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硫磺菌的仿生栽培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52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野生硫磺菌的仿生栽培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的仿生栽培工艺,属于微生物及微生物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真菌作为食用、药用或保健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硫磺菌Uae tiporus sulphureus (Fr. )Murrill),俗称梨树鸡或树鸡蘑,隶属担子菌亚门\Masidiomycotina], 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裙菌目[Apkyllopkorales),多孑L菌禾斗[Polyporaceae),硫石黄 MMALaetiporus MurrJ。是东北较为珍稀的野生食、药用菌。生于柞、柳、云杉等活立木树干、枯立木上。幼嫩至成熟时味道鲜美,口感似鲑鱼。老后次之,但可入药,具有调节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药用,性温、味甘,能调节肌体、增进健康、抵抗疾病,对人体可起重要调节作用。有抗癌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及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80%和90%。也是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的理想辅助食品。据报道,每IOOg干品中多种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香菇、 双孢菇、平菇和木耳等常见菇类,特别是丙氨酸的含量比香菇高489mg、比双孢菇高13;3mg、 比木耳高30aiig,老熟后子实体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野生硫磺菌在我国分布较广,尤其以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分布最多。该菌子实体大型,初期瘤状, 形似脑髓,而后长出一层层菌盖,覆瓦状排列,肉质,多汗,干后轻而脆。菌盖直径8 30cm, 肉厚0. 3cm 3cm,基部厚边缘渐薄。表面硫磺色至鲜橙色,有放射状条棱和皱纹,无环带, 边缘、薄而锐,波浪状至瓣裂。菌肉白色或浅黄色。菌管面硫磺色,干后褪色,孔口多角形, 平均每毫米3 4个。孢子无色,光滑,卵形或近球形4. 5 7umX4 5um。目前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仅靠采集野生菇已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所以硫磺菌已成为一种亟待开发的食、药用真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硫磺菌的仿生栽培工艺。一种野生硫磺菌的仿生栽培工艺,采用木屑、棉子壳、麸皮、玉米粉、黄豆粕、棉籽粕、油菜饼粕按重量配比100 80 120 30 50 15 25 12 18 12 18 :6 10加工混配成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 ,培养基含水量在60% 65%,空间湿度为55% 65%,控制菌丝在pH值5. 0 6. 5范围内生长;子实体形成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12°C 25°C,培养基含水量65% 75%,空间相对湿度85% 95%,光照强度 400 Lx 600 Lx,环境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3%以下,出菇期料袋pH值范围为6.0 7.0 ; 其中子实体形成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14°C 22°C效果较佳。采用本发明的栽培工艺,培育出的硫磺菌肉质脆嫩,味道鲜美,产量高,品质好,其多糖、氨基酸含量丰富,是一种极具开发和推广价值的野生硫磺菌仿生栽培工艺。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具体说明实现本发明的实现方式实施例1、从市场上采购硫磺菌鲜活子实体,经过组织、孢子分离,菌丝体纯化培养,硫磺菌菌丝对木质和纤维素具有极强的分解能力,在活的柞、柳、云杉等活立木树干、枯立木上均可生长。在人工栽培时,采用木屑、棉子壳、麸皮、玉米粉、黄豆粕、棉籽粕、油菜饼粕按重量配比100 80 120 30 50 15 25 12 18 12 18 :6 10加工混配成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24。C ^°C,培养基含水量在60% 65%,空间湿度为55% 65%,控制菌丝在pH值5. 0 6. 5范围内生长;子实体形成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 12°C 25°C,培养基含水量65% 75%,空间相对湿度85% 95%,光照强度400 Lx 600 Lx,环境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 3%以下,出菇期料袋pH值范围为6. 0 7. 0 ;其中子实体形成阶段,控制温度在14°C 22°C效果较佳。 其主要生长条件控制参数1、温度野生硫磺菌多发生在早秋季节,当自然温度在14 25°C时发生最多。菌丝在5 35°C之间均可生长,但以M 最适宜,温度低于5°C或高于35度菌丝均停止生长。12 25°C均可形成子实体,但以14 22°C发育最好, 产量最高。温度低于12°C或高于^TC子实体难以形成。已形成的子实体颜色变淡、畸形不能正常发育。2、湿度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含水量在60 65%,空间湿度为60%左右。 子实体形成阶段,培养基最适宜含水量为70%左右,空间相对湿度为85% 95%。3、光照 菌丝发育阶段不需要光照,黑暗环境下菌丝生长浓密。在子实体形成发育阶段,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强度以400 600 Lx为宜,光线偏强、偏弱都不利于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 4、CO2浓度菌丝生长阶段对(X)2不太敏感,低浓度的(X)2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袋中的(X)2浓度会由正常空气中含量的0. 03%渐升到21以上,菌丝仍能很好生长。子实体形成发育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氧气,菇房要经常通风换气,将环境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 3%以下。5、pH值菌丝在pH值3. 0 9. 0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5. 0 6. 5最为适宜,出菇期要求料袋pH值为6. 0 7. 0,小于4或大于8均不利于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覆土栽培时,土壤PH值以7左右为宜。6、装袋灭菌野生硫磺菌可用瓶栽和袋栽两种方式。但以塑料袋栽培比较实用,现就袋式栽培作以介绍。将拌好的培养料用机械或人工将装入17cmX 40cmX 0. 04cm的聚乙烯筒袋内,每袋可装干料500g左右。装满袋后,扎紧袋口, 放入铁制灭菌周转筐内,整筐装入高压或常压蒸气灭菌锅内,高压0. 103MPal21 °C条件下灭菌4 5h,或0.147 MPa 条件下灭菌2. 5 h 3. Oh ;也可在常压98°C 102°C条件下灭菌8 h 12h,再闷4 h 他后出锅;常压灭菌从装好锅到袋温达100°C,最好不超过 4 h,否则培养料易变酸。7、接种培养灭菌后的料袋,及时搬运到洁净的冷却室内,冷却至25°C左右,在接种箱或室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规程两头接种。每袋接种量约为30g 左右,一般750ml瓶装菌种,可接料袋15个左右,菌种块要基本覆盖整个培养料面。接种后的菌袋可排放在多层床架或培养架上,分层摆放,视环境温度高低,每层摆放1-2层,床架层间要适当留些空隙,有利于空气流通。整个发菌期内要创造适宜条件,以促进菌丝健壮生长。接种后的IOd内,菌丝处于萌发定植期,室温应控制在 ,促使菌种尽快封面定植。IOd后菌丝已封严料面并深入料内,由于其呼吸作用产生热量,袋内温度往往比室温高2°C 4°C。此时室温以22°C 较为适宜,这一阶段,培养室温度不要低于20°C或高于沈!。为使菌袋生长均勻一致,培养期间要尽量保持培养室内黑暗,并每隔IOd将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一次位置,当菌丝深入料袋5cm左右时,菌丝量增多,生长速度加快,代谢活动增强,需氧量增加,此时应加大室内通风量,促进菌丝健壮生长。正常情况下培养30d左右,菌丝即可长满料袋。8、出菇管理硫磺菌出菇阶段的管理是取得优质、高产、稳产的关键,菌丝长满袋后,继续培养7d左右,即可置于栽培室内,用刀片割去扎口绳及袋口多余的袋膜, 将棚内温度控制在14 25°C,湿度控制在85% 90%,进行出菇管理。(1 )掌握好开袋时间,在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开袋,易造成袋口失水,使原基难以形成。开袋过晚,会使袋内营养消耗而影响产量。适时开袋是保证硫磺菌出菇整齐、菇体的经济性状好和稳产高产的关键。因此,袋栽硫磺菌的开袋时间,应掌握在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个别菌袋已扭结形成基时为最佳开袋时间。(2)控制好菇房温度,菇房温度直接影响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发育。气温低于12°C时,原基难以形成,即使已形成的原基也会停止生长、萎缩。当气温持续在25°C以上时,已分化的子实体生长迅速,品质下降。气温达2 8°C以上时,己形成的原基也会萎缩死亡。(3 )控制好菇房湿度菇房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 5 % 9 5 %,湿度太低, 子实体会萎缩,原基干裂不能分化,为了提高空气湿度,最好用喷雾器喷头朝上轻喷雾化水增湿,切勿将水喷到菇体上,以免浸死菇蕾或造成腐烂。(4 )控制好菇房空气出菇期如果通风不良,CO2浓度过高,会出现珊瑚状畸形菇,若再遇高温、高湿天气,还会导致子实体腐烂。因此,出菇期菇房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当菇蕾大量发生后,严格注意菇房通风。9、采收硫磺菌一般在现蕾后IOd左右即可采收。当菇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时, 为采收适期。采完头潮菇后,棚内停止喷水增湿,加强通风3 5d,待菌丝恢复后再进行正常管理,IOd左右二茬即可现蕾。如此管理硫磺菌可出菇3 4茬,平均生物转化率在120% 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野生硫磺菌的仿生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木屑、棉子壳、麸皮、玉米粉、黄豆粕、棉籽粕、油菜饼粕按重量配比100 80 120 30 50 15 25 12 18 12 18 6 10加工混配成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 ^rc,培养基含水量在60% 65%,空间湿度为55% 65%,控制菌丝在pH值5. 0 6. 5范围内生长;子实体形成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12°C 25°C,培养基含水量65% 75%,空间相对湿度85% 95%, 光照强度400 Lx 600 Lx,环境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3%以下,出菇期料袋pH值范围为 6. 0 7. O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硫磺菌的仿生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实体形成阶段,控制培育温度为14°C 22°C。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的仿生栽培工艺,属于微生物及微生物应用领域。野生硫磺菌的仿生栽培工艺,采用木屑、棉子壳、麸皮、玉米粉、黄豆粕、棉籽粕、油菜饼粕按重量配比10080~12030~5015~2512~1812~186~10加工混配成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形成阶段,控制培育温度,空间湿度,培养基含水量,pH值,光照强度,环境中的CO2浓度,对野生硫磺菌进行仿生栽培。采用本发明的栽培工艺,培育出的硫磺菌肉质脆嫩,味道鲜美,产量高,品质好,其多糖、氨基酸含量丰富,本发明是一种极具开发和推广价值的栽培工艺。
文档编号A01G1/04GK102405766SQ2011102368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王志军, 王月娥, 王森, 翟兰军 申请人:汤阴县食用菌研究所, 王志军, 王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