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0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复式播种机。
背景技术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具有工作效率高、播种量精确、节省工时和种子等优点,深受农 民喜欢,但是由于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在使用时需要有配套的动力驱动气吸风机工作,以及 旋耕、灭茬机工作时需要较大的动力,因此,尚无将气吸式精量播种与旋耕、灭茬机集成制 成联合播种机的先例。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该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能够实现垄间深松、灭茬、 苗带深旋、精量播种作业一次完成。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由深松作业单元和 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单元构成,所述深松作业单元和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单元通过连接方 钢连接,所述深松作业单元包括前后横梁、位于前后横梁上方的牵引连接装置和变速机构、 在前后横梁的两端设有侧板,在侧板下部装有与横梁相平行的免耕刀轴,在免耕刀轴上焊 接刀库,灭茬刀通过螺栓固定插接于刀库内,在前横梁上连接深松犁座,深松犁钩通过螺栓 固定于深松犁座内,在深松犁钩下端部装有深松犁尖,所述变速机构由同一动力输入花键 轴驱动的减速机构和增速机构构成,减速机构的输出动力驱动免耕刀轴转动,增速机构的 输出动力驱动气吸风机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减速机构为通过链条与动力输入花键轴连接的 齿轮减速器,所述增速机构由与动力输入花键轴直联的皮带轮、增速并联皮带轮、风机皮带 轮和连接各皮带轮的皮带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灭茬刀沿免耕刀轴轴向分组布置。 灭茬刀库在免耕刀轴外表面上沿螺线布置。 灭茬刀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直线型 每个灭茬刀组沿免耕刀轴轴向的宽度为100-150mm。 每个灭茬刀组由10-14片灭茬刀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灭茬刀组数与深松犁钩数目相同,灭茬刀组中心
间距与深松犁钩间距相同,灭茬刀组与深松犁钩沿免耕刀轴轴向交替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是在改进所述牵引连接装置为牵引架,牵引架中心及
动力输入花键轴位于两端的深松犁钩连线的中心。 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了将深松作业单元和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 单元连接在一起组成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并且采用由同一动力输入花键轴驱动减速机构 和增速机构,减速机构的输出动力驱动免耕刀轴转动,增速机构的输出动力驱动气吸风机工作的技术方案,使本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用一台拖拉机牵引和驱动就能够实现垄间深 松、灭茬、苗带深旋、播种作业一次完成;采用动力输入花键轴与齿轮减速器通过链条传动, 使动力传递可靠,动力损失小;采用皮带轮和皮带构成的增速机构,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 阻力小的优点;由于采用灭茬刀沿免耕刀轴轴向分组布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灭茬刀沿免 耕刀轴轴向均匀密集布置,灭茬旋耕作业时与土壤接触面大造成工作阻力大、且不符合保 护性耕作要求的缺点,而灭茬刀沿免耕刀轴轴向分组布置按照保护性耕作的要求仅对苗带 (宽度为100-150mm)进行灭茬、深旋作业,做到提水保墒,同时,减小了工作阻力,在不增加 牵引和驱动动力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单次作业的垄数,此外,与普通旋耕机相比减少灭茬刀 片的数量,节约了制造成本;由于采用了灭茬刀组数与深松犁钩数目相同,灭茬刀组中心间 距与深松犁钩间距相同,灭茬刀组与深松犁钩沿免耕刀轴轴向交替布置,使垄沟深松作业 与苗带深旋作业互不干扰,实现垄沟深松作业与苗带深旋作业一次完成;由于每个灭茬刀 组沿免耕刀轴轴向的宽度为100-150mm,每个灭茬刀组由10-14灭茬刀组成,灭茬刀在免耕 刀轴外表面上沿螺线布置,灭茬刀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直线型,实现了由灭茬刀进行灭茬、深 旋作业一次完成,较普通采用灭茬轴和旋耕轴组合的灭茬旋耕机相比,减少了旋耕轴和旋 耕刀片,节约的制造成本,且工作阻力更小;由于牵引架中心及动力输入花键轴位于两端的 深松犁钩连线的中心,避免了在作业时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跑偏,同时,动力输入花键轴与 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联接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的免耕刀轴上刀库布置放大展开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的主体结构。本深松免耕精量播种 机,由深松作业单元I和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单元II构成,所述深松作业单元I和气吸式 精量播种作业单元II通过连接方钢1连接,连接方钢1与U形卡2配合将深松作业单元I 和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单元II连接在一起,当仅做深松和灭茬旋耕用而不需要播种时,可 以方便的拆除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单元II,而换上振压辊进行整地作业。所述深松作业单 元I包括前横梁5、后横梁4,位于前后横梁上方的牵引连接装置15和变速机构。如图1、图 3所示,在前后横梁的两端设有侧板20,在侧板20下部装有与横梁相平行的免耕刀轴17, 免耕刀轴17通过轴承座22与侧板20相连,轴承座22通过侧板20外侧的轴承座盖21和 螺丝固定在侧板20上,在免耕刀轴17上焊接刀库19,灭茬刀18通过螺栓固定插接于刀库 19内,灭茬刀18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直线型,灭茬刀18沿免耕刀轴17轴向分组布置,本实施 例中灭茬刀18沿免耕刀轴17轴向分4组布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同时灭茬、旋耕 的垄数进行增减调整,每个灭茬刀组沿免耕刀轴轴向的宽度为100-150mm,每个灭茬刀组由 10-14灭茬刀组成,灭茬刀库19在免耕刀轴17外表面上沿螺线布置,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刀库布置放大展开示意图。在前横梁5上连接深松犁座 8,深松犁钩7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于深松犁座8内,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调整深 松犁钩7的上下位置,实现深松深度的调整,在深松犁钩下端部装有深松犁尖6。灭茬刀组 数与深松犁钩7数目相同,灭茬刀组中心间距与深松犁钩7间距相同,灭茬刀组与深松犁钩 7沿免耕刀轴17轴向交替布置,本实施例中灭茬刀组与深松犁钩均为4个。 如图1所示,所述变速机构由同一动力输入花键轴14驱动的减速机构和增速机构 构成,减速机构的输出动力驱动免耕刀轴17转动,增速机构的输出动力驱动气吸风9机工 作,作业时,动力输入花键轴14同时驱动免耕刀轴17和气吸风机9转动工作。所述减速机 构为齿轮减速器3,齿轮减速器3通过链条16与动力输入花键轴14连接,所述增速机构由 与花键轴14直联的皮带轮13、增速并联皮带轮12、风机的皮带轮10和连接各皮带轮的皮 带11构成。 所述牵引连接装置15为牵引架,牵引架中心及动力输入花键轴位于两端的深松 犁钩连线的中心位置。
权利要求一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由深松作业单元(I)和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单元构成(II),所述深松作业单元和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单元通过连接方钢(1)连接,所述深松作业单元包括前后横梁(5、4)、位于前后横梁上方的牵引连接装置和变速机构、在前后横梁(5、4)的两端设有侧板(20),在侧板下部装有与横梁相平行的免耕刀轴(17),在免耕刀轴上焊接刀库(19),灭茬刀(18)通过螺栓固定插接于刀库(19)内,在前横梁(5)上连接深松犁座(8),深松犁钩(7)通过螺栓固定于深松犁座内,在深松犁钩下端部装有深松犁尖(6),所述变速机构由同一动力输入花键轴(14)驱动的减速机构和增速机构构成,减速机构的输出动力驱动免耕刀轴(17)转动,增速机构的输出动力驱动气吸风机(9)工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减速机构为通过 链条(16)与动力输入花键轴(14)连接的齿轮减速器(3),所述增速机构由与动力输入花键 轴(14)直联的皮带轮(13)、增速并联皮带轮(12)、风机皮带轮(10)和连接各皮带轮的皮 带(11)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灭茬刀沿免 耕刀轴轴向分组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轴外表面上沿螺线布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的投影为直线型。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刀轴轴向的宽度为100-150m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灭茬刀组成。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钩数目相同,灭茬刀组中心间距与深松犁钩间距相同,灭茬刀组与深松犁钩沿免耕刀轴轴 向交替布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牵引连接装置为 牵引架,牵引架中心及动力输入花键轴位于两端的深松犁钩连线的中心。-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其特征是灭茬刀库(19)在免耕 -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其特征是灭茬刀(18)在水平面 -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其特征是每个灭茬刀组沿免耕 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其特征是每个灭茬刀组由10-14 -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其特征是灭茬刀组数与深松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该深松免耕精量播种由深松作业单元和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单元构成,所述深松作业单元和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单元通过连接方钢连接,所述深松作业单元包括前后横梁、位于前后横梁上方的牵引连接装置和变速机构、在前后横梁的两端设有侧板,在侧板下部装有与横梁相平行的免耕刀轴,在免耕刀轴上焊接刀库,灭茬刀通过螺栓固定插接于刀库内,在前横梁上连接深松犁座,深松犁钩通过螺栓固定于深松犁座内,在深松犁钩下端部装有深松犁尖,所述变速机构由同一动力输入花键轴驱动的减速机构和增速机构构成,该深松免耕精量播种机能够实现垄间深松、灭茬、苗带深旋、精量播种作业一次完成。
文档编号A01B33/10GK201440789SQ2009200145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2日
发明者董俊龙 申请人:董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