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4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施肥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型农机具领域,尤其涉及人力操作的施播工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点播施肥方法是一人前面挖沟开穴,一人后面播撒种子或肥料,劳动强度 大,效率低,肥料浪费严重。果园和菜地习惯随灌水冲施肥料,肥料没有集中施于根系的有 效吸收范围内,肥料流失挥发严重,肥料利用率低。现市场上的小型播种施肥机一般采用贮 料箱与计量轮盘一体,体积大,成本高,操作不便,易损伤作物。入土采用铲铧或鸭嘴装置, 入土浅,易堵塞,肥料的利用率低,不适于化肥的深施。实用新型专利手提精种式施肥播种 器(专利权人章宏,专利号02292036. 6,授权公告日2003年12月17日)与本专利申请 技术内容相类似的技术。它的结构包括固定手柄,与固定手柄连接的支承杆、固定杆,在 支承杆上固定的储种箱、储肥箱,与储种箱相连接的落种装置、落种管、插坑播种装置,与储 肥箱相连接的落肥装置、落肥管、插坑施肥装置,在固定杆上铰接的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 在储种箱下的落种装置中具有可沿储种箱底部移动的抓种口可调的落种拉板,落种拉板的 一端与落种拔板铰接,落种拔板的另一端与落种轴杆固定连接,落种轴杆穿过支承杆与传 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落种装置的下出口与落种管连接,落种管与插坑播种装置连接,插坑 播种装置的落种固定鸭咀与支承杆连接,落种活动鸭咀与落种固定鸭咀铰接;在储肥箱下 端的落肥装置中插装有半圆筒形的抓肥槽,抓肥槽的一端插装有调肥柱,抓肥槽另一端固 定有偏心片,偏心片的外端与拔肥板铰接,拔肥板的另一端与传动板的另一端铰接,落肥装 置的下出口与落肥管连接,落肥管与插坑施肥装置连接,插坑施肥装置的施肥固定鸭咀与 支承杆连接,施肥活动鸭咀与施肥固定鸭咀铰接;在操纵手柄上铰接有拉杆,拉杆的另一端 与传动板铰接,在传动板上铰接有A形拉杆,A形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落种活动鸭咀、施肥 活动鸭咀铰接,在落种固定鸭咀与落种活动鸭咀的铰接处、施肥固定鸭咀与施肥活动鸭咀 的铰接处分别设有复位弹簧。上述专利技术中当工作环境土壤较硬时下料鸭咀往往难以插 入,导致该设计的实用性不强;另外,由于下料控制和鸭咀都需要由连杆进行操作,因此其 传动机构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在各种土壤环境下进行操作的施肥播 种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施肥播种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架体、传动机构、储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架体包 括手柄、支撑杆、下料筒和铲头,手柄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下料筒上端固定 连接,下料筒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铲头;传动机构包括手间、传动杆、连杆副以及复位弹簧,手 闸中部通过销轴与手柄连接,手间另一端与传动杆顶部相连,传动杆底部被下料筒上的限 位卡限位,复位弹簧套在传动杆上,复位弹簧支承于限位卡和传动杆上的挡片之间;储料机
3构为左料仓和右料仓,其通过底部通孔分别与左阀体和右阀体相连,左阀体底通过左料管 与与下料筒连接,右阀体底部通过右料管与侧下料接口相连;左阀体和右阀体内设计有水 平的导轨,左阀板和右阀板分别置于左阀体和右阀体内并可延导轨滑动,左阀板和右阀板 一端由阀板连杆连接,阀板连接杆作为滑块与连杆副连接,连杆副还通过销子与阀体相连, 阀体和阀板上都开有通孔,阀板运动可实现通孔与下料管口的错合,阀体侧壁上还设计有 毛刷,其末端位于阀板上表面位置。上述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铲头中部与下料筒固定连接,在铲头的一侧设计成 翼状突出的单翼板,单翼板底缘较铲头高,侧下料接口固定连接在单翼板上部,单翼板与铲 头连接部位呈沟状凹陷。使用中将铲头插入土中时,单翼板也会较浅插入土中,铲头掀开土壤一定空隙,由 于沟状凹陷的存在使土壤在空隙中间形成一个突起,种子和肥料分别从侧下料接口和下料 筒落入土壤空隙,肥料在种子侧下方,肥料和种子隔开,防止化肥烧蚀种子。上述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在下料筒和侧下料接口下端内部各连接一对肥料 和种子起导向作用的下料挡片。上述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左阀板由侧板和调节块组成,两调节块通过调节螺 丝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侧板露出阀体一端开有连接杆孔,两调节块之间形成下料孔,侧板 上开有调节槽,调节块通过调节螺丝可实现水平位移并控制下料孔的大小;右阀板与左阀 板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可实现土壤中肥料在种子的侧下方,种肥分离, 即不烧种子,又有利于种子生长。本装置改进了传动机构,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 本,延长了使用寿命,操作更加轻便灵活,可在大田、菜地、大棚内用于点播套种花生、玉米、 大豆、豇豆、芸豆、油菜等大多数作物,还可单独或同时施用尿素、复合肥等各种颗粒肥料。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左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施肥播种器,它包括架体、传动机构、储料机构和下料 机构,架体包括手柄1、支撑杆2、下料筒17和铲头20,手柄1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支撑杆 2另一端与下料筒17上端固定连接,下料筒17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铲头20 ;传动机构包括手 闸3、传动杆4、连杆副9以及复位弹簧16,手闸3中部通过销轴与手柄1连接,手闸3另一 端与传动杆4顶部相连,传动杆4底部被下料筒17上的限位卡限位,复位弹簧16套在传动 杆4上,复位弹簧16支承于限位卡和传动杆上的挡片之间;储料机构为左料仓5和右料仓 6,其通过底部通孔分别与左阀体7和右阀体8相连,左阀体7底部通过左料管14与与下料 筒17连接,右阀体8底部通过右料管15与侧下料接口 18相连;左阀体7和右阀体8内设计有水平的导轨,左阀板10和右阀板13分别置于左阀体7和右阀体8内并可延导轨滑动, 左阀板10和右阀板13 —端由阀板连杆11连接,阀板连接杆11作为滑块与连杆副9连接, 连杆副还通过销子12与阀体相连,阀体和阀板上都开有通孔,阀板运动可实现通孔与下料 管口的错合,阀体侧壁上还设计有毛刷22,其末端位于阀板上表面位置。铲头20中部与下 料筒17固定连接,在铲头20的一侧设计成翼状突出的单翼板21,单翼板底缘较铲头高,侧 下料接口 18固定连接在单翼板21上部,单翼板与铲头连接部位呈沟状凹陷。使用中将铲 头插入土中时,单翼板也会较浅插入土中,由于沟状凹陷的存在使土壤在形成一个突起,将 分别施播的肥料和种子隔开,防止化肥烧蚀种子。在下料筒17和侧下料接口 18下端内部 各连接一对肥料和种子起导向作用的下料挡片19。左阀板由侧板和调节块组成,两调节块 通过调节螺丝24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侧板露出阀体一端开有连接杆孔23,两调节块之间 形成下料孔26,侧板上开有调节槽25,调节块通过调节螺丝可实现水平位移并控制下料孔 的大小;右阀板与左阀板结构相同。
权利要求一种施肥播种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架体、传动机构、储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架体包括手柄(1)、支撑杆(2)、下料筒(17)和铲头(20),手柄(1)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支撑杆(2)另一端与下料筒(17)上端固定连接,下料筒(17)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铲头(20);传动机构包括手闸(3)、传动杆(4)、连杆副(9)以及复位弹簧(16),手闸(3)中部通过销轴与手柄(1)连接,手闸(3)另一端与传动杆(4)顶部相连,传动杆(4)底部被下料筒(17)上的限位卡限位,复位弹簧(16)套在传动杆(4)上,复位弹簧(16)支承于限位卡和传动杆(4)上的挡片之间;储料机构为左料仓(5)和右料仓(6),其通过底部通孔分别与左阀体(7)和右阀体(8)相连,左阀体(7)底部通过左料管(14)与与下料筒(17)连接,右阀体(8)底部通过右料管(15)与侧下料接口(18)相连;左阀体(7)和右阀体(8)内设计有水平的导轨,左阀板(10)和右阀板(13)分别置于左阀体(7)和右阀体(8)内并可延导轨滑动,左阀板(10)和右阀板(13)一端由阀板连杆(11)连接,阀板连接杆(11)作为滑块与连杆副连接,连杆副还通过销子(12)与阀体相连,阀体和阀板上都开有通孔,阀板运动可实现通孔与下料管口的错合,阀体侧壁上还设计有毛刷(22),其末端位于阀板上表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铲头(20)中部与下料筒(17)固定 连接,在铲头(20)的一侧设计成翼状突出的单翼板(21),单翼板底缘较铲头高,侧下料接 口(18)固定连接在单翼板(21)上部,单翼板与铲头连接部位呈沟状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在下料筒(17)和侧下料接口(18)下 端内部各连接一对肥料和种子起导向作用的下料挡片(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施肥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左阀板由侧板和调节块组成,两调 节块通过调节螺丝(24)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侧板露出阀体一端开有连接杆孔(23),两调 节块之间形成下料孔(26),侧板上开有调节槽(25),调节块通过调节螺丝可实现水平位移 并控制下料孔的大小;右阀板与左阀板结构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施肥播种器,它包括架体、传动机构、储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架体包括手柄、支撑杆、下料筒和铲头,手柄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下料筒上端固定连接,下料筒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铲头;传动机构包括手闸、传动杆、连杆副以及复位弹簧,手闸中部通过销轴与手柄连接,手闸另一端与传动杆顶部相连,储料机构为左料仓和右料仓,其通过底部通孔分别与左阀体和右阀体相连,左阀体底通过左料管与与下料筒连接,右阀体底部通过右料管与侧下料接口相连;阀板运动可实现通孔与下料管口的错合,阀体侧壁上还设计有毛刷,可实现土壤中肥料在种子的侧下方,种肥分离,既不烧种子,又有利于种子生长。
文档编号A01C15/02GK201674784SQ2010201145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
发明者马德举, 马霄汉 申请人:马霄汉;马德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