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7817阅读:来源:国知局
15第一出水口出来的水通过管路进入空气源热栗8的进口,从空气源热栗8出口出来的水经管路进入分水器9的进水口为用户供暖,由分水器9的出水口流出的供暖后水经管路进入集水器7的进水口,依次循环。
[0019]每天7:00-23:00,在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换热循环栗6运行,电锅炉机组I停止运行,储热水箱2放热;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采暖循环栗10运行,空气源热栗8停止工作。具体过程为:储热水箱2内的热水经管路上第一截止阀5后由换热循环栗6栗入板式换热器3内对供暖装置中流经板式换热器3的进水口内的水分进行加热,由板式换热器3换热后出水口流出的水经电锅炉机组I进入第一温控三通阀4的进水口,然后由第一温控三通阀4的第一出水口经管路重新进入储热水箱2的进水口,依次循环;当温度表11上温度显示无法满足白天用户的供暖需求时,电锅炉机组I重新启动为系统供暖,由电锅炉机组I内加热的水经电锅炉机组I的出口进入第一温控三通阀4的进水口,然后通过第一温控三通阀4的第二出水口进路管路,经截止阀5并由换热循环栗6栗入板式换热器3的加热进水口,如上依次循环进行加热。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由集水器7出水口出来的水经管路进入采暖循环栗10后进入板式换热器3的进水口,在板式换热器3内经加热后由板式换热器3的出水口流出,由板式换热器3出水口流出的水经管路进入第二温控三通阀15的进水口,从第二温控三通阀15的第二出水口出来的水通过管路进入分水器9的进水口为用户供暖,由分水器9的出水口排出的供暖后水经管路进入集水器7的进水口,依次循环。
[0020]实施例2
[0021]如附图2所示,如实施例1的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所不同的是,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还设有一燃气锅炉12,所述燃气锅炉12的进口经一第二截止阀13与采暖循环栗10的出口后方的管路相连,燃气锅炉12的出口经一第三截止阀14与空气源热栗8的出口和分水器9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相连。
[0022]在储热水箱2上部连接一软化水补水管路;在储热水箱2的出水口和第一截止阀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温度表11。
[0023]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所不同的是,由于系统中设置了燃气锅炉12,燃气锅炉12可作为调峰热源,在尖峰负荷时运转,或者在电锅炉机组I或空气源热栗8出现故障时可作为替代热源,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24]在尖峰负荷时,开启燃气锅炉12,在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进行循环储热加热的同时,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由集水器7出水口出来水分的一部分经第二截止阀13进入燃气锅炉12的进口,由燃气锅炉12的出口出来的水分经第三截止阀14直接经管路进入分水器9的进水口进行供暖,大大缓解了尖峰负荷时供热的需要。当电锅炉机组I出现故障时,加热装置的蓄热及放热无法满足供暖需求,开启燃气锅炉12,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供暖需求。该设计实现了用“电蓄热设备+空气源热栗+燃气锅炉”三个热源联合运行方式替代传统热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供更优质的供热效果;三个热源互为备用,提高了供热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节能环保,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气体,减少了环境污染。
[0025]实施例3
[0026]如实施例2的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所不同的是,所述空气源热栗8用污水源热栗代替。
[0027]实施例4
[0028]如实施例2的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所不同的是,所述空气源热栗8用地源热栗代替。
[0029]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一板式换热器,在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设有电锅炉机组和储热水箱,所述电锅炉机组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一第一温控三通阀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温控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储热水箱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温控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和储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汇合后经一第一截止阀与一换热循环栗的进口相连,换热循环栗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的加热进水口相连,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后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电锅炉机组的进口相连;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设有集水器、空气源热栗和分水器,所述集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一采暖循环栗的进口相连,采暖循环栗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通过管路与一第二温控三通阀的进水口相连,第二温控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管路与一空气源热栗的进口相连,第二温控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与空气源热栗的出口通过管路汇合后与分水器的进水口相连,分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集水器进水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还设有一燃气锅炉,所述燃气锅炉的进口经一第二截止阀与采暖循环栗的出口后方的管路相连,燃气锅炉的出口经一第三截止阀与空气源热栗的出口和分水器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在储热水箱上部连接一软化水补水管路;在储热水箱出水口和第一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温度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空气源热栗用污水源热栗或地源热栗代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集中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该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在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设电锅炉机组和储热水箱,电锅炉机组出口与储热水箱进水口相连,储热水箱出水口与换热循环泵进口相连,换热循环泵出口与板式换热器加热进水口相连,板式换热器换热后出水口与电锅炉机组进口相连;在板式换热器二次侧设集水器、空气源热泵和分水器,集水器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冷水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热水出口与空气源热泵进口相连,空气源热泵出口与分水器进水口相连,分水器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集水器进水口相连。该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供暖热源单一缺陷,初投资低,运行安全稳定。
【IPC分类】F24D12/02, F24D19/10
【公开号】CN205299702
【申请号】
【发明人】高朋, 尚丰伟, 李永安, 李朋飞, 牛慧
【申请人】高朋, 尚丰伟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