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8610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用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包括:冷水阀口、冷水箱、热水阀口、热水管阵列、温水箱以及温水阀口;所述冷水箱通过所述冷水阀口与常温水源相连;所述冷水箱固定在所述温水箱内;所述热水管阵列通过所述热水阀口与热水源相连;所述热水管阵列中,热水管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冷水箱内,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温水箱内冷水箱外,且位于冷水箱外的部分管体上开设通孔;所述温水阀口设置在所述温水箱底部,与用水管路相连;其中,常温水经由所述冷水箱流向所述温水箱,热水经由所述热水管阵列流入所述温水箱,并与所述冷水箱流出的水混合后,经所述温水阀口流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良好用热体验的转换结构。
【专利说明】
一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家居用水往往都是直接连接城市供水管网,获取直接水源;用热水,将通过加热设备加热后并入城市供水管路末端实现冷热切换。
[0003]这种结构提供的热水水源温度通常是处于高温状态,经过常温水调和一伙的各种需要的温度,满足不同用水场景的需要。
[0004]但是,上述并联结构采用冷热水直接并管,在用水末端混合输出,往往需要先放水一段时间,以形成稳定恒温水流,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当短暂中断用水之后重新用水,初始水流往往会出现水流过热或者过冷的现象,导致用水体验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冷热用水结构简单并管,导致用水浪费以及用水体验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包括:冷水阀口、冷水箱、热水阀口、热水管阵列、温水箱以及温水阀口 ;
[0007]所述冷水箱通过所述冷水阀口与常温水源相连;所述冷水箱固定在所述温水箱内;
[0008]所述热水管阵列通过所述热水阀口与热水源相连;所述热水管阵列中,热水管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冷水箱内,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温水箱内冷水箱外,且位于冷水箱外的部分管体上开设通孔;
[0009]所述温水阀口设置在所述温水箱底部,与用水管路相连;
[0010]其中,常温水经由所述冷水箱流向所述温水箱,热水经由所述热水管阵列流入所述温水箱,并与所述冷水箱流出的水混合后,经所述温水阀口流出。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热水管阵列中,热水管的第一部分距离其第二部分最远端与所述热水阀口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热水管阵列采用金属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热水管阵列中,热水管上开设的通孔的朝向与所述温水阀口的朝向相反,或者夹角大于90°。
[0014]进一步地,所述热水管阵列中,热水管的管身整体呈波纹状。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冷水箱的出口位于所述冷水箱上距离所述温水阀口最远处。
[001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7]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家居用热转换结构,通过设置冷水箱以及位于其内部的热水管网阵列,实现热水管向冷水箱内冷水的热传递,初步实现热量转移,实现初级水温调节;进一步,通过温水箱收集经初步调温的冷水,并将热水管阵列喷射热水,反向冲击温水箱内的水流,实现冷热水的直接混合,并增强混合程度,是的水温调节更为充分高效,使得输出的水流温度恒定,不必要放水维持水温恒定,避免浪费;同时也能够避免,用水过程中短暂中断用水后复用,导致水流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通过本方案的两级调温,实现稳定的恒温输出,大大提升了用水的良好体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居用热转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冷热用水结构简单并管,导致用水浪费以及用水体验不理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用水终端是相爱难恒温水流输出,降低用水浪费,实现良好的用水体验的技术效果。
[002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0021]—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包括:冷水阀口、冷水箱、热水阀口、热水管阵列、温水箱以及温水阀口 ;
[0022]所述冷水箱通过所述冷水阀口与常温水源相连;所述冷水箱固定在所述温水箱内;
[0023]所述热水管阵列通过所述热水阀口与热水源相连;所述热水管阵列中,热水管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冷水箱内,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温水箱内冷水箱外,且位于冷水箱外的部分管体上开设通孔;
[0024]所述温水阀口设置在所述温水箱底部,与用水管路相连;
[0025]其中,常温水经由所述冷水箱流向所述温水箱,热水经由所述热水管阵列流入所述温水箱,并与所述冷水箱流出的水混合后,经所述温水阀口流出。
[0026]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通过冷水箱以及热水管阵列对流进冷水进行初步热传递调温,而后输出到温水箱中,再经过热水反向冲击,实现冷热水充分混合,保证温水箱输出恒温水流;避免用水浪费和不良的用水体验。
[0027]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参见图1,一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包括:冷水阀口1、冷水箱2、热水阀口、热水管阵列3、温水箱4以及温水阀口 5;
[0029]所述冷水箱2通过所述冷水阀口I与常温水源相连,接入居民用水;所述冷水箱2固定在所述温水箱4内。
[0030]所述热水管阵列3通过所述热水阀口(图中未标出)与热水源相连,接入热水;所述热水管阵列3中,热水管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冷水箱2内,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温水箱内冷水箱2外,且位于冷水箱2外的部分管体上开设通孔6;—方面,位于冷水箱2内的部分可以实现与冷水的热传递,初步提升冷水温度;另一方面,通过通孔6喷射的热水对冲冷水箱2内流出的水,实现充分的混合,进一步充分调温,维持稳定输出水温。[0031 ]所述温水阀口 5设置在所述温水箱4底部,与用水管路相连;即延长冷水箱流出的水的移动路径,使其具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混合调温,保证调温效率。
[0032]其中,常温水经由所述冷水箱2流向所述温水箱4,热水经由所述热水管阵列3流入所述温水箱4,并与所述冷水箱2流出的水混合后,经所述温水阀口 5流出。
[0033]所述热水管阵列2中,热水管的第一部分距离其第二部分最远端与所述热水阀口连通;使得热水在冷水箱2内的具备较长的驻留时间,以及最大的导热面积,提升初步调温的效率。
[0034]所述热水管阵列3采用金属管,增强热传递效率。
[0035]所述热水管阵列3中,热水管上开设的通孔6的朝向与所述温水阀口的朝向相反,或者夹角大于90°;实现反向冲击,与冷水箱2输出的水流的流向相反,充分混合,同时也具备较长的混合时间。
[0036]所述热水管阵列3中,热水管的管身整体呈波纹状,使得其具备较大的导热面积。
[0037]所述冷水箱的出口位于所述冷水箱上距离所述温水阀口最远处,使得冷水箱输出水流具备较长的移动路径,从而具备更长的混合调温时间。
[0038]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3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家居用热转换结构,通过设置冷水箱以及位于其内部的热水管网阵列,实现热水管向冷水箱内冷水的热传递,初步实现热量转移,实现初级水温调节;进一步,通过温水箱收集经初步调温的冷水,并将热水管阵列喷射热水,反向冲击温水箱内的水流,实现冷热水的直接混合,并增强混合程度,是的水温调节更为充分高效,使得输出的水流温度恒定,不必要放水维持水温恒定,避免浪费;同时也能够避免,用水过程中短暂中断用水后复用,导致水流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通过本方案的两级调温,实现稳定的恒温输出,大大提升了用水的良好体验。
[0040]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家居用热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阀口、冷水箱、热水阀口、热水管阵列、温水箱以及温水阀口; 所述冷水箱通过所述冷水阀口与常温水源相连;所述冷水箱固定在所述温水箱内; 所述热水管阵列通过所述热水阀口与热水源相连;所述热水管阵列中,热水管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冷水箱内,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温水箱内冷水箱外,且位于冷水箱外的部分管体上开设通孔; 所述温水阀口设置在所述温水箱底部,与用水管路相连; 其中,常温水经由所述冷水箱流向所述温水箱,热水经由所述热水管阵列流入所述温水箱,并与所述冷水箱流出的水混合后,经所述温水阀口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居用热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阵列中,热水管的第一部分距离其第二部分最远端与所述热水阀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居用热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阵列采用金属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居用热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阵列中,热水管上开设的通孔的朝向与所述温水阀口的朝向相反,或者夹角大于9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居用热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阵列中,热水管的管身整体呈波纹状。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家居用热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箱的出口位于所述冷水箱上距离所述温水阀口最远处。
【文档编号】F24D17/00GK205481303SQ20162021574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赵前中, 陶祥
【申请人】武汉宽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