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养鱼用水处理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316772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养鱼用水处理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特别涉及用于养鱼用水处理的组 合物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有些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使水环境遭到污染。 污水养鱼是我国北方沿海城市周边地区的一项技术发明。它可以重复利用废水(污水),因 为污水中除含有重金属(砷、汞、铬、镉、铅等)外,还含有氨态氮、无机磷、钙离子、镁离子、 铁离子、锰离子、氯离子等为水中动植物提供营养的物质,因此,污水养鱼产量是净水养鱼 产量的2 2. 5倍。但是由于我国农业施肥不平衡,偏重于大量使用氮肥、磷肥,使污水水 体中氨态氮、无机磷含量丰富,使污水水体呈富营养化。污水养鱼2 3年后,鱼塘生态环 境发生变异,有害水藻(红藻、蓝藻等)恶性繁殖,池塘污水水体混浊,透光度仅十几厘米, 严重的仅有几厘米,导致鱼类突然大量死亡(俗称转水),造成减产减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污水养鱼池塘长期清洁、避免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的 污水处理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达到的一种用于养鱼污水处理的组合物,主要由硫酸铝和絮凝剂组成。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合物还包括由铁、铜、锰、锌的有机酸络合 物和硼、钼的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微量元素营养组份。所述有机酸优选但不限于氨基酸、柠檬酸、黄腐酸、腐殖酸;所述硼、钼的无机化合 物优选但不限于硼砂或硼酸和钼酸铵。所述絮凝剂为普通絮凝剂,优选但不限于聚丙烯酰胺。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营养组份中铁、铜、锰、锌的有机酸络合 物及钼、硼的无机化合物所占重量比分别为42 44 %、3 4 %、18 19 %、14 15 %、1 2%禾口 18 19%。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营养组份中铁、铜、锰、锌的有机酸络合 物及钼、硼的无机化合物所占重量比分别为43. 64 %、3. 64 %、18. 18 %、14. 55 %、1. 82 %和 18. 17%。一种用于养鱼污水处理的组合物的应用方法,其步骤是按一定重量比先向养鱼污 水中投入硫酸铝,将悬浮在养鱼污水水体中的悬浮粒子凝结成高密度絮体物;再按一定重 量比投入絮凝剂,将高密度絮体絮凝成较大的絮体,使之沉淀。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按一定重量比投入由铁、铜、锰、锌的有机酸络合物和 硼、钼的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微量元素营养组份。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硫酸铝、絮凝剂和微量元素营养组份的量在养鱼污水水体中的浓度分别为25 30PPM、0. 5 1. 5PPM和0. 020 0. 030PPM。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硫酸铝、絮凝剂和微量元素营养组份的量在 养鱼污水水体中的浓度分别为28PPM、1PPM和0. 023PPM。本发明的养鱼污水处理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有如下优点(1)先由硫酸铝将悬浮在养鱼污水水体中的悬浮粒子凝结成高密度絮体物,再由 絮凝剂将高密度絮体絮凝成较大的絮体,使之沉淀,使养鱼污水水质净化,增加水体透光 度,改善养鱼污水中生物生长环境。(2)投入铁、铜、锰、锌、硼和钼等微量元素营养组份,与养鱼污水水体中的氮、磷、 钙、镁等微量元素配合,形成水体中藻类正常生长的平衡营养条件,抑制了由于水体中氮、 磷营养过多,水藻(尤其是有害水藻,如红藻、蓝藻等)恶性生长,避免由于水体中含氧过 低导致的鱼类死亡的发生。下面结合实施例和田间试验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天津农学院试验鱼塘中,首先按卩1米3水体投放观克,下同)的重 量比向鱼塘水体中投放硫酸铝,待水体生成高密度絮体物,沉降后,按IPPM的重量比投放 聚丙烯酰胺,水体中生成大块絮体物,沉降后,按0. 023PPM的重量比投放微量元素营养组 份,微量元素营养组份中铁、铜、锰、锌的氨基酸络合物及钼酸铵、硼砂所占重量比分别为 43. 64%,3. 64%、18. 18%、14. 55%U. 82%和18. 17%。当天鱼塘水体透光度增加20厘米。 两天后,鱼塘水体呈正常的绿色。实施例2在天津市宁河县七里海一大型鱼塘中,首先按25PPM的重量比(即1米3水体投 放25克)向鱼塘水体中投放硫酸铝,划船用船桨及船体搅拌,待水体生成高密度絮体物,沉 降后,按1.5PPM的比(即1米3水体投放1.5克)投放聚丙烯酰胺。水体中生成大块絮体 物,沉降后,按0.030PPM(即1米3水体投放0.030克微量元素营养组份)的重量比投放微 量元素营养组份,微量元素营养组份中铁、铜、锰、锌的黄腐酸络合物及钼酸铵、硼酸所占重 量比分别为42%、4%、19%、15%、2%和18%。当天鱼塘水体基本澄清。两天后,鱼塘中水 藻生长正常,透光度良好。实施例3在天津市静海县青泊洼一鱼塘,鱼塘水体混浊,透光度仅不足5厘米,鱼池水体散 发腥臭味,鱼池中鱼类基本都已死亡。首先按30PPM重量比(即1米3水体投放30克)向鱼塘水体中投放硫酸铝,划船 用船桨及船体搅拌,待水体生成高密度絮体物,开始沉降,按0. 5PPM的重量比(即1米3水 体投放0. 5克)投放聚丙烯酰胺,由于水体中死亡藻类过多,投放聚丙烯酰胺后,水体中生 成大块絮体物,大块絮体物漂浮到水面,由于风的作用,絮体物被吹到池塘一边,将絮体物 捞出。按0. 020PPM(即1米3水体投放0. 020克微量元素营养组份)的重量比投放微量元 素营养组份,微量元素营养组份中铁、铜、锰、锌的柠檬酸络合物及钼酸铵、硼砂所占重量比 分别为44%、3%、18%、14%、和19%。当天鱼塘水体透光度增加了 20cm,腥臭味减弱。两天后,鱼塘水体呈正常的绿色。鱼塘专业户又向鱼塘撒入鱼苗,鱼类在鱼塘中生长正常。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养鱼用水处理的组合物,主要由硫酸铝和絮凝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养鱼用水处理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合物 还包括由铁、铜、锰、锌的有机酸络合物和硼、钼的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微量元素营养组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养鱼用水处理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聚 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养鱼用水处理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 营养组份中铁、铜、锰、锌的有机酸络合物及钼、硼无机化合物所占重量比分别为42% 44%,3 4%、18% 19%、14 15%、1 2%和 18 19%。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养鱼用水的处理剂及其应用方法,该处理剂由硬硫酸铝和絮凝剂及微量元素营养组份组成,按一定重量比依次向养鱼污水中投入硫酸铝、絮凝剂及微量元素营养组份,可使养鱼污水水质净化,增加水体透光度,改善养鱼污水中生物生长环境。
文档编号A01K63/04GK102092825SQ20091022717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邱干平 申请人:望城县徐家桥生态种养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