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83378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固定设置在底板右侧的驱动电机,可由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相对底板左右移动的载板,设置在所述的载板上用以定位卡持所述的毛细管的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并与所述的夹具对应的卡爪,所述的卡爪由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本实用新型利用左右移动的载板带动被支撑定位的毛细管插入卡爪中,然后被卡爪夹持定位后在自动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进行测试,整个过程无需操作人员做精细操作,只需将毛细管放置在夹具上即可,有效避免了操作误差,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智能性。
【专利说明】
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医疗检测中,经常需要将样品放在毛细管中然后配合各种仪器进行检测,如检测白细胞等,一般毛细管直径比较小,直径仅几毫米,这就为毛细管的放置、定位以及驱动配合旋转带来挑战,如果定位不准,将直接影响测量精度,现有的设备大多操作复杂,对人工要求较高,导致人工误差较大,不利于产品的智能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固定设置在底板右侧的驱动电机,可由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相对底板左右移动的载板,设置在所述的载板上用以定位卡持所述的毛细管的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并与所述的夹具对应的卡爪,所述的卡爪由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0006]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滚珠丝杠驱动所述的载板左右移动。
[0007]所述的驱动电机为双输出轴电机,其右侧的输出轴端部通过啮合连接的一对齿轮驱动所述的滚珠丝杠的丝杠。
[0008]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左端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的内螺纹套筒,所述的左端的输出轴为方杆,在所述的内螺纹套筒内设置有螺纹滑块,所述的螺纹滑块后部开设有与所述的方杆对应的方孔,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卡爪同轴的顶杆,所述的卡爪固定设置在相对底板可旋转设置的连接筒内,所述的连接筒可受所述的螺纹滑块驱动旋转。
[0009]所述的卡爪为筒状,其左端向前突出地设置有卡条,所述的卡条前端内侧设置有凸台。
[0010]在所述的载板上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的上盖板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允许所述的毛细管穿过的槽孔,在所述的上盖板中部设置有通孔以便取放毛细管。
[0011]所述的夹具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且顶部设置有V型槽的支撑板。
[0012]还包括设置在左侧的支撑板一侧的弹性卡臂,所述的弹性卡臂与所述的V型槽配合可将所述的毛细管端部卡持定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实用新型利用左右移动的载板带动被支撑定位的毛细管插入卡爪中,然后被卡爪夹持定位后在自动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进行测试,整个过程无需操作人员做精细操作,只需将毛细管放置在夹具上即可,有效避免了操作误差,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所示为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所示为内部左端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所述的为顶杆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图中未示出),固定设置在底板右侧的驱动电机I,可由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相对底板左右移动的载板2,在所述的载板上设置有用以定位卡持所述的毛细管的夹具3,在所述的底板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夹具对应的卡爪4,所述的卡爪由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0021]本实用新型利用左右移动的载板带动被支撑定位的毛细管100插入卡爪中,然后被卡爪夹持定位后在自动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进行测试,整个过程无需操作人员做精细操作,只需将毛细管放置在夹具上即可,有效避免了操作误差,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智能性。
[0022]其中,所述的驱动电机I通过滚珠丝杠驱动所述的载板左右移动,同时,在滚珠丝杠两侧设置有导杆或者导轨滑块机构以配合其平稳移动,具体来说,所述的驱动电机I为双输出轴电机,其右侧的轴端部通过啮合连接的一对齿轮5驱动所述的滚珠丝杠的丝杠。同时,所述的驱动电机I的左端输出轴外侧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套筒11,所述的左端输出轴12为方杆,在所述的内螺纹套筒11内设置有螺纹滑块13,所述的螺纹滑块后部开设有与所述的方杆形输出轴对应的方孔,即通过方杆与方孔的配合,实现旋转传动,同时允许所述的螺纹滑块前后移动。
[0023]所述的螺纹滑块左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卡爪同轴的顶杆14,所述的顶杆可将卡爪3中夹持定位的毛细管100顶出,其中,所述的卡爪为筒状,其左端向前突出地设置有卡条,所述的卡条前端内侧设置有凸台。当然,也可在所述的筒状部分内侧设置针对毛细管的限位台等机构。其中,为带动所述的卡爪进行旋转检测,所述的卡爪3固定设置在相对底板可旋转设置的连接筒15内,所述的连接筒15可受所述的螺纹滑块驱动旋转,即所述的连接筒的内腔为方形,所述的顶杆后部或螺纹滑块前端形成有对应的方形传动部,利用两者的配合,实现旋转的传动,而且允许顶杆相对连接筒左右移动,实现毛细管的顶出。
[0024]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操作者把毛细管放置在夹具上并被卡持定位,然后驱动电机反转,此时载板通过滚珠丝杠的传动向驱动电机方向,即右侧移动,同时载板带动毛细管向夹具方向移动,受驱在内螺纹套内转动的螺纹滑块也向右侧移动,顶杆脱离与卡爪的接触,当夹具带动毛细管插入所述的卡爪中并被夹紧后,驱动电机停止反转,正转一周,进行测试,完成后继续正转,此时,载板向左移动,同时,顶杆接近夹具并将所述的毛细管顶出卡爪,毛细管由夹具承载复位。
[0025]具体来说,为便于指引操作,在所述的载板上部设置有上盖板6,所述的上盖板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允许所述的毛细管穿过的槽孔,在所述的上盖板中部设置有通孔以便取放毛细管,所述的槽孔的长度以大于毛细管为宜,无论贴紧哪端放下均能保持其良好的定位。
[0026]为实现对毛细管多放入位置均能良好定位,所述的夹具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且顶部设置有V型槽的支撑板31,利用V型槽定位,适应性强,而且可利用槽与毛细管的摩擦带动插入卡爪,当然,也可在左侧的支撑板左侧设置挡板,利用挡板将毛细管顶入卡爪。
[0027]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左侧的支撑板一侧的弹性卡臂32,所述的弹性卡臂与所述的V型槽配合可将所述的毛细管端部卡持定位,S卩,若毛细管左端直接落在弹性卡臂处,弹性卡臂的变形允许所述的毛细管进入V型槽底部同时弹性卡臂将其夹紧,以保证后期顺利插入卡爪,并在插入到预定位置后运行毛细管相对弹性卡臂左右移动,若毛细管左端落在左侧支撑板的支撑台上,则弹性卡臂可与毛细管左端部相顶持,同样可将其顶入卡爪。
[0028]进一步地,为保证载板左右移动的平稳性,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水平定位销7,在所述的左侧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水平定位销匹配的定位孔,籍以对其运行进行引导。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固定设置在底板右侧的驱动电机,可由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相对底板左右移动的载板,设置在所述的载板上用以定位卡持所述的毛细管的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并与所述的夹具对应的卡爪,所述的卡爪由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滚珠丝杠驱动所述的载板左右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为双输出轴电机,其右侧的输出轴端部通过啮合连接的一对齿轮驱动所述的滚珠丝杠的丝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左端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的内螺纹套筒,所述的左端的输出轴为方杆,在所述的内螺纹套筒内设置有螺纹滑块,所述的螺纹滑块后部开设有与所述的方杆对应的方孔,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卡爪同轴的顶杆,所述的卡爪固定设置在相对底板可旋转设置的连接筒内,所述的连接筒可受所述的螺纹滑块驱动旋转。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爪为筒状,其左端向前突出地设置有卡条,所述的卡条前端内侧设置有凸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载板上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的上盖板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允许所述的毛细管穿过的槽孔,在所述的上盖板中部设置有通孔以便取放毛细管。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且顶部设置有V型槽的支撑板。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毛细管进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左侧的支撑板一侧的弹性卡臂,所述的弹性卡臂与所述的V型槽配合可将所述的毛细管端部卡持定位。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5465812SQ201521138978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发明人】王宇晓, 王宏强, 王晶晶, 马伟佳, 刘振红
【申请人】天津市普瑞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