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7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场驱鸟的驱鸟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
背景技术
多年来,机场驱鸟问题一直是困扰全球各国航空业的共同难题,由于现代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的飞行速度高,飞机价格昂贵,一旦遭遇飞鸟撞击所造成的损失巨大;目前,根据世界范围内公开报道的飞鸟撞击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损失的灾害事故,已被国际航空联合会作为鸟害升级为A类航空灾难。 为防止鸟类及其麻雀群撞击正在起飞或降落的飞机,需要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鸣炮驱鸟,通过巨响声来驱鸟是目前驱鸟方式中一种行之有效且成本低廉的驱鸟方式,为此在国外首先出现了利用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发生爆炸原理设计的驱鸟煤气炮;但此方式存在煤气瓶处理不当会发生爆炸,而且一些边远地区及特殊地方(如边防部队), 一般离煤气站距离又很远,煤气不容易配制。 已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01250730. X是一种爆震式驱鸟炮,其专利技术采用了"液化气+氧气"混合后燃烧,利用产生的爆炸声来驱鸟;存在的不足是其结构复杂,燃料品种单一,驱鸟效果存在局限性,还是不能很好保证机场的安全。 目前的驱鸟方式、方法大多单一,往往采用一种固定方式进行,鸟类很容易适应,致使驱鸟效果不佳。能够综合利用各种驱鸟设备,并不断组合各种驱鸟方法,使得鸟类无所适从,才是驱鸟装备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经设计研制提供一种改进了的更为安全、更有效地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该装置综合利用了智能控制,无线通讯,太阳能供电技术;而且燃料与助燃剂(氧气)分开放置,实行有效隔离,提高了安全性,还可随机调整驱鸟炮的方向,有助于加强驱鸟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具有驱鸟效果比一般驱鸟炮更好,耐鸟类适应性更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包括炮管、燃料室、气瓶室、控制室、旋转炮塔、太阳能供电系统;进一步包括炮管(1)由火炮内管(2)、炮管外壳(3)、后排油舱(4)构成,炮管(1)放置在左支撑箱(5)及右支撑箱(6)的中部,并与左右支撑箱(5)、 (6)相铰接;左支撑箱(5)内设置有自动控制电器装置(7),右支撑箱(6)内设置有氧气配备装置;燃料室(8)设置在炮管(1)管体的上部仓内,气瓶室(9)设置在炮管(1)管体的正下方的氧瓶仓内;其特征在于燃料室(8)内设有脉冲点火器(10)、充氧嘴(11)、油路电磁阀(12)、注油嘴(13),其外部设有可关闭的上仓盖(14);气瓶室(9)的前端装有隔热板,内壁装有隔热材料,其外部设有可推拉的托架板(16)及提手(17);托架板(16)的上端通过螺栓(18)、蝴蝶螺母(19)、卡板(20)及螺栓螺母(21)与炮管外壳(3)的上部连接,其下端通过铰链轴(22)与炮管的后排油舱(4)的一侧下端铰接;炮管(D、燃料室(8)、气瓶室(9)均为分离的腔体,并连同左右支撑箱(5) 、(6)固定置放在固定连接架(23)上,炮管(1)的燃烧腔通过输油管与燃料室(8)内所设的油路电磁阀(12)相连;电机(26)安装在底盘座(27)上,电机(26)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机(28)连接,减速机(28)的动力输出轴与拨轮轴(29)连接,拨轮轴(29)与设置在下连接钢板(25)上的拉杆轴(30)连接,并通过上连接钢板(24)及下连接钢板(25)与固定连接架(23)连接。[0008] 所述炮管(1)的顶部开口比炮管管体大,在炮管(1)顶部与炮管管体结合处设有多处缝隙。 所述燃料室(8)内靠近气瓶室的一侧装有耐热材料,在燃料室的下端设有开口,燃料室内放置有液体燃料。 所述气瓶室(9)内放置有耐高压氧气瓶(15)。 所述左支撑箱(5)内设置的自动控制电气装置包括由单片机构成的自动控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太阳能充放电模块,通过数据线或信号线互连接。 所述右支撑箱(6)内设置的氧气配备装置包括氧气低压表(31)及氧气高压表(32)连接氧气减压阀(33);氧气止回阀(34)和氧气进气口 (35)与氧气减压阀(33)连接,并固定在内设的固定支架(36)上。 所述旋转炮塔的信号由无线控制方式人工遥控驱动旋转炮塔左右旋转。[0014] 所述燃料可以为汽油、柴油、煤油、酒精等多种液体燃料。[0015] 所述该装置的金属材料全部采用不锈钢制造。[001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显著效果是 1、该驱鸟炮使用的燃料广泛,可使用多种液体燃料,比使用气体燃料更安全,也方便配备,可根据部队配备的制氧站,氧气更容易配备;[0018] 2、燃料与助燃剂分置,使得该装备安全可靠; 3、智能无线控制及电脑预先设置的程序,结合太阳能供电技术,使该装备部署灵活,操作简单,可防止出现人为事故; 4、无线控制方式人工远程遥控的旋转炮塔信号设置,使旋转炮塔可以左右旋转,亦可随机调整火炮方向,提高了驱鸟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5、该装置设计合理,拆卸维护方便;驱鸟效果比一般的驱鸟炮更好,耐鸟适应性更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电器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中,1-炮管、2_火炮内管、3_火炮管外壳、4_后排油仓、5_左支撑箱、6_右支撑箱、7_自动控制电器装置、8-燃料室、9-气瓶室、10-脉冲点火器、ll-充氧嘴、12-油路电磁阀、13-注油嘴、14-上仓盖、15-氧气瓶、16-托架板、17-提手、18-M10不锈钢螺栓、19-蝴蝶螺母、20-卡板、21-M6螺栓螺母、22-铰链轴、23-固定连接架、24_上连接钢板、25_下连接钢板、26-电机、27-底盘座、28-减速机、29-拨轮轴、30_拉杆轴、31_氧气低压表、32-氧气高压表、33-氧气减压阀、34-氧气止回阀、35-氧气进气口 、36-固定支架、37-工具夹、38-接收天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包括炮管、燃料室、气瓶室、控制室、旋转炮塔、太阳能供电系统;进一步包括炮管1由火炮内管2、炮管外壳3、后排油舱4构成,其炮管长为1. 5m,内径10Cm,壁厚4Cm ;炮管1的顶部开口比炮管管体大,在炮管1顶部与炮管管体结合处设有许多缝隙,当水流入炮管口时,水会经过缝隙直接流到地上,不会流入炮管底部;炮管1放置在左支撑箱5及右支撑箱6的中部,并与左右支撑箱5、6相铰接。左支撑箱5内设置有自动控制电器装置7,由无线遥控、程序控制各动作的时序;右支撑箱6内设置有氧气配备装置,包括氧气低压表31及氧气高压表32与氧气减压阀33相连,氧气止回阀34和氧气进气口 35与氧气减压阀33相连,并固定在内设的固定支架36上;在右支撑箱6内下端设有工具夹37。燃料室8设置在炮管1管体的上部仓内,内设有脉冲点火器10、充氧嘴11、油路电磁阀12、注油嘴13等,在靠近气瓶室的一侧装有耐热材料,在燃料室的下端设有开口,燃料室内存放有容量为0. 5升的燃料瓶,其外面设有可关闭的上仓盖14。气瓶室9设置在炮管1管体下方的氧瓶仓内,气瓶室的前端装有隔热板,防止储油室发生火灾时波及氧气瓶的安全,其内壁装有隔热材料,可确保燃料耗尽而氧气瓶受到的影响有限,在气瓶室中存放有10升的耐高压氧气瓶,外面设有可推拉的托架板16 ;托架板16的上端通过螺栓18、蝴蝶螺母19、卡板20、螺栓螺母21与炮管外壳(3)的上部连接,其下端通过铰链轴22与炮管的的后排油舱(4)的一侧下端铰接。炮管1、燃料室8、气瓶室9均为分离且封闭的腔体,并连同左右支撑箱5、6固定置放在固定连接架23上。炮管1的燃烧腔通过输油管与燃料室所设的油路电磁阀12相连;电机26安装在底盘座27上,电机26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机28连接,减速机28的动力输出轴与拨轮轴29连接,拨轮轴29与设置在下连接钢板25上的拉杆轴30连接,并通过上连接钢板24及下连接钢板25与固定连接架23连接。[0027] 炮管、燃料室、气瓶室、控制室(内含电池)、太阳能板,全部的金属材料采用不锈钢制造,美观且又耐腐蚀极强。 本驱鸟炮采用燃料与助燃剂分置的方式,燃料与助燃剂充入燃烧室的量由电脑自动控制,不需人工干预,因此安全可靠。燃料可以为汽油、柴油、煤油、酒精等多种液体燃料。[0029] 参照图2,左支撑箱5的外顶端设有接收天线38,在左支撑箱5内设置的自动控制电气装置7包括由单片机构成的自动控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太阳能充放电模块以及一块2安时12V的锂电池,通过数据线或信号线互相连接。其配备的太阳能板大小为0. 1平方米,可保证一个月不充电的情况下系统正常运行;由控制器通过预设程序自动控制燃料与氧气的加入量,点火时机;开炮信号以及炮塔旋转信号由无线控制方式人工远程遥控,旋转炮塔可以左右旋转,使火炮方向可随机调整,提高了驱鸟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整个供电由太阳能充放电单元完成。无线遥控可以一键控制数量不限的驱鸟炮,遥控距离可达5公里。 本驱鸟炮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由控制器打开燃料室内液体燃料电磁阀,按已设定的程序控制一定量的燃料流入炮管底部,关闭送燃料电磁阀;控制器打开送气电磁阀,按已设定的程序控制一定量的氧气进入炮管,然后关闭送气电磁阀;由控制器将点火装置打开点火,氧气与液体燃料混合后爆炸,发出巨大声响。此时,炮管中的燃料并没有全部消耗完,间隔数秒后,控制器再次打开送气电磁阀送入一定量的氧气进入炮管,然后关闭送气电磁阀;控制器将点火装置打开点火,此时氧气过量,炮管中燃料完全耗尽。该装置采用燃料与助燃剂分置的方式,燃烧腔中只有几毫升的燃料,氧气供应量最多充满整个炮管,如有多余的氧气必然从炮口散发出去。采用两次充气两次点火技术,当第一次充气点火后,燃料有剩余,氧气耗尽,保证了第一声炮响的声音足够大;第二次充气点火后,氧气过量,燃料耗尽,保证了再次加油前炮管中无残余燃料。该驱鸟炮利用氧气与液体燃料混合后发生爆炸的原理,依靠高温气体膨胀产生的巨大声响和低频段声压对鸟类听觉进行剌激为主来达到驱鸟目的,其声音传播远,声压巨大,使鸟类能够快速逃离单元的影响区,增加了该装备的耐鸟类适应性,驱鸟效果比一般驱鸟炮更为显著。
权利要求一种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包括炮管、燃料室、气瓶室、控制室、旋转炮塔、太阳能供电系统;进一步包括炮管(1)由火炮内管(2)、炮管外壳(3)、后排油舱(4)构成,炮管(1)放置在左支撑箱(5)及右支撑箱(6)的中部,并与左右支撑箱(5)、(6)相铰接;左支撑箱(5)内设置有自动控制电器装置(7),右支撑箱(6)内设置有氧气配备装置;燃料室(8)设置在炮管(1)管体的上部仓内,气瓶室(9)设置在炮管(1)管体的正下方的氧瓶仓内;其特征在于燃料室(8)内设有脉冲点火器(10)、充氧嘴(11)、油路电磁阀(12)、注油嘴(13),其外部设有可关闭的上仓盖(14);气瓶室(9)的前端装有隔热板,内壁装有隔热材料,其外部设有可推拉的托架板(16)及提手(17);托架板(16)的上端通过螺栓(18)、蝴蝶螺母(19)、卡板(20)及螺栓螺母(21)与炮管外壳(3)的上部连接,其下端通过铰链轴(22)与炮管的后排油舱(4)的一侧下端铰接;炮管(1)、燃料室(8)、气瓶室(9)均为分离的腔体,并连同左右支撑箱(5)、(6)固定置放在固定连接架(23)上,炮管(1)的燃烧腔通过输油管与燃料室(8)内所设的油路电磁阀(12)相连;电机(26)安装在底盘座(27)上,电机(26)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机(28)连接,减速机(28)的动力输出轴与拨轮轴(29)连接,拨轮轴(29)与设置在下连接钢板(25)上的拉杆轴(30)连接,并通过上连接钢板(24)及下连接钢板(25)与固定连接架(23)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管(1)的顶部开口比炮管管体大,在炮管(1)顶部与炮管管体结合处设有多处缝隙。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室(8)内靠近气瓶室的一侧装有耐热材料,在燃料室的下端设有开口 ,燃料室内放置有液体燃料。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室(9)内放置有耐高压氧气瓶(15)。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箱(5)内设置的自动控制电气装置(7)包括由单片机构成的自动控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太阳能充放电模块,通过数据线或信号线相互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箱(6)内设置的氧气配备装置包括氧气低压表(31)及氧气高压表(32)与氧气减压阀(33)相连,氧气止回阀(34)和氧气进气口 (35)与氧气减压阀(33)相连,并固定在内设的固定支架(36)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炮塔的信号由无线控制方式人工遥控驱动旋转炮塔左右旋转。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可以为汽油、柴油、煤油、酒精多种液体燃料。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金属材料全部采用不锈钢制造。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式多燃料驱鸟炮,炮管放置在左右支撑箱的中部,并与左右支撑箱相铰接;左支撑箱内设置有自动控制电器装置,右支撑箱内设置有氧气配备装置,燃料室设置在炮管管体的上部仓内,气瓶室设置在炮管管体的正下方;炮管、燃料室、气瓶室均为分离的腔体,并连同左右支撑箱置放在固定连接架上;电机安装在底盘座上,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拨轮轴连接,拨轮轴与设置在下连接钢板的拉杆轴连接;该装置综合利用了智能控制器及太阳能供电技术,且燃料与助燃剂分开放置,实行有效隔离,还可随机调整驱鸟炮的方向;由无线遥控液体燃料与氧气混合的驱鸟炮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耐鸟类适应性强,驱鸟效果比一般驱鸟炮好。
文档编号A01M29/20GK201528616SQ2009201443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8日
发明者冉令博, 刘文光, 王春生 申请人:兰州零午物资供应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