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割角度可变的高枝链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6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锯割角度可变的高枝链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园艺修枝、林木采 伐的锯割角度可变的高枝链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锯割链锯,其锯链导板、锯链相对于齿轮箱的输出轴是不能转动 的,当用于园艺修枝锯割时,无法按照枝干的生长态势调整和改变锯割角度, 导致修整切割树枝时生产效率低,使用时既耗费体力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锯割角度可变的 高枝链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既节省体力又非常便利。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锯割角度可变的高枝链锯,它包括齿轮箱、锯链导板、转动底板、 锯链及锁止杆,齿轮箱的输出轴与传动轴呈"L"型设置,输出轴伸出齿轮箱
盖;转动底板套装在齿轮箱盖上,并通过可以调节压紧程度的圆螺母拧入压 在齿轮箱盖上,锯链导板固定连接在转动底板上;输出轴顶端设有链轮,锯 链套装在锯链导板边缘并由链轮啮合作回转运动;传动轴连接原动机;锁止 杆铰接于齿轮箱一侧;转动底板底部设有齿圈,锁止杆上设有棘爪,棘爪与 齿圈啮合并锁定齿圈。
本实用新型的锯链导板包括锯链可绕齿轮箱的输出轴轴线转动,且这种 转动可锁定在不同的角度,便于用更合理、更省力的锯割角度进行树枝、木 材或其它材料的锯割作业,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底板与齿轮箱盖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l,本实用新型它包括齿轮箱l、锯链导板2、转动底板3、锯链 4及锁止杆5等,齿轮箱1的输出轴7与传动轴8呈"L"型设置,输出轴7 伸出齿轮箱盖9;转动底板3套装在齿轮箱盖9上,并用圆螺母12拧入压在 齿轮箱盖9上。调节圆螺母12与齿轮箱盖上的外螺纹91的拧紧程度,可以 使转动底板3只能绕输出轴7的轴线转动,而不会与齿轮箱盖9有轴向窜动。 锯链导板2固定连接在转动底板3上;输出轴7顶端设有链轮10,锯链4套 装在锯链导板2边缘并与链轮10啮合作回转运动;传动轴8连接原动机11; 锁止杆5铰接于齿轮箱1的一侧;转动底板3底部设有齿圈31,锁止杆5上 设有棘爪51,棘爪51与齿圈31啮合并锁定齿圈31。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若用于林木的采伐,锯链导板2与传动 轴8在平行状态下实施作业;当用于园艺修枝切割时,尤其是修剪高大林木 的枝干时,需要调整锯链导板2与传动轴8的角度,具体过程是打开锁止 杆5,使锁止杆5头部的棘爪51与齿圈31脱离,转动锯链导板2使转动底 板3转动所需角度(转动底板3与传动轴8之间的角度可在60-300°内调整)。 合拢锁止杆5,使锁止杆5上的棘爪51与齿圈31啮合,转动底板3被固定, 角度调整完毕,即可对枝干进行锯割。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锯链导板2与传动轴8之间的夹角,可改变操作者 的施力角度,同时可借助高枝链锯自身的重力,减轻操作者的施力负担,使 用时既节省体力又非常便利,并且可以按照被锯树枝的自然生长角度调整导 板2与传动轴8之间的夹角,使锯链对被锯树枝有更好的接近性。
权利要求1、一种锯割角度可变的高枝链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齿轮箱(1)、锯链导板(2)、转动底板(3)、锯链(4)及锁止杆(5),齿轮箱(1)的输出轴(7)与传动轴(8)呈“L”型设置,输出轴(7)伸出齿轮箱盖(9);转动底板(3)通过圆螺母(12)拧入压在齿轮箱盖(9)上;锯链导板(2)固定连接在转动底板(3)上;输出轴(7)顶端设有链轮(10),锯链(4)套装在锯链导板(2)边缘并与链轮(10)啮合;传动轴(8)连接原动机(11);锁止杆(5)铰接于齿轮箱(1)的一侧;锯链导板(2)通过转动底板(3)绕输出轴(7)的轴线相对与齿轮箱(1)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割角度可变的高枝链锯,其特征在于转动底 板(3)底部设有齿圈(31),锁止杆(5)上设有棘爪(51),棘爪(51)与 齿圈(31)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锯割角度可变的高枝链锯,它包括齿轮箱、锯链导板、转动底板、锯链及锁止杆等,齿轮箱的输出轴与传动轴呈“L”型设置,输出轴伸出齿轮箱盖;转动底板套装在齿轮箱盖上,并用圆螺母拧入压在齿轮箱盖上,锯链导板固定连接在转动底板上;输出轴顶端设有链轮,锯链套装在锯链导板边缘并与链轮啮合;传动轴连接原动机;锁止杆铰接于齿轮箱一侧;转动底板底部设有齿圈,锁止杆上设有棘爪,棘爪与齿圈啮合。本实用新型的锯链导板可绕齿轮箱输出轴的轴线转动,且这种转动可锁定在不同的角度,便于用更合理、更省力的锯割角度进行树枝、木材或其它材料的锯割作业,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A01G23/00GK201299029SQ20082015438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2日
发明者张培生 申请人:张培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