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443995阅读:来源:国知局
。被平滑的平滑电容器3的两端电压通过逆变器5而被转换为所期望的频率的交流电压,并经由端子台I的端子部I b而被输出。
[0056]还有,BRD晶体管6是用于在电力转换装置中由电阻器7消耗由来自电动机的再生制动产生的电气中的、在电力转换装置内未消耗完、进而在平滑电容器3中存储不完而成为过剩的电的开关的作用的半导体。
[0057]图2以及图3是变换器装置的立体结构模式图。图2是图3的分解图。在该图2以及图3中,在筐体盒20内,收纳有电路基板11和二极管模块12、功率模块13、半导体开关元件模块14、铝电解电容器15、主电路端子台16、限流电阻器17、冷却片24等,作为主电路配线,由母线或者电线18连接。
[0058]还有,图2、3的16相当于图1的端子台l(la为输入侧的端子部,Ib为输出侧的端子部),图2、3的二极管模块12相当于图1的顺变器2,图2、3的半导体开关元件模块14相当于图1的半导体开关元件4b,图2的限流电阻器17相当于图1的限流电阻器4a,图2的电解电容器15相当于图1的平滑电容器3,图2、3的功率模块13相当于图1的逆变器5。
[0059]在筐体盒20,在上表面设置有上部开口部22,在下表面设置有下部开口部21,根据需要在侧面设置有侧面开口部23。冷却空气从下部开口部21和侧面开口部23流入到装置内部,由电路基板11或母线加热的空气从上部开口部22排出。另外,母线18由模块连接部19而连接于功率模块13。功率模块13连接于冷却片24。从功率模块13的半导体元件发热的热进行热传导,在冷却片24进行热交换,并向冷却片24周围的空气散热。
[0060]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转换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0061]图4a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转换装置所使用的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具体化的情况下的一个实施例。
[0062]热管是利用由蒸发和冷凝产生的潜热移动提高热的移动效率并使热从加热部向冷却部移动的技术.结构。利用该热管,与一般的铜的圆棒相比,可以说可以得到达到100倍的热输送性能。
[0063]在这些图中,40a表示热管,41a表示压接端子。
[0064]在图4a的热管40a,安装有压接端子41a。通过将压接端子41a安装于电力转换装置内的发热的部分,从而热从压接端子41 a热传导,进而向热管40a传递。热管40a或压接端子41a通常由铜、铜合金、铝等的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形成,因此,是电气传导体。因此,图4a所示的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40a不仅作为热传导用的部件,而且能够兼具作为用于电气传导的配线材料的作用。
[0065]另外,在热管40a安装有压接端子41a,从而能够通过螺钉等直接地安装于电力转换装置内部的发热部,因而也实现了安装性良好等的效果。
[0066]图4b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转换装置所使用的热管具体化的情况下的其他的一个实施例。在这些图中,40是热管,42是压扁热管的前端部而设置了孔的部分。
[0067]图4b的热管40的前端部42成为压扁热管的前端部而在热管的长边方向的端部设置了圆形的孔的形状。
[0068]通过将热管的前端部42安装于电力转换装置内部的发热的部分,从而热从热管的前端部42热传导,进而向热管40传递。热管40通常由铜、铜合金、铝等的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形成,因此,是电气传导体。因此,图4b所示的热管40不仅作为热传导用的部件,而且能够兼具作为用于电气传导的配线材料的作用。
[0069]另外,热管40的前端部42被压扁而开有孔,从而能够通过螺钉等直接地安装于电力转换装置内部的发热部,因而也实现了安装性良好等的效果。
[0070]〈实施例1>
[0071]图5a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一部分具体化的情况下的一个实施例。在这些图中,52表示带有压接端子51a的热管,13表示功率模块(PM),54表示PM的端子。13的功率模块(PM)是在电力转换装置中作为逆变器而转换为所期望的频率的交流电压的半导体模块,作为半导体的元件一般使用功率晶体管、IGBT等。还有,图5a所示的带有压接端子51a的热管52与图4a所示的带有压接端子41a的热管40a相同。
[0072]在PM的端子54,作为用于电气传导的配线材料而连接有带有压接端子51a的热管52。
[0073]如果电流从PM的端子54流到PM13,则在PM的端子54与压接端子51a之间,由于接触电阻、或者PM13内部的配线的焦耳热而产生热,PM端子54的温度上升。
[0074]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带有压接端子51a的热管52连接于PM13,因此,使PM的端子54的热向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52热传导,能够利用热管的效果来移动热。由此,与使用一般的铜的圆棒进行传导的情况相比,实现了能够有效地降低PM的端子54的温度等的效果。
[0075]图13a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一部分具体化的情况下的一个实施例。
[0076]在这些图中,52表示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13表示功率模块(PM),54表示PM的端子,20表示筐体盒的壁。
[0077]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52与图2的18所示的母线相同,一端连接于PM的端子,另一端连接于作为电力转换装置的输出的电动机等,因此,连接于端子台16。
[0078]另外,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52的一部分接触于筐体盒20,热通过热传导从该接触面向筐体盒20传递,从而实现了能够降低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52的温度等的效果。由此,能够降低PM的端子54的温度。
[0079]再有,能够抑制导电体(热管)的温度上升,因此,实现了为了使导电体的温度为相同程度而能够减小作为导电体的热管的导电面积等的效果。
[0080]〈实施例2>
[0081]图5b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一部分具体化的情况下的一个实施例。在这些图中,55表示压扁前端部而设置了孔的热管,13表示功率模块(PM),54表示PM的端子。还有,图5b所示的热管55与图4b所示的热管40相同。在PM的端子54,作为用于电气传导的配线材料,连接有压扁前端部而设置了孔的热管55。
[0082]如果电流从PM的端子54流到PM13,则在PM的端子54与热管55之间,由于接触电阻、或者PM13内部的配线的焦耳热而产生热,PM端子54的温度上升。
[0083]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压扁前端部而设置了孔的热管55连接于PM13,因此,使PM的端子54的热向压扁前端部而设置了孔的热管55热传导,能够利用热管的效果来移动热。由此,与使用一般的铜的圆棒进行传导的情况相比,实现了能够有效地降低PM的端子54的温度等的效果。
[0084]图13b是将本实用新型电力转换装置的一部分具体化的情况下的一个实施例。
[0085]在这些图中,55表示压扁前端部而设置了孔的热管,13表示功率模块(PM),54表示PM的端子,20表示筐体盒。
[0086]热管55与图2的18所示的母线相同,一端连接于PM的端子,另一端连接于作为电力转换装置的输出的电动机等,因此,连接于端子台16。
[0087]另外,热管55的一部分接触于筐体盒20,热通过热传导从该接触面向筐体盒20传递,从而实现了能够降低热管55的温度等的效果。由此,能够降低PM的端子54的温度。再有,由于导电体(热管)的温度下降,因此,实现了能够减小导电体的导电面积等的效果。
[0088]〈实施例3>
[0089]图6a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一部分具体化的情况下的一个实施例。在这些图中,62表示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16表示端子台,64表示端子台的端子。
[0090]16的端子台是在电力转换装置中通过从电源等连接配线,另外连接向电动机等的配线,从而进行与装置内部的连接的部件。
[0091]还有,图6a所示的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62与图4a所示的带有压接端子41a的热管40a相同。
[0092]在端子台的端子64,作为用于电气传导的配线材料而连接有带有压接端子61a的热管62。
[0093]如果电流从端子台的端子64流到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62,则由于端子台的端子64与压接端子61a之间的接触电阻,端子台的端子64的温度上升。
[0094]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62连接于端子台的端子64。由此,使在端子台的端子64产生的热向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62热传导,能够利用热管的效果来移动热。由此,与使用一般的铜的圆棒进行传导的情况相比,实现了能够有效地降低端子台的端子64的温度等的效果。
[0095]图14a是将本实用新型电力转换装置的一部分具体化的情况下的一个实施例。
[0096]在这些图中,62表示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16表示端子台,64表示端子台的端子,20表示筐体盒。
[0097]带有压接端子的热管62与图3的18所示的母线相同,一端连接于DM的端子,另一端连接于作为电力转换装置的输出的电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