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控根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47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园林植物栽培控根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植物栽培控根技术,特别是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控根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园林植物的培育和移栽在城市绿化中显得愈来愈重要。而现在很多地方使用的栽培容器又存在很多缺点。例如容器本身不保温,不保湿,养份易流失,场地要求高,植物苗木易倒,其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均较高。因此,传统的绿化树木栽植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富有内涵的多层次园林景观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独特、对植物有保温、保湿、保肥等特点、移栽方便、成活率高、生产及管理成本均较低的园林植物栽培控根容器,从而满足当前城市绿化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方案来实现它的外部是用无纺布制成的容器1,在无纺布容器1内设置有气剪管2,气剪管上开有气孔,通过固定带3将气剪管2与无纺布容器1的内壁相连接。
在直根系植物栽培时,可在靠近根部的容器部位设置气剪管1。
无纺布容器1的制作材料中加入植物根部防菌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或效果a、本容器更加保温、保湿、保肥,可使育苗的成活率达到98%以上,点根量增加20~30倍,育苗周期缩短30%以上,后期管理成本减少50%以上,植物移栽不受季节限制,其产业化的推广及应用范围宽,生产成本低,重复使用年限长(气剪管可用10年以上)。
b、同现有的控根容器相比,不需要滴灌设施、地布、碎石地面等,防风支架简单。
c、环保无纺布可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然降解,使其达到环保目的。
d、防菌在无纺布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特殊的植物根部防菌剂,使植物的根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e、为培育出适合我国环境、耐高温、抗寒、景观价值高的优良园林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规格“可移动的森林”产业。为促进园林植物抗逆性更强、景观效果更佳、经济效益更高、城市居民更满意提供了支持。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培育出了一个新的增长点。为形成中国特色苗木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气剪管2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附图所公开的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中,1为桶状防菌无纺布;2为由塑料制成的气剪管;3为由橡筋制成的固定带。
参阅图2、图3,它的外部是用无纺布制成的容器1,其内设有气剪管2,管壁上开有气孔,通过固定带3将气剪管2与无纺布容器1的内壁相连接。在直根系植物栽培时,可在靠近根部的容器部位设置气剪管1。无纺布容器1的制作材料中加入植物根部防菌剂。
上述防菌无纺布在本容器中起到对植物的根系须根向外生长的限制,透气,可充分吸收大地的养份,减少人为的施肥,移栽不伤根,并确保土球的完整,可多次使用。
气剪管在本容器中通过气剪孔的作用,对容器内的植物根系须根的生长产生自然气剪的作用,使其根系的点根量增加20至30倍,达到充分吸收养份,以保证移栽后养份的供给。
本容器的使用方法为1、将本容器按图2、图3进行组装,再将所需树苗移植在本容器内(移栽的树苗应保证土球的完整,不伤根),加入特别配制的基质,压实,并保证气剪管的气剪孔全部在土壤下,使水不能直接流入气剪管内。
2、在大田上挖出比本容器大的土穴,按容器高度留出四公分,使其不至于被水漫灌。
3、将植好的树苗同容器完整地移至挖好的土穴内,复填原土压实,施定根水(如苗木过于高大应支简易的防风架)。
移植的苗木在大田里,可充分吸收大地的养份与水份,减少了人为的施肥,施水及人工管理。
上述控根栽培容器及栽培管理方法,与传统的控根栽培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不需滴灌设施、地布、碎石地面等),使用本控根栽培容器产业化生产迅速,管理简单,价格低,能走进千家万户,并可为我国的林业生产及苗木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权利要求1.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控根容器,其特征在于它的外部是用无纺布制成的容器(1),在无纺布容器(1)内设置有气剪管(2),气剪管上开有气孔,通过固定带(3)将气剪管(2)与无纺布容器(1)的内壁相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植物栽培控根容器,其特征在于在直根系植物栽培时,可在靠近根部的容器部位设置气剪管(1)。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植物栽培控根容器,其特征在于无纺布容器(1)的制作材料中加入植物根部防菌剂。
专利摘要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控根容器,主要解决园林植物在培育和移栽时成活率较低、生产和管理成本较高的储多弊端。为此设计了一种特殊的专用容器,它的外部是用无纺布制成的容器,其内设有多个气剪管,管壁上开有气孔,通过固定带将气剪管与无纺布容器的内壁相连接。本容器具有保温、保湿、保肥、防菌等特点,植物容易移栽,成活率较高,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A01G9/02GK2857455SQ2005200990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5日
发明者胡志超 申请人:胡志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