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楼人工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17552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重楼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楼人工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重楼(Rhizoma Paridis),又称七叶一枝花,是百合科重楼属植物的泛称,以蚤休之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重楼属植物全世界共有24种,我国种类最多,拥有19种,其中西南各省区种类和资源极为丰富。常见品种有华重楼、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药用的有华重楼、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狭叶重楼、长药隔重楼、海南重楼、凌云重楼、南重楼。《中国药典》2010 年版收载的为云南重楼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 Hand. -Mazζ.和七叶一枝花P. D 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 (Franch.) Hara 的干燥根茎。 本品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疮、 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凉风抽搐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重楼具有抗肿瘤、止血、 止咳平喘、抗菌、抗病毒、消炎等作用,如石小枫(1992)等研究重楼总皂苷体外对3H-TdR、 3H-UR掺人H22瘤细胞的影响,结果5、10μ g/ml重楼总皂苷对H22动物移植性肿瘤细胞 DNA.RNA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近年来,随着对重楼研究深入,其药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由于滇重楼与华重楼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缓慢,而且长期以来其野生资源作为云南白药等中成药的重要成分而被过度采用,在滇中、滇东及滇西等许多地区已濒临灭绝,药源趋于枯竭。而且野生采集中混有大量其他重楼属品种,易造成药效不稳定。因此开展对其物种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已迫在眉睫。对于重楼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李运昌 (1982)对滇重楼的有性繁殖进行了研究。而王丽萍,起学伟(2002)也对云南重楼进行了野生驯化及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表明云南重楼多生长在海拔2000m以上的冷凉高山菁沟林荫下,人工驯化以无性繁殖为主。在林下、遮荫同下或用蔓生植物作上层遮荫种植为宜。张金渝(2004)等进行了滇重楼与华重楼的野生驯化和繁殖技术研究,用种子繁殖与地下茎无性繁殖的方法进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材料用无性繁殖在林下空地或遮荫网下均能较好生长,但生长差异较大,来自热带地区的材料地上部分的生育期较长,但地下茎重量的增重速率却较快;无性切割繁殖由于种植周期短,操作简单,与种子繁殖相比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崔宝禄(2009)对重楼无性繁殖进行研究,阐述了重楼根茎繁殖的根茎切割研究、根茎切块应用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组培繁殖技术的现况,并提出展望。目前对重楼的研究多集中在组织培养、有效成分以及药理的研究上,对于品种培育、优质生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还很少有深入的研究。而进行重楼人工种植或野生抚育是解决重楼种质资源濒危的唯一途径。近几年对重楼人工栽培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牟林春 (2006)等对重楼的栽培与利用进行初步探究表明重楼一般适宜海拔2000米左右生长,喜在凉爽、阴湿、水分适度的环境中生长,既怕干旱又怕积水。且最宜生长于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肥沃的砂质壤土中栽培,在碱土或黏土中不能生长。崔宝禄曾在四川农业科技上发表关于甘孜州重楼高产栽培技术的 研究,并重点介绍了人工栽培技术的要点[11]。李向东也曾在作物栽培在杂志上探讨了重楼丰产栽培技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育种和栽培研究室主导的滇重楼优良品种选育及三段栽培法研究与示范取得突破性进展。 杨斌(2008)等总结介绍滇重楼栽培技术,明确提出滇重楼种苗繁育以种子繁殖为主,带顶芽切块繁殖为辅;针对滇重楼原料稀缺状态,提出了合理利用滇重楼资源的几点建议,并阐述完善的滇重楼“三段栽培法”,以解决滇重楼栽培周期长的问题。陈翠(2010)等对云南重楼栽培技术进行多年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云南重楼种苗繁殖技术、种植措施和田间管理技术,以促进云南重楼产业化栽培和发展。陈翠(2010)等探讨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滇重楼根茎增重倍数、存活率及产量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结果优选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最后得到结论10g左右的种苗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0cm*20cm。陈翠 (2010)等对云南重楼;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NPK无机肥对云南重楼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重楼的高产需要较高的肥力条件,在中等以下的土壤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最佳农家肥施肥量为3000 4500kg/667m2之问。N素和P素是云南重楼生长的养分限制因子。可见,施用适宜有机肥和N、P无机肥可以大幅度提高云南重楼单位面积产量。目前重楼人工栽培面积很少,药农主要将发现的小苗移栽集中种植,缺乏适当的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其品质和产量均得不到保障。因此开展重楼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弄清楚各栽培因子对重楼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找出最佳的栽培技术措施,为今后实现重楼的规模化、规范化生产,促进重楼的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重楼在宝兴县地区的最佳栽培技术模式进行初步研究,建立并寻找重楼年最大生长量的最佳栽培技术模式,找出影响重楼产量的各栽培措施间的相互关系,为指导重楼人工栽培或野生抚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与构建数学回归模型的方法,从而分析了解播种密度、播种期、磷肥用量、氮肥用量不同栽培措施对宝兴重楼一年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楼一年生产量(y)与试验各因素之间存在Y = 28. 239+8. 732X4-11. 756X22_10. 138X42+14. 656X4-7. 998X2X4 的优化模型。


图1为移栽期(X1)、种植密度(X2)、磷肥(X3)、氮肥(X4)与产量的关系;图2为移栽期(X1)、种植密度(X2)、磷肥(X3)、氮肥(X4)与产量的互作效应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试验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规范化栽培试验,旨在建立并寻找重楼年最大生长量的最佳栽培技术模式,找出影响重楼产量的各栽培措施间的相互关系,为指导重楼人工栽培或野生抚育提供依据,促进重楼产业的发展。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品种 供试品种由四川雅安三九中药材科技产业化公司提供,为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 (Franch.)Hara. ,2009 年 4 月将二年生重楼苗定植于宝兴重楼种植基地,2010年3月28日重楼回苗后进行移栽并设置试验。1.2试验地点本试验于2010年3月-2010年11月,在宝兴县穆坪镇冷木沟重楼基地进行,试验地基本情况见表1。表1试验地主要理化指标
权利要求
1. 一种重楼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密度9856-10762株/667m2,移栽期4月 8-10 日,磷肥用量 8-12Kg/667m2,氮肥用量 2_3kg/667m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楼人工栽培方法,重楼年生长量≥30kg/667m2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播种密度9856-10762株/667m2,播期4月8-10日,磷肥用量7.66-12.35Kg/667m2,氮肥用量1.63-2.94kg/667m2;对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301876SQ20111018708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刘帆, 李文光, 杨华, 王虹均, 田孟良, 郑顺林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