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红薯种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4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培红薯种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培作物种植用设备。
背景技术
红薯为旋花科植物,蔓生草本,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词 料,叶藤可以用于喂养牲畜。
一些水培种植设备底部盛有营养液,植物根部浸在营养液内,利用植物 的根吸收营养液里的营养,以持续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当但这种设备用于 红薯等蔓藤类作物时,由于作物生长一段时间后蔓藤会长得较长,水培种植 设备的各个培养槽的间距小,导致蔓藤缠绕在一起而无法生长。同时红薯类 作物的根部生长迅速,需要经常拔去一部分以利于其更好地生长,而原来的 设备在拔根时没有手探入的空间,所以很不方便。另外,红薯类作物在生长 的不同阶段要求培养槽内的营养液的高度不一样,不是--直保持一个固定高 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培红薯的种植设备,有效保证红薯的 养分供应和生长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培红薯种植设备,它包括大棚,在大棚下设有培养槽,培养槽两 端分别与进水支管路和出水支管路连接,配料池通过主管道与进水支管路连
接;所述培养槽内设有篦子,篦子与培养槽底部有间隔,所述培养槽还连接 有液位自动控制器。
所述主管道还与泵连接,泵设在配料池内。
所述配料池与沼气池由管道连接,配料池与沼气池内均设有纳米活水器。
所述培养槽有多个,每个培养槽均在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 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支管路和出水支管路连接。
所述培养槽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篦子,相邻篦子之间设有间隔。 所述多个培养槽均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培养槽中部的四周至少一对禾欧寸的内侧面上设有台阶,所述篦子放 置在该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大棚下方设置培养槽,培养槽与沼气池以及配料池之 间有较大的高度差,便于红薯的蔓藤垂下。在每个培养槽内的相邻两个篦子 板有间隔,便于在红薯生长一段时间后可以从间隔中间用手拔去多余的须 根。与培养槽相连的液位自动控制器可以监控营养液的液位高度,满足红薯 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液位高度要求。在沼气池、配料池内分别设有纳米活水器, 可以提高水分子的离子活度、电导率和溶解度,改善沼气池、配料池内营养 液的生理活性。每个培养槽两端分别与进水支管路和出水支管路连接,保证 营养液的单独供给。
本实用新型很好地满足了蔓藤类作物的生长要求,当用在牲畜圈上方 时,可以将下垂的蔓藤直接用于饲养牲畜,减低了人工喂养的劳动强度,也 减少了词料的消耗,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培养槽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俯视图4是培养槽与进/出水支管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大棚5和位于大棚5下方的多个培养 槽4,大棚5可以对培养槽4内的红薯生长进行保温和提供更好的光照条件, 大棚5为连栋塑料大棚。培养槽4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 IO和出水口 11,进 水口 IO和出水口 11分别与进水支管路15和出水支管路16相连。各培养槽 4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培养槽4下方3-4米处设有沼气池3及配料池2。
沼气池3和配料池2之间通过管道连通,配料池2内设有泵6,泵6的 出水口与主管道14的一端连接。沼气池3和配料池2内底部均设有纳米活 水器7,可以提高水分子的离子活度、电导率和溶解度,改善营养液的生理 活性,营养液经红薯吸收后也改变红薯的生理活性。
如图1、 4所示,主管道14的另一端与并联的各进水支管路15相通。 各进水支管路15之间相互平行,每根进水支管路15的中间设有若干孔分别 与邻近的各培养槽4的进水管10连接。每根出水支管路16的中间设有若干孔分别与邻近的各培养槽4的出水管11连接,各出水支管路16亦相互平行, 各出水支管路16的末端与总出水管17连接,液体由总出水管17流出。
在其中一个培养槽4上还连接有液位自动控制器13,液位自动控制器 13可以监测培养槽4的液面高度,并将信号反馈给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泵6或启动泵6向培养槽4供水。
如l、 2、 4所示,培养槽4包括培养槽体18,培养槽体18两端与进水 管10和出水管11固定连接,培养槽体18的四周均为梯形面,在培养槽体 18的中部的前后面上分别水平横向设有台阶12,台阶12至培养槽体18底 部的距离与所需营养液的高度相适配。培养槽体18内横向间隔布置有若干 个(图中所示为两个)篦子8,篦子8与培养槽体18左右两侧设有间隔,相 邻两个篦子8之间也设有间隔,间隔大小以人手可以伸入为宜。篦子8呈"U" 形,其前后两面卡装在培养槽体18内,篦子8为多孔板,其下表面活动靠 接在台阶12上。
种植红薯时,在篦子8的底面上铺设无纺布,在无纺布上设有基质9, 基质9为沙子或粉煤灰,并将基质9培成垄,然后在垄上种上红薯。在沼气 池3内装入沼气用料,沼气池3产生的液体通过管道流入配料池2,再将营 养液用配料加入配料池2内,泵6将生成的营养液输送到主管道14,然后送 至各进水支管路15。营养液经各个培养槽4的进水管10流入培养槽4底部 的槽内,然后经出水管11进入出水支管路16,出水支管路16内的营养液进 入总出水管17,供牲畜饮用或用于其它用途。
根据红薯各个生长阶段对营养液需求的不同,液位自动控制器13测得 液面高度后,控制泵6的供水以调节培养槽4内的液面高度。
种植红薯后,首次供水的液面高度应以漫过基质9为宜。红薯生根发芽 后,苗期水位应保持略高于箅子板8的底部为宜;红薯茎叶长得较长的时候, 水位高度应进一步下降。红薯的根穿过基质和无纺布层进入培养槽4底部的 营养液内吸收养分。红薯生长既不缺水,基质又保持比较干旱状态,生产出 来的红薯,味道好质量高。
可在培养槽4下方设置养殖场喂养牲畜。冬天,由于采用多层塑料大棚, 加上棚内补光灯、养殖动物升温,可保证大棚5内部温度最低高于摄氏15 度,白天由于阳光升温,棚内温度可达到25度左右,适宜动物、植物以及 微生物生长。夏天,将大棚5的的塑料膜去掉,繁茂的红薯茎叶可充分利用阳光。动物在红薯下面凉爽适宜,红薯藤蔓通过培养槽4之间的间隔,从空中垂下来,拖到地面,供牛羊猪自由采食。牲畜的粪便可直接送入沼气池内,形成循环系统。
红薯收获时,统一采收红薯以后,让水位再一次提高,沙子里面的根系又一次旺盛生长,又一次形成大量小红薯。
红薯的水生根长的较长时或收获时,人们可以把手伸到相邻两个篦子8的间隔里拔去一部分水生根,以利于营养液的流动和供给。红薯在适宜的条件下,水生根大量再次生长,红薯在温暖条件下可以多年连续生长,为养殖场提供大量红薯和红薯茎叶,同时为养殖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将配料池2的液体送入沼气池3的方式也可以用泵将液体送至配料池2;配料池2可以装在比培养槽4略高的位置,采用自流的方式进入主管道14而不必采用泵6;液位自动控制器13也可以与其中一根进水支管路15或出水支管路16连接,这样也可以监测培养槽4内的液面高度;这样的近似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水培红薯种植设备,它包括大棚,其特征在于在大棚下设有培养槽,培养槽两端分别与进水支管路和出水支管路连接,配料池通过主管道与进水支管路连接;所述培养槽内设有篦子,篦子与培养槽底部有间隔,所述培养槽还连接有液位自动控制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培红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 还与泵连接,泵设在配料池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培红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池 与沼气池由管道连接,配料池与沼气池内均设有纳米活水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培红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 养槽有多个,每个培养槽均在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 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支管路和出水支管路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培红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 养槽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篦子,相邻篦子之间设有间隔。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培红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培 养槽均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培红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槽 中部的四周至少一对相对的内侧面上设有台阶,所述篦子放置在该台 阶上。
专利摘要一种水培红薯种植设备,它包括大棚,在大棚下设有培养槽,培养槽两端分别与进水支管路和出水支管路连接,配料池通过主管道与进水支管路连接;所述培养槽内设有篦子,篦子与培养槽底部有间隔,所述培养槽还连接有液位自动控制器。所述主管道还与泵连接,泵设在配料池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大棚下方设置培养槽,培养槽与沼气池以及配料池之间有较大的高度差,便于红薯的蔓藤垂下。在每个培养槽内的相邻两个篦子板有间隔,便于在红薯生长一段时间后可以从间隔中间用手拔去多余的须根。与培养槽相连的液位自动控制器可以监控营养液的液位高度,满足红薯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液位高度要求。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1263345SQ200820148340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5日
发明者傅元韬 申请人:傅元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