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温棚容器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13781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枸杞温棚容器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枸杞造林育苗技术,特别是一种枸杞温棚容器育苗方法。
技术背景
枸杞属茄科落叶小灌木,是名贵的中药材和滋补品,既可鲜食,也可加工、入药;同时其适应性强,极耐盐碱和贫瘠,既可建园,也可在农户房前屋后和三荒地栽植,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枸杞育苗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大田硬枝扦插育苗。这种繁殖方法简单,既可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又可培育壮苗。但这样培育的裸根苗只能在落叶以后栽植,使枸杞造林只能局限于单纯的春秋季造林,同时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偏低。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枸杞造林只能局限于单纯的春秋季造林改变为春夏秋三季造林,从而提供一种与春夏秋三季造林相配套的温棚容器育苗技术,以达到育苗和造林的有机统一,并且采用温室容器培育的苗既可在整个生长季节栽植,且较裸根苗造林成活率显著提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枸杞温棚容器育苗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a.采条与插穗处理a. 1采条在春季3月初,选择树龄2— 龄,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枸杞单株上进行采条;采条枝型与粗度为一年生中间枝或徒长枝,枝条粗度0. 5-1. 0 cm。
a. 2插穗处理2. 1插穗剪截,将采下的种条选择无破皮,无虫害的,截成上端平,下端斜的13— 14cm 长的插穗,每50根捆一捆,插穗上床前用清水浸泡1 2小时,再将插穗基部浸入2 Omg / L的萘乙酸水溶液浸泡2 4小时,或用1 Q Q — 1 5 Q mg / L吲哚丁酸水溶液浸泡2 — 3 h。
a. 3插穗电热温床催根a. 3. 1电热温床的制作在插穗处理前完成该项工作。选择阴凉的房间为温床建造室,将地面平整,在地上铺5 cm厚炉渣或麦草,上压3 cm厚细土,并踏实,将电热线盘绕在温床两端,形成平行线,电热线上再铺2 — 3cm厚湿沙,镇平,测地温稳定在27- 2 9°C时, 便可使用。
a. 3. 2插穗上床经过插穗及药物处理的穗条整齐摆在地热温床上,插穗根部斜面距电热线1 一 2 cm左右,插条摆满温床后,用0. 25-0. 1 mm的细沙撒在插穗顶部,再用清水冲入插穗间隙,使插条上端露出1 cm左右。
a. 3. 3插穗催根温床通电升温,最初两天温度调控在2 3 — 2 5 °C,第三天起温度调控在2 5 — 2 8 °C,室内温度调控在彡1 O °C,以后每天中午定时在床面洒水,保持床沙湿度在65- 7 5%,经过180小时的催根,插穗基部露出愈伤组织,而顶芽尚未萌发时即可进行扦插。
b.日光温室苗畦准备b.1营养袋选择营养袋采用厚Q . O 4 111111,高1 6 cm,直径1 Q cm,且底部有四个直径5 mm孔的塑料袋。
b. 2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装袋用腐殖质土、粗沙、腐熟的羊粪,按8 11的比例配制,然后混勻,过筛,再用21的硫酸亚铁溶液均勻喷洒,最后将配制的营养土装入营养袋内,营养袋紧密地排列在苗畦内。
b.3日光温室内苗畦规格与温室消毒日光温室内苗畦长7米,宽1. 4米,畦间地埂高宽各4 O cm,全棚营养袋装完后,扣膜升温至少3天。
b.4插穗扦插经过催根的插穗转运于温室内进行扦插,插穗上部顶芽距营养袋土面1 cm,穗条与土壤紧密结合,扦插完成后全畦灌一个透水。
c.苗期管理c.1温棚管理温棚温度在2 8 — 3 O °C之间,未发芽前以保温为主,晚揭帘早盖帘, 发芽后保温和延长日照兼顾;保持袋口土壤湿度在70%,展叶前每隔一天喷一次水,展叶后随幼苗长大和气温升高每两周灌底水一次。
c. 2喷药施肥扦插当天用800倍多菌灵或百菌清喷一次床面,以后每隔四天喷一次,两者交替使用;插条生根后,开始进行叶面追肥,每周一次,用2-5g/L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按1:1的比例混喷,均在傍晚进行。
c. 3修剪插穗长出的新梢超过15cm,选留一个新梢做主杆,从基部到40cm以内所发的侧枝全部剪除,新梢高度达到50cm时摘心封顶。
c. 4断根新根伸展到营养袋薄膜上,有根系从营养袋底部透气孔中伸出并扎入苗畦土内时,将畦面上营养袋全部挪动位置,断去伸出通气孔的新根,使根系只在营养袋内充分伸展。
c. 5开棚炼苗日光温室内幼苗生长两个月,新梢长到40cm,隔营养袋的边沿可以看到幼根时,先揭开上风口,第三天再揭开下风口,一周后,掀开全部棚膜,露天炼苗二周,幼苗叶色由鲜绿变为浓绿,枝条增壮、颜色由鲜绿色变为白绿色,苗木出圃。
本发明使枸杞造林由单纯的春季造林变为春夏秋三季造林,可以根据气候、灌水等条件的变化而适时造林,其次较常规的大田育苗,节省了育苗时间,大田育苗需一年时间方可完成,而该方法只需三个月的时间即可完成。在造林质量方面,日光温室培育的营养袋枸杞苗,由于根系密集,带土定植,加上断根和炼苗工序,使其定植造林后,苗木成活率较常规裸根苗明显提高。同时,由于有营养袋的保护,苗木在掘苗、运输、栽植的过程中根系不受损伤,造林后能很快适应大田环境,苗木生长旺盛,且有部分苗木在当年八、九月份即已开花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育苗地自然概况育苗地布设在凉州区高坝镇,属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区。海拔1500m,年均气温7. 9,无霜期155天左右,有效积温3003°C,年日照时数四68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8. 5°C,极端最低气温-29. 5°C。苗圃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8. 0左右,有灌溉条件。 2.采条与插穗处理 2. 1采条2. 1. 1采条时间与母树选择在春季3月初,选择树龄2龄,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枸杞单株上进行采条。
2.1. 2采条枝型与粗度一年生中间枝或徒长枝,枝条粗度0.5 cm。
2. 2插穗处理2.2. 1插穗剪截,将采下的种条选择无破皮,无虫害的,截成上端平,下端斜的13cm长的插穗,每50根捆一捆。
2. 2. 2插穗处理剪截好的插穗上床前用清水浸泡1 2小时,再将插穗基部浸入 2 Om g / L的萘乙酸水溶液浸泡2 4小时。
2.3插穗电热温床催根2.3.1电热温床的制作在插穗处理前完成该项工作。选择阴凉的房间为温床建造室,将地面平整,清扫,室内消毒后,设计好温床的排布,作业道,电路连接等。首先在地上铺5 cm厚炉渣或麦草,上压3 cm厚细土,并踏实,选用D V 2 1 0 1 2,1 0 0 0 w的电热线,根据温床设计大小,在温床两头固定1 0X10 c m的两根木头,木条上间距4. 5 cm 钉上铁钉,将电热线盘绕在温床两端木条的铁钉间,形成平行线,电热线要平直,均勻,电热线上再铺2 cm厚湿沙,镇平。每两个温床接一个电热温控器,连接好的电热温床通电试运行 2 4小时,测地温如稳定在2 7°C时,便可使用。
2.3.2插穗上床3月上旬,经过药物处理的穗条整齐的摆在地热温床上,插穗根部斜面距电热线1 cm,插条摆满温床后,用过筛的细沙撒在插穗顶部,再用清水冲入插穗间隙,使插条上端露出1 cm左右。
2. 3. 3插穗催根插穗在温床上摆好后开始通电升温,最初两天温度调控在 2 3 °C,两天后,温度调控在2 5 °C,室内温度调控在5- 1 O °C,以后每天中午定时在床面洒水,保持床沙湿度在65%,经过180小时的催根,插穗基部露出愈伤组织,而顶芽尚未萌发时即可进行扦插。
3.日光温室苗畦准备3.1营养袋选择营养袋采用厚Q . O 4 111111,高1 6 cm,直径1 Q cm,且底部有四个直径5 mm孔的塑料袋。
3. 2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装袋用80公斤腐殖质土、10公斤粗沙、10公斤腐熟的羊粪,然后混勻,过筛,再用m的硫酸亚铁溶液均勻喷洒,配制100公斤营养土,将配制的营养土装入营养袋内,土要装实,无折腰,同时营养袋要紧密地排列在苗畦内。
3. 3日光温室内苗畦规格与温室消毒一般日光温室内苗畦长7米左右,宽1 . 4 米,畦间地埂高宽各4 O cm,以便于操作和灌水。在全棚营养袋装完后,要及时扣膜升温3 天以上,这样一方面使棚内进行高温消毒,另一方面又使土壤温度升高有利于插穗生根发芽。
3. 4插穗扦插经过催根的插穗要及时转运于温室内进行扦插,插穗上部顶芽要距营养袋土面1 cm,扦插时用手压实,使穗条与土壤紧密结合,扦插完成后全畦及时灌一个透水。
4.苗期管理4. 1温棚管理温棚温度要求最低不低于1 2 °C,最高不高于3 2 °C,尽可能使棚温保持在2 8 °C,未发芽前以保温为主,晚揭帘早盖帘,发芽后保温和延长日照兼顾。为保持袋口土壤湿度在70%,展叶前不宜过量浇水,一般每隔一天喷一次水,展叶后随幼苗长大和气温升高每两周灌底水一次。
4. 2喷药施肥扦插当天用800倍多菌灵清喷一次床面,以后每隔四天喷一次,多菌灵和百菌交替使用;插条生根后,开始进行叶面追肥,每周一次,用2g/L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按1:1的比例混喷,均在傍晚进行。
4.3修剪插穗长出的新梢超过15cm,只选留一个长势强的新梢做主杆。被留下的新梢,从基部到40cm以内所发的侧枝全部剪除。新梢高度达到50cm时摘心封顶。
4. 4断根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新根已伸展到营养袋薄膜上,部分根系从营养袋底部透气孔中伸出并扎入苗畦土内,此时将畦面上营养袋全部挪动位置,断去伸出通气孔的新根,使根系只在营养袋内充分伸展。
4.5开棚炼苗日光温室内幼苗经过两个多月的生长,新梢长到40cm左右,隔营养袋的边沿可以看到幼根时,先揭开上风口,第三天再揭开下风口,一周后,掀开全部棚膜, 使幼苗在露天地继续炼苗二周,经过炼苗过程的幼苗,逐渐从温室环境适应了露天环境。且叶色由鲜绿变为浓绿,枝条增壮、颜色也由鲜绿色变为白绿色,此时苗木即可出圃。
实施例21.育苗地自然概况育苗地布设在凉州区高坝镇,属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区。海拔1500m,年均气温7. 9,无霜期155天左右,有效积温3003°C,年日照时数四68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8. 5°C,极端最低气温-29. 5°C。苗圃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8. 0左右,有灌溉条件。2.采条与插穗处理 2. 1采条2. 1. 1采条时间与母树选择在春季3月初,选择树龄7龄,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枸杞单株上进行采条。
2.1. 2采条枝型与粗度一年生中间枝或徒长枝,枝条粗度1.0 cm为宜。
2. 2插穗处理2. 2. 1插穗剪截,将采下的种条选择无破皮,无虫害的,截成上端平,下端斜的14cm长的插穗,每50根捆一捆。
2. 2. 2插穗处理剪截好的插穗上床前用清水浸泡1 2小时,再将插穗基部浸入 1 5 Omg / L吲哚丁酸水溶液中浸泡2 h。
2.3插穗电热温床催根2.3.1电热温床的制作在插穗处理前完成该项工作。选择阴凉的房间为温床建造室,将地面平整,清扫,室内消毒后,设计好温床的排布,作业道,电路连接等。首先在地上铺5cm厚炉渣或麦草,上压3cm厚细土,并踏实,选用D V 2 10 12,100 Ow的电热线,根据温床设计大小,在温床两头固定1 0X10 c m的两根木头,木条上钉4. 5 cm间距的铁钉,将电热线盘绕在温床两端木条的铁钉间,形成平行线,电热线要平直,均勻,电热线上再铺2 - 3 cm厚湿沙,镇平。每两个温床接一个电热温控器,连接好的电热温床通电试运行4 8小时,测地温如稳定在2 8 °C左右时,便可使用。
2.3.2插穗上床3月上旬,经过药物处理的穗条整齐的摆在地热温床上,插穗根部斜面距电热线2 cm,插条摆满温床后,用过筛的细沙撒在插穗顶部,再用清水冲入插穗间隙,使插条上端露出1 cm左右。
2. 3. 3插穗催根插穗在温床上摆好后开始通电升温,最初两天温度调控在 2 5 °C,两天后,温度调控在2 8 °C,室内温度调控在5°C,以后每天中午定时在床面洒水, 保持床沙湿度在7 5%,经过180小时的催根,插穗基部露出愈伤组织,而顶芽尚未萌发时即可进行扦插。
3.日光温室苗畦准备3.1营养袋选择营养袋采用厚Q . O 4 111111,高1 6 cm,直径1 Q cm,且底部有四个直径5 mm孔的塑料袋。
3. 2 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装袋用40公斤腐殖质土、5公斤粗沙、5公斤腐熟的羊粪,配制50公斤营养土,然后混勻,过筛,再用21的硫酸亚铁溶液均勻喷洒,最后将配制的营养土装入营养袋内,土要装实,无折腰,同时营养袋要紧密地排列在苗畦内,营养土根据实际需要量可随时配制。
3.3日光温室内苗畦规格与温室消毒一般日光温室内苗畦长7米左右,宽 1. 4米,畦间地埂高宽各4 O cm,以便于操作和灌水。在全棚营养袋装完后,要及时扣膜升温3天以上,这样一方面使棚内进行高温消毒,另一方面又使土壤温度升高有利于插穗生根发芽。
3.4插穗扦插经过催根的插穗要及时转运于温室内进行扦插,插穗上部顶芽要距营养袋土面1 cm,扦插时用手压实,使穗条与土壤紧密结合,扦插完成后全畦及时灌一个透水。
4.苗期管理4. 1温棚管理温棚温度要求最低不低于1 2 °C,最高不高于3 2 °C,尽可能使棚温保持在3 0°C,未发芽前以保温为主,晚揭帘早盖帘,发芽后保温和延长日照兼顾。为保持袋口土壤湿度在70%,展叶前不宜过量浇水,一般每隔一天喷一次水,展叶后随幼苗长大和气温升高每两周灌底水一次。
4. 2喷药施肥扦插当天用800倍百菌清喷一次床面,以后每隔四天喷一次,多菌灵和百菌交替使用;插条生根后,开始进行叶面追肥,每周一次,用5g/L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按1:1的比例混喷,均在傍晚进行。
4.3修剪插穗长出的新梢超过15cm,只选留一个长势强的新梢做主杆。被留下的新梢,从基部到40cm以内所发的侧枝全部剪除。新梢高度达到50cm时摘心封顶。
4. 4断根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新根已伸展到营养袋薄膜上,部分根系从营养袋底部透气孔中伸出并扎入苗畦土内,此时将畦面上营养袋全部挪动位置,断去伸出通气孔的新根,使根系只在营养袋内充分伸展。
4.5开棚炼苗日光温室内幼苗经过两个多月的生长,新梢长到40cm左右,隔营养袋的边沿可以看到幼根时,先揭开上风口,第三天再揭开下风口,一周后,掀开全部棚膜, 使幼苗在露天地继续炼苗二周,经过炼苗过程的幼苗,逐渐从温室环境适应了露天环境。且叶色由鲜绿变为浓绿,枝条增壮、颜色也由鲜绿色变为白绿色,此时苗木即可出圃。
实施例31.育苗地自然概况育苗地布设在凉州区高坝镇,属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区。海拔1500m,年均气温7. 9,无霜期155天左右,有效积温3003°C,年日照时数四68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8. 5°C,极端最低气温-29. 5°C。苗圃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8. 0左右,有灌溉条件。2.采条与插穗处理 2. 1采条2. 1. 1采条时间与母树选择在春季3月初,选择树龄7龄,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枸杞单株上进行采条。
2.1. 2采条枝型与粗度一年生中间枝或徒长枝,枝条粗度1.0 cm。
2. 2插穗处理2.2. 1插穗剪截,将采下的种条选择无破皮,无虫害的,截成上端平,下端斜的14cm长的插穗,每50根捆一捆。
2. 2. 2插穗处理剪截好的插穗上床前用清水浸泡1 2小时,再将插穗基部浸入1O Omg / L吲哚丁酸水溶液中浸泡3 h。
2.3插穗电热温床催根2.3.1电热温床的制作在插穗处理前完成该项工作。选择阴凉的房间为温床建造室,将地面平整,清扫,室内消毒后,设计好温床的排布,作业道,电路连接等。首先在地上铺5 cm厚炉渣或麦草,上压3 cm厚细土,并踏实,选用D V 2 1 0 1 2,1 0 0 0 w的电热线,根据温床设计大小,在温床两头固定1 0X10 c m的两根木头,木条上钉4. 5 cm间距的铁钉,将电热线盘绕在温床两端木条的铁钉间,形成平行线,电热线要平直,均勻,电热线上再铺3 cm厚湿沙,镇平。每两个温床接一个电热温控器,连接好的电热温床通电试运行 4 8小时,测地温如稳定在2 8 °C左右时,便可使用。
2.3.2插穗上床3月上旬,经过药物处理的穗条整齐的摆在地热温床上,插穗根部斜面距电热线2 cm,插条摆满温床后,用过筛的细沙撒在插穗顶部,再用清水冲入插穗间隙,使插条上端露出1 cm左右。
2. 3. 3插穗催根插穗在温床上摆好后开始通电升温,最初两天温度调控在25 °C,两天后,温度调控在2 8°C,室内温度调控在1 O °C,以后每天中午定时在床面洒水,保持床沙湿度在7 5%,经过180小时的催根,插穗基部露出愈伤组织,而顶芽尚未萌发时即可进行扦插。
3.日光温室苗畦准备3.1营养袋选择营养袋采用厚Q . O 4 111111,高1 6 cm,直径1 Q cm,且底部有四个直径5 mm孔的塑料袋。
3. 2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装袋用40公斤腐殖质土、5公斤粗沙、5公斤腐熟的羊粪, 配制50公斤营养土,然后混勻,过筛,再用m的硫酸亚铁溶液均勻喷洒,最后将配制的营养土装入营养袋内,土要装实,无折腰,同时营养袋要紧密地排列在苗畦内,营养土根据实际需要量可随时配制。
3. 3日光温室内苗畦规格与温室消毒一般日光温室内苗畦长7米左右,宽1 . 4米,畦间地埂高宽各4 O cm,以便于操作和灌水。在全棚营养袋装完后,要及时扣膜升温3 天以上,这样一方面使棚内进行高温消毒,另一方面又使土壤温度升高有利于插穗生根发芽。
3.4插穗扦插经过催根的插穗要及时转运于温室内进行扦插,插穗上部顶芽要距营养袋土面1 cm,扦插时用手压实,使穗条与土壤紧密结合,扦插完成后全畦及时灌一个透水。
4.苗期管理4. 1温棚管理温棚温度要求最低不低于1 2 °C,最高不高于3 2 °C,尽可能使棚温保持在3 0°C,未发芽前以保温为主,晚揭帘早盖帘,发芽后保温和延长日照兼顾。为保持袋口土壤湿度在70%,展叶前不宜过量浇水,一般每隔一天喷一次水,展叶后随幼苗长大和气温升高每两周灌底水一次。
4. 2喷药施肥扦插当天用800倍百菌清喷一次床面,以后每隔四天喷一次,多菌灵和百菌交替使用;插条生根后,开始进行叶面追肥,每周一次,用5g/L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按1:1的比例混喷,均在傍晚进行。
4.3修剪插穗长出的新梢超过15cm,只选留一个长势强的新梢做主杆。被留下的新梢,从基部到40cm以内所发的侧枝全部剪除。新梢高度达到50cm时摘心封顶。
4. 4断根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新根已伸展到营养袋薄膜上,部分根系从营养袋底部透气孔中伸出并扎入苗畦土内,此时将畦面上营养袋全部挪动位置,断去伸出通气孔的新根,使根系只在营养袋内充分伸展。
4.5开棚炼苗日光温室内幼苗经过两个多月的生长,新梢长到40cm左右,隔营养袋的边沿可以看到幼根时,先揭开上风口,第三天再揭开下风口,一周后,掀开全部棚膜, 使幼苗在露天地继续炼苗二周,经过炼苗过程的幼苗,逐渐从温室环境适应了露天环境。且叶色由鲜绿变为浓绿,枝条增壮、颜色也由鲜绿色变为白绿色,此时苗木即可出圃。
权利要求
1. 一种枸杞温棚容器育苗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a.采条与插穗处理 a. 1采条在春季3月初,选择树龄2—7龄,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枸杞单株上进行采条;a. 2插穗处理插穗剪截,将采下的种条选择无破皮,无虫害的,截成上端平,下端斜的13—14cm长的插穗,每50根捆一捆,插穗上床前用清水浸泡1 2小时,再将插穗基部浸入2 Qm g / L的萘乙酸水溶液浸泡2 4小时; a. 3插穗电热温床催根a. 3. 1电热温床的制作在插穗处理前完成该项工作;选择阴凉的房间为温床建造室,将地面平整,在地上铺5 cm厚炉渣或麦草,上压3 cm 厚细土,并踏实,将电热线盘绕在温床两端,形成平行线,电热线上再铺2 - 3 cm厚湿沙,镇平,测地温稳定在27- 2 9°C时,即可使用;a. 3. 2插穗上床经过插穗及药物处理的穗条整齐摆在地热温床上,插穗根部斜面距电热线1 一 2 cm,插条摆满温床后,用0. 25-0. 1 mm的细沙撒在插穗顶部,再用清水冲入插穗间隙,使插条上端露出1 cm左右;a.3. 3插穗催根温床通电升温,最初两天温度调控在2 3 — 2 5 °C,第三天起温度调控在2 5 — 2 8 °C,室内温度调控在5- 1 O °C,以后每天中午定时在床面洒水,保持床沙湿度在65- 7 5%,经过180小时的催根,插穗基部露出愈伤组织,而顶芽尚未萌发时即可进行扦插;b.日光温室苗畦准备b. 1 营养袋选择营养袋采用厚0.04 mm,高1 6 cm,直径1 O cm,且底部有孔的塑料袋;b. 2 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装袋用腐殖质土、粗沙、腐熟的羊粪,按8 11的比例配制,然后混勻,过筛,再用洲的硫酸亚铁溶液均勻喷洒,最后将配制的营养土装入营养袋内,营养袋紧密地排列在苗畦内;b.3日光温室内苗畦规格与温室消毒日光温室内苗畦长7米,宽1. 4米,畦间地埂高宽各4 Q cm,全棚营养袋装完后,扣膜升温至少3天;b.4插穗扦插经过催根的插穗转运于温室内进行扦插,插穗上部顶芽距营养袋土面 1 cm,穗条与土壤紧密结合,扦插完成后全畦灌一个透水;c.苗期管理c. 1温棚管理温棚温度在2 8 — 3 O °C之间,未发芽前以保温为主,晚揭帘早盖帘, 发芽后保温和延长日照兼顾;保持袋口土壤湿度在70%,展叶前每隔一天喷一次水,展叶后每两周灌底水一次;c. 2喷药施肥扦插当天用800倍多菌灵或百菌清喷一次床面,以后每隔四天喷一次, 两者交替使用;插条生根后,开始进行叶面追肥,每周一次,用2-5g/L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按1:1的比例混喷,均在傍晚进行;c. 3修剪插穗长出的新梢超过15cm,选留一个新梢做主杆,从基部到40cm以内所发的侧枝全部剪除,新梢高度达到50cm时摘心封顶;c. 4断根新根伸展到营养袋薄膜上,有根系从营养袋底部透气孔中伸出并扎入苗畦土内时,将畦面上营养袋全部挪动位置,断去伸出通气孔的新根,使根系只在营养袋内充分伸展;c. 5开棚炼苗日光温室内幼苗生长两个月,新梢长到40cm,隔营养袋的边沿可以看到幼根时,先揭开上风口,第三天再揭开下风口,一周后,掀开全部棚膜,露天炼苗二周,幼苗叶色由鲜绿变为浓绿,枝条增壮、颜色由鲜绿色变为白绿色,苗木出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枸杞温棚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1步骤的采条枝型与粗度为一年生中间枝或徒长枝,枝条粗度0. 5-1. 0 >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枸杞温棚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2步骤的将插穗基部浸入1 O O — 1 5 O mg / L吲哚丁酸水溶液中浸泡2 — 3 h。
全文摘要
一种枸杞温棚容器育苗方法,涉及枸杞造林育苗技术,经过采条、插穗处理、插穗电热温床催根、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装袋、日光温室内苗畦、插穗扦插、苗期温棚管理、喷药施肥、修剪、断根、开棚炼苗等工艺到苗木出圃。本发明使枸杞造林由单纯的春季造林变为春夏秋三季造林,可以根据气候、灌水等条件的变化而适时造林,其次较常规的大田育苗,节省了育苗时间,大田育苗需一年时间方可完成,而该方法只需三个月的时间即可完成。苗木成活率较常规裸根苗明显提高。同时,由于有营养袋的保护,苗木在掘苗、运输、栽植的过程中根系不受损伤,造林后能很快适应大田环境,苗木生长旺盛,且有部分苗木在当年八、九月份即已开花结果。
文档编号A01G9/26GK102511258SQ20111036764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田雪琴, 高万功 申请人:高万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