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摇摆火焰头电子蜡烛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7497阅读:来源:国知局
供一种更加逼真的电子蜡烛的设计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9]实施例1
[0040]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防水摇摆火焰头电子蜡烛的立体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摇摆火焰头电子蜡烛的爆炸示意图。参照图3、4、5、6所示,分别为4种实施例中马达与火焰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1]下面结合图1至图9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摇摆火焰头电子蜡烛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所述的防水摇摆火焰头电子蜡烛包括蜡烛外壳10和设置在蜡烛外壳10内部的机芯底座20,还包括位于蜡烛外壳顶部的火焰头30、设置在蜡烛外壳10内部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于火焰头内部的光源50,需要说明书的是,所述光源50设置于火焰头内部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可根据需要将光源设置在火焰头外部,例如将光源50设置在蜡烛外壳10内,光源50发出的光线照射到火焰头上,同样的也可以实现仿真的效果。继续参照图3所示,火焰头30通过驱动装置的作用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为马达40,在图中可以看出,马达40具有转动轴,火焰头30的下部设置于转动轴上,所述马达40具有马达中心线401,该马达中心线401也就是转动轴的中心线;所述火焰头30具有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可以看出,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与所述马达中心线401相重合,因此,马达40带动火焰头30绕着火焰头转动中心301线转动;进一步的,火焰头30还具有火焰头中心线302,所述火焰头30为火焰头中心线302与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不重合的旋转体。为了方便于理解,对火焰头的形状进行详细的描述,一条平面曲线绕着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曲面叫作旋转面,该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封闭的旋转面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旋转体。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为马达与火焰头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火焰头中心线302S卩为火焰头30的轴,在火焰头的纵截面中,火焰头中心线左侧或者右侧的轮廓线沿火焰头中心线旋转后形成的曲面即为所述火焰头的轮廓曲面,且该轮廓曲面即为旋转面,所述旋转面围成的几何体即为旋转体,该旋转体为火焰头。在本实施例中,图3和图4表示了火焰头30是火焰头中心线302不与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重合的旋转体的两种具体案例,图3为火焰头中心线302与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不重合但平行的一种具体案例,图4为火焰头中心线302与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不重合也不平行的一种具体案例。图5和图6表示了两种火焰头30是非旋转体的具体案例。下面仅对图3更进一步详解以便于理解,图3中火焰头30是旋转体,所以火焰头30有火焰头中心线302,也就是当火焰头30绕着火焰头中心线302转动任意的角度后,所述火焰头30的外部形状可以与未转动前的火焰头30的外部形状完全重合。图3所示为通过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和火焰头中心线302的横截面,由图中可以看出,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和火焰头中心线302不重合但平行,且距离为Z(Z>0),同时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到火焰头30左右两边最大距离分别为X和Y,且X在Y,Y = X+2Ζ。举一个数据实例如下:图3中火焰头30的最大外部直径为8mm(X+Y = 8mm),火焰头中心线302与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偏移lmm(Z= lmm),根据以上关系我们可以得出X = 3mm,Y =5mm。在图5、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火焰头30不具有火焰头中心线,但火焰头的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仍然与所述马达中心线401相重合,在此两种方案中,火焰头30均设计为非对称的结构,火焰头30为非旋转体。
[0042]通过上述的此种结构,当马达40带动火焰头30转动时,火焰头外壳内部的光源50发光,模拟火焰发光;同时火焰头30绕着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转动,由于火焰头30是火焰头中心线302不与火焰头转动中心线301重合的旋转体,或者是非旋转体,从而火焰头呈现摆动或跳动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立体结构的火焰头,从任何角度看有具有很好的立体感,外观更加真实,而现有技术的电子蜡烛的蜡烛头只能从特定的角度即垂直于蜡烛头塑料片所在的平面观察才能看出蜡烛火焰的形状,无疑本实用新型更优;另外,通过火焰头30的旋转运动模拟火焰的摆动或跳动,使火焰头30的形态更加接近真实的跳动的火焰,更为逼真、仿真效果更佳。
[0043]继续参照图2、图7以及图8,所述的机芯底座20包括电源、主控线路板以及控制开关,电源和控制开关均电性连接在主控线路板上。马达40设置在马达固定盖内,马达固定盖由马达固定上盖401和马达固定下盖402构成,所述马达固定下盖402固定于所述的机芯底座20上。所述马达固定上盖401上设置有正极导电弹片固定位4011和负极导电弹片固定位4012,正极导电弹片固定位4011内设有正极导电弹片403,负极导电弹片固定位4012内设有负极导电弹片404,正极导电弹片403和负极导电弹片404均电性连接至主控线路板上。如图
2、图4、图7所示,所述火焰头内部设置有光源50,光源下方设置有光源正极导电柱405和光源负极导电柱406,所述正极导电弹片403紧贴于所述的光源正极导电柱406上,在光源正极导电柱405旋转的过程中保持电性连接状态;所述负极导电弹片404紧贴于光源负极导电柱406上,在光源负极导电柱406旋转的过程中保持电性连接状态。光源50具有光源正极和光源负极,所述光源负极导电柱406的一端伸入火焰头内与光源负极相接触,光源负极导电柱406的另一端固定在马达输出轴上;所述光源正极导电柱405的一端伸入火焰头内与光源正极相接触,光源正极导电柱405的另一端设置在光源负极导电柱406上,且光源正极导电柱405和光源负极导电柱406之间设置有光源正负极导电柱隔离小件407。
[0044]进一步的,我们对火焰头30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参照图2与图7所示,所述火焰头包括火焰头外壳301、颜色小件305、光源固定小件303以及火焰头防水胶件304,所述光源50设置于颜色小件305内并固定在光源固定小件303上,通过颜色小件305,控制光源50的发光颜色以及不同方向的透光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50为LED。所述光源50、颜色小件305和光源固定小件303均设置在火焰头外壳301内,所述火焰头防水胶件304安装在火焰头外壳301的下方,并固定在錯烛外壳1上,火焰头防水胶件304中间开孔的内表面与光源正极导电柱405的外表面弹性接触,光源正极导电柱405旋转的过程中,与火焰头防水胶件304的贴合面保持水密的状态。
[0045]参照图2并结合图9所示,蜡烛外壳10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防水盖60,所述底部防水盖60外侧圆周上具有一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一底部防水胶圈601,所述底部防水胶圈601卡设在底部防水盖60与蜡烛外壳10的内壁之间,底部防水胶圈601与蜡烛外壳10底部的内侧壁压力贴合,达到防水的作用。底部防水盖60的底面向内凹陷,底面上设置有一拉环固定位602,该拉环固定位602内转动安装有一底部防水盖拉环603。底部防水盖拉环603以底部防水盖拉环固定位602为支点旋转,需要拔出底部防水盖60时,将底部防水盖拉环603旋转至大约垂直于底部防水盖60的状态,方便用手拔出,不需要时可隐藏于底部防水盖60的底部。
[0046]实施例2
[0047]参照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防水摇摆火焰头电子蜡烛的第二实施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摇摆火焰头电子蜡烛包括蜡烛外壳10、机芯底座20、火焰头30、马达40、光源50以及底部防水盖60,并且蜡烛外壳10、机芯底座20、火焰头30、马达40、光源50以及底部防水盖60的结果及形状均与上述实施例1中相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则不对上述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马达固定盖上设置有发射线圈701,该发射线圈701用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