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容器取放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814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饮料容器取放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饮料分配系统的制冷机的饮料容器取放单元。另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饮料分配系统的制冷机和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制冷机和饮料容器取放单元的饮料分配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饮料容器由金属制成,在填充有饮料时,它们很重,因此酒吧员工难以取放。特别是,因为制冷机的高度通常是有限的,很难将一个或多个填充有饮料的容器插入到制冷机中以用于在分配前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完全或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重的装置如饮料容器在被插入到制冷机中和从制冷机移除时的改进的取放方法。
[0004]将从以下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的上述目的连同许多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通过用于饮料分配系统的制冷机的饮料容器取放单元来实现,所述制冷机具有由侧壁、端壁、顶面、底面和门限定的空间,
[0005]其中,所述饮料容器取放单元包括
[0006]-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基部,该基部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在制冷机内,所述第二位置部分地在制冷机外,和
[0007]-支承部,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纵向件,和在支承部的支承位置基本垂直于纵向件的支腿件,支承部构造成在沿着纵向件从第一位置被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支承基部。
[0008]基部的第一面可构造成支承一个或多个饮料容器,第二面可构造成沿着所述纵向件移动。
[0009]另外,第二面可包括轮子。
[0010]此外,第二面可构造成在纵向件上滑动。
[0011 ]而且,第一面可包括引导件,其用于帮助将一个或多个饮料容器定位在基部的第一面上。
[0012]此外,支承部可由金属制成。
[0013]支承部可包括第一纵向件和第二纵向件,所述第一纵向件和第二纵向件平行延伸并通过横向件在第一端彼此连接,从而限定框架结构。
[0014]此外,纵向件可以是L形截面件。
[0015]此外,支承部可在第二端包括第一转动轴线,从而支承部能在支承部的停放位置中相对于所述基部枢转。
[0016]所述一个或多个纵向件和支腿件可经由布置在第一端的第二转动轴线被连接,从而支腿件能在支承部的停放位置相对于一个或多个纵向件枢转。
[0017]另外,支承部可以相对于基部可移动地布置。
[0018]此外,手柄可布置成与支承部相连以用于辅助支承部的移动。
[0019]另外,第一锁定机构可布置成与支腿件相连,该第一锁定机构配置成当支承部在支承位置时将支腿件保持在相对于一个或多个纵向件的锁定位置。
[0020]第二锁定机构可布置在一个或多个纵向件的第二端,第二锁定件配置成当支承部在停放位置中时将支承部保持在锁定位置。
[0021 ]此外,支承部可配置成在制冷机内处于停放位置。
[0022]此外,支承部可配置成在制冷机外处于停放位置。
[0023]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饮料分配系统的制冷机,包括由侧壁、端壁、顶面、底面和门限定的空间,以及用于将该空间冷却到预定温度的冷却装置,所述制冷机还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料容器取放单元。
[0024]此外,基部可配置成当处于所述空间内时在底面上移动。
[0025]此外,支承部可以与底面对齐,从而使基部能从底面被移动到支承部和从支承部被移动到底面。
[0026]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分配系统,其包括上述制冷机和饮料容器取放装置,所述饮料分配系统还包括具有抽取管的一个或多个饮料容器,和经由分配头连接到饮料容器的气体源,从分配头到龙头延伸的分配管线,所述分配头被安装在所述饮料容器的抽取管上,饮料能从所述龙头流出。
【附图说明】
[0027]下面将参照示意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许多优点,附图为了说明的目的示出了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其中
[0028]图1-2分别示出了饮料容器取放单元的侧视图和俯视图,
[0029]图3示出了饮料容器取放单元的基部,
[0030]图4示出了一种制冷机,
[0031 ]图5示出了一种饮料分配系统,
[0032]图6-9示出了图5的饮料分配系统中的饮料容器取放单元的一系列功能,和
[0033]图10示出了支承部的另一实施例。
[0034]所有附图都是高度示意性的并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它们仅示出那些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所必需的部分,省略或仅仅提及其它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图1示出了配置成安装在饮料分配系统的制冷机中的饮料容器取放单元I。饮料容器取放单元I包括具有第一面6和第二面7的基部2,基部2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在制冷机(致冷机)内,以及所述第二位置部分地在制冷机外,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0036]饮料容器取放单元I还包括支承部3,所述支承部3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第一端25和第二端26的纵向件4和支腿件5,所述支腿件5在支承部3的支承位置上基本垂直于所述纵向件4。因此,支承部3被配置成当基部2从第一位置(即在制冷机内)沿着纵向件移动到第二位置(即部分地在制冷机外)时支承所述基部2。
[0037]因此获得在重的饮料容器将要被插入制冷机内以用于冷却和/或分配以及当它们要从制冷机移出时以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辅助取放饮料容器的解决方案。
[0038]如上所述,基部2的第一面6配置成支承一个或多个饮料容器(图1-2中未显出),和第二面7配置成沿着所述纵向件4被移动。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面7包括轮子11,其辅助基部2相对于制冷机的底面和纵向件4移动。
[0039]另外,支承部3在第二端26包括第一转动轴线10,使得支承部3可以在支承部3的停放位置相对于基部2枢转。支承部3的停放位置是当支承部3不被使用并准备接收和支承所述基部2时。
[0040]纵向件4和支腿件5经由布置在第一端25的第二转动轴线9相连,使得支腿件5可以在支承部3的停放位置相对于纵向件4枢转。因此,当基部2处于在制冷机内的第一位置时,支承部3相对于基部2可移动地布置。
[0041]此外,手柄8布置成与支承部3相连以便于支承部3的移动。
[0042]由于要取放的饮料容器很重,有利的是,支承部由刚性材料如金属制成。
[0043]在图2中,饮料容器取放单元I在俯视图中示出。支承部3包括第一纵向件4和第二纵向件12,所述第一纵向件4和第二纵向件12平行延伸并在第一端25通过横向件13相互连接,从而限定了框架结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纵向件4、12是L形截面件。横向件13也可以是L形截面件。基部2然后可移动到所述L形截面件上和沿着这些L形截面件被引导。
[0044]饮料容器取放单元I可以有利地被改进成适配现有制冷机以便改善饮料容器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取放。
[0045]在图3中示出了基部2的实施例。第一面6包括引导件14,其用于帮助将一个或多个饮料容器定位在基部2的第一面6上。图3中的基部2的引导件14配置成定位四个20升饮料容器或两个30升饮料容器。所述两个饮料容器旨在为一个在另一个的顶部上堆叠,所述四个20升的饮料容器以方形构型被并排放置。
[0046]在图4中,示出了具有门51的制冷机50,该门通向制冷机50内侧的冷却空间。制冷机50具有使制冷机50移动的轮子52。制冷机50可以是独立的制冷机并配置成,除其他事项夕卜,在饮料容器与饮料分配系统连接之前冷却饮料容器。制冷机50也可以被放置在酒吧中,例如吧台下面。
[0047]在图5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