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10437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打孔埋嘴、洗缝注浆的分步进行,在保证了工作效率的同时很大地提高了病害治理的质量,具体而言:在三个天窗时间都有各自单独的作业内容,较为单一的作业内容便于操作、便于控制作业质量;充分利用两个天窗之间的时间,进行病害治理的方案设计和准备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病害治理过程可观测、质量可控制,确保隧道整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可以建立成体系的隧道病害整治后的效果评价标准及跟踪监测网络,获得针对不同铁路隧道,获取相应的病害整治参数,制定相适应的设备使用说明。同时收集各治理后隧道的运行状态信息,深入了解治理前后隧道病害的发展状态,实现对隧道治理寿命与质量的可靠跟踪。
[007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7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75]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包括工作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隧道病害检测系统和隧道病害整治系统,所述工作平台包括能够在隧道内移动的车体(I)、安装在所述车体(I)上的升降臂(2)和安装在所述升降臂(2)上端的吊篮(3),所述隧道病害检测系统包括隧道病害检测设备,所述隧道病害整治系统包括隧道病害整治设备,所述隧道病害检测设备和/或隧道病害整治设备能够设置在所述吊篮(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病害检测设备包括断面检测仪、探地雷达和混凝土无损检测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病害整治设备包括打孔设备和注浆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3)上还安装有机械臂(4),所述机械臂(4)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吊篮(3)底板上的底座(41)、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41)上的支架(42)、安装所述支架(42)上并能够上下滑动的托架(43)、用于驱动所述托架(43)上下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4)、一端通过第一销轴(45)铰接在所述托架(43)上的主臂(46)、安装在所述主臂(46)另一端的中转座(47)和安装在所述中转座(47)上的连接杆(48),所述托架(43)上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49),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9)能够驱动所述主臂(46)围绕所述第一销轴(45)转动,所述连接杆(48)上能够安装所述探地雷达或者打孔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46)与所述中转座(47)铰接,在所述托架(43)上还通过第二销轴(50)铰接有拉杆(51),所述拉杆(51)的另一端与所述中转座(47)铰接,并且所述拉杆(51)与所述主臂(46)平行,所述拉杆(51)的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长度与所述主臂(46)的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长度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8)通过副臂(52)安装在所述中转座(47)上,所述副臂(5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48)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副臂(52)的另一端与所述中转座(47)可转动地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52)与所述中转座(47)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接杆(48)与副臂(5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并且在所述副臂(52)与所述中转座(47)之间安装有用于限制所述副臂(52)旋转的刹车组件,在所述连接杆(48)与所述副臂(52)之间安装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48)旋转的刹车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2)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I)上的底盘(2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盘(21)上的主体(22)和一端与所述主体(22)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的升降杆(23)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23)围绕第一铰接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24),所述吊篮(3)安装在所述升降杆(23)的另一端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3)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所述升降杆(23)上,所述第二铰接轴水平设置,所述升降杆(23)和所述吊篮(3)之间设置有第一随动液压缸(26),所述第一随动液压缸(26)连接在所述升降杆(23)和所述吊篮(3)上,以驱动所述吊篮(3)围绕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使所述吊篮(3)保持水平。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平行,所述主体(22)和所述升降杆(2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随动液压缸(26)联动的第二随动液压缸(27),所述第二随动液压缸(27)连接在所述主体(22)和所述升降杆(23)上,当所述升降杆(23)旋转时,所述第二随动液压缸(27)的活塞杆随之伸出或缩回,带动所述第一随动液压缸(26)的活塞杆运动,以驱动所述吊篮(3)旋转,使所述吊篮(3)保持水平。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3)抬升时,所述第二随动液压缸(27)的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二随动液压缸(27)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一随动液压缸(26)的有杆腔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随动液压缸(27)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一随动液压缸(26)的无杆腔通过管路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所述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包括工作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隧道病害检测系统和隧道病害整治系统,所述工作平台包括能够在隧道内移动的车体(1)、安装在所述车体(1)上的升降臂(2)和安装在所述升降臂(2)上端的吊篮(3),所述隧道病害检测系统包括隧道病害检测设备,所述隧道病害整治系统包括隧道病害整治设备,所述隧道病害检测设备和/或隧道病害整治设备能够设置在所述吊篮(3)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病害综合整治系统克服了隧道病害检测、治理困难的问题,可以确保隧道病害整治的作业质量。
【IPC分类】E21D11/00, E21F17/18
【公开号】CN205349351
【申请号】CN201521140260
【发明人】李军, 韩治平, 常晓东, 徐万华, 张继恩, 李长春, 延皓, 张金英, 母东杰, 杨雪松, 卢重阳, 康硕, 冯利军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