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02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中的阳台或露台或退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是对现有建筑结构中的阳台或露台或退台的改
进,属于国际专利分类E04HI/00"住宅建筑或建筑群的总体布置、交错楼
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多、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方案中, 一梯二户式住宅已成为住宅建筑开发的主要模式,每户居住环境有限,除了底层可能带花园外,每户都不带花园,住户与大自然的沟通只能靠阳台或露台或退台,只能在阳台或露台或退台上摆放花盆,不能种养植物。而阳台或露台或退台的顶板一般为上层住户的地板,阳台或露台或退台为悬挑或为内凹式,常常被住户封闭后,亦成为室内空间的一部分。在这种住宅中,室内空间与外界情景环境相互隔绝,在户内无法享受美丽真实的自然景观。而带有花园的私家别墅占地面积大、价格昂贵,普通百姓担负不起,象我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政府也有对别墅开发的严格限制。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住宅建筑的阳台或露台或退台的陈旧设计已无法满足人们亲近自然过一种带花园的庭院式生活的渴望和对拥有一块沐浴在阳光和自然环境、空气下的室外私有花园领地的追求。为此,各种针对现有建筑结构中的阳台或露台的改进方案应运而生例如,公开号为CN1667218的发明专利申请《6_50层塔板楼台板结构花园洋房》,楼体为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包括墙体、楼板和门窗,在住宅窗外构建空中花园,空中花园的载体是台板结构,上述"台"是指下部完全用下层楼体支撑的混凝土平台,上述的"板"是指从上述混凝土台的边缘向外挑出、并与平台连为一体的混凝土挑板,上述台板结构空中花园有围护。空中花园有凹台挑板结构、凸台挑板结构和凸凹混和台板结构三类。
例如,公开号为CN101177975的发明专利申请《露台设置在自己屋面的多、高层住宅》,为现浇混凝土结构,顶层单套住宅为跃层,顶层住宅跃下层有通往顶层住宅跃上层的室内楼梯,上述室内楼梯的上端不是在顶层住宅跃下层的正上方,而是向斜上方延伸至顶层住宅跃上层,顶层住宅跃上层与顶层住宅跃下层左右或右左交错设置,即顶层住宅跃上层的楼地板不是顶层住宅跃下层的楼顶板,顶层住宅跃上层在与顶层住宅跃下层同层相邻的次顶层邻居住宅的上层,顶层住宅跃下层的上面有屋顶露台,该屋顶露台归顶层住宅一户所有和使用,楼顶呈凸凹交错形状。
例如,公开号为CN2547818的实用新型专利《户户带花园或露台的住宅》,每单元两户,每户不仅包含了室内空间,还包含了与外界情景环境容为一体的室外空间,即天、地、四周都属于户内自有的情景花园和景观露台;建筑物的向阳面有层层退台的台阶状结构, 一层的两户中间设有单元门,一层的前中部凸出,里面设有门厅,外面设有阳光房,阳光房侧面和单元前面形成半围合的情景花园;二层的两户在中间有楼梯,在一层阳光房的部位退台,形成二层的景观露台;三层的两户在二层门厅的部位退台,形成三层的景观露台;四层的两户在两边部退台,形成四层的景观露台;四层半在坡顶的位置退台,形成四层半的景观露台。
例如,公开号为CN2895621的实用新型专利《具有空中花园式露台的生态型住宅楼》,其特征在于组成楼宇主体的各层或各户设计成向后或向左右逐户退台的结构,让上一层住户的露台位于下层住户退台后的屋面上,即楼宇主体各层或各户的平面布局从下往上设计成从大向小逐个变化的趋势,并使各层或各户的露台建成类似台阶状的结构,且不完全处在同一个投影面上,使每家每户均可获得直射阳光的露台。
然而,上述改进方案仍属于正常梁板设计,特别是为照顾到花园露天而造成楼宇立面花园错乱,影响立面造型;错乱的花园位子使户型混乱即上层客厅会是下层卧室顶或上层花园与下层客厅相接、下层花园与上层卧室相接、或本层花园与卧室相通等,这种设计邻里和自家都可能互相干扰彼此正常生活或花园与卧室相接为观赏和种植劳动带来不便。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给出一种新型的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这种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为上反梁下沉楼板设计,楼板设计在上反梁下方,花园四周以上反梁为边梁替代种植土壤围护墙,边梁底面与花园楼板底面设在同一平面,当花园四周在无边梁设计时可在无边梁的边设计砌筑挡墙代边梁(代替边梁)做种植土壤围护墙,花园并设计自动渗泄水,具有借助边梁或代边梁及下沉楼板结构增加花园空间,借助边梁或代边梁与下沉楼板形成的U槽形状做U槽防水,渗灌的多余水分和植物根部通气均可通过渗流管解决。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包括有边梁或代边梁、楼板,其特点是所述边梁或代边梁为上反梁结构,所 述楼板为设置在边梁或代边梁下方的下沉楼板,所述楼板四周做围护的边梁 或代边梁的上部设有反水沿。
为更好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下沉楼板上方为找坡层,找坡层 上方为防水层,防水层沿边梁或代边梁向上反至反水沿,防水层低位处设有 渗流道,渗流道与楼宇排水管相通。
为更好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防水层上为保温层,保温层上为 找平层,找平层上为种植技术层,种植技术层包括铺设阻根层、渗灌管、种 植土壤等。
为更好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花园中还设有由雨水干线管、雨 水收集容器、雨水滴灌阀、溢水管组成的雨水收集装置,其中雨水收集容器 内设有溢水管,雨水收集容器下部设有雨水滴灌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反梁(边梁)设 计,使下沉楼板设计在边梁或代边梁下方,花园四周以上反梁为边梁或代边 梁替代种植土壤围护墙,花园并设计自动渗泄水,具有借助边梁或代边梁及 下沉楼板结构增加花园空间,借助边梁或代边梁与下沉楼板形成的u槽形状 做U槽防水,渗灌的多余水分和植物根部通气均可通过渗流管解决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给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渗流道处的局部放大图3为本实用新型给出实施例(设有雨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雨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 图2所示,这种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包括有边梁或代 边梁1、下沉楼板2,所述边梁或代边梁1为上反梁结构或下沉楼板结构, 所述下沉楼板2设置在边梁或代边梁1下方,所述下沉楼板2四周做围护的 边梁或代边梁1的上部设有反水沿3,所述下沉楼板2上方为找坡层4,找 坡层4上方为防水层5,防水层5沿边梁或代边梁1向上反至反水沿3,防 水层5低位处设有渗流道6,渗流道6与楼宇排水管7相通。
如图3 图4所示,所述防水层5上为保温层8,保温层8上为找平层 9,找平层9上为种植技术层10,种植技术层10上包括铺设阻根层、渗灌 管、种植土壤等。
花园中还设有由楼宇排水管7、雨水收集容器12、雨水滴灌阈13、溢 水管14组成的雨水收集装置,其中雨水收集容器12内设有溢水管14,雨 水收集容器12下部设有雨水滴灌阀13。
权利要求1.一种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包括有边梁或代边梁、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或代边梁为上反梁结构,所述楼板为设置在边梁或代边梁下方的下沉楼板,所述下沉楼板四周做围护的边梁或代边梁的上部设有反水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楼板上方为找坡层,找坡层上方为防水层,防水层沿边梁或代边梁向上反至反水沿,防水层低位处设有渗流道,渗流道与楼宇排水管相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上为保温层,保温层上为找平层,找平层上为种植技术层,种植技术层包括铺设阻根层、渗灌管、种植土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园中还设有由雨水干线管、雨水收集容器、雨水滴灌阀、溢水管组成的雨水收集装置,其中雨水收集容器内设有溢水管,雨水收集容器下部设有雨水滴灌阀。
专利摘要一种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包括有边梁或代边梁、楼板,其特点是边梁或代边梁为上反梁结构,楼板为设置在边梁或代边梁下方的下沉楼板,楼板四周做围护的边梁或代边梁的上部设有反水沿,下沉楼板上方为找坡层,找坡层上方为防水层,防水层向上反至反水沿,防水层低位处设有渗流道,渗流道与楼宇排水管相通,防水层上为保温层,保温层上为找平层,找平层上为种植技术层,种植技术层包括铺设阻根层、渗灌管、种植土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反梁设计,花园四周有以梁为种植土壤围护并设计自动渗泄水,具有借助梁板结构增加花园空间,借助上反梁的U槽形状做U槽防水,渗灌的多余水分和植物根部通气均可通过渗流管解决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G25/02GK201424820SQ2009200143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
发明者杨建良 申请人:杨建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