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食物料理机的精磨器组件及食物料理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27055阅读:来源:国知局
。如图所示,静磨件21呈中空圆筒形,静磨件21的筒壁211上设有进料口 212,静磨件21的顶部设置扰流装置,静磨件21的底部设有扣位槽214。在本实施例中的扰流装置是指沿静磨件21顶部向上延伸的多个扰流片215,多个扰流片215的内侧设置凸块216,凸块216朝向静磨件21的轴心凸伸。相邻两扰流片215之间形成扰流开口217。由于设置了凸块216,使得扰流装置在静磨件21的顶部形成开口并朝向静磨件21的轴心内缩。这样设置具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防止精磨器组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动磨件22从静磨件21的上方甩出,造成意外滑脱;另一个目的是在倾倒食物料理机内的物料液体时,避免动磨件22从静磨件21中滑出,从而造成意外伤害。较佳地,任意两凸块216之间的距离小于动磨件22的外径。
[0039]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静磨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静磨件21呈中空圆筒形,静磨件21的筒壁211上设有进料口 212。静磨件21的顶部设置扰流装置,静磨件21的筒壁211内侧设有研磨内齿213,静磨件21的底部设有扣位槽214’。本实施例中的扰流装置是沿静磨件21的筒壁211的顶部向上延伸的多个扰流片215’,多个扰流片215’向静磨件21的轴心向内弯折,在相邻两扰流片215’之间形成扰流开口 217。该扰流装置所形成的静磨件21的顶部开口朝向静磨件21的轴心内缩,其作用与第一实施例的扰流装置具有相同的作用,以限制动磨件22从静磨件21中滑出。
[0040]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静磨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静磨件21呈中空圆筒形,静磨件21的筒壁211上设有进料口 212。静磨件21的顶部设置扰流装置,静磨件21的筒壁211内侧设有研磨内齿213,静磨件21的底部设有扣位槽214’。本实施例的扰流装置是沿静磨件21的筒壁211的顶部整体向上延伸且逐渐向轴心收口的扰流件218,在扰流件218上开设有多个扰流孔219。该扰流装置所形成的静磨件21的顶部开口,并朝向静磨件21的轴心内缩,其作用与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扰流装置具有相同的作用,以限制动磨件22从静磨件21中滑出。
[0041]在图3至6中的扰流装置的作用是起到物料液体的扰流作用,物料液体经研磨后从静磨件21的上方排出,扰流装置促使研磨后的物料与液体更充分混合,提高循环研磨的效率,研磨效果更好。
[0042]较佳地,静磨件21的筒壁211内侧设有研磨内齿213。
[0043]较佳地,如图4所示,静磨件的底部开设有扣位槽214。扣位槽214呈T形,包括一个横槽2141和一个竖槽2142,竖槽2142与静磨件21的底部连通。在横槽2141的两侧分别形成槽口 2143、2144,该结构能让静磨件配合固定在轴杆固定座上,具体内容将在后文详述。
[0044]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动磨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倒置结构立体图。如图7和图8所示,动磨件2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动磨头221、导料螺纹222和连接柱223。动磨头221呈圆柱体状,在动磨头221的柱体周边设有研磨齿224。当静磨件21间隔套设在动磨件22上,研磨齿224和静磨件21上的研磨内齿213间隔相对,能对两齿间的物料进行研磨。
[0045]导料螺纹222设置在动磨头221的下方且向下延伸。在导料螺纹222之间形成一导料轨道225。在物料的研磨过程中,物料从静磨件21的进料口 212进入,在负压的作用下沿着导料轨道225上升。较佳地,导料螺纹222为变螺距的,导料螺纹222的螺距由下往上逐渐减小。在该结构中,由下至上的导料轨道225和静磨件21的内壁间的空间由宽变窄,使得物料在导料轨道225中的行进过程中相互挤压,完成研磨步骤中的粗磨步骤,有利于之后物料在研磨齿224和研磨内齿213间完成细磨步骤。
[0046]在导料螺纹222下设置连接柱223,在连接柱223的底部设有向上的轴向孔226。轴向孔226与轴杆固定座23的轴杆232配合。可以理解的,轴向孔226可以是上端(靠近动磨头一端)封闭的,也可以是贯通的。当取下动磨件22进行清洗时,贯通的轴向孔226容易加工且易于清洗。
[0047]在本实施例的动磨头221的顶部至少设有一片具有扰流作用的风叶227。风叶227的作用同静磨件的扰流装置的作用类似,配合扰流装置对物料液体进行,进一步提高研磨效果。
[0048]较佳地,风叶为多片。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动磨件的顶部设有4片风叶,且各自独立。
[0049]较佳地,在动磨件的连接柱的底部设有扣槽228。扣槽228与轴杆固定座的轴杆配合固定。
[0050]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动磨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动磨件2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动磨头221、导料螺纹222和连接柱223。动磨头221呈圆柱体状,在动磨头221的柱体周边设有研磨齿224。当静磨件21间隔套设在动磨件22上,研磨齿224和静磨件21上的研磨内齿213间隔相对,能对两齿间的物料进行研磨。
[0051]导料螺纹222设置在动磨头221的下方且向下延伸。在导料螺纹222之间形成一导料轨道225。在物料的研磨过程中,物料从静磨件21的进料口 212进入,在负压的作用下沿着导料轨道225上升。较佳地,导料螺纹222,为变螺距的,导料螺纹222,的螺距由下往上逐渐减小。在该结构中,由下至上的导料轨道225和静磨件21的内壁间的空间由宽变窄,使得物料在导料轨道225中的行进过程中相互挤压,完成研磨步骤中的粗磨步骤,有利于之后物料在研磨齿224和研磨内齿213间完成细磨步骤。
[0052]与动磨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动磨件的第二实施例在动磨头221的顶部设置的4片风叶227’在靠近动磨件21的轴心处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风叶227’在结构上更稳固。
[0053]动磨件的第二实施例的轴向孔226是贯通的,且在靠近动磨头221的顶部的截面呈扁圆形。
[0054]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轴杆固定座的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轴杆固定座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轴杆固定座的第一实施例的铆钉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0-12所示,轴杆固定座23包括固定座231和轴杆232,固定座231轴向设有通孔2311,在固定座231的顶部设有向外凸起的扣位23121,扣位23121与静磨件21底部的扣位槽214配合固定。固定座231的下部外周边设有外螺纹23145,固定座231可以被旋转固定在底座组件上。固定座23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扣位板2312、固定帽2313和固定座本体2314。
[0055]扣位板2312、固定帽2313和固定座本体2314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和中心通孔,各安装孔和各中心通孔上下对应。固定座还包括铆钉2315,铆钉2315设置在扣位板2312、固定帽2313和固定座本体2314的安装孔内,将扣位板2312、固定帽2313和固定座本体2314铆接固定一体。扣拉板2312的上表面设有向外凸起的扣位23121。扣位23121与设置在静磨件21底部的T形的扣位槽214配合。如图12所示,铆钉2315为沉头铆钉,在铆钉2315的底部开设有铆钉孔23151,易于铆接不锈钢。
[0056]较佳地,铆钉2315、扣位板2312、固定帽2313为不锈钢材质,固定座本体2314为铝合金材质。将这些部件采用不同材质分体设置,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0057]回到图11,在固定座本体2314的通孔内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油封23141、轴承23142、挡圈23143和第二油封23144,轴杆232的下部伸入第一油封23141、轴承23142、挡圈23143和第二油封23144旋转配合,轴杆232下部周边设有与轴承配合的卡簧槽2321。通过在固定座231内上下设置第一油封23141和第二油封23144,使得从底座上取下整个轴杆固定座23就可以方便的进行清洗,去油污,而不用担心轴承23142进水的问题。
[0058]较佳地,在轴杆232的上端设置上扁位部2322,在轴杆的下端设置下扁位部2323。上扁位部2322可以和动磨件22的第二实施例配合,该动磨件21的轴向孔226顶部的截面呈扁圆形。下扁位部2323与驱动电机的传动部分配合。上、下扁位2322、2323具有更佳地传动作用。
[0059]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轴杆固定座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装配示意图。轴杆固定座23包括固定座231和轴杆232。固定座231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