蜗壳上;第一凹槽,设置在蜗壳的底板的正面,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凹槽内;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蜗壳的底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凹槽上开设有孔,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孔接触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从而使得驱动装置设置在蜗壳风道外,避免影响气流流动,增大风阻,并产生噪音。
【IPC分类】F04D29/66, F04D29/42, F04D29/46
【公开号】CN205298066
【申请号】
【发明人】王朝新, 张辉, 叶务占, 金海元, 丘晓宏, 孟宪运, 李德清, 潘龙腾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