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4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鱼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杆,特别是涉及由使合成树脂含浸于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强化纤维中的纤维强化树脂组成的钓鱼杆。
背景技术
近来的很多钓鱼杆由使合成树脂含浸于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强化纤维中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来构成。通过用这种材料,谋求轻量化·物理强度的提高。此外,钓鱼杆为了钓鱼用具的投放或鱼的摘取等之际的操作性,弯曲性·刚性·原状恢复性等也成为重要的要素。因此,调整钓鱼杆的粗细或壁厚等而表现出良好的钓鱼杆的特性(杆的性能)。例如,提出了局部地叠层用来制造杆体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并卷绕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02-209477号公报,图2),或在轴向上局部卷绕弹性不同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平11-289925号公报,图2)等。
像这样很多钓鱼杆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来制造,虽然也谋求刚性·挠度等的调整,但是仍然未完全满足钓鱼者的希望。特别是,在钓鲫鱼中所用的鲫鱼杆中‘杆的性能’成为最重要的要素,由天然竹子制成的钓鱼杆成为杆的性能最好的而受到珍惜。而且,由纤维强化树脂制成的鲫鱼杆被评价为杆的性能不如由天然竹子制成的鲫鱼杆。
但是,这种由天然竹子制成的钓鱼杆,因其材料的缘故均一批量生产是困难的,并且昂贵且很难买到。此外,这种由天然竹子制成的钓鱼杆一般由熟练的专业人员制造才能表现出优秀的‘杆的性能’,工业批量生产也是困难的。
因此,在由人造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制成的钓鱼杆中,不断追求表现出与由天然竹子制成的钓鱼杆没有不同的杆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表现出与由天然材料所制造的钓鱼杆同样的良好的杆的性能的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制成的钓鱼杆。
本发明者等鉴于上述问题反复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钓鱼者感到‘杆的性能’良好的重要的要素在于钓鱼杆的谐振特性。本发明是基于这一发现而提出的。
也就是说,把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设定于由总长2400mm的场合为1.5~2.2Hz,总长2700mm的场合为1.4~1.8Hz,总长3000mm的场合为1.1~1.6Hz,总长3300mm的场合为0.9~1.6Hz,总长3600mm的场合为0.9~1.5Hz,总长3900mm的场合为0.9~1.4Hz的各点所包围的区域内。该区域是以下的表1中所示的区域。
(表1) 通过针对钓鱼杆的总长把其第1谐振频率设定于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表现出与由天然竹子所构成的钓鱼杆同样优秀的‘杆的性能’。
这里所谓‘第1次谐振频率’是用以下的方法所测定的钓鱼杆的振动频率。首先,用夹持体夹持固定离钓鱼杆的杆根侧端部80mm的范围,在水平方向上维持钓鱼杆。经由该夹持体从加振器给钓鱼杆加振(钓鱼杆的振动频率)。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该加振器中的加速度作为输入加速度(A)。另一方面,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离钓鱼杆的杆根侧端部180mm的位置处的加速度作为输出加速度(B)(参照图4)。然后,相对钓鱼杆的振动频率绘制B/A之比,把该B/A之比成为前峰的状态(谐振状态)的振动频率,从钓鱼杆的频率的小的一方依次取为第1次、第2次谐振频率。以下示出相对钓鱼杆的振动频率绘制该B/A之比的曲线图之一例(再者,该曲线图是举例表示,不是直接以本发明的内容为基础)。
(表2) 从曲线图的左侧依次成为前峰之际的振动频率依次为第1次、第2次、第3次谐振频率。
而且,在该区域内,分别包括总长为8尺(2400mm)而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1.5~2.2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9尺(2700mm)而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1.4~1.8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0尺(3000mm)而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1.1~1.6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1尺(3300mm)而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0.9~1.6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2尺(3600mm)而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0.9~1.5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3尺(3900mm)而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0.9~1.4Hz的范围的钓鱼杆。
再者,这里所谓‘8尺(2400mm)’是制造上或习惯上按一定范围所设定的概念。由此,‘8尺’有时实际上成为2370mm~2490mm左右的长度。就‘9尺’~‘13尺’而言也是同样,制造上或习惯上按一定范围设定。
此外,把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谐振频率的坐标轴中,设定于由总长2400mm的场合为5.2~7.3Hz,总长2700mm的场合为4.5~6.3Hz,总长3000mm的场合为4.3~5.6Hz,总长3300mm的场合为3.7~5.6Hz,总长3600mm的场合为3.5~5.3Hz,总长3900mm的场合为3.5~4.9Hz的各点所包围的区域内。该区域是以下的表3中所示的区域。
(表3) 通过针对钓鱼杆的总长把其第2次谐振频率设定于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表现出与由天然竹子所构成的钓鱼杆同样优秀的‘杆的性能’。再者,这里所谓‘第2次谐振频率’是用上述测定方法所得到的振动频率下的第2次谐振频率。
而且,在该区域内,还包括总长为8尺(2400mm)而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5.2~7.3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9尺(2700mm)而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4.5~6.3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0尺(3000mm)而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4.3~5.6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1尺(3300mm)而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3.7~5.6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2尺(3600mm)而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3.5~5.3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3尺(3900mm)而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3.5~4.9Hz的范围的钓鱼杆。
进而,把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谐振频率的坐标轴中,设定于由总长2400mm的场合为11.6~15.4Hz,总长2700mm的场合为10.5~13.4Hz,总长3000mm的场合为9.4~12.1Hz,总长3300mm的场合为8.5~12.0Hz,总长3600mm的场合为8.5~11.2Hz,总长3900mm的场合为8.2~10.5Hz的各点所包围的区域内。该区域是以下的表4中所示的区域。
(表4) 通过针对钓鱼杆的总长把其第3次谐振频率设定于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表现出与由天然竹子所构成的钓鱼杆同样优秀的‘杆的性能’。再者,这里所谓‘第3次谐振频率’是用上述测定方法所得到的振动频率下的第3次谐振频率。
而且,在该区域内,还包括总长为8尺(2400mm)而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11.6~15.4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9尺(2700mm)而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10.5~13.4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0尺(3000mm)而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9.4~12.1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1尺(3300mm)而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8.5~12.0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2尺(3600mm)而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8.5~11.2Hz的范围的钓鱼杆,总长为13尺(3900mm)而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8.2~10.9Hz的范围的钓鱼杆。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钓鱼杆的总体图。
图2是图1的中杆2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杆体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中的钓鱼杆的谐振频率的测定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中的钓鱼杆的刚性的测定状态的图。
图6是有限元模型中的参考图。
图7是连杆模型中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就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钓鱼杆进行说明。
(鲫鱼杆的结构)这种钓鱼杆是钓鲫鱼用的鲫鱼杆。如图1中所示,从手边侧开始依次由根杆1、中杆2、前杆3三根杆体来构成。这些杆体是烧制使合成树脂含浸于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强化纤维的预浸渍体材料而形成的。如下文中详细说明的那样,还局部地叠层高比重的预浸渍体。这些杆体分别把外观漆成类似天然竹子,例如,也可以立体地漆成竹节或竹枝痕迹等(参照图2)。
各杆体由所谓双接头形式依次连接,例如,中杆2的根侧端部部分地插入根杆1的前侧端部而连接。不过,这种杆体彼此的连接方法不限于双接头形式,运用公知的方法(例如抖出形式,套筒接头形式等)当然也是可能的。此外,在根杆1的杆根侧端部上设有卷绕使聚氨酯树脂等含浸的细绳而形成的握把4,在前杆3的杆前侧端部上装设着钓鱼线卡止件5。再者,依次连接这三根杆体之际的鲫鱼杆的总长为9尺(2700mm)。
接下来,在图2中,以中杆2为例说明构成这种鲫鱼杆的杆体的结构。
中杆2包括主层11,作为主层11的外周层在轴向的一定范围内叠层的重量层12,以及叠层于这些主层11与重量层12的周面的涂料层13。
主层11是叠层预浸渍体材料而成的层。预浸渍体材料有叠层同一材料的场合,或叠层不同种类材料的场合。例如,可以举出把碳纤维在周向或与周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上取向而使环氧树脂含浸的预浸渍体材料加工成带状,或把碳纤维在轴向上取向而使环氧树脂含浸的预浸渍体材料加工成片状等。
重量层12由比重大的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来构成。所谓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例如,是使环氧树脂含浸于玻璃网进而混入钨等金属粉末的材料。而且,这种高比重预浸渍体是500~600g/m2,厚度0.100~0.150mm左右。把这种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在如后所述计算得到的规定的轴向位置处叠层于上述主层11上。
涂料层13涂布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合成树脂涂料而形成。主层11与重量层12的台阶由这种涂料层13来消除。此外,如图2中所示,在形成竹节等以便使中杆2具有天然竹子之类外观的场合,局部地卷绕烧制预浸渍体材料,或者局部地厚涂环氧树脂,削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竹节等。再者,其他杆体虽然其直径等不同但是也是同样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鲫鱼杆的制造方法)接下来,就这种鲫鱼杆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例如,说明总长为2700mm,把其第2次谐振频率设定成5.45Hz的场合。
首先,计算杆体上的重量平衡以便连接预定的根杆1~前杆3成为一根鲫鱼杆之际的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成为5.45Hz。也就是说,根据预定的根杆1~前杆3的直径·长度·预浸渍体材料·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的弹性·重量等,仿真成为第2次谐振之际的钓鱼杆的振动频率(谐振频率)为5.45Hz的各杆体中的重量分布,针对各个杆体计算应该叠层上述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的轴向范围。为要仿真这种重量分布,可以用有限元法或者连杆模型等方法。
例如,作为有限元法进行的解析,如图6中所示,用由在驻点处具有平移方向与旋转方向两个自由度的N个一维的张力元所构成的悬臂的弹性张力给钓鱼杆建模。在各张力元处假定元内为一样断面。根据以一端为固定端,以另一端为自由端的边界条件计算谐振频率分别对应的模态形状。
此外,作为连杆模型进行的解析,由于钓鱼杆在使用中产生很大变形所以进行对应于大变形(几何学上非线性)的多体动力学的建模。如图5中所示,这里,用由在驻点处有旋转弹簧的N个刚体连杆组成的多体建模。通过用连杆模型给钓鱼杆建模,由于相邻的刚体连杆彼此的姿势角不受限制,所以随便多大变形都可以描述。带约束条件的钓鱼杆的运动方程式可以作为式1导出。
(式1)MΦqTΦq0q··λ=Qγ]]>
接下来,如图3(a)中所示,在按照各个杆体的直径或锥度变化而设置的心棒100上卷绕所需的预浸渍体材料P1(如上所述,可以卷绕带状或片状的材料),在上述计算的规定的轴向范围卷绕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P2(图3(b))。为了充分表现出重量也可以卷绕几层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P2。此外,虽然在图3(b)中在预浸渍体材料P1上仅卷绕一个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P2,但是也可以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卷绕两个以上的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P2。
进而,在周面上涂布环氧树脂,分别作成相当于根杆1~前杆3的杆材料,在炉内烧制它们。烧制后,磨削加工周面,切断两端而制成规定的轴向长度,制造各杆体。
这里,虽然举出总长为2700mm,把其第2次谐振频率设定成5.45Hz的场合,但是良好的振动模态中的谐振频率根据杆体的长度而异。
例如,在按第1次谐振频率设定鲫鱼杆的场合,只要在以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谐振频率的坐标轴中的表1的区域内,针对钓鱼杆的总长设定谐振频率就可以了。
此外,在按第2次谐振频率设定鲫鱼杆的场合,只要在以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谐振频率的坐标轴中的表3的区域内,针对钓鱼杆的总长设定谐振频率就可以了。
进而,在按第3次谐振频率设定鲫鱼杆的场合,只要在以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谐振频率的坐标轴中的表4的区域内,针对钓鱼杆的总长设定谐振频率就可以了。
再者,虽然这种鲫鱼杆通过叠层高比重预浸渍体,在杆体的轴向上局部地使重量变化而表现出重量分布,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在杆体的周面上配置环形的构件等方法。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就鲫鱼杆进行了说明,但是钓鱼杆的种类不限于此。即使是鲫鱼杆以外的种类的钓鱼杆,因为一般来说,在钓鱼杆中弯曲性·刚性·原状恢复性等对于钓具的投放或鱼的摘取成为重要的要素,所以当然能够把本发明运用于其他种类的钓鱼杆。例如,把本发明运用于蝇钩钓用的钓鱼杆,诱饵垂钓用的钓鱼杆等也是极其有效的。在这种场合,也可以把钓鱼线导向器配置于规定的位置,在杆体的轴向上局部地使重量变化而表现出重量分布。
〔实施例〕
接下来,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关于各谐振频率中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在钓鱼杆中,存在着将要表现出‘杆的性能’的、种种的重量和刚性。但是,这些重量和刚性也不是可以无限制地设定的。过重的钓鱼杆使用中难以忍受,刚性过剩或过少的钓鱼杆钓不到鱼。也就是说,作为钓鱼杆存在着现实中可用的钓鱼杆的总重量或刚性,在设定钓鱼杆的良好的谐振频率时,有必要研究它们。因此,由公知的钓鱼杆计算能够制造的钓鱼杆的重量和刚性,据此算定设定钓鱼杆的良好的谐振频率时的下限值和上限值。
关于钓鱼杆的重量,加进制造钓鱼杆之际所需的材料、涂装、钓鱼杆零件等,设定计算为了调整谐振频率而可能附加的重锤的重量。具体地说,根据现存的多个鲫鱼杆,针对鲫鱼杆的总长计算可能附加的重锤的重量。结果示于表5。
(表5)

※单位全为g。
关于钓鱼杆的刚性,虽然有种种测定方法,但是可以通过以下这种方法测定刚性。也就是说,连接多个杆体成为一根钓鱼杆,以离水平方向70°的角度固定其杆根侧端部。在杆前侧端部加重300g左右,以前端离水平面的高度相当于钓鱼杆的总长的多少%进行分级(参照图5)。而且,把0级定义成前端位置为总长的0~3%的范围,把1级定义成前端位置为总长的3~6%的范围,把2级定义成前端位置为总长的6~9%的范围。由于有的钓鱼者喜欢刚性比较低的鲫鱼杆,所以设定实现0级用的钓鱼杆的刚性。
根据像这样得到的能够附加的重锤的重量和刚性值,仿真计算作为鲫鱼杆的第1次~第3次谐振频率能够调整的范围。为要仿真,具体地用上述有限元法。不过,也可以用连杆模型等方法。就重量层的配置而言,在合计不超过表5的能够附加重量的范围内在杆上一处或多处配置重量层。虽然配置位置可以是杆上任何位置,但是配置于谐振时的振动波腹·驻点的位置对控制振动是有效的。因此在仿真中,计算在合计不超过表5的能够附加重量的范围内能够配置于振动的波腹·驻点的位置的种种组合的第1次~第3次谐振频率,得到能够调整的振动频率的范围。像这样得到的各钓鱼杆的每个总长的第1次~第3次谐振频率的下限值示于以下表6。
(表6)

※单位Hz此外,一般来说,谐振频率随着附加涂装、零件等重物而降低。因而未附加涂装、零件等重物的材料成为各钓鱼杆的每个总长的第1次~第3次谐振频率的上限值。这些示于以下的表7。
(表7)

※单位Hz
通过分别在像这样得到的范围内,设定第1次~第3次谐振频率,即使用工业方法批量生产也可以实现良好的钓鱼杆的‘杆的性能’。
(感性评价)分别使重量分布或刚性变化而把总长为9尺(2700mm)的鲫鱼杆制造18种试样,针对各个鲫鱼杆,测定第1次~第3次谐振频率(参照表8)。
(表8)

把这18根试样提供给7位钓鱼师,一边实际地抖动杆,一边就‘综合的抖动感觉’分别以5分为满分,进行感性评价试验。综合各钓鱼师的评价,以这些作为总和得分(35分为满分),作为各试样的得分(参照表9)。
(表9)感性评价的结果与总和得分

就像这样所得到的感性评价总和得分数据与第1次~第3次谐振频率进行回归分析并绘制曲线。
结果示于表10~12。
(表10)第1次谐振频率与得分 查明随着第1次谐振频率的增加感性试验总和得分降低。由于感性试验总和得分平均值为20.9分,标准偏差为4.3分,所以如果把16.6分(20.9分-4.3分)取为‘评价不好’·‘评价普通’的分界点,则分界点处的第1次谐振频率计算上成为1.88Hz。一般来说,整合于本发明中9尺(2700mm)之际指定的第1次谐振频率的上限值。
(表11)第2次谐振频率与得分 随着第2次谐振频率的增加,与第1次的场合同样感性评价总和得分降低。如果与第1次的场合同样把16.6分取为‘评价不好’·‘评价普通’的分界点,则计算上成为5.99Hz。一般来说,整合于本发明中9尺(2700mm)之际指定的第2次谐振频率的上限值。
(表12)第3次谐振频率与得分 随着第3次谐振频率的增加,与第1次的场合同样感性评价总和得分降低。如果与第1次的场合同样把16.6分取为‘评价不好’·‘评价普通’的分界点,则计算上成为13.47Hz。一般来说,整合于本发明中9尺(2700mm)之际指定的第3次谐振频率的上限值。
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则可以表现出与由天然材料所制造的钓鱼杆同样良好的杆的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钓鱼杆,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如下,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谐振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由总长2400mm的场合为1.5~2.2Hz,总长2700mm的场合为1.4~1.8Hz,总长3000mm的场合为1.1~1.6Hz,总长3300mm的场合为0.9~1.6Hz,总长3600mm的场合为0.9~1.5Hz,总长3900mm的场合为0.9~1.4Hz的各点所包围的区域内。
2.一种钓鱼杆,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如下,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谐振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由总长2400mm的场合为5.2~7.3Hz,总长2700mm的场合为4.5~6.3Hz,总长3000mm的场合为4.3~5.6Hz,总长3300mm的场合为3.7~5.6Hz,总长3600mm的场合为3.5~5.3Hz,总长3900mm的场合为3.5~4.9Hz的各点所包围的区域内。
3.一种钓鱼杆,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如下,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谐振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由总长2400mm的场合为11.6~15.4Hz,总长2700mm的场合为10.5~13.4Hz,总长3000mm的场合为9.4~12.1Hz,总长3300mm的场合为8.5~12.0Hz,总长3600mm的场合为8.5~11.2Hz,总长3900mm的场合为8.2~10.5Hz的各点所包围的区域内。
4.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8尺(2400mm),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1.5~2.2Hz的范围。
5.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9尺(2700mm),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1.4~1.8Hz的范围。
6.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0尺(3000mm),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1.1~1.6Hz的范围。
7.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1尺(3300mm),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0.9~1.6Hz的范围。
8.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2尺(3600mm),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0.9~1.5Hz的范围。
9.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3尺(3900mm),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处于0.9~1.4Hz的范围。
10.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8尺(2400mm),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5.2~7.3Hz的范围。
11.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9尺(2700mm),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4.5~6.3Hz的范围。
12.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0尺(3000mm),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4.3~5.6Hz的范围。
13.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1尺(3300mm),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3.7~5.6Hz的范围。
14.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2尺(3600mm),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3.5~5.3Hz的范围。
15.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3尺(3900mm),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处于3.5~4.9Hz的范围。
16.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8尺(2400mm),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11.6~15.4Hz的范围。
17.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9尺(2700mm),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10.5~13.4Hz的范围。
18.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0尺(3000mm),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9.4~12.1Hz的范围。
19.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1尺(3300mm),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8.5~12.0Hz的范围。
20.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2尺(3600mm),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8.511.2Hz的范围。
21.一种用于钓鱼的钓鱼杆,总长为13尺(3900mm),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处于8.2~10.5Hz的范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可以表现出与由天然材料所制造的钓鱼杆同样良好的杆的性能的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制成的钓鱼杆。这种钓鱼杆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谐振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由总长2400mm的场合为1.5~2.2Hz,总长2700mm的场合为1.4~1.8Hz,总长3000mm的场合为1.1~1.6Hz,总长3300mm的场合为0.9~1.6Hz,总长3600mm的场合为0.9~1.5Hz,总长3900mm的场合为0.9~1.4Hz的各点所包围的区域内。
文档编号A01K87/00GK1735340SQ0382585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4日
发明者川下刚生, 冈田宗树, 岸本利久, 金泽正英, 森田笃, 奥田良造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