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卧式麦草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30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卧式麦草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打捆机械中的一种卧式麦草打捆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打捆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卧式麦草打捆机,该机不仅上盖和前(后)两门开闭灵活方便、快捷省力,提高了安全性。而且解决了压排运行不灵活,噪声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将整体式上掀盖改为两个左右活动的推拉门,每个门的两侧各安装上四个滚轮;将上盖闭合时用铁栓插住结构改为偏心结构压杠。推拉门闭合时由固定在过梁的偏心结构压杠压紧后,将压杠手柄一端推入挂钩,并用柱销锁定。开启时取出柱销,扳动压杠手柄,带动偏心板转动,推拉门即可拉开;将前(后)门铁栓插入式锁紧结构改为偏心板构成的“前(后)两门开关手柄”结构。采用斜铁后为逐步加压,平稳安全,采用手柄增加了开启力矩;将压排的下方两侧装有道轨轮改为上方与下方的两侧均安装道轨轮,达到了开闭灵活方便、快捷省力,安全可靠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原有打捆机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推拉门甲〔6〕”主视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偏心式压杠〔7〕”部件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图7是第三实施例“前(后)两门开关手柄〔9〕”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2中,1.柴油机 2.油箱 3.箱体 4.油泵 5.过梁甲(乙) 6.11推拉门甲、乙 7.偏心式压杠 8.挂钩 9.前(后)两门开关手柄 10.斜铁 12压排 13.道轨轮 14.道轨 15.油缸图3中,16.柱销套 17.滚轮 18.拉手图4、图5中,19.压杠手柄 20.压杠 21.偏心板A、B 22.开槽螺母 23.联接轴图6、图7中,24.手柄 25.加强板 26.偏心板图4图5中,偏心式压杠〔7〕的一端固定于过梁甲〔5〕上,对面过梁乙〔5〕上焊有一挂钩〔8〕,推拉门甲、乙〔6〕〔11〕闭合后,板动压杠手柄〔19〕,偏心板A、B〔21〕随手柄转动而压紧推拉门,将偏心式压杠〔7〕的另一端推入挂钩〔8〕,然后用销钉插入柱销套〔16〕。
图6图7中,前(后)两门开关手柄〔9〕由手柄〔24〕、加强板〔25〕和偏心板C、D〔26〕组成。用柱销套固定于前(后)两门框一侧。当板动手柄〔24〕时偏心板C、D〔26〕即转动,利用偏心板C、D〔26〕与斜铁〔10〕接触对前(后)门实施压紧与松开。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卧式麦草打捆机,主要由柴油机〔1〕、油箱〔2〕、箱体〔3〕(包括上盖、前后门等)、油泵〔4〕、压排(12)、油缸〔15〕和液压管路、液压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其特征是箱体的上盖为两侧装上滚轮的推拉门结构;上盖与前(后)两门的闭合、开启采用偏心式压杠和前(后)两门开关手柄;两压排的上、下方两侧各安装一套道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是箱体的上盖为两个左右活动的推拉门,每个门的两侧各安装四个滚轮。
3.根据权利1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是偏心式压杠〔7〕由压杠手柄〔19〕、压杠〔20〕、偏心板(A、B)〔21〕、开槽螺母〔22〕、联接轴〔23〕等组成。一端固定于箱体的过梁甲〔5〕上,另一端闭合时推入焊接在对面过梁乙〔5〕上的挂钩〔8〕。
4.根据权利1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是将前(后)两门开关手柄〔9〕固定于箱体的前(后)两门门框一侧,板动手柄〔24〕时偏心板C、D〔26〕即转动,利用偏心板C、D与斜铁〔10〕接触方式对前门实施压紧与松开。
5.根据权利1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是压排〔12〕的上、下方两侧各安装一套道轨轮〔13〕,道轨〔14〕用3#角铁焊接于箱体的上方与底部两侧。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卧式麦草打捆机。在现有打捆机的基础上,对箱体上盖的结构型式以及上盖和前、后门的开启、闭合结构进行改进。箱体上盖由整体(掀起、落下)式改为左右两个推拉门组成,每个推拉门两侧各装有四个滚动轮;上盖与前、后门的开启闭合压紧均采用偏心结构原理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改变了受力状态,开箱时快捷方便安全,省时省力,运行平稳,效率提高2倍。
文档编号A01F15/00GK2540746SQ0123170
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8日
发明者胡桂军, 徐志和, 王永瑞 申请人:临清市龙山打草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