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387677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具体地说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银鱼(Protosal醒hyaloeranius〈Abbott》,分类地位鲱形目、 鲑鳟亚目、银鱼科、大银鱼属。大银鱼在长江中属海淡水洄游性鱼类,但亦可在内陆水域淡水中定居, 并形成陆封种群。大银鱼耐盐性强,适低温,在天然水域中适应性强并有 很强的生物竞争力。大银鱼是优质鱼类,通体透明、无剌、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深 受国内外欢迎。天然水体所产的大银鱼常年出口国外,尤其畅销日本、香 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外贸需求量急增,使大银鱼身价百倍,在 国内售价也均在80元/kg。天然水体中的大银鱼每年在最寒冷季节交配产卵,受精卵沉于水底, 由于鱼卵卵径很小,仅1. 0mm,因此,从天然水体中根本无法获得受精鱼卵。 大银鱼受精卵均是由人工采捕成熟亲本,通过半干法人工受精获得。受精 卵通常被用来向其它湖泊、水库移殖。受精卵在人工孵化条件下可以获得 出膜鱼苗,但鱼苗却无法存活。因为仔鱼不肯开口摄食,导致仔鱼卵黄耗 尽后就大批死亡。大银鱼是冷水性繁殖鱼类,受精卵在天然水体中的孵化需要60 80天, 损耗很大,而在池塘中孵化,损耗更大,出苗率更低。即使受精卵能成功 出苗,但由于池塘中大银鱼的开口饲料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出膜鱼苗 能生长至苗种的数量极少,严重影响了大银鱼的养殖产量。因此,多年来 大银鱼的池塘人工养殖一直没能成功推广,主要原因是苗种无保障。目前 国内外尚无可供批量供应大银鱼苗种的渠道,也没有具备培育大银鱼苗种 能力的生产单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银鱼受精卵孵化期内为保 证水质,需不停换水,使得水体中有机质、营养物质十分稀少,仔鱼出膜后,由于水体中缺乏天然饵料、人工饲料又不能使其开口从而大批死亡。 正是由于苗种培育的技术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大银鱼的人工养殖 因苗种缺乏而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长期以来一直止步不前。大银鱼成体的池塘养殖有零星报道,由于大银鱼苗种培育技术尚未突 破,养殖均采用直接向池塘投放人工受精卵方法,这种养殖方法无法被养 殖户接受,主要原因是养殖户没有能力自制大银鱼受精卵,同时受精卵在 池塘中孵化率太低,孵化出的鱼苗也因池塘中的大银鱼开口饵料得不到保 障而死亡,因此无法推广。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 法。采用天然饵料培养并结合人工饲料的投喂,诱导仔鱼开口摄食,克服了 仔鱼不开口的技术瓶颈,为日后大银鱼的人工养殖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 采用大银鱼苗种来进行移植,克服了采用投放受精卵来移植大银鱼的不足, 可降低受精卵在天然水体中孵化的自然损耗,大大提高移植成功率。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采用以下培育步骤1、 先将大银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胚胎发育)至心跳期转至养殖容器内; 银鱼受精卵投放量为1800 2200粒/升;养殖容器水位保持在18 22cm; 容器内水温控制在2 9r。仔鱼出膜需8 10天;出膜后不要分离卵膜,出 膜20天内不换水,不添加新水。2、 出膜20天后每天添加富含浮游植物的新水8 12升,40天后每天添 加富含浮游植物的新水18 22升。3、 大银鱼垂直游泳后期食物投喂出膜20天内,食物为浮游植物,水 体浮游植物生物量保持在5.8 6.2mg/l;并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及光合 细菌液。4、 大银鱼平游早期食物投喂出膜21 40天内,食物为水体轮虫,保 持水体轮虫生物量8.0 9.0mg/l;继续投喂食用酵母及光合细菌液,再加喂 微囊饵料或细蛋黄;5、 大银鱼平游仔鱼至鱼种期食物投喂出膜41 60天内,食物为枝角 类或桡足类,保持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9.0 9.3mg/l;继续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光合细菌液及微囊饵料或细蛋黄;再加喂工饲料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量以每天无残饵为准;养殖55 60天,苗种全长可达1.5 2.2cm,此 时的苗种可供天然湖泊移植和池塘养殖之用。所述的水体浮游植物是菱形藻、栅列藻、针杆藻、衣藻、鼓藻、微囊藻 或网纹藻等。所述的水体轮虫是角突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多肢轮虫、三肢轮虫 或疣毛轮虫等。所述的枝角类是模糊裸腹潘、透明潘、僧帽潘、脆弱象鼻潘、短尾秀体 潘、蚤状潘、直额裸腹潘、模糊裸腹潘、脆弱象鼻潘或长刺潘。 所述的桡足类是英勇剑水蚤、东方贝克水蚤或中华窄腹水蚤。 所述的食用酵母投喂量为每天每升水约O.Olg。光合细菌液投喂量为每 天每升水约0. Olml。所述的微囊饵料或细蛋黄,投喂量为0. 04 0. 05g/万尾。 所述的丰年虫无节幼体是"金诺牌-丰年虫卵"孵出后3 6h的I期无节 幼体(滨州市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大银鱼苗种批量培育,在掌握天然水体中大银鱼仔鱼所食的天然 佴料组成后,在人工孵化后期通过温控调节,适时控制鱼苗最适宜的出膜期, 以保持与水体中人工培育的天然饵料(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准确 衔接,诱导仔鱼成功开口摄食,开口后的仔鱼通过人工饵料与天然饲料的配 合投喂,可解决大银鱼仔鱼不开口摄食的难题。使用本方法可批量培育2公 分左右的大银鱼苗种,每0.8立方水体可育苗种近30万尾,育苗存活率75% 左右。为大银鱼人工养殖提供了必备的基础保障,为日后大银鱼的人工养殖 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采用大银鱼苗种来进行移植,克服了采用投喂受精 卵来移植大银鱼的不足,可降低受精卵在天然水体中孵化的自然损耗,大大 提高了移植成功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本发明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采用以下培育步骤本发明准备玻璃养殖箱4个,单个养殖箱规格长*宽*高=125*80*120 (cm),在受精卵人工孵化至心跳期时全部换水一次并转移至玻璃养殖箱内。 养殖箱水位保持在18cm, 4箱共放至心跳期的受精卵约160万粒。水温7°C 时孵化10天后仔鱼出膜,密度最高的一箱出膜鱼苗打样估算约36.3万尾/ 箱,刚出膜的鱼苗仔鱼平均体长4.7mm;平均全长4. 8mm。至20天时,鱼苗 已平游,平均体长5.9mm;平均全长6. lmm。出膜后不分离卵膜,不换水,4 天后卵膜将会自行溶解成为有机质,这部分有机质是培育水体饵料生物的理 想原料。出膜后20天内不换水,不添加新水。出膜20天后每天添加富含浮 游植物的新水10升,出膜40天后每天添加新水20升,出膜后的养殖在室温 下进行。每箱平均养殖参数如下单箱大银鱼苗种培育的天然饵料情况-(1) 、大银鱼垂直游泳后期(出膜20天内)天然食物主要组成为水体自 生的浮游植物(针杆藻、鼓藻、微囊藻或衣藻)等,水体浮游植物含量在 6. Omg/1。(2) 、大银鱼平游早期(出膜21 40天内)食物主要组成为水体自生的 轮虫(角突臂尾轮虫、蒲达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多肢轮虫、三肢轮虫) 等,水体轮虫生物量为S.6mg/1 (后期轮虫数量略有不足,从养鱼池塘中捞 取加以补充)。(3) 、大银鱼平游仔鱼至鱼种期(出膜41 60天内)食物主要组成为水 体自生的枝角类(模糊裸腹潘、透明搔、僧帽潘、脆弱象鼻潘)及桡足类(英 勇剑水蚤、东方贝克水蚤),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为9.3mg/l。(后期浮游生 物量略有不足,从养鱼池塘中捞取加以补充)。单箱大银鱼苗种培育的食物投喂食用酵母和光合细菌的日投喂量每升水分别为0. Olg, 0. Olml,微囊饲料 0.05g/万尾。养殖全程总投喂食用酵母约223g;光合细菌液约223ml;微囊饲料约80g; 丰年虫无节幼体为孵化后3 6 h内的I期无节幼体(酌量)出膜1 20天共投喂人工饲料"精力沛-食用酵母粉"(广州萃取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生产)和"每添健-光合细菌液"(北京科诺创业科技发展中心生 产)分别为40g, 40ml。21 40天共投喂食用酵母和光合细菌液分别约为53g, 53ml。41 60天共投喂食用酵母和光合细菌液分别约为130g, 130ml。出膜21天起加喂"欧开牌微囊饲料"(广东华师大绿谷生物技术开发中 心生产)0.05g/万尾,出膜21 60天间共投喂微囊饲料80g。出膜41天起加喂"金诺牌丰年虫卵"孵出后3 6h的I期无节幼体(滨 州市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视摄食情况以每天无残饵为准。至60天苗种出箱,全长规格为1. 5 2. Ocm。 4个养殖箱共产大银鱼苗种 130万尾。此时的苗种可供天然湖泊移植和池塘养殖之用。本批次生产的大银鱼苗种供北京海通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农业部属)用 于新品种移植引进。苗种被运至安徽省2个湖泊,途上运输20小时,存活率 近100%。两湖当年一次性移植获在成功。养殖注意事项(1) 、所有饲料的投喂时间均在每天上午完成。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时, 须将人工培养的丰年虫无节幼体捞出,用淡水冲洗后,添加少量淡水放入冰 箱,冰箱控温2 4'C, 1小时后无节幼体呈昏迷状态,即可投喂。(2) 、添加的新水必须是天然湖水或池塘水,不能用生活用水、自来水 或纯净水,出膜20 40天内添加新水时,需用浮游动物网过滤,以防止浮游 动物进入养殖水体。(3) 、在整个苗种培育期需不断充气,形成微流使鱼苗不贴底,防止鱼 苗沉底半掩在有机碎屑中缺氧窒息,这样也增加了饵料与鱼苗的碰撞率,并 能有效防止气泡病发生。(4) 、由于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增氧作用,白天阳光充足时,养殖水体氧 气过高,导致鱼苗得气泡病发生晒尾现象, 一旦发生鱼苗得气泡病浮至水面, 立即遮光、添加经充分爆气后的自来水。(5) 、出膜20天起,水体中的轮虫形成群体,是仔鱼的主要天然饲料, 可观察到鱼苗的摄食行为。发现50%以上的大银鱼仔鱼有捕食行为,即表明 开口驯化成功。大银鱼仔鱼前期摄食行为较为特殊,先游动至适口饵料(人工 饵、活饵)下方,头部向上,将鱼体收縮成"S"形,同时向上靠近目标,再 迅速伸展弹出摄取饵料。出膜第30天起,逐渐转成水平游动捕食。(6) 、养殖期内20 — 40天内如出现轮虫不足;或40 — 60天内出现浮游动物枝角类数量不足时,可从池塘中捞取浮游动物以弥补馆料的不足。(7)、受精卵孵化水温必须控制在2 9"C范围,为适应浮游植物的高峰 期,在此水温范围中,可通过适当加热来调节鱼苗的最佳出膜时间。出膜后 的养殖在室温下进行。实施例二本发明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采用以下培育步骤本发明共3个养殖箱。单箱容器规格125*80*120 (cm),每箱放受精卵 总量约40万粒,共放至心跳期的受精卵约120万粒。养殖箱水位保持在19cm, 在室温7.5'C下孵化,第十天鱼苗全部出膜,换、添水情况同(实例一),出 膜鱼苗打样估算约35.8万尾/箱,刚出膜的鱼苗仔鱼平均体长4.6mm;平均 全长4. 7mm。至20天时,鱼苗己平游,平均体长5. 7mm;平均全长5. 9mm, 出膜后的养殖在室温下进行。每箱平均养殖参数如下单箱大银鱼苗种培育的天然饵料情况(1) 、大银鱼垂直游泳后期(出膜20天内)天然食物主要组成为水体自生的浮游植物(菱形藻、栅列藻、针杆藻、衣藻)等,水体浮游植物含量在5. 8mg/1。(2) 、大银鱼平游早期(出膜21 40天内)食物主要组成为水体自生的 轮虫(角突臂尾轮虫、裂足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多肢轮虫、三肢轮虫)等, 水体轮虫生物量为8mg/1 (后期轮虫数量略有不足,从养鱼池塘中捞取加以 补充)。(3) 、大银鱼平游仔鱼至鱼种期(出膜41 60天内)食物主要组成为水 体自生的枝角类(蚤状潘、模糊裸腹潘、透明潘、僧帽潘、脆弱象鼻潘)及 桡足类(英勇剑水蚤、中华窄腹水蚤),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为S.8mg/1。(后 期浮游生物量略有不足,从养鱼池塘中捞取加以补充)。单箱大银鱼苗种培育的食物投喂食用酵母和光合细菌的日投喂量液分别为O.Olg,O.Olml,微囊饲料 0. 05g/万尾。养殖全程总投喂食用酵母约225g;光合细菌液约225ml;微囊饲料约85g; 丰年虫无节幼体为孵化后3 6 h内的I期无节幼体(酌量)出膜1 20天共投喂世纪尖峰-食用酵母粉(漳州长泰世纪尖峰食品厂)和光合细菌液(徐州苏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为40g, 40ml;21 40天投喂食用酵母及光合细菌液分别为55g, 55ml;41 60天投喂食用酵母和光合细菌液为130g, 130ml;出膜21天起加喂细蛋黄(自制碾成粉末状的鸡蛋黄)0.05g/万尾。出 膜21 60天间共加喂细蛋黄约85g。出膜41天起加喂丰年虫无节幼体(同实例一),视摄食情况以每天无残 饵为准。至56天苗种出箱,全长规格为1. 6 2. 2cm。 3个养殖箱共产大银鱼苗种 约90万尾。本批次苗种供湖南省常德市占天湖水库与柳叶湖水库用作增殖放流,当 年两水库见鱼,捕捞到大银鱼12吨。(注湖南省这两个水库原来就有零星 大银鱼,但无法形成产量,因为两水库库底淤泥太厚,在自然情况下大银鱼 产卵后的鱼卵,沉于底泥中被淤泥覆盖,大多数受精卵窒息死亡,鱼苗出苗 率极低,因此直接影响了大银鱼成鱼的产量,通过直接引入大银鱼苗种,有 效地解决了自然状态下库区天然苗种发生量低下的问题)。实施例三本发明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采用以下培育步骤本发明共3个养殖箱。养殖箱水位保持在19cm,共放至心跳期的受精卵 约120万粒,每箱平均养殖参数如下单箱容器参考规格125*80*120(cm),每箱放受精卵总量约40万粒,胚 胎均已进入心跳期,室温8'C下,第十天鱼苗全部出膜,养殖换、添水情况 同(实例一),密度最高的一箱出膜鱼苗打样估算约36.3万尾,刚出膜的鱼 苗仔鱼平均体长4. 7mm;平均全长4. 8mm。至20天时,鱼苗已平游,平均体 长5.8腿;平均全长6.0mm。出膜后的养殖在室温下进行。单箱大银鱼苗种培育的天然饵料保持状况-前期水体浮游植物量保持在5.7mg/l;有针杆藻、衣藻、网纹藻、鼓藻 中期水体轮虫生物量保持在9. Omg/l;。后期水体枝角类及挠足类生物量保持在9.3mg/l;有僧帽潘、长刺潘、 透明潘、短尾秀体潘、直额裸腹潘;桡足类有英勇剑水蚤、东方贝克水蚤, 水体自身生物量不足部分从养鱼池塘中捞取加以补充。单箱大银鱼苗种培育的食物投喂食用酵母和光合细菌的日投喂量液分别为0.01g,0.01ml,微囊饲料 0.05g/万尾。养殖全程总投喂食用酵母约213g;光合细菌液约213ml;微囊饲料约80g; 丰年虫无节幼体为孵化后3 6 h内的I期无节幼体(酌量)出膜1 20天共投喂营养酵母蛋白粉(上海杰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和超浓縮光合细菌液-Q/SSQF2-2003 (上海泓宝绿色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分别为38g, 38ml;出膜21 40天投喂食用酵母和光合细菌液分别为50g, 50ml;出膜41 60天投喂食用酵母和光合细菌液分别为125g, 125ml;出膜21天起加喂"高成"牌河蟹开口微囊配合饵料(杭州高成生物营 养技术有限公司)21 60天共加喂微囊饲料85g。出膜41天起加喂丰年虫无节幼体(同实例一),视摄食情况以每天无 残饵为准。至60天苗种出箱,全长规格为1. 5 2. Ocm。 3个养殖箱共产大银鱼苗种 87万尾。其中12.2万尾大银鱼鱼苗由江苏无锡运抵江西丰城紫云山某水库,途经 29小时,经现场验收,成活11.4万尾,成活率达93.4%,另有20万大银鱼 苗运送至广西贺县某水库,途中历时20小时,存活率达98%以上。上述三个实施例中还需配备充气设备、小型温控设备等,都为已有设备。
权利要求
1. 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培育步骤(1)、先将银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至心跳期转至养殖容器内;银鱼受精卵投放量为1800~2200粒/L;养殖容器水位保持在18~22cm;容器内水温控制在2~9℃,仔鱼出膜需8~10天;出膜后不要分离卵膜,出膜20天内不换水,不添加新水;(2)、出膜20天后每天添加富含浮游植物的新水8~12升,40天后每天添加富含浮游植物的新水18~22升,水体浮游植物生物量控制在5.8~6.2mg/l;(3)、大银鱼垂直游泳后期食物投喂出膜20天内,食物为浮游植物,水体浮游植物生物量保持在5.8~6.2mg/l;并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及光合细菌液;(4)、大银鱼平游早期食物投喂出膜21~40天内,食物投喂为轮虫,保持水体轮虫生物量8~9.0mg/l;继续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及光合细菌液,再加喂微囊饵料或细蛋黄;(5)、大银鱼平游仔鱼至鱼种期食物投喂出膜41~60天内,食物投喂为枝角类或桡足类,保持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9.0~9.3mg/l;继续投喂人工饲料食用酵母、光合细菌液及微囊饵料或细蛋黄;再加喂人工饲料丰年虫无节幼体;养殖55~60天,苗种全长可达1.5~2.2cm,此时的苗种可供天然湖泊移植和池塘养殖之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水体浮游植物是菱形藻、栅列藻、针杆藻、衣藻、鼓藻、微囊藻或网纹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水体轮虫是角突臂尾轮虫、蒲达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多肢轮虫、三肢 轮虫、裂足轮虫或疣毛轮虫。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枝角类是模糊裸腹潘、透明潘、僧帽潘、脆弱象鼻潘、短尾秀体潘、蚤状潘、 直额裸腹搔、模糊裸腹潘、脆弱象鼻潘或长刺潘;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桡足类是英勇剑水蚤、东方贝克水蚤或中华窄腹水蚤。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食用酵母投喂量为每天每升水0. Olg。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光合细菌液投喂量为每天每升水0. Olml。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微囊饵料或细蛋黄投喂量为每天0. 04 0. 05g/万尾。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具体地说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征是将银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至心跳期转至养殖容器内;银鱼受精卵投放量为1800~2200粒/L;养殖容器水位保持在18~22cm;容器内水温控制在2~9℃;出膜后经55~60天养殖,苗种全长可达1.5~2.2cm,此时的苗种可供天然湖泊移植和池塘养殖之用。本发明用天然饵料培养并结合人工饲料的投喂,诱导仔鱼开口摄食,克服了仔鱼不开口的技术瓶颈,为日后大银鱼的人工养殖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采用大银鱼苗种来进行移植,克服了采用投放受精卵来移植大银鱼的不足,可降低受精卵在天然水体中孵化的自然损耗,大大提高了移植成功率。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243778SQ20081002009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9日
发明者凯 刘, 张敏莹, 徐东坡, 施炜纲, 段金荣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