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7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机,特别涉及一种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
为了解决传统联合收割机的收获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种关于割前脱收割工艺的研究成果。割前脱又称田间脱粒、站秆脱粒、梳脱、捋穗、摘穗等是指作物在切割之前,使用脱粒元件直接对田间穗头进行脱粒,然后进行复脱和清选,同时通过割草装置将作物茎秆割下,并侧边铺放。但是都因抛洒率大等种种原因不够完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拖拉机和捋穗拔秆装置,捋穗拔秆装置通过前悬挂架安装在拖拉机的前端,在拖拉机的后端设置有粮仓,捋穗拔秆装置与粮仓通过皮带输送装置相连接,在皮带输送装置的后端出料口还设置有复脱清选装置,其特点是,捋穗拔秆装置包括横向大粱,在横向大梁的前端设置有倾斜的连接支架,在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一齿槽相间的安装板,安装板的齿和槽内分别设置有刀片和齿状捋穗辊,齿状捋穗辊的后端还设置有螺旋齿轮,在横向大粱的一侧还设置有大齿轮箱,大齿轮箱通过动力输入轴和传动轴组件与动力输出齿轮箱的输出轴相连接,动力输出齿轮箱又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大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设置在横向大粱后端的搅龙、小齿轮箱及螺旋齿轮相连接,在小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轴的下方还设置有主动链轮,在横向大粱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设置在齿状捋穗辊后端正下方的禾秆夹持链相连接,搅龙的动力输出端与皮带输送装置的主动皮带轮相连接,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相连接,在从动皮带轮的两侧各设置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复脱清选装置中的复脱辊上的皮带轮相连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复脱清选装置中的风扇叶轮上的皮带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是安装板的槽底面以后的面上还设置有与齿状捋穗辊相对应的且盖在其上的下端前方为三角形禾尖的主扶禾器;在安装板的齿下方还设置有与刀片的位置对应的三角形禾尖的副扶禾器;齿状捋穗辊的前端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的拔禾螺旋套和主动同步皮带轮;主扶禾器的下端还设置有从动皮带轮,主动同步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翅状扶禾同步皮带相连接;连接支架的前方还设置有压禾块支架,弹性压禾块通过禾块支架设置在禾秆夹持链前端并对应在主扶禾器正下方;主扶禾器和副扶禾器的安装面部都与安装板平行,另一面与安装板垂直;刀片的安装孔为一横向可调节长孔,可调节刀片通过固定件设置在安装板上且在固定件与可调节刀片之间还设置有垫圈;前悬挂架中设置有垂直的导轨,捋穗拔秆装置通过钢丝绳升降组件和动力输出齿轮箱与拖拉机的液压升降臂相连接;搅龙下还设置有U型槽;在大齿轮箱和横向大粱右侧的安装板以及U型槽的后沿上还设置有防溅网罩;螺旋齿轮上还设置有螺旋齿轮壳体。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刀片和齿状捋穗辊,在齿状捋穗辊后端正下方设置有禾秆夹持链不仅在实现了捋穗的同时还可靠地将作物禾秆从地面连根拔起,且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动力都来自拖拉机本身。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在拖拉机9的前端设置有前悬挂架2,前悬挂架2中有垂直的导轨,捋穗拔秆装置1通过钢丝绳升降组件3与拖拉机9的液压升降臂相连接,所以捋穗拔秆装置1可以受液压操纵沿前悬挂架2的导轨上下升降,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在运输或工作状态所需的高度。在拖拉机9的后端设置有粮仓7,捋穗拔秆装置1与粮仓7通过刮板式输送皮带6相连接,刮板式输送皮带6后端出料口联接着复脱清洗装置8,复脱清洗装置8的出粮口通向粮仓7,出糠口由软管通向地面。在工作时由捋穗拔秆装置1将作物颗粒与禾秆分离,通过刮板式输送皮带6和复脱清洗装置8清洗后将作物颗粒输送至粮仓7。
参见图2,3,4,本实用新型的捋穗拔秆装置1包括横向大粱25,横向大粱25是该装置的机架,在横向大梁25的前端设置有倾斜的连接支架26,横向大梁25与连接支架26形成了一个倾斜的安装基面,在连接支架26上设置有一齿槽相间的安装板12,两片刀片10通过固定件13设置在安装板12的齿上,且在固定件13与刀片10之间还设置有垫圈14,刀片10的安装孔为一横向可调节长孔,一片专门向左调整间隙,另一片专门向右调整间隙安装板12的槽上还设置有齿状捋穗辊11,且可调节刀片10与齿状捋穗辊11之间的间隙小于谷物颗粒的直径,当稻或麦植株进入可设定刀片10与齿状捋穗辊11之间的缝隙时,谷物穗头在缝隙之上,因为稻草和麦秆都是中空的,并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的物品,可以挤扁,且可以在此缝隙中顺利抽动,在安装板12的槽底面以后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与齿状捋穗辊11相对应的且盖在其上的下端前方为一三角形禾尖的主扶禾器21,在齿状捋穗辊11的前端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的拔禾螺旋套19和主动同步皮带轮20,在齿状捋穗辊11的后端还设置有螺旋齿轮42,在主扶禾器2l的下端还设置有从动皮带轮24,主动同步皮带轮20与从动皮带轮24通过翅状扶禾同步皮带22相连接,翅状扶禾同步皮带22必须与拔禾螺旋套19的槽对齐,以保证让禾秆顺利进入缝隙,下端前方为一三角形禾尖的副扶禾器23安装在安装板12的齿下方且与可调节刀片10的位置相对应,主扶禾器21和副扶禾器23的安装面部都与安装板12平行,另一面与安装板12垂直,设安装板12与水平面夹角为30度,那么,主扶禾器21和副扶禾器23前方的面就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再设机器前进的速度为a,翅状扶禾同步皮带22按60度方向向后上方的速度为2a,那么,运动合成后翅状扶禾同步皮带22上的扶禾翅对禾秆的作用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垂直运动的梳理过程,其速度为 扶禾效果会非常好,甚至对中等倒伏的作物也有效果,在横向大粱25一端设置有大齿轮箱33,大齿轮箱33通过动力输入轴34和万向节传动轴组件4与动力输出齿轮箱31的输出轴32相连接,动力输出齿轮箱31又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30相连接,大齿轮箱33的动力输出轴(35、36、37)分别与设置在横向大粱25后端的U型槽27内的搅龙28、小齿轮箱38及螺旋齿轮42相连接,在螺旋齿轮42上还设置有螺旋齿轮壳体57以保护螺旋齿轮42,在小齿轮箱38的动力输出轴的下方还设置有主动链轮15,在搅龙28两侧的轴35、45上还分别设置有联轴器43、44,在横向大粱25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链轮39,在大齿轮箱33和横向大粱25右侧的安装板以及U型槽27的后沿上还设置有防溅网罩29,主动链轮15与从动链轮39通过禾秆夹持链16相连接,且禾秆夹持链16与主动链轮15的轴线垂直,禾秆夹持链16设置在齿状捋穗辊11后端正下方,在连接支架26的前方设置有压禾块支架17,弹性压禾块18通过压禾块支架17设置在禾秆夹持链16前端并对应在主扶禾器21正下方,再当禾秆夹持链16夹持着禾秆按图示方向运动,即稻或麦作物的禾秆在夹持点之上也向侧撩动,在缝隙之上向下抽动,圆弧部位可保证禾秆抽动时平滑改变方向,减少抽断的可能,当穗头到达缝隙时,由于谷粒直径大于缝隙宽度不能通过,再加上可调节刀片10和齿状捋穗辊11的齿和刃口的作用,以及齿状捋穗辊11向上的放置时齿的冲击作用,谷物颗粒被捋掉,被缝隙象滤网一样隔离在上面而可靠地与禾秆分离;齿状捋穗辊11向上放置的作用还可保证谷物颗粒不会夹在缝隙之中,从而保证了缝隙捋穗功能的可靠性。于此同时,作物禾秆在夹持点之下也向侧移动,禾秆的根被拔出或拔断,作物禾秆继续被禾秆夹持链16夹持着向侧运动,直至夹持作用解除而被排放到地面。本实用新型的搅龙28的动力输出端与皮带输送装置6的主动皮带轮46相连接,主动皮带轮46通过刮板式皮带47与从动皮带轮48相连接,在从动皮带轮48的两侧各设置有皮带轮49、53,皮带轮49通过皮带50与复脱清选装置8中的复脱辊52上的皮带轮51相连接,皮带轮53通过皮带54与复脱清选装置8中的风扇叶轮56上的皮带轮5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机器作业前进时,在工作幅宽中,有若干个主扶禾器21和副扶禾器23的分禾尖,首先从作物禾秆高度的中下部插入,把作物植株细分成若干行,再由翅状扶禾同步皮带22对作物禾秆自下而上地梳理并间隔成0~3株的细小单元,再由拔禾螺旋套19把每一细小单元的杆株送进可调定刀片10与齿状捋穗辊11之间的缝隙排成队,穗头全部在缝隙之上,机器继续按作业速度前进,作物禾秆下部也逐步按行进入若干个弹性压禾块18的导入口,就立即被禾秆夹持链16上的钩禾板钩住,因为每个弹性压禾块18是以预紧的弹性压力紧贴在张紧的禾秆夹持链16上,所以作物禾秆一旦被钩住进入弹性压禾块18与禾秆夹持链16之间,就被牢靠地夹持住了,又因为链速设定为机器作业前进速度的3~5倍,所以,在缝隙中排队着的作物杆株特别是进入缝隙最里边的杆株,被禾秆夹持链16逐个快速抽下,以及从地面拔出,向侧运动,直至脱离最后一个弹性压禾块18,失去夹持作用后被排放在地面;由于捋穗的缝隙是一个倾斜的结构,所以被捋掉的颗粒、谷壳、少量断叶、断穗等物会沿着安装板12的倾斜面流向U型槽27;被快速捋穗的颗粒会产生飞溅,也会因倾斜面具有控制方向的作用而主要向后上方飞溅,而防溅网罩29的功能就是将飞溅物收集落入U型槽27中;由于在缝隙中排队的杆株穗头,是最里边的被最先抽下,所以捋穗缝隙象“滤网”一样将颗粒与禾秆分离,正在排队着的若干株穗头还会象“墙”一样阻挡住颗粒向前飞溅;落入U型槽27中的脱出混合物被搅龙28推进刮板皮带式输送装置6,捋穗拔秆装置1全部功能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除上述拔秆装置外还包括脱出混合物再由刮板皮带式输送装置6送进复脱清选装置8,然后干净颗粒流进粮仓7,谷糠等杂物由出糠口经软管排入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传动系统参见图4,动力输出齿轮箱5是联接拖拉机9动力输出的部件,它安装在拖拉机9的齿轮箱上,拖拉机动力输出轴30与动力输出齿轮箱31相连接。
以下是各功能部件的动力传递路线1、捋穗辊、扶禾同步皮带拖拉机动力输出轴30→动力输出齿轮箱31→动力输出轴32→传动轴组件4→动力输入轴34→轴37→联轴器40→轴41→螺旋齿轮42→齿状捋穗辊11、拔禾螺旋套19、主动同步皮带轮20→翅状扶禾同步皮带22→从动同步皮带轮24。
2、禾秆持链轴36→小齿轮箱38→主动链轮15→禾秆夹持链16→从动齿轮39。
3、搅龙轴35→联轴器43→搅龙28。
4、刮板皮带式输送装置搅龙28→联轴器44→轴45→皮带轮46→刮板皮带47→皮带轮48。
5、复脱清选装置(1)复脱辊皮带轮48→皮带轮49→皮带50→皮带轮51→复脱辊52。
(2)风扇叶轮皮带轮48→皮带轮53→皮带54→皮带轮55→风扇叶轮5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能精确保证所收获的每一株谷物只有一次捋穗拔秆的作业过程、既无遗漏又无重复,是机械化精密收获的新型机械;2、稻麦穗头上的颗粒是被捋掉的,捋穗式脱粒装置具有象“滤网”一样的功能,因此脱出的谷物不会与禾秆相混,能有效地免除颗粒在禾秆中的夹带损失;3、禾秆是被拔掉的,因此地面无“茬”或残留很少,清理禾秆容易,并可获得完整禾秆,提高禾秆利用率,能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效,从而也能更有效地杜绝农民在田间焚烧秸秆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火灾隐患;4、捋穗式脱粒装置与收获幅宽相同,谷物能在田间自然分布的状态下,特别分散而连续地、均匀而细致、紧凑地喂入进行捋式脱粒,脱粒彻底、可靠、负荷轻、工效高、更能适应高产密植作物的收获,特别是水稻的收获;5、防飞溅抛洒能力强,在脱粒部位后方有防溅网罩,前方有正在“排队”的穗头象“墙”一样阻挡着溅起的颗粒,结构巧妙合理;6、脱出物的含杂率低,减轻了复脱、清选装置的负荷;
7、机器结构显著简化,功耗显著降低,整机重量显著减轻、体积缩小、成本下降;8、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为各种轮式拖拉机配套背负式联合收获机,还可为橡胶履带底盘配套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更符合国情适应范围更广。
权利要求1.一种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包括拖拉机[9]和捋穗拔秆装置[1],捋穗拔秆装置[1]通过前悬挂架[2]安装在拖拉机[9]的前端,在拖拉机[9]的后端设置有粮仓[7],捋穗拔秆装置[1]与粮仓[7]通过皮带输送装置[6]相连接,在皮带输送装置[6]的后端出料口还设置有复脱清选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说捋穗拔秆装置[1]包括横向大粱[25],在横向大梁[25]的前端设置有倾斜的连接支架[26],在连接支架[26]上设置有一齿槽相间的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齿和槽内分别设置有刀片[10]和齿状捋穗辊[11],齿状捋穗辊[11]的后端还设置有螺旋齿轮[42],在横向大粱[25]的一侧还设置有大齿轮箱[33],大齿轮箱[33]通过动力输入轴[34]和传动轴组件[4]与动力输出齿轮箱[31]的输出轴[32]相连接,动力输出齿轮箱[31]又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30]相连接,大齿轮箱[33]的动力输出轴[35、36、37]分别与设置在横向大粱[25]后端的搅龙[28]、小齿轮箱[38]及螺旋齿轮[42]相连接,在小齿轮箱[38]的动力输出轴的下方还设置有主动链轮[15];在横向大粱[25]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链轮[39],主动链轮[15]与从动链轮[39]通过设置在齿状捋穗辊[11]后端正下方的禾秆夹持链[16]相连接,搅龙[28]的动力输出端与皮带输送装置[6]的主动皮带轮[46]相连接,主动皮带轮[46]通过皮带[47]与从动皮带轮[48]相连接,在从动皮带轮[48]的两侧各设置有皮带轮[49、53],皮带轮[49]通过皮带[50]与复脱清选装置[8]中的复脱辊[52]上的皮带轮[51]相连接,皮带轮[53]通过皮带[54]与复脱清选装置[8]中的风扇叶轮[56]上的皮带轮[5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安装板[12]的槽底面以后的面上还设置有与齿状捋穗辊[11]相对应的且盖在其上的下端前方为三角形禾尖的主扶禾器[21];在安装板[12]的齿下方还设置有与刀片[10]的位置对应的三角形禾尖的副扶禾器[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齿状捋穗辊[11]的前端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的拔禾螺旋套[19]和主动同步皮带轮[20];主扶禾器[21]的下端还设置有从动皮带轮[24],主动同步皮带轮[20]与从动皮带轮[24]通过翅状扶禾同步皮带[2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支架[26]的前方还设置有压禾块支架[17],弹性压禾块[18]通过禾块支架[17]设置在禾秆夹持链[16]前端并对应在主扶禾器[21]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扶禾器[21]和副扶禾器[23]的安装面部都与安装板[12]平行,另一面与安装板[12]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刀片[10]的安装孔为一横向可调节长孔,可调节刀片[10]通过固定件[13]设置在安装板[12]上且在固定件[13]与可调节刀片[10]之间还设置有垫圈[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前悬挂架[2]中设置有垂直的导轨,捋穗拔秆装置[1]通过钢丝绳升降组件[3]和动力输出齿轮箱[5]与拖拉机[9]的液压升降臂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搅龙[28]下还设置有U型槽[2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在大齿轮箱[33]和横向大粱[25]右侧的安装板以及U型槽[27]的后沿上还设置有防溅网罩[2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螺旋齿轮[42]上还设置有螺旋齿轮壳体[5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捋穗拔秆式稻麦联合收获机,包括通过前悬挂架安装在拖拉机前端的捋穗拔秆装置,在拖拉机的后端还设置通过皮带输送装置相连接有粮仓,皮带输送装置的后端出料口设置有复脱清选装置,捋穗拔秆装置包括设置在横向大粱前端的连接支架,在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设置有刀片和捋穗辊,在横向大粱的一侧还设置有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大齿轮箱,大齿轮箱分别与搅龙、小齿轮箱及螺旋齿轮相连接,在小齿轮箱下方还设置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禾秆夹持链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刀片和捋穗轮将作物的颗粒捋下,在此同时还通过禾秆夹持链将作物从地面拔出,达到了在收获作物的同时将作物禾秆同时清除的目的。
文档编号A01D41/00GK2583955SQ022589
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寇英来 申请人:寇英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