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清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96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路面清扫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路面上的尘埃回收到车斗中的路面清扫车。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清扫性能,提出有各种路面清扫车,例如,有如日本·特开2004-204571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4-197301号公报所述那样的,在清扫组件中具有用于扫起路面上的尘埃的扫起刷部件的路面清扫车。
在此,对以往的路面清扫车的清扫组件进行说明。
以往的清扫组件,是相对于车辆而上下活动自如且向车宽方向移动自如地具有箱状的吸引罩内的清扫组件,该吸引罩底面具有大的开口,在该吸引罩内的车辆行进方向前方侧,可移动地设置有用于将路面上的尘埃扫拢到吸引罩内的侧刷。此外,在比该侧刷还靠车辆行进方向的后方侧处,可以车宽方向为轴而上下活动地设置用于从路面上扫起尘埃的扫起刷部件。进而,在吸引罩内的侧刷和扫起刷部件之间,设置从吸引罩的顶板向下方立设而在前后方向(车辆行进方向)在车宽方向的全部范围内分隔吸引罩的分隔板、和从该分隔板的下端向后方延伸而上下方向上在车宽方向的全部范围内分隔吸引罩的中间板。另一方面,在吸引罩的车宽方向的全部范围内,安装覆盖扫起刷部件的上半部分的截面倒U字状的刷盖。进而,在上述分隔板的下端、刷盖的后方端、以及吸引罩的左右两壁下端上,安装与路面滑动接触的橡胶挡板,借助该橡胶挡板而将上述中间板从外部分隔开,形成扫拢室。
此外,与送风机的空气排出侧连通的空气排出通道与由刷盖、上述分隔板以及中间板、吸引罩的左右两壁以及顶板所包围的空间连结,以上述空间为空气流入室。进而,在刷盖的前方端和中间板的后方端之间设置间隙而作为空气排出口,令吹入到空气流入室内的空气可向上述扫拢室内排出。此外,在中间板上,开设空气吸入口,在该空气吸入口上,以贯通空气流入室的方式连结空气吸引通道。该空气吸引通道,连接到尘埃回收用的车斗。此外,车斗,与送风机的空气吸引侧连通,借助送风机的动作而产生吸引力,吸引扫拢室内的空气。
若根据上述的清扫组件,则借助从开口在扫起刷部件的前方的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而从路面上吹起由侧刷扫拢到吸引罩内、甚至扫拢到扫拢室内的尘埃,并且借助扫起刷部件而从路面上扫起该尘埃,之后,经由空气吸引通道而向车斗室内与空气一起进行吸引·回收,由此,进行路面的清扫。
但是,在上述这样的清扫组件中,由于以刷盖的前方端和中间板的后方端之间的间隙为空气排出口,即在扫起刷部件的前方设置空气排出口,所以若路面清扫车的行进速度超过30km/h,则无法充分地吹起·扫起路面上的尘埃,清扫性能降低而无法充分地清扫路面。因此,存在路面的清扫非常需要时间的问题。此外,在清扫高速公路时,若路面清扫车的速度过慢,则不仅会影响一般的车辆,还存在也许会成为事故等的原因的问题。因此,作为用于提高基于清扫组件的清扫性能的方法,考虑送风机等的大型化。但是,由于送风机等的大型化,存在路面清扫车自身的大型化、用于令清扫组件动作的能量的增大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送风机或工作发送机等的大型化,且即便以更快的速度行进也可发挥充分的清扫性能的实用的路面清扫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路面清扫车,在车体上具有用于回收尘埃的车斗;清扫组件,具有可通过在与路面对置的作业位置覆盖路面的一部分而在内部形成清扫室的盖状的罩部件;吸引装置,与上述罩部件上开设的空气吸引口连接,可将上述清扫室内的尘埃与空气一起回收到上述车斗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罩部件内的比上述空气吸引口还靠车辆行进方向后方的位置处,可向将尘埃向上述空气吸引口侧扫起的方向旋转地设置有接地到路面而将路面上的尘埃扫起用扫起部件,另一方面,具有可经由开设在上述罩部件的比上述扫起部件还靠车辆行进方向后方的位置处的空气排出口,而朝向上述罩部件内的路面排出空气的排出装置。
的扫起动作而将清扫室内的尘埃高效地向空气吸引口侧扫起,并且可借助基于空气排出和空气吸引的空气流而向车斗有效地回收扫起的尘埃。因此,当然可提高清扫功能,即便在高速行进而进行清扫时,也可不残留地可靠地扫起并回收路面上的尘埃。进而,通过从扫起部件的车辆行进方向后方位置排出空气,可防止向车辆后方的扬尘,可在路上实施的安全的清扫作业。
本发明,优选其特征在于,在扫起部件的外周面上形成用于将从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导向空气吸引口侧的空气通路。根据本发明,在空气穿过扫起部件的接地部时,借助扫起部件的旋转动作而产生涡气流,所以可提高尘埃的扫起效果,即便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清扫也不会导致清扫功能的下降。
本发明,优选其特征在于,令扫起部件为在轴部件的外周面上部分地植设刷而成的扫起刷部件,并令植设在轴部件的外周面上的刷彼此的间隙为空气通路。根据本发明,可在外周面上容易且便宜地制作形成空气通路的扫起刷部件。
本发明,优选其特征在于,空气排出口具有用于将排出的空气导向扫起部件的接地部的喷嘴。根据本发明,可高效地将从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导向扫起部件的接地部,可进一步提高尘埃的扫起效果、向车辆后方的扬尘防止效果,可对应更高速行进下的清扫。
本发明,优选其特征在于,在罩部件内的与空气吸引口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水平或者向后方向下方倾斜的底壁,并在该底壁上安装朝向扫起部件的接地部而向下方倾斜的橡胶挡板。根据本发明,可将扫起的尘埃高效地导向空气吸引口,并且可将暂时扫起的尘埃捕获到底壁上(或者橡胶挡板上)而不会再次落到路面上,所以可极大提高尘埃的回收率即清扫功能。此外,通过扫起到底壁上,该尘埃不受清扫车的行进速度的影响,所以可有效地进行高速行进下的清扫,例如在高速公路等上,可得到一边以不影响一般车辆的速度行进一边实施可靠的清扫的效果。
本发明,优选其特征在于,在清扫组件的罩部件前方位置上,设置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倾斜的引导部件,并且在该引导部件的下端,设置遮断引导部件和路面之间的间隙的引导挡板。根据本发明,可将清扫组件的前方的空气借助引导部件而导向清扫组件上方。因此,当然可实现以往的那样的低速行进时的清扫功能的进一步提高,即便令清扫车高速行进,也可抑制外部空气进入清扫室内,可实现高速行进下的路面清扫。


图1是从车辆进行方向左侧表示清扫车以及清扫组件的说明图。
图2是从上方表示清扫车以及清扫组件的说明图。
图3是从上方表示清扫组件的说明图。
图4是从侧方表示清扫组件的说明图。
图5(a)是从侧方观察扫起刷部件的说明图,图5(b)是放大表示刷部的说明图。
图6(a)~(c)是表示向扫起刷部件吹付空气时的刷部的空气流动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进行路面清扫时的空气或尘埃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8(a)以及(b)是表示清扫车的变更例的说明图。
图9(a)以及(b)是表示清扫车的变更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路面清扫车(以下,称为清扫车)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车辆行进方向平行的方向为清扫车的前后方向,以车宽方向为清扫车的左右方向,并且,以图1中的左侧为清扫车1的前侧而进行说明。此外,对于清扫组件10也同样。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方式的清扫车1,搭载有用于进行空气的排出以及吸引的送风机(吸引装置以及排出装置)2、和如后所述那样的用于回收被吸引的尘埃的车斗3,在车体下部所具有的底盘4的下方,在前轮5、5和后轮6、6之间,设置用于清扫路面的清扫组件10。清扫组件10,在清扫车1的左右各具有一台(左侧路沿用、右侧路沿用)。左右的清扫组件10,除了左右对称地形成外还具有相同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左侧路沿用的清扫组件10进行说明,并省略对右侧路沿用的清扫组件的说明以及图示。
进而,参照图3以及图4,清扫组件10,具有作为支承机构而起作用的吸引罩(罩部件30)、安装在该吸引罩30上的称为扫起刷部件11、侧刷12、引导翼13的清扫机构、固定在吸引罩30上的辅助脚轮51、51...。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清扫组件10,经由升降伸出机构9而安装在清扫车1的下部,可借助升降伸出机构9而相对于车体在上下方向上在与路面抵接的作业位置和收纳在车体下部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并在左右方向上在从车体侧面伸出到外侧的作业位置和收纳在车体下方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另外,对于升降伸出机构9,可使用例如本申请人先前提出的日本·特开2004-204571号公报所公开的构成那样的公知的构成。
图3所示的吸引罩30,隔既定的间隔(车宽的大致一半的长度)而并设支承清扫组件10的外侧的外板31、和支承清扫组件10的内侧的内板33。外板31,为内板33的大致一半的前后方向尺寸,两板31、33以后端大致一致的状态设置。而且,在被外板31和内板33挟持的空间的后方附近,可以平行于左右方向的轴为中心而向将路面上的尘埃向前方(后述的空气吸引室Q侧)扫起的方向旋转地配置有用于扫起路面上的尘埃的扫起刷部件11。扫起刷部件11,架设在外板31和内板33之间,可借助固定在外板31和内板33上的臂机构29、29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另外,附图标记28,是用于令上述扫起刷部件11旋转的旋转机构。而且,对于旋转机构28或臂机构29,可使用例如本申请人先前提出的日本·特开2004-19730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构成那样的公知的构成。
在此,基于图5以及图6详细说明扫起刷部件11。图5(a)是从侧方观察扫起刷部件11的说明图,图5(b)是放大表示刷部43的说明图。此外,图6(a)~(c)是表示向扫起刷部件11吹付空气时的刷部43、43中的空气的流动的说明图。
扫起刷部件11,在圆柱状的刷轴(轴部件)41上,沿圆周方向每隔既定的间隔b而植设多个刷部43、43...。各刷部43,将捆束很多刷纤维而成的刷42沿轴线方向每隔既定的间隔a而向径方向立设而成,在邻接的刷部43、43彼此中,以俯视为交错状的方式具有刷42。即,在一列的刷部43中,若沿成为间隙a的位置在周方向延伸,则在周方向上邻接的刷部43、43中,在该位置上立设刷42(如图6(b)等所示)。
在这样的扫起刷部件11的向扫起方向的旋转中,对从后述的空气排出口22如图6的箭头S所示那样向刷部43、43...吹付空气时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另外,向刷部43的空气的吹付方向,由于从空气排出口22排出的空气的流速比扫起刷部件11的旋转速度还快很多,所以,如图6所示,对于旋转中的扫起刷部件11的刷部43成为顺风。
若对旋转中的扫起刷部件11吹付空气,则各刷部43的刷42、42之间的间隙成为用于空气穿过的空气通路。即,如图6(a)所示,在刷部A位于吹付位置时,空气以刷部A的刷42、42之间作为空气通路而穿过。之后,若刷部B伴随着扫起刷部件11的旋转而旋转到吹付位置,则空气如图6(b)所示,以在穿过刷部B的刷42、42之间后,通过刷部A的刷42、42之间的方式流动。此时,空气流,由于刷部A和刷部B中刷42、42设置为俯视交错状,而受到扫起刷部件11的旋转运动的影响,成为图7等所示的涡气流。而且,若借助扫起刷部件11的进一步的旋转,刷部B到达吹付位置,则空气,以刷部B的刷42、42之间为空气通路而穿过。
这样,对旋转中的扫起刷部件11吹付的空气,变为涡气流,同时向旋转方向前方侧流动。因此,路面上的尘埃若被扫起刷部件11扫起,则借助吹付到扫起刷部件11上的空气的涡气流而高效地分散到空气中而被导向空气吸引室Q。
另一方面,在上述这样的扫起刷部件11的上方,在外板31和内板33之间架设覆盖扫起刷部件11的大致上半部分的倒U字状的刷盖34。进而,在外板31和内板33之间架设覆盖刷盖34的上方以及后方的L字状的壁板32。该壁板32的垂直面部,起到关闭外板31和内板33的后端之间的后板的作用,另一方面,壁板32的水平面部前端,形成为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状,焊接在刷盖34上,在刷盖34和壁板32之间形成空间。此外,在壁板32的水平面部上设置开口(空气吹出口)20。在该空气吹出口20上,连结有与送风机2的空气排出侧连接的空气排出通道7,可向上述空间内吹出空气,上述空间成为空气流入室R。
进而,刷盖34的后方端和壁部32的下端的间隙,成为用于将向空气流入室R吹出的空气向扫起刷部件11的接地部(包含后述的扫拢室P)排出的空气排出口22。在该空气排出口22(刷盖34的后端和壁部32的垂直面下端)上,相互对置地固定的一对倾斜板(喷嘴)23、23,以朝向扫起刷部件11的接地部而前端变细的方式安装,将从空气排出口22排出的空气导向扫起刷部件11的接地部。
进而,在刷盖34的前端上,在外板31和内板33之间整体范围上固定有上下方向上分割外板31和内板33的中间板(罩部件)16。该中间板16,具有向前侧且稍微向上倾斜状的倾斜面,并且,其前端成为向下方弯折的状态。此外,在中间板16的倾斜面上,设置开口(空气吸引口)21,并且在比该空气吸引口21还稍微靠前方的位置上,固定有向下方垂设后向后方水平或者稍微向下方倾斜状地弯折而成的L字状的分隔板17,上述空气吸引口21与分隔板17的弯折部(作为底壁而发挥作用)对置。而且,在空气吸引口21上,连结有与车斗3连通的空气吸引通道8,可将中间板16和分隔板17的底壁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即空气吸引室(清扫室)Q内的空气与尘埃一起吸引到车斗3中。另外,在分隔板17上,超过底壁地安装朝向扫起刷部件11的接地部而下方倾斜的合成树脂制的橡胶挡板19。
此外,在中间板16的前端、以及含有倾斜板23的壁板32的下端,安装在清扫组件10位于作业位置时与路面滑动接触的橡胶挡板18、24。此外,在外板31以及内板33的下端,也安装同样的侧挡板,借助橡胶挡板18、24以及侧挡板,将中间板16的下方的空间与外方分开,形成扫拢室(清扫室)P。
此外,在比中间板16还靠前方(即,比扫起刷部件11或扫拢室P还靠前方)处,借助旋转机构26而可以水平轴(包含稍微向垂直方向倾斜)为中心而旋转地设置圆筒型的侧刷12。该侧刷12,安装为可借助作为公知的驱动机构的具有臂等的驱动机构27而在收纳在车体下部的收纳位置、和从外板31的前方向比车体还靠侧方伸出的作业位置之间移动。另外,驱动机构27,安装有固定在该驱动机构27的前方的如后所述的引导翼13。
进而,在侧刷12的前方,固定有用于将来自前方的风向清扫组件10的上方放出的引导翼(第一引导部件)13。引导翼13,将金属制的板部件弯折为平行四边形形状而形成,具有与两板31、33之间大致相同的左右宽度。而且,从内板33的前端部向外方(左方)以前面从前方看为向上的倾斜面的状态立设。此外,在引导翼13的后方,在内板33上固定有用于将在引导翼13的下方钻过的风向清扫组件10的上方放出的辅助翼(第二引导部件)14。该辅助翼14,是具有与引导翼13大致相同的左右宽度的板状部件,以与引导翼13的倾斜面平行的姿势安装在从引导翼13分开既定的间隔的后方。另外,在该辅助翼14的下端上,以在清扫组件10位于作业位置时与路面滑动接触的方式具有由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引导挡板15。
根据图7对基于具有上述这样的清扫组件10的清扫车1的路面的清扫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进行路面的清扫时的空气或尘埃的流动的说明图。
在清扫路面时,在行进中的清扫车1中,令清扫组件10从收纳位置向作业位置移动。若清扫组件10位于作业位置,则成为引导挡板15、橡胶挡板18、24、以及侧挡板与路面滑动接触的状态,在吸引罩30内的中间板16的下方形成扫拢室P。而且,在该状态下令扫起刷部件11与路面抵接并且令侧刷12向作业位置移动,驱动扫起刷部件11向将路面上的尘埃扫起的方向旋转,并驱动侧刷12向将路面上的尘埃扫拢到扫拢室P内的方向旋转。此外,令送风机2动作,进行经由空气排出通道7而从空气排出口20的空气的吹出(即,从空气排出口22的空气的排出),并且进行经由空气吸引通道8而从空气吸引口21的空气的吸引。
这样,若令各清扫机构驱动,则路面上的尘埃,首先被侧刷12扫拢到扫拢室P内。被扫拢到扫拢室P内的尘埃X,借助穿过扫起刷部件11的刷部43而变为涡气流的吹出空气、以及基于扫起刷部件11的扫起动作,而被运向形成在分隔板17的底壁上的空气吸引室Q。而且,从空气吸引口21经由空气吸引通道8而与空气一起被吸引,并回收到车斗3内。
此外,在令清扫车一边行进一边进行路面的清扫时,由于清扫车的行进的影响,大量的空气流入扫拢室P内,扫拢室P内(即,空气吸引室Q)的空气的吸引力降低,存在无法发挥良好的清扫功能的问题。特别是,在清扫车以超过30 km/h~40km/h的高速行进时,向上述扫拢室P内的空气的流入的问题更加显著。但是,在清扫组件10中,位于清扫组件10的前方的空气的大部分被引导翼13导向清扫组件10的上方。此外,钻到引导翼13的下方的空气,在被引导挡板15阻挡后,被辅助翼14导向清扫组件10的上方。这样,可抑制向扫拢室P内的空气的进入。另外,位于路面上的尘埃等,钻过软质的引导挡板15而被扫拢到扫拢室P内。
根据具有上述的构成的清扫车1,在清扫组件10的吸引罩30内具有扫起刷部件11,并且在该扫起刷部件11的后方设置用于向扫起刷部件11的接地部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口22,所以可有效地扫起被扫拢到扫拢室P内的尘埃,并且可借助基于排出吸引的空气流而迅速地将尘埃X回收到车斗3内。因此,可提高以往那样的低速行进时的清扫功能,并且在一边高速行进一边进行清扫时也可充分地发挥有效的清扫功能。
此外,在扫起刷部件11的刷部43中,在刷42、42之间形成间隙,并且邻接的刷部43、43彼此中,以刷42、42...俯视为交错状的方式设置刷部43。因此,在向扫起刷部件11吹付空气时,空气在上述间隙等中穿过而流动,所以,与扫起刷部件11的旋转相伴,空气流变为涡气流,可更有效地扫起尘埃X。进而,由于扫起刷部件11的刷部43所具有的空间等成为空气通路,所以可容易且便宜地制作具有空气通路的扫起刷部件11。
进而,在扫拢室P内的比扫起刷部件11还靠扫起方向的前方处,在与空气吸入口21对置的位置上安装具有底壁的分隔板17。因此,底壁和空气吸引口21之间的空间形成为空气吸引室Q,所以可高效地吸引含有向空气吸引室Q内扫起的尘埃的空气,可提高清扫功能。
此外,由于在上述分隔板17的至少底壁上安装向后方突出的橡胶挡板19,所以可将扫起的尘埃导向空气吸引室Q,并且可借助橡胶挡板19捕获被扫起到空气中的尘埃而使其不会再落到路面上,所以可极大地提高清扫功能。
此外,在清扫组件10的前面,设置具有从前方看为朝向斜上方的倾斜面的引导翼13,所以位于清扫组件10的前方的空气被导向清扫组件10的上方。因此,当然可实现以往那样的低速行进时的清扫功能的进一步提高,即使在令清扫车1高速行进时,也可抑制外部的空气进入扫拢室P内,可实现高速行进下的路面的清扫。
进而,在引导翼13的后方,具有下端具有引导挡板15的辅助翼14,所以,钻入引导翼13的下方的空气,借助该引导挡板15以及辅14,所以,钻入引导翼13的下方的空气,借助该引导挡板15以及辅助翼14而被导向清扫组件10的上方。因此,可更可靠地防止外部的空气进入扫拢室P内,可实现进一步提高清扫功能、和与更快速的行进对应的效果。
此外,由于具有可比清扫组件10的外板31更向外方伸出的侧刷12,所以可将积存在路沿附近的尘埃也扫拢到扫拢室P内,可在更广的范围内回收路面上的尘埃。
另外,在基于本申请人的实验中,即便行进速度为60km/h,可不会损害清扫功能,可实施路面的清扫。此外,在与以往相同的速度(30km/h左右)下的清扫功能中,可实现以往的3~5倍的尘埃回收率。
另外,本发明的清扫车的构成,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清扫组件、扫起部件、引导部件、以及侧刷等的个数或者设置位置、形状、材质的构成,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根据必要而进行适宜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清扫组件所具有的侧刷采用圆筒型的侧刷,但也可如图8所示那样,为在清扫组件10’中设置以垂直轴(也包含稍微的向水平方向的倾斜)为中心而旋转的圆锥形的侧刷12’的清扫车1’,也可如图9所示,为具有没有侧刷的清扫车组件10”的清扫车1”,侧刷的形状或个数等不做任何的限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清扫车的左右两侧具有清扫组件,但也可仅在一侧(例如路沿侧)具有。进而,清扫组件具有在收纳位置从车体侧方伸出的大小也可以,清扫组件的宽度等的大小或数量等也可适宜地设计变更。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捆束多个刷纤维而形成的东西作为刷,但也可采用板状的刷(例如橡胶板),也可从轴向径方向突设该板状刷而构成扫起部件。
此外,形成在扫起部件的外周的空气通路的形状也可适宜地设计变更。即,不限定为通过将刷设置为俯视交错状而以刷之间的间隙为空气通路的构成,也可为通过在刷上穿设孔而以该孔为空气通路的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路面清扫车,在车体上具有用于回收尘埃的车斗;清扫组件,具有可通过在与路面对置的作业位置覆盖路面的一部分而在内部形成清扫室的盖状的罩部件;吸引装置,与上述罩部件上开设的空气吸引口连接,可将上述清扫室内的尘埃与空气一起回收到上述车斗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罩部件内的比上述空气吸引口还靠车辆行进方向后方的位置处,可向将尘埃向上述空气吸引口侧扫起的方向旋转地设置有接地到路面上而将路面上的尘埃扫起用的扫起部件,另一方面,具有可经由开设在上述罩部件的比上述扫起部件还靠车辆行进方向后方的位置处的空气排出口,而朝向上述罩部件内的路面排出空气的排出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扫起部件的外周面上形成用于将从上述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导向上述空气吸引口侧的空气通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清扫车,其特征在于,令上述扫起部件为在轴部件的外周面上部分地植设刷而成的扫起刷部件,并令植设在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上的上述刷彼此的间隙为上述空气通路。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路面清扫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排出口具有用于将排出的空气导向上述扫起部件的接地部的喷嘴。
5.如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路面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罩部件内的与上述空气吸引口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水平或者向后方向下方倾斜的底壁,并在上述底壁上安装朝向上述扫起部件的接地部而向下方倾斜的橡胶挡板。
6.如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路面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清扫组件的上述罩部件前方位置上,设置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倾斜的引导部件,并且在上述引导部件的下端,设置遮断上述引导部件和路面之间的间隙的引导挡板。
全文摘要
在本发明的路面清扫车中,作为清扫组件,在吸引罩(30)内的比空气吸引口(21)还靠车辆行进方向后方的位置处,可向将尘埃向空气吸引口(21)侧扫起的方向旋转地设置有接地到路面上而将路面上的尘埃扫起用的扫起刷部件(11)。此外,从开设在吸引罩(30)的比扫起刷部件(11)还靠车辆行进方向后方的位置处的空气排出口(22)朝向扫起刷部件(11)的接地部而排出空气。本发明的路面清扫车不会导致送风机等的大型化,且即便以更快的速度行进也可发挥充分的清扫性能。
文档编号A01H1/08GK101069486SQ20071010234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1日
发明者横井贤一 申请人:丰和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