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利用城市周边热能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780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利用城市周边热能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区域性热源集中供热系统,特别是一种综合利用城市周边热能的集中供热系统。
[0002]背景概述
[0003]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雾霾现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采暖期以燃煤锅炉为主要热源的城市,其燃煤排放的烟气,在城市近地面区域生成大量的细颗粒物,导致季节性雾霾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城市周边秋季农作物收割后,产生的大量秸杆,因无处消化,大部分被直接焚烧,因而导致的大范围烟气污染,也是形成季节性雾霾的重要因素。
[0004]相关研究表明,控制冬季供暖煤炭消耗总量和调整供暖能源结构,是治理北方地区城市秋冬季雾霾的关键所在,但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0005]第一,现阶段北方城市雾霾治理的主要方式是将污染源(燃煤供热锅炉)向城外转移。虽然此方式对于降低城市内部大气污染的浓度、污染发生的几率,以及烟气污染物集中治理都非常有利,但在经济上和规划上,需要解决长距离管网建设成本高和路径难的问题,技术上需要解决现有一次管网输送能力低的问题。
[0006]第二,供暖期间区域性低温热能浪费严重。冬季,城市周边工业区产生的低温热能很难被直接利用,大量工艺产生的废热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区域性热污染和极大的热能浪费。而要把这种低温热能通过合理转化、输送到城市内部,亦受到长距离管网建设成本和现有管网输送能力的限制。
[0007]第三,春秋季节城市周边秸杆无序焚烧产生的热能没有被有效利用。以长春市为例:2014年秸杆产量约为1718.88万吨,其中约515.66万吨秸杆被直接焚烧,其产生的热能相当于145.62万吨标煤,可供5547万m2建筑采暖(约占长春市燃煤集中供热面积的46 % ),造成了极大的热能浪费。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综合利用城市周边热能的集中供热系统,该系统既能提高目前传统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网输送能力、增加供热面积,又可实现充分回收利用城市周边废弃的热能,并起到改善环境的积极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一种综合利用城市周边热能的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厂、以热源厂一次管网供水作为热源的为热用户二次管网供热的高温热源供热站,还包括以热源厂一次管网回水作为热源的为另外热用户二次管网供热的低温热源供热站和热源厂一次管网回水末端的补热站;
[0010]所述低温热源供热站是以具有内置板式换热器的电驱动冷热联供热栗机组作为提温设备,即,冷热联供热栗机组的冷凝侧为另外热用户二次管网供热,蒸发侧供水来自热源厂一次管网回水、蒸发侧出水做为余热回收的低温工质再流回到热源厂一次管网回水;所述补热站是对一次管网最终回水进行加热,以满足热源厂对回水温度的要求。
[0011]在热源厂一次管网回水干管上还设有工业余热回收站,即将城市周边其它工业余热作为热源通过热交换设备对热源厂一次管网回水进行加热。
[0012]本实用新型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0013]首先将热源厂一次管网内的高温供水,作为高温热源,进入沿一次网供水管线布置的高温热源供热站,通过水-水换热器加热二次管网内的循环水,为热用户供热;经过换热后的一次网供水,均流入一次网回水干管,变成温度相对较低的一次网回水。
[0014]其次,在一次网回水干管沿线设置的低温热源供热站,通过站内电驱动的冷热联供热栗机组吸取一次管网回水中的热量,加热二次网循环水,为热用户供热。
[0015]再次,经再降温后的一次网回水进入余热回收站,通过站内换热器,回收周边城市工业产生的余热、废热,使一次网回水的温度得以提高。
[0016]最后,一次管网回水进入到补热站中,由补热站中的混合燃料锅炉,集中焚烧秸杆等生物质燃料,将一次网回水温度进一步提高到热源厂要求的温度后,回到热源厂。
[0017]该回水经热源厂换热设备加热后,再次做为一次网供水,被送出热源厂,完成系统的一次水力循环。
[0018]所述的高温热源供热站,主要设备为水一水换热器。其作用是将热源厂一次管网内的高温供水,作为高温热源,进入沿一次网供水管线布置的高温热源供热站,通过水-水换热器加热二次管网内的循环水,为热用户供热;经过换热后的一次网供水,均流入一次网回水管,变成温度相对较低的一次网回水。
[0019]所述的低温热源供热站是用一次管网的回水作为热源,通过冷热联供热栗机组吸取一次管网回水中的热量,加热二次网循环水,为热用户供热,同时将温度进一步降低的一次网回水,做为冷源,向下游的所述余热回收站输送。
[0020]所述的余热回收站,是由收集一次管网沿线的其它工业产生的余热、废热作为热源通过水一水换热器,将一次网回水干管下游的低温回水加热,使一次管网回水的温度得以提尚。
[0021]所述的补热站,是对一次管网的最终回水通过混合燃料锅炉进一步加热,使回水温度达到热源厂要求的温度后,回到热源厂。该回水经热源厂换热站加热后,再次做为一次网供水,被送出热源厂,完成“一种综合利用城市周边热能的集中供热系统”中的一次水力循环。
[00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0023]1、目前国内大部分已建成的热电厂,其凝汽器排汽余热及冷却塔循环水所携带的热量,均已被充分回收,热电厂在不扩大热源的情况下,其输出功率已达现有状况下的极限。因此,申请号为200810101065.X的专利中提出的“一种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在目前已建成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改造中,其应用场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0024]本实用新型在同等条件下,通过电驱动的冷热联供热栗机组吸取一次管网回水中的热量,加热二次网循环水,为新增热用户供热。而温度降低后的一次管网回水,通过采用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生物质燃料锅炉补热等“另外热源”来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热电厂输出功率的影响,从而可以在老城区小锅炉供热系统改造中,充分利用现有已形成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中的一次网回水,来实现对其供热的目的。
[0025]2、国内大温差供热改造大多采用热水吸收式热栗,驱动热源为一次网高温水,而现有城市集中供热一次管网供水温度多在95°C左右,在不改变二次管网供回水温度的条件下,热水吸收式热栗很难将一次网回水温度降得很低,从而导致一次网大温差受到一定的限制。若要提高热水吸收式热栗的制热能力,同时,保证二次网供回水温度,一次网供水温度必须在110°C以上;但为了防止一次管网内工质汽化,一次管网的运行压力也必须同时提高;管网失水和散热损失也会加大。这对于大多一次管网已老化严重的城市,其改造难度和改造范围相当大,实现起来十分困难。
[002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电驱动的冷热联供热栗机组,以一次管网回水为热源。在既有城市集中供热改造中,按照目前一次管网供水温度95°C的基本条件设计,可最大实现85°(:的大温差供热;温度被冷热联供热栗机组降低后的一次网回水,通过吸收工业余热、补热锅炉补热等手段,温度得以回升到热源厂要求的温度,避免了对热源厂输出参数的影响,同时系统改造简单、成本低。
[0027]3、本实用新型在热源厂的制热设备出现故障时,补热站的混合燃料锅炉可作为热源厂的调峰锅炉投入运行,维持热源厂的热能输出和一次网供热的稳定性。
[0028]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城市周边工业废热和秸杆等生物质燃料在集中供热中大量应用的难题,减少了工业废热对区域性的热污染和热能浪费,以及因城市周边大量的秸杆因无处消化,被无序焚烧所导致的大范围烟气雾霾和热能浪费现象。
[0029]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将大批污染源(燃煤供热锅炉)向城市外围转移在技术性上的难题,并通过对城市周边热能的梯度利用和综合利用,减少了冬季城市内部燃煤的消耗,控制燃煤烟气排放所导致的季节性雾霾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改善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大气环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综合利用城市周边热能的集中供热系统示意图;
[0031]图2是实施例1的集中供热网线改造系统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参照图1,一种综合利用城市周边热能的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厂、以热源厂一次管网供水作为热源的为热用户二次管网供热的高温热源供热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热源厂一次管网回水作为热源的为另外热用户二次管网供热的低温热源供热站和热源厂一次管网回水末端的补热站;
[0034]所述低温热源供热站是以具有内置板式换热器的电驱动冷热联供热栗机组作为提温设备,即,冷热联供热栗机组的冷凝侧为另外热用户二次管网供热,蒸发侧通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