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323095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技术,系贝类苗种繁育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中 国蛤蜊的人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蛤蜊隶属瓣鳃纲,帘蛤目.蛤蜊科,蛤蜊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辽宁、
山东以及日本、朝鲜等地(张玺,1961)。中国蛤蜊柄息在水流畅通、饵料丰富 的近河口浅海处,以2-5m水深处最多,直至水深60m的海区均有分布,肉味鲜美, 出肉率高,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滩涂贝类。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已进行增 养殖,但在中国蛤蜊的增养殖过程中,苗种匮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的 阻碍了该产业的发展。
苗种繁育是贝类增养殖最有效的措施,而突破其人丄育苗技术与贝类本身 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遗传差异等密切相关。学者们先后完成了菲律宾蛤仔 (闫喜武,2002-2005)、四角蛤蜊(闫喜武,2008)、薄片镜蛤(闫喜武,2008)、 宽壳全海笋(闫喜武,2008)等常见滩涂贝类的人工育苗技术,但是长期以来, 尚未见到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面的报道。仅见少数学者们先后对鸭绿江口中国 蛤蜊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及胚胎发育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王 子臣,1984);并结合土池育苗的试验,对山东省海阳市丁字湾海区中国蛤蜊的 性腺发育规律和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刘相全,2007)。本发°明突破了中国 蛤蜊的苗种繁育技术,实现了苗种健康生产,为滩涂贝类土著种的开发,浅海 滩涂资源恢复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明内容
为解决当前中国蛤蜊资源枯竭、苗种匮乏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套中国 蛤蜊人工育苗方法,即通过亲本选取与促熟、催产孵化、幼虫培育、稚贝培养 等环节获得中国蛤蜊苗种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亲本选取;亲本促熟;催产孵化;幼虫培育;幼虫变 态;稚贝培养。经过以上环节,可以获得大量的中国蛤蜊苗种。
其制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歩、亲本选取从野生群体或养殖群体中,选出2-3龄健康的中国蛤蜊 作为亲本,要求贝壳无损伤、活力强;
第二步、亲本促熟采用室内人工促熟与室外虾池生态促熟相结合的办法 进行亲本促熟;定期取样观察性腺发育,待其性腺成熟;及时将死贝挑出来, 以免造成水质败坏;最终存活下来的亲本会适应环境,直至性腺成熟;
第三步、催产孵化对临产状态的亲本进行阴干、流水刺激,将其放入事 先准备好新鲜海水的水泥池中,大约2-3h后,亲本开始产卵排精;为了提高孵 化率,孵化密度控制在30-50个/ml;在温度23-24。C,盐度24_26, pH8. 02的条 件下,受精卵大约经过25 h全部孵化至D形幼虫;
第四歩、幼虫培育用320目筛绢网制作的网箱选育D形幼虫。幼虫培养密 度5-6个/ml,每天换1次水,换水量为30-50%。饵料每天投喂2次,前期为湛江 等鞭金藻,后期为湛江等鞭金藻、小球藻、塔胞藻按照l: 1: l体积比混合投喂, 投饵量适幼虫摄食情况而定;
第五歩、幼虫变态幼虫变态期间,饵料投喂量为以往的l/3;采用无附着 基采苗技术,使幼虫在池底完成变态过程;
第六歩、稚贝培养幼虫变态后,正常培育同第四歩,由于稚贝个体增大, 摄食量增加,投饵量适稚贝摄食情况而定;大约经过40-50d的培养,稚贝壳长 达到2-3mm,此时将稚贝转入到生态虾池进行幼贝育成。
实践证明,利用以下任一工艺条件或其组合进行制种,效果更佳 K所述稚贝培育过程中,由于中国蛤蜊稚贝壳薄,故不倒池,减少外来机 械压力对稚贝的伤害。出池过程,操作轻微谨慎,以免造成稚贝贝壳破碎,造 成损失,在此期间,温度为23-3(TC,盐度为24-28, pH为7.52-8.86。
2、 所述亲本促熟过程中,亲贝容易死亡,故需足够量的亲本;需要将 死贝及时挑出,结合倒池,改善亲本的生活环境;最终适应环境的亲本, 可作为繁殖群体。
3、 所述幼虫培育过程中,D形幼虫规格较小,故需用320目筛绢网制作 的网箱进行D形幼虫选育,否则幼虫就会漏过网孔,随着水流丢失。
4、 所述幼虫变态过程中,利用无附着基菜苗技术,使幼虫在池底完成 变态,这与以往投放沙泥等附着基相比更为简便易行。幼虫在此期间,鳃原基、足、出水管同时存在,这不同于其它的双壳类幼虫,为中国蛤蜊变 态幼虫的显著特征之一。
5、所述幼虫、稚贝培育过程中,先投喂湛江等鞭金藻3天,以后的馆 料需混合投喂,其单胞藻种类应》2种,从而满足幼虫、稚贝生长的营养需 求。
经过以上环节,成功获得了大量的壳长为2-3mm的中国蛤蜊苗种。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突破了长期以来尚未取得成的中国蛤蜊苗
种繁育技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国蛤蜊人工育苗的方法,培育出大量的中国
蛤蜊苗种。本发明对滩涂贝类土著种的养殖开发,浅海滩涂资源恢复及维护生
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具体实施例
下面以中国蛤蜊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第一步、亲本选取于2008年3月下旬,在大连庄河尖山滩涂中,从野生群 体中选出3龄健康的中国蛤蜊100kg,贝壳无损伤、活力强。
第二歩、亲本促熟2008年4月初,在大连海量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育苗室 内,将中国蛤蜊亲本30kg放置60m3的水泥池中,采用升温促熟法进行亲本促熟; 期间室内水温为8",每天升温0.5"C,直到2(TC开始恒温培养, 一共培养60d。 在此期间,亲本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死亡现象,死亡率大概在40-60%;同 时,及时将死贝挑出来,以免造成水质败坏;最终适应环境的亲本,可以作为 繁殖群体。
第三步、催产孵化2008年6初,人工升温促熟的亲本性腺成熟;通过阴干、
流水刺激,将其放入事先准备好新鲜海水的底面积为30m2的水泥池中,大约2-3h 后,亲本产卵排精;为了提高孵化率,孵化密度控制在30-50个/ml;在温度 23-24°C,盐度24, pH8.02的条件下,受精卵大约经过25 h全部孵化至D形幼虫。 第四步、幼虫培育由于D形幼虫较小70pm左右,用320目筛绢网制作的网 箱进行选育D形幼虫。幼虫培养密度5-8个/ml,每天换1次水,换水量为30-50%。 饵料每天投喂2次,前期为湛江等鞭金藻,后期为湛江等鞭金藻、小球藻、塔胞 藻(体积比l: 1: 1)混合投喂,投饵量适幼虫摄食情况而定。第五歩、幼虫变态幼虫变态期间,饵料投喂量为以往的l/3;采用无附着 基采苗技术,使幼虫在池底完成变态过程,其变态率达80%以上。在此期间,变 态幼虫的面盘、鳃原基、足、出水管同时存在,这是中国蛤蜊变态幼虫的显著 特征,不同于其它的双壳类幼虫。
第六步、稚贝培养幼虫变态后,正常培育同第四步,由于稚贝个体增大, 摄食量增加,投饵量适稚贝摄食情况而定。大约经过48d的培养,稚贝壳长达到
2-3mm,此时将稚贝转入到生态虾池进行幼贝育成。稚贝培育过程中,由于中国 蛤蜊稚贝壳薄,所以不倒池,减少外来机械压力对稚贝的伤害。出池过程,操 作轻微谨慎,以免造成稚贝贝壳破碎,造成损失。在此期间,温度为25-28°C, 盐度为24-28, pH为7. 56-8. 52。
经过以上环节,成功获得了大量的壳长为2-3mm的中国蛤蜊苗种3000万粒, 单位面积出苗量达100万粒/m2。 实施例2
第一歩、亲本选取于2008年3月底,在大连庄河尖山滩涂中,从野生群体 中选出3龄健康的中国蛤蜊100kg,贝壳无损伤、活力强。
第二歩、亲本促熟2008年4月初,采用生态促熟法,将亲本40Kg放置于扇 贝笼在虾池中进行亲本促熟,每个扇贝笼10层,每个扇贝笼暂养亲贝5Kg。室外 为自然水温,由4。C逐渐升至22。C, 一共培养90d。期间定期取样观察性腺发育, 待其性腺成熟。在此期间,亲本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死亡现象,死亡率大 概在40-60%;同时,及时将死贝挑出來,以免造成水质败坏;最终适应环境的 亲本,可以作为繁殖群体。
第三歩、催产孵化2008年7月初,生态促熟的亲本性腺成熟,通过阴干、 流水刺激,将其放入事先准备好新鲜海水的底面积为30i^的水泥池中,大约2-3h 后,亲本产卵排精,并受精;为了提高孵化率,孵化密度控制在30-50个/ml; 在温度24-26°C,盐度25-26, p朋.14的条件下,大约经过23 h受精卵全部孵化 至D形幼虫。
第四步、幼虫培育由于D形幼虫较小70nm左右,用320目筛绢网制作的网 箱进行选育D形幼虫。幼虫培养密度6-8个/ml,每天换1次水,换水量为30_50%。 饵料每天投喂2次,前期为绿色巴夫藻(湛江等鞭金藻),后期为绿色巴夫藻(湛江等鞭金藻)、小球藻(体积比l: 1)混合投喂,投饵量适幼虫摄食情况而定。
第五歩、幼虫变态幼虫变态期间,饵料投喂量为以往的l/3;采用无附着 基采苗技术,使幼虫在池底完成变态过程,其变态率达85°/。以上。在此期间,变 态幼虫的面盘、鳃原基、足、出水管同时存在,这是中国蛤蜊变态幼虫的显著 特征,不同于其它的双壳类幼虫。
第六步、稚贝培养幼虫变态后,正常培育同第四步,由于稚贝个体增大, 摄食量增加,投饵量适稚贝摄食情况而定。经过45d的培养,稚贝壳长达到2-3mm, 此时将稚贝转入到生态虾池进行幼贝育成。稚贝培育过程中,由于中国蛤蜊稚 贝壳薄,所以不倒池,减少外来机械压力对稚贝的伤害。出池过程,操作轻微 谨慎,以免造成稚贝贝壳破碎,造成损失。在此期间,温度为26-30。C,盐度为 25-28, pH为7. 52—8.68。
经过以卜.环节,成功获得了大量的壳长为2-3mm的中国蛤蜊苗种3600万粒, 单位水体出苗量120万粒/m2。
权利要求
1、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亲本选取;亲本促熟;催产孵化;幼虫培育;幼虫变态;稚贝培养;具体如下第一步、亲本选取从野生群体或养殖群体中,选出2-3龄健康的中国蛤蜊作为亲本,要求贝壳无损伤、活力强;第二步、亲本促熟采用室内人工促熟与室外虾池生态促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亲本促熟;定期取样观察性腺发育,待其性腺成熟;第三步、催产孵化对临产状态的亲本进行阴干、流水刺激,将其放入事先准备好新鲜海水的水泥池中,大约2-3h后,亲本开始产卵排精;为了提高孵化率,孵化密度控制在30-50个/ml;在温度23-24℃,盐度24-26,pH8.02的条件下,受精卵大约经过24h全部孵化至D形幼虫;第四步、幼虫培育幼虫培养密度5-6个/ml,每天换1次水,换水量为30-50%。饵料每天投喂2次,前期为湛江等鞭金藻,后期为湛江等鞭金藻、小球藻、塔胞藻按照111体积比混合投喂,投饵量适幼虫摄食情况而定;第五步、幼虫变态幼虫变态期间,饵料投喂量为以往的1/3;采用无附着基采苗技术,使幼虫在池底完成变态过程;第六步、稚贝培养幼虫变态后,正常培育同第四步,由于稚贝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加,投饵量适稚贝摄食情况而定;大约经过40-50d的培养,稚贝壳长达到2-3mm,此时将稚贝转入到生态虾池进行幼贝育成。在此期间,温度为23-30℃,盐度为24-28,pH为7.52-8.86。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本 促熟过程中,需要将死贝及时挑出,结合倒池的方式改善亲本的生活环境; 以最终适应环境的亲本作为繁殖群体。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虫 培育过程中,用320目筛绢网制作的网箱进行D形幼虫选育。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虫 变态过程中,利用无附着基菜苗技术,使幼虫在池底完成变态。
5、 根据权利耍求l所述的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T所述幼虫、 稚贝培育过程中,先投喂湛江等鞭金藻3天,以后的饵料需混合投喂,其单胞藻种类应^2种。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稚贝 培育过程中,尽量少倒池,出池过程,操作轻微谨慎,避免造成稚贝贝壳破碎, 造成损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贝类苗种繁育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中国蛤蜊的人工育苗方法。通过亲本人工促熟与生态促熟相结合,定期检测性腺发育,确定亲本性腺成熟期;采用阴干、流水等方法刺激亲本产卵排精,获得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得到D形幼虫;在此基础上,进行幼虫培育、幼虫变态、稚贝培养。经过以上环节,可以获得大量的中国蛤蜊苗种。本发明突破了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尚未突破的中国蛤蜊苗种繁育的难题;为土著品种增养殖的开发,浅海滩涂资源恢复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433187SQ20081022995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7日
发明者张国范, 张跃环, 凤 杨, 琦 王, 越 赵, 闫喜武, 霍忠明 申请人:大连水产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