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矿山废渣场的植被生态恢复方法

文档序号:31045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华南地区矿山废渣场的植被生态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裸露地区的植被生态恢复,特别是涉及华南地区矿山废渣场的植被生态恢复 技术。
背景技术
保育植物是指能够利用其冠幅辅助其他目标物种生长发育的物种。保育植物主要通过对 目标物种的种子萌发或者幼苗生长提供较好的微环境,并通过植物种间的正效应使目标植物 种成功定居。近些年国际恢复生态学界已开始将保育植物技术应用于植被恢复中并取得了一 些成效。保育植物在恢复原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还在一些生境(尤其是 干扰生境)中被认为对演替具有驱动作用。保育植物的选择决定生态恢复的成败,近几年已在 世界主要生物群区研究并确定了一些保育和目标植物。在极端生境中,最好的保育植物是能 够为幼苗定居提供有利微生境的乡土种。尽管一些外来种被作为保育植物成功使用,但也要 防止生物入侵的危险。研究发现丛生状的保育植物在降雨较少的年份对幼苗的存活有明显的 保育作用。豆科植物因为能改善土壤氮条件并有遮阴作用而具有"保育植物"的潜力,在沙 漠和地中海半干旱生境中豆科植物能显著提高目标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率,但保育植物与目 标植物均为豆科种类时效果并不好。在沙漠中,灌木往往会充当其他植物(特别是仙人掌)幼 苗的保育植物。在森林中,幼苗通常会在成年植株的周围成功定居,因为成年植株能够改善一 些极端生态因子。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物种特性,因此目标植物的选择(即所要恢复的 物种)也会影响恢复的效果,而且目标物种自身的生态需求及其处理不适生境的能力决定这 种相互关系的平衡。保育作用通过影响物种间作用的中间因子(如土壤)来实现,保育植物主 要对目标植物生活史的种子及幼苗阶段产生影响,其中幼苗阶段更有可能显示保育效应。保 育效应随着非生物条件的恶劣而增加,在海拔较高的生境中保育植物的保育效应较强,在退 化生态系统恢复早期阶段比后期发生的保育效应更明显。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通过植物保育效应在华南地区矿山废渣场进行植被生态恢复的 方法。我们发现,在华南地区,通过选用优良的保育植物,利用植物种对间的保育效应,可以 很好的解决乡土树种或目标物种在极度退化的矿山废渣场上的定居问题,达到植被恢复目标, 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首先在矿山废渣基质上布点挖坑,每个坑洞应不小于50cmX 50cm X50cm,在坑内填入植土,所述的植土可为黄土或其他类型土壤,然后种植保育植物大叶相思C4cac^awn'CM/ae/onm'^—至两株,在大叶相思成活3-5个月后,在其下种植乡土种荷木 (5t/n'附a sw/ erZ a)、 九节 (/ ■syc/zo/n'a rwZvY/)、祝矣耳环(尸"/zece〃o6/ww c(ypean'a)或纟工车 (5^少g/wm &^^/)作为目标植物种。保育体系及保育植物-目标植物种对建立后,只需在早期养护两三次,最终这些乡土种均可直接定居在矿山废渣场上。本发明对矿山废渣场等极度退化土地的植被恢复成功率高、效果优良、便于操作,易于推广应用,从而提供了一种对矿山废渣场这类极度退化土地进行植被恢复的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植被恢复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它的推广应用对于有效改善极度退化土地的生态状况、提高国土整治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在矿渣场的极度退化土地上应用本发明技术进行植被恢复的应用效果对本发明作 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茂名油页岩废渣场的植被恢复实施过程茂名油页岩废渣场几乎没有土壤,多数只有废弃的大小不一的炼油废岩渣,不保水不保 肥,没有乔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乡土树种根本无法定居成活,历经二十多年仍只 生长着为数不多的几种灌木草本植物,几乎还是一片光裸地。按本发明方法进行植被恢复, 在废渣场上布点挖坑(各坑洞之间的间隔以具有适于植物繁殖生长的足够空间为准),每个坑 洞的大小均不小于50cmX50cmX50cm,在坑内填入黄土,然后在各个填土的坑洞中先种植保 育植物大叶相思一至两株,成活后再分别种植目标植物种乡土种荷木、九节、猴耳环或红车, 形成包括大叶相思-乡土种荷木,大叶相思-乡土种九节,大叶相思-乡土种猴耳环,大叶相思 -乡土种红车等的保育植物-目标植物种对,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原来的"火焰山"面貌已 经极大改观,不但较高大的保育植物生长茂密,而且目标植物亦生长良好,并且保育植物下 有了不少乡土种类如了哥王、倒吊笔等乡土植物的定居,植被已经初步成功恢复。
权利要求
1.一种华南地区矿山废渣场的植被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矿山废渣场的基质上布点挖坑,每个坑不小于50cm×50cm×50cm,在坑中填入植土,然后种植保育植物大叶相思一至两株,在大叶相思成活3-5个月后,在其下种植目标植物种,所述的目标植物种为乡土种荷木、九节、猴耳环或红车。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华南地区矿山废渣场的植被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植土为黄土。
全文摘要
一种华南地区矿山废渣场的植被生态恢复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首先在矿山废渣基质上布点挖坑,每个坑洞应不小于50cm×50cm×50cm,在坑内填入植土,所述的植土可为黄土或其他类型土壤,然后种植保育植物大叶相思一至两株,在大叶相思成活3-5个月后,在其下种植乡土种荷木、九节、猴耳环或红车作为目标植物种。保育体系及保育植物-目标植物种对建立后,只需在早期养护两三次,最终这些乡土种均可直接定居在矿山废渣场上。
文档编号A01G23/00GK101268737SQ200810028080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4日
发明者海 任, 楠 刘, 刘世忠, 龙 杨, 俊 王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