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魔芋良种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38534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魔芋良种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良种繁殖方法,属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其种性决定主要以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种芋的繁殖,
繁殖系数非常低,仅为原种芋的3—4倍,且由于长期无性繁殖,种芋带病、种性退化。 优良种芋的奇缺严重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发展。通过生物技术组织培养的方法能有效的提 高种芋的质量、品质及种芋的繁殖系数,为魔芋生产提供大量的性状整齐一至的优良的 芋种。但因其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生产的良种难以在生产上推广运用。 迄今为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魔芋良种繁育方法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高魔芋良种的繁殖系数,降低优良种芋的生产成本,为魔芋产业 化生产提供优质、低价的魔芋的良种。
本发明以生物技术繁种同常规繁种相结合,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出优质的无病核 心种芋,并通过去除生长点、激素浸泡种芋的方法,促进潜伏芽的萌发和生长,使每个
核心种芋结出10以上的优良种芋。
本发明的魔芋良种繁殖方法步骤如下
1、 选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并经一个生长周期形成的50±2克的优良无病种芋 作为核心种芋;
2、 用锋利的小刀去除种芋的顶端生长点;
3、 用2ppm的6—苄基氨基嘌呤(6BA)液浸泡已除去顶端生长点的核心种芋30分 钟,之后种芋自然晾干、室温贮藏至翌年4月份播种,5月份顶端生长点附近的潜伏芽 萌发,长出4一6个营养芽并成苗,11月份挖收种球时,每个核心种芋种能结出10以上 的优良种芋。
本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提高了优良无病种芋的繁殖系数,降低了优良种芋的 生产成本,为优良种芋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
本发明的魔芋良种繁殖方法经核心种苗(芋)生产、核心种芋生长点的去除、核心 种芋植物生长素的浸泡、潜伏芽的诱导生长及一芋多种的形成,具体如下- 1、 用本发明人已获得专利权的CN991210514及CN031355722所述方法培育魔芋组 培苗(芋),优质无病的魔芋组培苗(芋)在4月份出瓶,按5cmX5cm的规格种植,种 植管理按照CN991210514所述方法进行,于当年11月份收获50±2克核心种芋;
2、 选用平均50土2克核心种芋,用锋利的小刀去除核心种芋的顶端生长点;
3、 用2ppm的6—苄基氨基嘌呤(6BA)液浸泡已去除顶端生长点的核心种芋30分 钟;
4、 用草木灰将去除去生长点的伤口封好,种芋自然晾干并于室温贮藏;
5、 翌年4月份播种,种植及管理方法按常规的方法进行,5月份顶芽附近的潜伏芽 萌发,长出4一6个营养芽并成苗,ll月份挖收种球时,同一母体上长出4—6个30士1 克的新种球及5—8个5土1克的子芋,每个核心种芋种能结出IO个以上的优良种芋。
大量的实际应用表明,本方法的效果较佳。
权利要求
1、一种魔芋良种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a.选择经一个生长周期形成的50±2克的优良无病种芋作为核心种芋;b.用锋利的小刀去除核心种芋的顶端生长点;c.用2ppm的6-苄基氨基嘌呤液浸泡已去除顶端生长点的核心种芋30分钟;d.用草木灰将种芋去除去生长点的伤口封好,自然晾干后于室温贮藏;e.翌年4月份播种,5月份顶芽附近的潜伏芽萌发,长出4-6个营养芽并成苗,11月份挖收种球时,同一母体上长出成4-6个30±1克的新种球及5-8个5±1克的子芋,每个核心种芋种结出10个以上的优良种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良种繁殖方法,属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魔芋良种繁殖方法步骤如下1.选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并经一个生长周期形成的50±2克的优良无病种芋作为核心种芋;2.用锋利的小刀去除种芋的顶端生长点;3.用2ppm的6-苄基氨基嘌呤(6BA)液浸泡已除去顶端生长点的核心种芋30分钟,之后种芋自然晾干、室温贮藏到翌年4月份播种,5月份顶端生长点附近的潜伏芽萌发,长出4-6个营养芽并成苗,11月份挖收种球时,每个核心种芋种能结出10以上的优良种芋。本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提高了优良无病种芋的繁殖系数,降低了优良种芋的生产成本,为优良种芋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H3/00GK101180946SQ20071006641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4日
发明者姜德有, 尹桂芳, 云 徐, 房亚南, 李勇军, 玲 王, 鸿 袁, 马继琼, 黄成才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曲靖富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