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9769阅读:来源:国知局
,f是所述光学系统的总焦距[mm],巧是所述第Ξ透镜的焦距[mm]。
[005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可满足条件式3。
[0060] [条件式3]
[0061] 〇.8<|f/TTL|<l
[0062] 其中,f是所述光学系统的总焦距[mm],TTL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成像 平面的距离[mm]。
[0063] 接下来,将对构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10至第Ξ透镜 30进行描述。
[0064] 第一透镜10可具有正屈光力。此外,第一透镜10的第一表面(物方表面)可为朝向 物方的凸形,且其第二表面(像方表面)可为朝向成像平面的凸形。
[0065] 第一透镜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W是非球面。例如,第一透镜 10的两个表面可W是非球面。
[0066] 第二透镜20可具有负屈光力。此外,第二透镜20的第二表面可为朝向成像平面的 凸形,且其第一表面可为朝向物方的凹形。此外,第二透镜20可具有形成在其第二表面上的 至少一个拐点。例如,第二透镜20的第二表面在光轴的中屯、上为凸形且朝向其边缘变为凹 形。
[0067] 第二透镜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W是非球面。例如,第二透镜 20的两个表面可W是非球面。
[0068] 第Ξ透镜30可具有正或负屈光力。即,第Ξ透镜30可具有正屈光力或具有负屈光 力。
[0069] 此外,第Ξ透镜30可具有朝向物方凸起的弯月形状。详细地说,第Ξ透镜30的第一 表面可为凸形,且其第二表面可为朝向成像平面的凹形。
[0070] 第Ξ透镜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W是非球面。例如,第Ξ透镜 30的两个表面可W是非球面。
[0071]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系统中,多个透镜执行像差校正功能,进而提高像差改善 性能。此外,所述光学系统可通过减小透镜的折射角来提高透镜的敏感度。因此,在所述光 学系统中,所有透镜可由具有比玻璃的光学性能低的光学性能的塑料形成,进而可W降低 制造所述光学系统所需的成本,且可提高光学系统的制造效率。
[0072] 将参照图1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进行描述。图1是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结构图。
[0073]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可包括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 20、第Ξ透镜30,并可进一步包括可见光截止滤波器40、图像传感器50和光阔ST。运里,所述 可见光截止滤波器40设置在第一透镜的前方或设置在第Ξ透镜的后方,但本实用新型并不 限制于此,例如,所述可见光截止滤波器40也可直接形成在透镜的表面上。
[0074] 运里,如表1中所示,从第一透镜10的第一表面到图像传感器50的第一表面(成像 平面)的距离(TTL)可为5.80mm。此外,第一透镜10的焦距可为3.18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可 为-4.64mm,第Ξ透镜30的焦距可为26.47mm,所述光学系统的总焦距可为5.44mm。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F数巧no)为2.4。
[0075] [表1]
[0076]
[0077] 表2示出了透镜的其它特性(透镜的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透 镜的折射率、透镜的阿贝数)。其中,表面序号为7的表面表示可见光截止滤波器40朝向物方 的表面,表面序号为8的表面表示可见光截止滤波器40朝向成像平面的表面。
[007引[表 2]
[0079]
[0080]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0可具有正屈光力,且其两个表面均为 凸形。第二透镜2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第一表面可为凹形且其第二表面可为凸形。此外,第 二透镜20可具有形成在其第二表面上的拐点。第Ξ透镜30可具有正屈光力,且可具有朝向 物方凸起的弯月形状。此外,光阔ST可设置在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之间。可见光截止滤 波器40设置在第Ξ透镜30和图像传感器50之间。
[0081] 与此同时,第一透镜10至第Ξ透镜30的各个表面可具有表3所示的非球面系数。也 就是说,所有第一透镜10至第Ξ透镜30的各个表面可为非球面。
[0082] [表 3]
[0083]
[0085] 与此同时,从表4中可W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满足 如上所述的条件式1至条件式3。因此,可W提高透镜的光学性能。
[0086] [表 4]
[0087]

?0088]图2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系统的像散场曲和崎变的像差图。
[0089] 参照图2,示出了关于波长为80化m、850nm、900nm的光的像散场曲和崎变。在像散 中,T和S分别表示子午表面和弧矢表面的场曲。光学系统的场曲被控制在±0.05mm的范围 内,得到了比较好的校正。光学系统的边缘视场的崎变也被控制在3% W内。
[0090]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的像差图。
[0091] 参照图3,示出了关于波长为8(K)nm、850nm、900nm的光的球面像差。光学系统的球 差被控制在± 0.02mm。
[0092]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系统在物体位于400mm处的光学传递函数的曲线图。
[0093] 参照图4,从图4中可W看出,200线对时所有视场的MTF值优于0.3,所有视场的光 学传递函数曲线都接近了衍射极限,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具有良 好的成像性能。
[0094] 将参照图5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进行描述。图5是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结构图。
[00M]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可包括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 20、第Ξ透镜30,并可进一步包括可见光截止滤波器40、图像传感器50和光阔ST。运里,所述 可见光截止滤波器40设置在第一透镜的前方或设置在第Ξ透镜的后方,但本实用新型并不 限制于此,例如,所述可见光截止滤波器40也可直接形成在透镜的表面上。
[0096] 运里,如表5中所示,从第一透镜10的第一表面到图像传感器50的第一表面(成像 平面)的距离(TTL)可为6.00mm。此外,第一透镜10的焦距可为3.66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可 为-8.88mm,第Ξ透镜30的焦距可为-37.66mm,所述光学系统的总焦距可为5.44mm。根据本 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F数巧no)为2.4。
[0097] [表 5]
[009引
[0099] 表6示出了透镜的其它特性(透镜的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透 镜的折射率、透镜的阿贝数)。其中,表面序号为7的表面表示可见光截止滤波器40朝向物方 的表面,表面序号为8的表面表示可见光截止滤波器40朝向成像平面的表面。
[0100] [表 6]
[0101]
[0103]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0可具有正屈光力,且其两个表面均为 凸形。第二透镜20可具有负屈光力,其第一表面可为凹形且其第二表面可为凸形。此外,第 二透镜20可具有形成在其第二表面上的拐点。第Ξ透镜30可具有负屈光力,且可具有朝向 物方凸起的弯月形状。此外,光阔ST可设置在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之间。可见光截止滤 波器40设置在第Ξ透镜30和图像传感器50之间。
[0104] 与此同时,第一透镜10至第Ξ透镜30的各个表面可具有表7所示的非球面系数。也 就是说,所有第一透镜10至第Ξ透镜30的各个表面可为非球面。
[0105] [表 7]
[0106]
[0107]与此同时,从表8中可W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满足 如上所述的条件式1至条件式3。因此,可W提高透镜的光学性能。
[010 引[表 8]
[0109] __
[0110] 图6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