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通断可调降压稳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6830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通断可调降压稳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通断可调降压稳压阀。
【背景技术】
[0002]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1n,简称SCR)是用于去除柴油发动机排放中的氮氧化物。它包括三个部分:催化消声器、尿素供应总成、尿素喷射总成。在高温环境下,尿素喷射总成向催化消声器中喷射尿素水溶液,尿素在高温下水产生氨气,氨气在SCR催化器中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重新生成氮气和水,从而达到降低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0003]其中尿素喷射总成由DUC(喷射控制单元)、尿素计量栗和雾化喷嘴组成。尿素计量栗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采用的是空气辅助式尿素计量喷射栗,其原理是:车载压缩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进入尿计量素栗上端的电磁通断降压稳压阀的进气端,经过降压稳压后进入计量栗内部的混合腔(其内部带有一定压力的尿素溶液和空气混合的腔室),然后经雾化喷嘴喷出。
[0004]由于车载气源是不断波动的,在空气辅助式尿素计量栗中进入栗内部混合腔的空气压力的稳定性,对它的喷射精确度影响较大。所以电磁通断可调降压稳压阀必须在进口气压波动时有高的稳压精度、高的灵敏度。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通断和降压稳压,是有两个分开独立的阀组成(电磁通断阀后面通过管路连接一个稳压阀),稳压精度不高,灵敏性也不高,并且不可调整;由于零件制造引起的误差,对零件的加工要求较高、结构负责。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通断可调降压稳压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0006]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电磁通断可调降压稳压阀,包括阀体,阀体顶面安装有进气接头,阀体的侧面开设有开关控制腔,在开关控制腔中装配有可打开或关闭开关控制腔的动铁芯组件,动铁芯组件安装于一个电磁阀块中;阀体内部开设有变径的安装腔,安装腔中依次设置有泄压柱和限位环,限位环上开设有第二溢流缝隙,阀体上设置有输出接口 ;压缩空气自进气接头进入到阀体中,经过开关控制腔后进入安装腔前端,自泄压柱两侧的第一溢流缝隙穿过,并继而从第二溢流缝隙穿过,最后从输出接口中流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动铁芯组件包括空心的电磁阀杆,电磁阀杆内部装配有动铁芯组,且在动铁芯组上套装有动铁芯压缩弹簧,动铁芯组的端部设置有挡塞,其中挡塞和动铁芯压缩弹簧部分装配在所述的开关控制腔中;当动铁芯组件受力移动时,挡塞在开关控制腔中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开关控制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磁阀块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开设有用于装配动铁芯组件的动铁芯腔,在动铁芯腔周围的壳体内部设置有线圈;动铁芯组件装配在动铁芯腔中,动铁芯组件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动铁芯组件末端的锁紧螺母,并安装有防尘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动铁芯组件前端外部固结有带有外螺纹的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动铁芯组件的前端安装于开关控制腔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阀体中的安装腔内自前端至后端方向上依次装配有泄压柱、限位环、活塞,活塞与安装腔内部之间设置有活塞封,在活塞的末端设置有稳压弹簧,稳压弹簧上连接有一个调整螺栓,通过调整螺栓将安装腔封住;在所述的泄压柱上套装有泄压弹簧,泄压弹簧的端部支撑在安装腔的前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环固定在安装腔中,活塞的前端穿过限位环中部的通孔顶在泄压柱上;在活塞内部贯穿轴向开设有排气通道,在调整螺栓上开设有与排气通道贯连的卸压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输出接口通过第三溢流孔与限位环、活塞之间的安装腔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接头内部开设有进气口,压缩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后,通过第一溢流孔进入开关控制腔中,并继而通过第二溢流孔进入安装腔的前端。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0016]1.可调整出口的稳压值,这样可消除由于零件制造引起的误差,降低了零部件的加工难度。
[0017]2.将电磁通断阀和降压稳压阀合并集成为一体,减少了连接管路,提高了可靠性。
[0018]3.由于采用特殊的结构,使之具有高的稳压精度、高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2为整体结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的A-A剖向图;
[0022]图4为图2的B-B剖向图;
[0023]图中标号代表:I一进气接头,2—电磁阀块,3—电磁阀杆,4一动铁芯压缩弹黃,5一动铁芯组件,6一阀体,7一泄压弹貪,8一泄压柱,9一限位环,10一活塞,11 一活塞封,12—稳压弹簧,13—调整螺栓,14一锁紧螺母,15—防尘帽,16—挡塞,17—安装腔,18—卸压孔,19一连接件,20一进气口,21 —第一溢流孔,22一开关控制腔,23一第二溢流孔,24一第一溢流缝隙,25—压力调节腔,26—第二溢流缝隙,27—第三溢流孔,28—输出接口,29—排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磁通断可调降压稳压阀,包括阀体6,阀体6顶面安装有进气接头I,阀体6的侧面开设有开关控制腔22,在开关控制腔22中装配有可打开或关闭开关控制腔22的动铁芯组件5,动铁芯组件5安装于一个电磁阀块2中;阀体6内部开设有变径的安装腔17,安装腔17中依次设置有泄压柱8和限位环9,限位环9上开设有第二溢流缝26隙,阀体6上设置有输出接口 28;压缩空气自进气接头I进入到阀体6中,经过开关控制腔22后进入安装腔17前端,自泄压柱8两侧的第一溢流缝24隙穿过,并继而从第二溢流缝26隙穿过,最后从输出接口 28中流出。
[0025]本装置的分解结构如图1所示,而图2展示的是装置组合在一起后的示意图。可以看到本装置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阀体6,第二部分是电磁阀块2。
[0026]其中,在阀体6侧面开设有开关控制腔22,开关控制腔22在这里起到整个气体处理系统的开关作用。当动铁芯组件5运动,使开关控制腔22打开时,压缩空气可经过开关控制腔22,继而进入阀体6的安装腔17中,进行后续的处理。然而,当动铁芯组件5将开关控制腔22填充满以后,使压缩空气不能再进入到开关控制腔22中,就暂时阻断了压缩气体经过阀体6的向外输出过程。
[0027]动铁芯组件5的运动通过一个电磁阀块2来控制,电磁阀块2利用电磁力改变动铁芯组件5的位置,使动铁芯组件5与开关控制腔22进行开关配合。
[0028]阀体6内部沿长度方向有一个变径的安装腔17,安装腔17自前端至后端方向设置有泄压柱8和限位环9;泄压柱8和限位环9之间的空间称为压力调节腔25,泄压柱8是可以活动的,而限位环9是固定的,故而压力调节腔25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由压力调节腔25的大小改变输出的压缩空气量。压缩空气进入到阀体6中以后,保持开关控制腔22的打开状态,使压缩空气经过开关控制腔22后进入到安装腔17前端,穿过泄压柱8侧壁与安装腔17之间的第一溢流缝24隙、限位环9上的第二溢流缝26隙,然后自输出接口28中流出。
[0029]通过控制动铁芯组件5的位置,可控制是否向外输出气体;通过控制泄压柱8的位置,可以调整向外输出气体的量。
[003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
[0031]动铁芯组件5包括空心的电磁阀杆3,电磁阀杆3内部装配有动铁芯组,且在动铁芯组上套装有动铁芯压缩弹簧4,动铁芯组的端部设置有挡塞16,其中挡塞16和动铁芯压缩弹簧4部分装配在所述的开关控制腔22中;当动铁芯组件5受力移动时,挡塞16在开关控制腔22中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开关控制腔22。
[0032]动铁芯的基本组件包括电磁阀杆3、动铁芯组、动铁芯压缩弹簧4和挡塞16。在开关控制腔22的腔壁上设置有与进气接头I连通的开口,压缩空气自开口进入到开关控制腔22中。因此要关闭开关控制腔22,就要将开口堵塞。挡塞16就是用于堵塞开口而设置的,挡塞16的位置可以调节,受动铁芯组控制。当动铁芯组受力移动时,可以使挡塞16封堵或打开开口,以此控制开关控制腔22的打开或关闭。铁芯压缩弹簧用于辅助挡塞16位置变动后的复位。
[0033]电磁阀块2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电磁阀块2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开设有用于装配动铁芯组件5的动铁芯腔,在动铁芯腔周围的壳体内部设置有线圈;动铁芯组件5装配在动铁芯腔中,动铁芯组件5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动铁芯组件5末端的锁紧螺母14,并安装有防尘帽15。
[0034]当线圈通电后,在线圈内部产生电磁场,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将促使动铁芯组运动,继而通过动铁芯组带动挡塞16运动。通过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可控制动铁芯组的运动方向。动铁芯组件5前端外部固结有带有外螺纹的连接件19,通过连接件19将动铁芯组件5的前端安装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