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61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具有缓冲效应,又具有开启上机壳功能的圆锥式制砂机上
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属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匹配结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101362112A、名称"一种干式制砂法及所用的干式制砂机",包括中空的破碎工作腔,在破碎工作腔的下方设有中空的除尘工作腔,下料通道的上端与下料口密封相连,下料通道的下端位于除尘工作腔内,在除尘工作腔上还设有通气口 ,风道位于除尘工作腔内,下料通道的下端与风道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除尘工作腔的底面设有出口 ;吸尘组件穿过出口后与风道的下端密封相连,或者吸尘组件与通气口密封相连。其不足之处一是效率低、能耗高;二是制砂的方式是铁打石,即机器将石块抛摔在高强度的合金壁上,使石块破碎制砂,因此制砂成品率低,而设备成本高、制砂成本高;三是由于不是圆锥式制砂机结构,因此无需在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

发明内容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具有缓冲效应,又具有开启上机壳功能的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制砂机上机壳和下机壳间的四周分别置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悬挂油缸总成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当圆锥式制砂机制砂腔进入无法破碎的硬物时,其制砂腔所产生的反向冲击力通过上机壳直接作用在上机壳和下机壳间的悬挂油缸总成上,位于悬挂油缸总成中活塞一侧的液压油腔内的液压油在活塞的作用下被挤压且通过管路进入氮气压縮膨胀包内且将位于氮气压縮膨胀包内的氮气包压縮,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确保制砂腔及上机壳不会被损坏;当无法破碎的硬物消失后,进入氮气压縮膨胀包内的液压油对氮气包所产生的压力失去,氮气包失压自动膨胀,将进入氮气压縮膨胀包内的液压油通过管路挤回悬挂油缸总成中活塞一侧的液压油腔内,使上机壳复位;当制砂腔需要开启清腔时,液压系统将带压的液压油通过管路注入悬挂油缸总成中活塞的另一侧的液压油腔内且活塞通过活塞杆、托板及拉杆将上机壳升起,待清腔完成后,液压系统泄压至设定油压,即可使上机壳复位;二是由于悬挂油缸总成是悬挂在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不仅具有动态缓冲的作用,确保上机壳与下机壳间的安合,而且具有动态开启的功能,确保上机壳的升起和复位。2、位于悬挂油缸总成活塞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与氮气压縮膨胀包连通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氮气包中的气体为隋性气体,安全可靠。当带压液压油进入氮气压縮膨胀包内时,由于氮气压縮膨胀包由氮气包及壳体构成,氮气压縮包位于壳体内且氮气包压力为事先设定好,而壳体是不可压縮变形的钢性壳体,因此液压油进入壳体与氮气包间时,只能强行将氮气包压縮变形,当液压油失压时,其被压縮的氮气包自动复位膨胀且将液压油通过管路压回悬挂油缸总成活塞一侧的油腔内。[0005] 技术方案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制砂机上机壳和下机壳
间分别置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悬挂油缸总成,位于悬挂油缸总成活塞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
与氮气压縮膨胀包连通且用于缓冲上机壳所承受的冲击力及升降上机壳。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具有缓释制砂腔对上机壳所产生的冲击破坏
力,确保了上机壳及制砂腔不被损坏;二是具有升降上机壳的功能,不仅避免了圆锥式制砂
机的过载起动,而且方便故障的清除、实现了对整机设备的方便、快捷、清腔。

图1是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的示意图。[0008] 图2是悬挂油缸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参照附图1和2。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制砂机上机壳1和下机壳11间分别置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悬挂油缸总成9,位于悬挂油缸总成9活塞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与氮气压縮膨胀包6连通且用于缓冲上机壳1所承受的冲击力及升降上机壳上机壳l。 所述油缸8为双油腔油缸,位于悬挂油缸总成9活塞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与氮气压縮膨胀包6连通,位于悬挂油缸总成9活塞另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与液压系统连接。[0011] 所述缓冲悬挂油缸总成9中油缸8尾部的吊耳7通过销轴与下机壳11上端翻边上的吊耳5连接,油缸8中的活塞杆10下端与托板12连接(油缸8中的活塞杆10下端与托板12铰接且可转动),两根拉杆3 —根与托板12连接且位于油缸8两侧,两根拉杆3上部呈凸台杆且凸台与上机壳翻边中的杆孔四周卡接、杆穿过上机壳翻边中的杆孔且采用螺帽2固紧。所述氮气压縮膨胀包6由氮气包及壳体构成,氮气压縮包位于壳体内,位于悬挂油缸总成9活塞一侧进油腔通过管路与壳体连通。当圆锥式制砂机制砂腔进入无法破碎的硬物时,其制砂腔所产生的反向冲击力通过上机壳1直接作用在上机壳1和下机壳间11的悬挂油缸总成9上,位于悬挂油缸总成9中活塞一侧的液压油腔内的液压油在活塞8的作用下被挤压且通过管路进入氮气压縮膨胀包6内且将位于氮气压縮膨胀包6内的氮气包压縮,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当无法破碎的硬物消失后,进入氮气压縮膨胀包6内的液压油对氮气包所产生的压力失去,氮气包失压自动膨胀,将进入氮气压縮膨胀包6内的液压油通过管路挤回悬挂油缸总成中活塞8—侧的液压油腔内,使上机壳1复位;当制砂腔需要开启清腔时,液压系统将带压的液压油通过管路注入悬挂油缸总成9中活塞8的另一侧的液压油腔内且活塞8通过活塞杆10抻出作用在托板12上,由于托板12与活塞杆10铰接且托板12所产生的反向作用力,迫使与托板连接的拉杆3上升,由于拉杆3上部呈凸台杆且凸台与上机壳翻边中的杆孔四周卡接、杆穿过上机壳翻边中的杆孔且采用螺帽2固紧,因此拉杆3将上机壳1升起,待清腔完成后,液压系统泄压至设定油压,拉杆3带动上机壳1复位。[0012] 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方法它包括液压系统,制砂机上机壳1和下机壳11间的四周分别置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悬挂油缸总成9,位于悬挂油缸总成9活塞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与氮气压縮膨胀包6连通且油腔内的液压油为设定的带压液压油,位于悬挂油缸总成9活塞另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与液压系统连接,当圆锥式制砂机制砂腔进入无法破碎的硬物时,其制砂腔所产生的反向冲击力通过上机壳1直接作用在上机壳1和下机壳ll间的悬挂油缸总成9上,位于悬挂油缸总成9中活塞一侧的液压油腔内的液压油在活塞的作用下被挤压且通过管路进入氮气压縮膨胀包6内且将位于氮气压縮膨胀包6内的氮气包压縮,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当无法破碎的硬物消失后,挤压氮气包的液压油失压、氮气包自动膨胀,将进入氮气压縮膨胀包6内的液压油通过管路挤回悬挂油缸总成9中活塞一侧的液压油腔内,上机壳1复位;当制砂腔需要开启清腔时,液压系统将带压的液压油通过管路注入悬挂油缸总成9中活塞的另一侧的液压油腔内且活塞通过活塞杆10、托板12及拉杆3将上机壳1升起,待清腔完成后,液压系统泄压至设定油压,即可使上机壳1复位。[0013]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凸台杆的杆上套有杆套4。[0014]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其特征是制砂机上机壳和下机壳间分别置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悬挂油缸总成,位于悬挂油缸总成活塞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与氮气压缩膨胀包连通且用于缓冲上机壳所承受的冲击力及升降上机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悬挂油缸总成中油缸尾部的吊耳通过销轴与下机壳上端翻边上的吊耳连接,油缸中的活塞杆下端与托板连接,两根拉杆一根与托板连接且位于油缸两侧,两根拉杆上部呈凸台杆且凸台与上机壳翻边中的杆孔四周卡接、杆穿过上机壳翻边中的杆孔且采用螺帽固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凸台杆的杆上套有杆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氮气压縮膨胀包由氮气包及壳体构成,氮气压縮包位于壳体内,位于悬挂油缸总成活塞一侧进油腔通过管路与壳体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油缸中的活塞杆下端与托板铰接且可转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油缸为双油腔油缸,位于悬挂油缸总成活塞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与氮气压縮膨胀包连通,位于悬挂油缸总成活塞另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与液压系统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具有缓冲效应,又具有开启上机壳功能的圆锥式制砂机上下机壳缓冲开启动配合结构,制砂机上机壳和下机壳间分别置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悬挂油缸总成,位于悬挂油缸总成活塞一侧的油腔通过管路与氮气压缩膨胀包连通且用于缓冲上机壳所承受的冲击力及升降上机壳。优点一是具有缓释制砂腔对上机壳所产生的冲击破坏力,确保了上机壳及制砂腔不被损坏;二是具有升降上机壳的功能,不仅避免了圆锥式制砂机的过载起动,而且方便故障的清除、实现了对整机设备的方便、快捷、清腔。
文档编号B02C2/00GK201543444SQ2009202018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日
发明者胡祖尧 申请人:浙江双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