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开式垃圾发酵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5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开式垃圾发酵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的发酵仓,尤其是一种顶开式垃圾发酵仓。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生活垃圾和有机物质发酵的设施形式种类较多,有集装箱式、有隧道式、地坑式等,其中集装箱式的设施成本较高,处理量不大,遂道式、地坑式的设施对发酵物堆放和清理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发酵仓,它能满足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使生活垃圾进行降解、发酵,从而转化为生产有机生物肥料的原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置一外形像钢结构的仓库,由后端墙、两侧墙、前端墙、仓顶组成,前端墙是门,后端墙下部和两铡墙下部为水泥混凝上墙,仓顶为两顶盖,组成一人字形尖顶,尖顶固定在后端墙上,两侧墙上固定设置一框架。
框架两边的中部各设一组提升装置,上部仓顶为两顶盖,组成一人字形尖顶,顶盖为钢结构框架和不透气滤布制成,两顶盖通过提升装置可以将向两边张开。
前端的门为可以向两边全开的门,门为门框架和不透气滤布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安,堆放垃圾时将门打开,同时将顶盖提升向两边张开,由叉车或其它输送设备将垃圾堆放到仓内。堆放完成后将顶盖放下压紧、同时关闭门,将垃圾完全封闭在仓内。根据发酵工艺要求,可以将顶盖提升张开,为补充新鲜空气或利用太阳光升温提高发酵垃圾的温度。不透气滤布将垃圾发酵时所产生的水蒸汽气收集起来,再漏在垃圾堆上重新回用。发酵周期结束后,将门打开,再由叉车或输送设备将发酵物运出。可张开的顶盖在不需要增设其它设施,就使垃圾在发酵过程中获取自然空气补充需氧量,利用太阳能补充热量提高温度。滤布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份的损耗和热量的散发。全开放门可以用多种灵活方式对垃圾的堆放和清理。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垃圾堆放时门全开、顶盖提升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垃圾正常发酵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垃圾发酵过程中,门关闭、顶盖提升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垃圾发酵后清理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框架,2、驱动装置,3、顶盖,4、提升装置,5、门框架,6、滤布,7、销轴一,8、尖顶,9、销轴二,10、门,11、门柱销,12、水泥混凝土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由后端墙、两侧墙、前端墙、仓顶组成的一外形像钢结构的仓库,前端墙是门10,后端墙下部和两铡墙下部为水泥混凝土墙12,后端墙上固定一尖顶8,两侧墙上固定设置一钢结构框架1,即框架1、尖顶8固定在水泥混凝土墙12上,门10通过门柱销11固定在在水泥混凝土墙12上,驱动装置2固定在框架1上面,门10由门框架5和滤布6组成,顶盖3和尖顶8是由钢结构框架和滤布组成。提升装置4与顶盖3通过铰链式销轴一7连接,顶盖3与框架1通过铰链式销轴二9连接。相关件通过铰链式销轴可实现相互间的转动。
在垃圾堆放过程中,门10由人工移动全开,通过驱动装置2带动提升装置4提起顶盖3,可以方便利用叉车或输送机进行各种不同的方式一次性进料。
在垃圾完全被封闭在仓内进行发酵时,此时门10、顶盖3全部关闭严密,垃圾发酵时产生的热量封闭在仓内,起保温作用,水蒸气被防水不透气滤布6收集,凝结成水珠再漏在垃圾堆上,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在垃圾在仓内发酵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发酵工艺参数和外界实际条件,通过驱动装置2带动提升装置4提起顶盖3,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然空气,使垃圾进一步升温或补充含氧量较高的新鲜空气,可以使垃圾得到较快和彻底的发酵。
在垃圾完全发酵后,通过驱动装置2带动提升装置4提起顶盖3和人工移动打开门10,搬运发酵垃圾和清理发酵仓。
权利要求1.一种顶开式垃圾发酵仓,由后端墙、两侧墙、前端墙、仓顶组成,其特征是前端墙是门(10),后端墙下部和两铡墙下部为水泥混凝土墙(12),仓顶为组成一人字形尖顶(8)的两顶盖(3),尖顶(8)固定在后端墙上,两侧墙上固定设置一框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开式垃圾发酵仓,其特征是框架(1)两边的中部各设一组提升装置(4),提升装置(4)与顶盖(3)旋转连接,顶盖(3)由钢结构框架和不透气滤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开式垃圾发酵仓,其特征是前端的门(10)由门框架(5)和不透气滤布(6)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开式垃圾发酵仓。它是由后端墙、两侧墙、前端墙、仓顶组成,前端墙是门,后端墙下部和两铡墙下部为水泥混凝土墙,仓顶为组成一人字形尖顶的两顶盖,尖顶固定在后端墙上,两侧墙上固定设置一框架,框架两边的中部各设一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与顶盖旋转连接,顶盖和门由框架和不透气滤布制成。根据发酵工艺要求,可以将顶盖提升张开,为补充新鲜空气或利用太阳光升温提高发酵垃圾的温度;不透气滤布将垃圾发酵时所产生的水蒸气收集起来,再漏在垃圾堆上重新回用。发酵周期结束后,将门打开,再由叉车或输送设备将发酵物运出。该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C05F9/02GK2697092SQ200420025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9日
发明者郝波, 黄建伟, 许志刚, 王连福, 周育东, 徐东旭 申请人:江苏正昌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