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军曹鱼防控虾类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文档序号:12443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军曹鱼防控虾类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防控虾类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虾是全球重要的水生经济动物之一,是国际上贸易最活跃的种类之一,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优势品种,2009年养殖产量130. 3万吨,出口量18. 8万吨,出口额12. 3亿美元,产值超过300亿元。单品种一般贸易中出口额位居第一。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再次成为全球养虾的第一大国。但是,由于种苗质量的退化、养殖密度的盲目提高、海水的污染、药物的滥用、营养不合理、管理不善等客观原因,致使对虾的病害不断发生。一般认为,对虾发病是对虾、病原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很多对虾病是多种病原或多种病因的。根据这个结论,预防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切断病原,也就是切断对虾传染性疾病的两个传播途径;其次,改善养殖环境,使水质理化因子达到对虾最适宜生长的状态;再次,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可以选择经过严格选育对某些病毒和恶劣环境具有抗性的品系,在养殖过程中添加能够提高对虾免疫力的药品;最后,科学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虽然大量的学者在对虾疾病防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自1992年对虾白斑综合症暴发流行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没有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彻底防止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已经给我国的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亿元。由于虾残食同类的习性是导致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清除对虾养殖池内的病虾是防止对虾疾病传播的一种方法。但是,目前的人工清除病虾的方法存在发现不及时、清除不彻底等的局限,很难控制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此外,业内也有一些对虾养殖模式采用了鱼虾混养的方法进行虾病的防控。但是,由于对鱼类品种、数量、 规格和投放时间的选择上不能采取正确方法,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对虾病害问题仍然制约了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虾相互残食的习性是导致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由于个体抗病力的差异,个别体质弱、抗病力差的对虾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比较敏感,首先发病甚至死亡,健康个体捕食到这样的病死虾, 就会导致传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在对虾群体内传播,引起更多虾的死亡,最终养殖失败。如何及时、彻底清除对虾养殖池中的病虾成为控制对虾疾病暴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控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传染性疾病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军曹鱼防控虾类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盐度范围为2-33的海水中投放对虾虾苗,投放量为投放3万 10万尾/亩,当对虾养殖到0. 3 0. 7克时,投放90-110g/尾的军曹鱼,投放量50尾/亩。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养殖水体的温度为16 36°C。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养殖水体的酸碱度为7. 5 9. 5。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养殖水体中溶解氧> 2. Omg/L。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养殖水体中氨氮彡0. 50mg/L。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养殖水体中亚硝酸氮< 0. 05mg/L。其中,所述对虾为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或中国对虾中的一种。本发明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综合考虑了军曹鱼的食性、虾病的传播力和当前的对虾养殖技术等因素,确定防控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利用军曹鱼的食性,在高盐度海水养殖区的对虾养殖池内投放一定规格和数量的军曹鱼,让其捕食病弱虾和死虾,从而达到切断对虾疾病传播途径,控制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90_110g/尾的军曹鱼在虾类养殖池中先摄食病死虾,健康虾由于其习性被摄食到的几率非常小。这一特点解决了由于猎食健康虾造成养殖虾类存活率低的问题;2、军曹鱼能先于健康虾发现并摄食到病死虾,能有效阻止健康虾摄食病虾,从而阻断了病害的传播途径;3、军曹鱼能及时发现并摄食病死虾,减少了人工巡塘清除病死虾的工作量,提高了清除病死虾的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成功率;4、利用军曹鱼防控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减少了各种防治对虾病害药物的使用。 一方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有利于对虾品质的提高;5、军曹鱼本身也是一种经济鱼类,虾池中投放军曹鱼给养虾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
■、Λ
frff. 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用以解释本发明的设计,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军曹鱼防控虾类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比照对虾养殖的正常管理方法,培好水后,投放1.0cm左右的虾苗,每亩约3 万-10万尾。这里所述的“正常管理方法”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用于对虾养殖的一般常规技术操作,具体可参见本领域有关对虾养殖的指导手册。对虾养殖池水深优选为1. 5-2. 5米。 本发明所述的养殖水体的盐度在2-33范围内。这里所述的“盐度”表示水中溶解盐类的总量(重量),用千分比表示,一般不用千分号,直接用数值表示。该对虾养殖水体的其他理化因子温度优选为16 36°C,酸碱度优选为7. 5 9. 5,溶解氧彡2. Omg/L,氨氮彡0. 50mg/ L,亚硝酸氮彡0. 05mg/L。2、适时投放军曹鱼。当对虾养殖到0. 3-0. 7克时,在对虾病害暴发前投放军曹鱼。 养殖过程中往往由于虾苗本身的原因,在养殖前期就大规模死亡,此前没必要投放军曹鱼。
4理想状态下,当虾苗养殖到0. 3 0. 7克,最优选养殖到0. 5克,虾苗的生长情况较稳定时, 再投放军曹鱼。投放的军曹鱼的体重优选为90-110g/尾,最优选为IOOg/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际情况下选择投放的鱼体出现少许的偏差(如100士 IOg)并不会影响最终的实质效果;军曹鱼的投放量优选为50尾/亩。3、本发明除对养殖水的盐度及投放军曹鱼的规格、数量和投放时间等有特定要求外,其它的养殖操作可按有关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进行。本发明的方法可适用于多种对虾养殖,尤其是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或中国对虾。实施例22011年6月至9月,进行对虾养殖试验,共选择10 口池塘,分别编号为1_10号,每口池塘养殖面积5亩,共计50亩。其中,1-4号池塘每亩投放虾苗3万尾,5-7号池塘每亩投放虾苗6万尾,8-10号池塘每亩投放虾苗10万尾。其中,1号池塘为空白对照组,使用常规的不投放任何鱼类的对虾养殖方法进行养殖;2-10号池塘则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凡纳滨对虾养殖,即投放凡纳滨对虾种苗20天后(此时对虾体重约为0. 3-0. 7克),开始按 50尾/亩的密度投放体重约100(士 10) g/尾的军曹鱼。养殖约100天后,对虾上市,2-10 号养殖池对虾没有发生虾类传染性病毒病,养殖成功率100% ;而1号养殖池对虾因为发生虾类传染性疾病,养殖成功率为58. 6%。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军曹鱼防控虾类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盐度范围为2-33的海水中投放对虾虾苗,投放量为投放3万 10万尾/亩,当对虾养殖到0. 3 0. 7克时,投放90-110g/尾的军曹鱼,投放量50尾/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水体的温度为16 36°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水体的酸碱度为7.5 9. 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水体中溶解氧>2. O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水体中氨氮<0. 50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水体中亚硝酸氮<0. 05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虾为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或中国对虾中的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用军曹鱼防控虾类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盐度为2-33的海水中投放对虾虾苗,投放量为投放3万~10万尾/亩,当对虾养殖到0.3~0.7克时,投放90-110g/尾的军曹鱼,投放量50尾/亩。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90-110g/尾的军曹鱼在虾类养殖池中先摄食病死虾,健康虾由于其习性被摄食到的几率非常小。这一特点解决了由于猎食健康虾造成养殖虾类存活率低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499128SQ20111030959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何建国, 翁少萍, 陈勇贵 申请人:中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