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6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耕装置,尤其涉及可令水产生回流及增加 水中含氧量以利于水耕植物生长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土壤栽种的蔬菜为避免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在收成前皆会喷 洒有大量农药来防治,然而消费者在选购蔬菜后,若是清洗不足导致 农药残留而误食,则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而由于水耕蔬菜具有免 施农药、肥料的卫生安全性,近年来不仅渐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且 因其兼具栽种方便免土耕的特性,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现有的水耕装置l,请参阅图l、 2所示,主要为以保丽龙材料制 成的水耕箱ll,其内部设有一承置架12,该承置架12设有多个定位 座121,该定位座121底部为镂空状,并可供培养皿13容置,该培养 皿13底部设有通孔131;该水耕装置1在使用时在水耕箱11中注以培 养液,再将植有已发芽种子的培养皿13置于承置架12的定位座121 中,而培养皿13中的植物可通过培养皿13底部的通孔131而可吸收 水耕箱ll中的培养液,由此来令蔬菜达到吸收水分及养分的功效。
现有的水耕装置1通过上述精简结构,虽然已可达到水耕蔬菜的 目的,然而,由于蔬菜在养成期内需不断巡视水耕箱ll内的水位,并 予以适当补充, 一旦忘记巡视水耕箱11,该水耕蔬菜则容易因缺水而 枯死,且水耕箱11内的水分为固定的死水,其与外界接触的面积不足, 因而常造成水耕箱11内的水分含氧量不足,进而容易阻碍蔬菜的生长。
有鉴于现有的水耕装置1具有上述的缺陷,因此要如何开发出一 可令水耕装置中的具有丰富的含氧量,并有益于水耕蔬菜生长的水耕 装置,实为水耕业者所亟待克服的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水耕装置由于蔬菜在 养成期内需不断巡视水耕箱内的水位,并予以适当补充, 一旦忘记巡 视水耕箱,该水耕蔬菜则容易因缺水而枯死,且水耕箱内的水分为固 定的死水,其与外界接触的面积不足,因而常造成水耕箱ll内的水分 含氧量不足,进而容易阻碍蔬菜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耕装置,该水耕装置至少包括有一蓄水槽、 一高溶氧机、多个承台及培养皿,该蓄水槽为以一管路与高溶氧机连 通,而经由高溶氧机作用后含氧量丰富的水源可经由输入管输送至各 承台中,该承台呈一中空的管状,其表面设有多个容置孔,该容置孔 可供培养皿放置,而水源流经承台中空底部供培养皿中的植物吸收后, 可再由输出管回流至蓄水槽中,由此,可令该水耕装置达到增加水中 含氧量的功效,以利于植物吸收、帮助成长。 换句话说, 一种水耕装置,至少包括有 一蓄水槽、 一高溶氧机、多个承台、以及多个培养皿; 该蓄水槽为具有一容置空间的槽体,并以一管路与高溶氧机连通; 该高溶氧机将由蓄水槽进入的水转变成具有丰富含氧量的水由输 入管输送至各承台中;
该多个承台呈中空的管状,表面设有多个可供培养皿放置的容置 孔,且承台一端以输入管与高溶氧机连接,另一端则以输出管与蓄水
槽连接;
该多个培养皿栽种有发芽的种子,其底部具有通孔,
通过高溶氧机将蓄水槽中的水转变成含氧量丰富的水源后,经由 输入管输送至各承台中供培养皿中的植物吸收后,再由输出管回流至 蓄水槽中,共同构成了水循环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水耕装置,该水耕装置至少包括有一蓄水 槽、 一高溶氧机、多个承台及培养皿,其中,该蓄水槽中设有一水位 侦测器,该水位侦测器可侦测蓄水槽中的蓄水量,以提醒使用者适时 增加水量,以防止植物水分吸收不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水耕装置,其中,该承台的端缘套设有连 接件,通过该连接件可将数个承台予以套接,以延长该承台的长度, 进而可达到增加该水耕装置种植面积的功效。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可令该 水耕装置达到增加水中含氧量及形成一活水循环的功效,以进一步达 到利于植物吸收、帮助植物成长的效果;此外,通过蓄水槽中的水位 侦测器,可侦测蓄水槽中的蓄水量,以提醒使用者适时增加水量,以 防止植物水分吸收不足,以制造良好的水耕植物生长环境。


图1为现有水耕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现有水耕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耕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耕装置的水循环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耕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耕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l水耕装置 ll水耕箱
121定位座 131通孔
2水耕装置 21蓄水槽
22高溶氧机 231容置孔 24培养皿 25连接件 252抵制缘
a管路 b输入管
12承置架 13培养皿211水位侦测器
23承台 232挡体
241通孔
251套接部 253嵌合槽 c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兹配合附
图说明如后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该水耕装置2至少包括有一蓄水槽21、一高溶氧机22、多个承台23及培养皿24。
蓄水槽21,为一可供蓄水的槽体,该蓄水槽21储放有适当的水量, 其中,该蓄水槽21中设有一水位侦测器211,该水位侦测器211可侦 测蓄水槽21中的水量,以提醒栽培者适时的补充水耕的水量。
高溶氧机22,以一管路a与蓄水槽21连通,该高溶氧机22内设 有一泵(图中未绘出),而蓄水槽21中的水可经由高溶氧机22的作 用,形成含有丰富含氧量的培养液,并可以输入管b出送至各承台23 中。
承台23,为一中空的管体,该承台23的表面设有多个容置孔231, 该容置孔231可供培养皿24放置,在承台23 二端设有挡体232,该挡 体232在承台23的一端接设有输入管b ,而另一端则接设有一输出管 c,且该输出管c与蓄水槽21连接。
培养皿24,为塑胶的杯体,并可供植物分株放置栽种,该培养皿 24的下方设有多个贯穿的通孔241。
本实用新型的水耕装置2在实施时,请参阅图4、 5所示,将蓄水 槽21中注入水,再将植有已发芽种子的培养皿24置于承台23的容置 孔231中,接着启动高溶氧机22中的泵,将蓄水槽21中的水抽至高 溶氧机22中,而经由高溶氧机22作用具有丰富含氧量的水,可通过 输入管b输送至各个承台23中并流经培养皿24的下方,而培养皿24 中的植物可通过底部的通孔241来吸收流经承台23下方的水,来令植 物可吸收到具有高含氧量的水分,以增进植物的生长,而流过承台23 底部的水则由承台23另一端输出管c流回蓄水槽21,由此,使水耕栽 培的用水形成活水的循环效果;而当蓄水槽21中的水位侦测器211侦 测到槽中水位降于低水位时,则会提醒栽培者适时的增加蓄水槽21中 的水量。
再请参阅图6、 7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可在承台23的端 缘套设一连接件25,该连接件25的内周缘与承台23的外管径相配合, 且在连接件25的内部环设有一套接部251,该套接部251 —侧形成有 抵制缘252,另一侧则形成有嵌合槽253;当需要延长承台23的长度 时,可将连接件25套设在二承台23之间,使其中一承台23端缘抵靠 于套接部251的抵制缘252,而另一承台23的端缘则嵌设在套接部251
6的嵌合槽253中,由此,可令二承台23获得一稳固的定位,并能有效 延伸承台23的长度,以增加水耕装置2的种植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在水耕装置2设一蓄水槽21,并以 一管路a将蓄水槽21与高溶氧机22连通,而使经由高溶氧机22作用 后含氧量丰富的水,可经由输入管b输送至各承台23中,而水流经承 台23中空底部供培养皿24中的植物吸收后,可再由输出管c回流至 蓄水槽21中,由此,可令该水耕装置2达到增加水中含氧量及形成一
活水循环的功效,以进一步达到利于植物吸收、帮助植物成长的效果; 此外,通过蓄水槽21中的水位侦测器211,可侦测蓄水槽21中的蓄水
量,以提醒使用者适时增加水量,以防止植物水分吸收不足,以制造 良好的水耕植物生长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水耕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且通过上述 构造能够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水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一蓄水槽、一高溶氧机、多个承台、以及多个培养皿;该蓄水槽为具有一容置空间的槽体,并以一管路与高溶氧机连通;该高溶氧机将由蓄水槽进入的水转变成具有丰富含氧量的水由输入管输送至各承台中;该多个承台呈中空的管状,表面设有多个可供培养皿放置的容置孔,且承台一端以输入管与高溶氧机连接,另一端则以输出管与蓄水槽连接;该多个培养皿栽种有发芽的种子,其底部具有通孔,通过高溶氧机将蓄水槽中的水转变成含氧量丰富的水源后,经由输入管输送至各承台中供培养皿中的植物吸收后,再由输出管回流至蓄水槽中,共同构成了水循环的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水槽中设 有一水位侦测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该承台的二 端缘设有挡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该承台的端 缘更套设有连接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内周 缘设有一套接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形成 有一抵制缘及一嵌合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耕装置,该水耕装置至少包括有一蓄水槽、一高溶氧机、多个承台及培养皿,该蓄水槽以一管路与高溶氧机连通,而经由高溶氧机作用后含氧量丰富的水源可经由输入管输送至各承台中,该承台呈一中空的管状,其表面设有多个容置孔,该容置孔可供培养皿放置,而水源流经承台中空底部供培养皿中的植物吸收后,可再由输出管回流至蓄水槽中,由此,可令该水耕装置达到增加水中含氧量的功效,以利于植物吸收、帮助成长。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1290282SQ2008201370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4日
发明者周建丰 申请人:大满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