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3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在种苗移植程序 和转植程序之间,提供了一过渡移植程序,以及建立一个仿真温室的作业,来提供种苗生长 和适应外部环境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改良植物种苗的质量、种类,提高生产量、缩短育苗/栽培的时间、降低生产 成本,应用温室或培养容器来育苗和栽培种苗,已属已知技艺。例如,中国台湾第96204002 号「培养器皿」、第87218106号「兰花育苗专用无菌培养瓶」、第86218663号「草本植物之育 苗用容器」、第81202291号「组织培养育苗瓶」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特别是中 国台湾主要外销花卉和其种苗产业极具发展前途的兰花,培养容器或培养瓶的使用即非常 普遍和大量。这是因为在兰花种苗的培育过程中,为了使成长条件最佳化,依照种苗的每一 个成长阶段,必需使用不同大小的培养容器来进行移植和转植到盆栽中的程序。现阶段业者在兰花种苗的培育方法(例如,1922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纳德逊教授发 表的无菌播种法培育实生苗、I960年法国莫雷尔博士发表的生长点组织培养法或称分裂性 无性繁殖法等)上,采用洋菜培养基(solidifiedagar media),装在玻璃瓶或塑料瓶内培 育种苗,并且以橡胶塞封闭瓶口 ;有些培养基的成分还会包含蔗糖、水、花宝一号或二号肥 料和苹果汁等。旧法中,播种后的培养瓶可放入人工培养室培养,控制光线,和保持温度在 约20°C 30°C。约经一个月,须再移植到具有较大生长空间的培养瓶内;这种移瓶过程(又 称中间移植)系依照种苗成长过程,逐渐加大培养瓶来容纳长大的种苗,以促进种苗生育 茁壮成长。移植作业约需经过三 四次,历时约一年以后,才能将种苗转植于一个规格或直 径约1. 7 2寸大小的花盆里;栽培约一年后,需再将种苗更换转植到一个较大的花盆(规 格约2. 5 3. 5寸)里。为了使种苗培育具有最佳的生长条件,大部分的文献或研究关注于某些生长调节 剂的成分或浓度变异;例如,培养基的配方,有所谓的「京都配方」;或培养基的渗透潜势 (osmotic potential)、被培植体吸收细胞分裂激素、培养基的胶体硬度等。有些文献资料 则探讨某些无机或有机成分、苗的位置、温度、日照时间或栽培周数。已知技艺也已揭露一 种用来改善苗根缠结、根分歧少和生长慢等缺点的种苗栽培方法;例如黄国彦博士在美国 创作发表的「空气整根育苗/栽培法」,或中国台湾第88118366号「上下取苗式育苗穴盘/ 容器系统和空气整根育苗/栽培方法」专利案。这育苗法以空气整根配合计算机和设计系 统最优化分析的生物科技,来获得改进植物根基部、提高温室设施的利用率、提高农、林、园 艺产量等功效。也有某些已知技艺探讨应用细胞分裂激素来改善兰花的花期或增加花序的方法; 例如,中国台湾第94146941号「改良的兰花栽培方法」或第95147237号[利用细胞分裂素 改善蝴蝶兰之花期及开花质量之方法」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旧法中也已揭露一种应用液体培养基的育苗方法,用以简化或缩短瓶苗的移植手
4续,以降低种苗培育的生产成本;例如,中国台湾第92129959号[利用静态液体培养来生 产兰花种苗的方法」专利案。这生产种苗的方法须考虑液体培养基容易产生玻璃质化的问 题、液体培养基配合振荡、回旋或提供气体于培养基的作业、液体培养基会提高拟原球体的 分生繁殖率(实生苗需极力避免原球体的分生,以免延迟叶片分化或发生植株突变,影响 后代性状分布)等情形。—个有关这类种苗培育的课题是,当种苗完成各个中间移植程序离开培养瓶,转 植于花盆时,其存活率在实务上约只有40% 50% ;这种情形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花农或 培育者,并且造成心血和成本的大量损失。在已知技艺或上述参考数据中,均未解决或改善 这种在培育实务上遭遇的问题。为了提高种苗转植后的存活率,业者考虑了日、夜温度、湿度、通气性、水的供应和 排泄等条件的控制,光周性影响、花盆的结构(例如,中国台湾第82211950号「兰花专用花 盆」、第95216428号「花盆之结构改良」、第78206071号「兰花盆之改良构造」等专利案,提 供了典型的实施例。)、以及配置在花盆里的植料(或称栽培介质;通常使用有机质植料,例 如水苔、蛇木屑、木炭屑、腐叶土、发泡炼石、碎石、珍珠石、保丽龙块、人造土…等)的比例、 成分的修正,仍然无法明显地提高种苗转植后的存活率。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有关种苗培育的许多种方法和技艺;在经过 上述许多种条件或方法的尝试和失败后,如果重行设计考虑整个种苗培育的过程,使其方 法或程序作业不同于已知技术,将可改变它的培育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增加 种苗的生长、茂盛状态和范围。当我们企图满足所述的效果,并且能改善或克服上述所讨论 的问题时,我们发现它的技术手段或组成必需再加以考虑下列的设计课题1.这种苗培育方法及其装置必需能够符合简单的条件,而容易让人员执行。因为, 一般的花农或培育者无法负担如上述的已知技艺,备置和操作计算机、分析系统,配合相关 的数据资料来获得理想的执行条件;可了解的是,为了符合所述简单的条件,会使该种苗培 育方法的设计难度提高。2.种苗的移植和转植程序之间,两者的外部环境变化或差异太大的情形,特别被 加以考虑。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或专利案中均未被显示或揭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及应用在所述方法的装置, 使得在符合一个简单的条件下,提高种苗培育的生长状态;并且使种苗的转植存活率获得 明显的提高。为满足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包 括一作业(a),使播种培养基配置在一无菌培养瓶内;并且封闭该培养瓶开口 ;一作业(b),依照种苗生长状态,实施至少一次的移植程序或移瓶作业;一作业(C),定义为「过渡移植作业」;将种苗移植到一培养装置中;所述的培养装 置界定有一模拟温室或腔室;以及一作业(d),将上述种苗转植于花盆的程序。
及一种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包括执行至少一次的种苗移植程序和一转植程 序,该种苗移植程序和转植程序之间具有一过渡移植作业;所述的过渡移植作业是将种苗 移植到一界定有一模拟温室或腔室的培养装置中。又及一种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呈几何形体的一第一容器和 一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共同界定有一模拟温室或腔室;以及至少一个通 孔,使该模拟温室或腔室与外界相通。该第一容器的开口和第二容器的开口上一局部位置形成接合,使第一容器可藉该 局部连接在第二容器的开口上操作开启或闭合。该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至少其一设有一封闭端,所述封闭端具有通孔。该封闭端设有一凸部。该培养装置选择一可透光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须加以说明的是,该过渡移植作业所建立的环境使种苗的生长环境的变化差异, 被尽可能的减到最小;因此,在实际的育苗情形中,种苗成长快速、茂盛,而明显使它的生命 力被尽可能的增加到最大;使它在被转植到花盆后的成长存活率提高到90%。根据本发明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及其装置,包括该培养装置;所述的培养装置 具有大体形成对称型态的一第一容器和一第二容器;该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具有一几何形 体的轮廓,而具有一底部(或封闭端)、一开放的内部空间和一开口。使第一容器的开口可 打开或关闭的盖在第二容器的开口上,而使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内部空间共同界定出一 模拟温室或腔室。该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底部系具有多数个通孔;因此,外部环境的空 气、水分和肥料系可经第一容器的通孔进入该模拟温室或腔室里面,供给种苗生长的养分, 然后从第二容器的通孔排出。可了解的是,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共同建立的模拟温室或腔室的环境,使种苗的 成长状态获得良好而理想的保护;同时,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通孔使该模拟温室或腔室 与外部环境相通,因此使种苗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外部环境。所以,当这种苗被转植 到花盆时,具有很高的转植存活率。特别是该过渡移植作业不需要备置昂贵和复杂的分析 系统,而且很容易操作,即使操作人员是一般的花农或培育者,也能让种苗获得良好的成长 状态和转植存活率。对于本发明所具有的新颖性、特点,及其它目的与功效,将在下文中配合所附图式 的详加说明,而趋于了解


图1系本发明作业流程示意图。图2系本发明培养装置外观示意图;描绘了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形成打开状态的 情形。图3系本发明培养装置另一外观示意图;显示了第一容器盖在第二容器上的情 形。图4系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供给水份和肥料进入培养装置的情形。标号说明10培养瓶
20培养基
30培养装置
31第一容器32第二容器
31a、32a底部(或封闭端)31b,32b内部空间
31c、32c开口31d、32d通孔
31e、32e凸部
33模拟温室或腔室34连接型态
35空间
40花盆41植料
50水分
60肥料
xl幼苗x2种苗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本发明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及其装置,主要在种苗移植程序和转植 程序之间,提供了一过渡移植程序,以及建立一个仿真温室的作业,来提供种苗生长和适应 外部环境的作用。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执行了下列程序,包括一作业(a),使播种培养基20配置在一无菌培养瓶10内;并且封闭该培养瓶10 开口,保持温度在20°C 30°C。所述的培养基20如旧法采用洋菜或/及其它成分配方;例 如,洋菜7 15g、蔗糖35g、水lOOOcc等;控制培养基20的酸碱度在PH5. 2 5. 4。种子或生长点发芽后,将培养瓶10移置到光线明亮处(须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约2 3个月后,幼苗Xl (或瓶苗)逐渐长大;当幼苗Xl占满培养瓶10的空间时,需执行 下列作业(b)的移植作业,将幼苗Xl移植到具有较大生长空间的培养瓶里面,以促进生育。作业(b),又称「中间移植」;依照幼苗Xl生长状态,实施至少一次的移植程序或移 瓶作业,直到幼苗或种苗成熟。在实务上,作业(b)的移植操作,通常约执行三 四次。在本发明所采较佳的实施例中,具有作业(C),被定义为「过渡移植作业」;将成熟的种苗x2移植到一培养装置30中, 约10 20天;如果是兰类种苗被移植到这培养装置30中,约培养4 6个月为最佳。这 过渡移植作业的培养装置30提供一种过渡环境,来保护和帮助种苗x2,使种苗x2生长在一 个介于无菌培养瓶10和盆栽状态的过渡环境中。以及作业(d),将上述种苗x2转植于花盆40的程序。在所采的实施例中,作业(d)的 花盆40尺寸可直接采用直径约2. 5 3. 5寸的规格。基本上,花盆40内的植料41可包含 以蛇木屑、珍珠石或保丽龙块当垫底物;然后混合水苔、保绿人造土、木炭、泥炭土、少量缓 效性肥料等材料。须加以说明的是,在旧法中,成熟的种苗会先被转植到一个规格约1.7 2寸大小 的花盆里;栽培约一年后,需再将种苗更换转植到一个较大的花盆(规格约2. 5 3. 5寸) 里。但在本发明所采的实施例中,种苗x2在培养装置30中(如上述,一般种苗约10 20 天,兰类种苗约4 6个月),已逐渐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培养了更强的生命力;因此, 该种苗x2可直接转植到规格约2. 5 3. 5寸的花盆40里。换言之,相较于旧法而言,在所采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种苗x2不需经过该“先被转植到一个规格约1. 7 2寸大小的花盆 里栽培约一年”的过程,而明显缩短了种苗x2的培育时间,以及节省了许多栽培材料。同时, 该过渡移植作业所建立的环境使种苗x2的生长环境的变化差异,被尽可能的减到最小;因 此,在实际的育苗情形中,种苗x2的成长快速、茂盛,而明显使它的生命力被尽可能地增加 到最大;使它在被转植到花盆40后的成长存活率提高到90%。请参考图2、图3,根据本发明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包括该培养装置30 ;所述的 培养装置30具有大体形成对称型态的一第一容器31和一第二容器32。该第一容器31和 第二容器32倾向于选择一可透光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例如不会吸收水分的塑料材料 或热可塑性材料;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为一几何形体的轮廓,而具有一底部(或封闭 端)31a、32a、一开放的内部空间31b、32b和一开口 31c、32c。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第 一容器31的开口 31c和第二容器32的开口 32c上一设定位置,可形成连接型态34或配置 枢接器(例如铰链),使第一容器31的开口 31c可打开或关闭地盖在第二容器32的开口 32c上,而使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的内部空间31b、32b共同界定出一模拟温室或腔室 33。该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的底部31a、32a具有多数个通孔31d、32d ;因此,外 部环境的空气、水分50和肥料60可经第一容器31的通孔31d进入该模拟温室或腔室33 里面,供给种苗x2生长的养分,然后从第二容器32的通孔32d排出。在所采较佳的实施例 中,该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的底部31a、32a具有一凸部31e、32e,配置在通孔31d、32d 的外边。具体来说,第一容器31的凸部31e可用来将水分50、肥料60限制在通孔31d分布 的范围内,使水分50和肥料60进入模拟温室或腔室33里面。第二容器32的凸部32e可 建立一个空间35,来帮助水分50顺利从第二容器32排出,例如图4所描绘的情形。可了解的是,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的内部空间31b、32b所共同建立的模拟 温室或腔室33的环境,使种苗x2的成长状态获得良好而理想的保护;同时,第一容器31和 第二容器32的通孔31d、32d使该模拟温室或腔室33与外部环境相通,因此使种苗x2在成 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外部环境。所以,当这种苗x2被转植到花盆40时,具有很高的转植 存活率。特别是该过渡移植作业不需要备置昂贵和复杂的分析系统,而且很容易操作,即使 操作人员是一般的花农或培育者,也能让种苗x2获得良好的成长状态和转植存活率。在一个修正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容器底部32a设置通孔32d的考虑,除了提供通气 和排水的作用外,在于如果种苗属于兰类,第二容器32的通孔32d型态和数量是可以修正 的;以避免让兰类种苗的根部吸收太多水分,造成根部腐朽,伤害根部的情形。代表性的来说,这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及其装置在技术手段和组成上加以考虑 了不同于已知技艺的设计课题,因此增加了种苗x2的生长、茂盛状态和范围,而包括了下 列的优点1.这种苗培育方法及其装置具备了简单的条件,而容易让人员执行和操作;并 且,大幅降低业者的成本和心血的损失。一般的花农或培育者也不需负担如旧法中,需要备 置和操作复杂的计算机、分析系统,配合相关的数据,才能获得理想的执行条件。同时,这种 苗培育方法及其装置也克服为了符合所述简单的条件,会使该种苗培育方法的设计难度提 高的课题2.针对种苗x2的移植和转植程序之间,两者的外部环境变化或差异太大的课题,特别被加以考虑,而特别提供一被定义为「过渡移植作业」的作业(c),及一包括有第一容 器31和第二容器32的培养装置30,用以建立一模拟温室或腔室33的环境,使种苗x2的成 长状态获得良好而理想的保护,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并且,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的 通孔31d、32d使该模拟温室或腔室33与外部环境相通,因此使种苗x2在成长的过程中,逐 渐适应了外部环境。所以,当这种苗x2被转植到花盆40时,其转植存活率提高到90%。
故,本发明提供了一有效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及其装置;其空间型态不同于 已知者,且具有旧法中所未有的机能,明显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
权利要求
一种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作业(a),使播种培养基配置在一无菌培养瓶内;并且封闭该培养瓶开口;一作业(b),依照种苗生长状态,实施至少一次的移植程序或移瓶作业;一作业(c),定义为「过渡移植作业」;将种苗移植到一培养装置中;所述的培养装置界定有一模拟温室或腔室;以及一作业(d),将上述种苗转植于花盆的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作业(c)将种苗移植 到培养装置中,培养约10天 6个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作业(c)的培养装 置包括一第一容器和一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具有一开放的内部空间和一开 口 ;该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内部空间共同界定形成该模拟温室或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器的开口和 第二容器的开口上一局部位置形成接合,使第一容器可藉该局部连接在第二容器的开口上 操作开启或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器和第二 容器中至少其一设有一封闭端,所述封闭端具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设有一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养装 置选择一可透光的可塑性材料制成。
8.一种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包括执行至少一次的种苗移植程序和一转植程序,其 特征在于该种苗移植程序和转植程序之间具有一过渡移植作业;所述的过渡移植作业是将种苗 移植到一界定有一模拟温室或腔室的培养装置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苗在培养装置中 培养约10天 6个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养装置包括成几 何形体的一第一容器和一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具有一开放的内部空间和一 开口 ;该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内部空间共同界定形成该模拟温室或腔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器的开口 和第二容器的开口上一局部位置形成接合,使第一容器可藉该局部连接在第二容器的开口 上操作开启或闭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器和 第二容器中至少其一设有一封闭端;所述封闭端具有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系具有一 凸部。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或11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 养装置选择一可透光的可塑性材料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养装置选择一 可透光的可塑性材料制成。
16.一种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呈几何形体的一第一容 器和一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共同界定有一模拟温室或腔室;以及至少一个 通孔,使该模拟温室或腔室与外界相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器和第 二容器中至少其一具有一开放的内部空间和一开口 ;该内部空间界定形成该模拟温室或腔 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器的开 口和第二容器的开口上一局部位置形成连接,使第一容器可藉该局部连接在第二容器的开 口上操作开启或闭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器的开 口和第二容器的开口上一局部位置配置有枢接器,使第一容器可藉该局部连接在第二容器 的开口上操作开启或闭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或18或19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至少其一设有一封闭端;所述的封闭端具有通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具有一 凸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部配置在通 孔外围。
23.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或18或19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形成对称型态。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器和第 二容器形成对称型态。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器和第 二容器形成对称型态。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器和第 二容器形成对称型态。
27.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或18或19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系选择一可透光的可塑性材料制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植物种苗整根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选择一可 透光的可塑性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一种植物种苗整根培育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主要是在种苗移植程序和转植程序之间,提供了一过渡移植作业;该过渡移植作业是将种苗移植到一培养装置中,该培养装置包括一第一容器和一第二容器,而共同建立一种模拟温室或腔室的过渡环境,来提供种苗生长和适应外部环境的作用。本发明能在简单的条件下,提高种苗培育的生长状态;并且,使种苗的转植存活率获得明显的提高。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926277SQ20091030350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蔡欣君 申请人:蔡欣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