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海水鱼类养殖网箱污损生物的方法

文档序号:338068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清理海水鱼类养殖网箱污损生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的养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清理海水鱼类养殖网箱污损生物 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水鱼类的网箱养殖中,网箱的网衣上几乎无可避免的被诸如水螅虫、海葵、麦 杆虫、钩虾、藤壶、贻贝、牡蛎、孔石莼、浒苔等污损生物所大量附着。着生于网衣上的无损生 物,对网箱养殖造成以下危害
1.堵塞网眼,使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不畅,降低水体循环量,从而导致网箱内水体的溶 氧量并提升水体中氨氮含量,造成水环境质量下降。2.延缓自网箱底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的排出,使其堆积于网箱底部, 与海水中沉降的浮泥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分解,败坏水质。3.污损生物与粪便、残饵形成的共生群落,成为病原生物孳生的温床,导致网箱 水体中致病微生物含量上升,增加养殖生物发病几率和养殖成功的风险。现有的技术,通过定期人工清理和更换网箱网衣的方式解决网箱网衣上的污损生 物,主要方法为
1.人员定期使用长柄毛刷,清刷正在使用中的网箱的网衣,使污损生物和浮泥脱落。2.定期更换网箱网衣,将换下来的网衣置于空地暴晒,待完全晒干后揉搓网衣,抖 落网衣上的污物,留待下次使用。这些方法不仅清理效果差,而且不及时、费时费力、经济性差,更严重的是更换网 箱网衣会对养殖鱼产生体表伤害和惊扰,增加了养殖鱼发病风险。绿鳍马面飩Thamnaccmus ffloifesi^s,俗称象皮鱼、面包鱼、扒皮鱼、扒皮狼等,分布 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渤海、黄海、东海,朝鲜半岛及日本海。绿鳍马面飩近海砂泥底层鱼类,栖 息水深约50-120m的海区;喜群集生活,季节洄游性较明显。绿鳍马面飩性情温顺,性较迟 钝,游泳能力弱,速度慢,不怕音响,喜集群,群体密度大;食性杂,以底栖生物为食,主要摄 食桡足类、介形类、端足类等浮游生物,兼食软体动物、珊瑚、鱼卵等。绿鳍马面飩皮肤粗糙 坚韧,不易被细菌和寄生虫侵害,较其它鱼类相比抗感染优势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清理海水鱼类养殖网箱污损生 物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清理效果差,不及时、费时费力、经济性差,增加养殖鱼发病风险的 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在海水鱼养殖网箱中开始投放鱼苗,开始养殖时,即按照相当于养殖鱼苗数量3 8% 的比例,最佳比例为5%,混养绿鳍马面飩。所混养的绿鳍马面飩,其个体规格应较养殖鱼育 苗稍大,全长应相当于养殖鱼全长的1. 3 1. 5倍,以保证绿鳍马面飩不被养殖鱼捕食。随着养殖鱼的生长,在按照个体大小进行养殖鱼的分选的过程中,应同时也调整所混养的绿 鳍马面飩的密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海水鱼养殖网箱中,混养一定比例的绿鳍马面飩,则绿鳍 马面飩会不断的摄食网箱网衣上的污损生物为食物,连续对网衣进行清理,基本上能够完 全清除网衣上的污损生物,减少了网箱网衣的更换次数,降低养殖鱼体表伤害和惊扰,降低 了养殖鱼发病风险,绿鳍马面飩性情温顺,对养殖鱼不造成危害,而且啃食刮食为主,食性 于养殖鱼不冲突,因此主要摄食网箱中污损生物,不抢夺养殖鱼的饵料为食;绿鳍马面飩皮 肤粗糙坚韧,不易被养殖鱼捕食,也不易被细菌和寄生虫侵害,可以安全、稳定的生活于网 箱中;而且所混养的绿鳍马面飩能够在不人为提供饵料的情况下生长,获得一定的绿鳍马 面飩养殖产品,增加养殖收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这些描述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2010年夏季,在山东省青岛胶南市琅琊镇近海的网箱养殖鲈鱼、许氏平 鈾等的过程中,试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清理网箱网衣上的污损生物,并与过去的常规清理 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本发明的方法较常规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使用4mX 4mX 4m的网箱养殖鲈鱼,共13个,分为2组一组为养殖对照组,共8个网箱, 不混养其它鱼,单独养殖鲈鱼;一组为混养组,共5个网箱,按照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按照 相当于养殖鱼苗数量5%的比例,混养了海捕的野生绿鳍马面飩鱼苗。两组网箱放养相同规 格苗种(海捕野生鱼苗,体长9 13cm,体全重6 21g),相同的放苗密度(3000尾,每立 方米水体约50尾左右),采用完全相同的养殖管理措施,如下饵料为鲜杂鱼、扇贝边、贻贝 肉,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率为其体重的10% 20%,投饵量依鲈鱼的发育阶段、水温的高低、 鱼体的大小、鱼的摄食及海况变化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间隔30 50天分选一次养殖鱼。从2010年6月至10月,近4个月的时间里,单纯养殖鲈鱼的网箱共更换网衣5次, 平均20天左右更换一次,而混养了绿鳍马面飩的养殖网箱仅由于养殖鱼的生长,在9月上 旬更换了一次网衣。养殖过程中观察两组网箱网衣上的污损生物附着情况,如下混养绿鳍 马面飩网箱的网衣,在养殖过程中杂藻等污损生物较少,9月上旬更换网衣后观察换下的网 衣底部,发现有少量杂藻和浮泥附着,几乎无残饵和粪便聚集;单纯养殖鲈鱼的网箱的网衣 上,多数都生长了较为密集的杂藻、贻贝、海葵等污损生物,养殖过程中虽多次更换网衣,但 在更换后的不长时间,网衣即被污损生物着生,严重影响了网箱内外的水体交换,而人工使 用刷子清理的效果也不佳,改善程度极为有限。2010年10月,经过点数、统计,混养绿鳍马面飩组与单纯鲈鱼养殖组,所养殖鲈鱼 的生长率并无显著差异,在平均成活率方面,混养组(64. 3%)稍高出单养组(59. 7%),而混 养组还收获了一定数量的绿鳍马面飩半成品鱼,其成活率约为76. 8%。同年在烟台芝罘区芝罘岛附近海域的红鳍东方飩网箱养殖中,也混养了一定比例 绿鳍马面飩,也取得了与上述对比试验结果类似的结果。因此,在海水鱼类网箱养殖过程中,混养一定比例的绿鳍马面飩,不仅可以降低网 衣上污损生物的附着,增加了水体交换量,改善了网箱水体水质,而且降低了更换网衣对养殖鱼的体表伤害和应激惊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网箱养殖海水鱼的成功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清理海水鱼类养殖网箱污损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海水鱼网箱中混养绿 鳍马面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理海水鱼类养殖网箱污损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 鳍马面飩的混养比例为3% 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清理海水鱼类养殖网箱污损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 鳍马面飩的混养比例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理海水鱼类养殖网箱污损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 养的绿鳍马面飩,其个体规格应较养殖鱼育苗稍大,全长应相当于养殖鱼全长的1. 3 1. 5 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理海水鱼类养殖网箱污损生物的方法,主要是在海水鱼养殖网箱中开始投放鱼苗,开始养殖时,即按照相当于养殖鱼苗数量3~8%的比例,最佳比例为5%,混养绿鳍马面鲀。所混养的绿鳍马面鲀,其个体规格应较养殖鱼育苗稍大,全长应相当于养殖鱼全长的1.3~1.5倍。通过混养一定比例的绿鳍马面鲀,则绿鳍马面鲀会不断的摄食网箱网衣上的污损生物为食物,连续对网衣进行清理,基本上能够完全清除网衣上的污损生物,减少了网箱网衣的更换次数,降低养殖鱼体表伤害和惊扰,降低了养殖鱼发病风险。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144598SQ20111012124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关健, 刘梦侠, 刘洪军, 官曙光, 王其翔 申请人: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