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

文档序号:13992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
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艺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高效农业的重视,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肥料流失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的需求。种肥同播在一些农业发达地区已逐渐取代粗犷式的表面撒施。所谓种肥同播,是指利用种肥同播机器将肥料和种子已较为固定的水平行距和垂直高度差播入土壤中,实现减少肥料挥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于江灵,“种肥同播”引发种植方式变革,中国农资,2011 )但是,目前用于种肥同播的肥料仅限于具有良好制粒效果的复合肥或有机肥,尚未有报导公开用种肥同播机播撒粉剂肥料的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申请号201010583681. 0)公开了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即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混勻后施入农田土壤表面后进行耕地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均勻分布于耕作层以培育高硒作物的方法。但该方法中纳米硒肥是均勻分布于耕作层土壤中,不能集中在植株根系周围实现较好的利用率,硒肥的利用率有待提高。
纳米硒肥(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型号XGP001A)是一种用于补充植物有益元素硒的粉剂肥料,其制粒后粒径分布于0. 02-1 mm。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通过撒施的方式进行施用,但由于纳米硒肥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纳米化过程,故土壤粘粒对其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撒施方式会造成纳米硒肥中有效成分向下迁移性不强,影响肥料效果。同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该粉剂的使用较为不便,人工撒施纳米硒肥不仅会有粉尘飘扬,还会造成施肥不均勻,导致所产农产品硒含量层参差不齐,缺乏标准化;而采用种肥同播机施肥的方法又尚未有公开报导,如能开发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施用纳米硒肥的方法,不仅能实现富硒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还能提高硒肥利用率,降低成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施用纳米硒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撒施纳米硒肥容易导致施肥不均而造成农产品中硒含量不均勻,缺乏标准化;而且撒施的方式会造成部分硒肥肥效流失,利用率不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即将纳米硒肥单独或者与颗粒状基肥、 干燥土壤颗粒进行混合后,用种肥同播机将种子和上述混合物施入耕作层中,在播种前,调节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并种子在上,纳米硒肥在下。
优选的,所述的种子与纳米硒肥的两者水平距离在0 15cm之间,垂直距离在 5 IOcm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方法是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或土壤按照1 1进行充分的混合后进行种肥同播。
优选的,所述的方法是在于施肥之后进行一次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标准。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在播种时将种子与纳米硒肥或将种子、纳米硒费与基肥或土壤的充分混合物一同经种肥同播机施入到耕作层中, 这样可以使纳米硒肥的利用效率大大的提高,极大的降低了纳米硒肥的流失,使农产品中的硒含量标准化提高,降低了硒肥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上机将纳米硒肥、或纳米硒肥与常规基肥、或纳米硒肥与土壤的充分混合物同种子一起装入种肥同播机。
2.种肥同播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开动种肥同播机将种肥同时播入耕作层中。
3.灌溉种肥同播后进行一次适量的灌溉。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解决了手工撒施纳米硒肥,人力成本高,粉尘较大使用不便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解决了撒施或者撒施后翻耕而导致施肥不均勻,最终所占农产品的硒含量标准化差的问题以及将纳米硒肥在田间的流失,肥料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3、施肥后进行适量的灌溉,使硒肥中的有效成分的迁移性变强,增加了农作物对硒肥的吸收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为方便说明,以下实施例种以小麦为例。
实施例1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小麦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按照1:1 (重量比)充分混勻后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15cm,垂直距离10cm, 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小麦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180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23%,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5%,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1。
实施例2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小麦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按照1:2 (重量比)充分混勻后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15cm,垂直距离10cm, 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小麦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175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25%,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4. 8%,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1。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纳米硒肥与基肥按照1:1 (重量比)混合的方式更加有利于硒元素的吸收和硒含量的标准化。
实施例3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小麦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按照1:1 (重量比)充分混勻后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15cm,垂直距离5cm,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小麦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190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22%,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5. 3%,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1。
实施例4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小麦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按照1:1 (重量比)充分混勻后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15cm,垂直距离10cm, 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小麦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185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25%,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4. 9%,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1。
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种肥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cm左右时更加有利于硒元素的吸收和硒含量的标准化。
实施例5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小麦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按照1:1 (重量比)充分混勻后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0cm,垂直距离5cm,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小麦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O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18%,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7%,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1。
实施例6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小麦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按照1:1 (重量比)充分混勻后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5cm,垂直距离5cm,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小麦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230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17%,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6. 5%,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1。
实施例7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小麦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按照1:1 (重量比)充分混勻后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10cm,垂直距离5cm,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小麦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210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20%,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6. 2%,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1。
实施例8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小麦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按照1:1 (重量比)充分混勻后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15cm,垂直距离5cm,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小麦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180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22%,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4. 8%,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1。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种肥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cm,垂直距离为5cm时更加有利于硒元素的吸收和硒含量的标准化。
针对于某些不施基肥的作物,采用将纳米硒肥单独或纳米硒肥与土壤颗粒勻混上机的方式进行种肥同播技术,以下以玉米为例进行实施例。
实施例9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玉米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与土壤颗粒按照1 1 (重量比)充分混勻后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 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0cm,垂直距离5cm, 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玉米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220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21%,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5. 8%,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1。
实施例10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玉米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5cm,垂直距离5cm,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玉米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200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23%,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5. 3%,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1。
实施例11在某大型农场选择一玉米基地,播种前将土地翻耕并耱碎土块,再将纳米硒肥装入种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纳米硒肥每亩用量5公斤,调整种肥同播机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种子和肥料之间水平距离在15cm,垂直距离10cm,种肥同播后进行适当的灌溉,以耕作层土壤浸润为宜。
播种时,无粉尘产生,无需额外劳力,玉米成熟以后,随机抽取30个小麦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平均硒含量达180ug/kg,硒含量相对偏差RSD值为25%,硒肥有效生物利用率5%,高于同等用肥量撒施条件下的H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硒肥或将纳米硒肥与颗粒状基肥充分混合后或将纳米硒肥与干燥土壤颗粒充分混合后置入种肥同播机中,并将种子和上述混合物施入耕作层中,并使种子在上,纳米硒肥在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之前调节施肥铧、播种铧的距离,使播种后种子和肥料的水平距离在0 15cm之间,垂直距离在5 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硒肥与基肥或土壤按照重量比 1 1-2进行充分的混合后进行种肥同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包括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水稻、蔬菜及牧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肥之后进行一次适量的灌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种肥同播技术根施纳米硒肥的方法,所述的种肥同播技术是指将肥料与种子一同播下;所述的肥料是单独的纳米硒肥,或者常规基肥(以下简称“基肥”)与纳米硒肥的充分混合物,或者纳米硒肥与干燥土壤颗粒的充分混合物。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农作物播种时,将所需的纳米硒肥与颗粒状基肥充分混合或将所需的纳米硒肥与干燥的土壤颗粒充分混合;(2)将(1)中混合好的混合物与作物种子一同装入种肥同播机中进行种肥同播,将种子和混合肥一同施入耕作层中,使种子在上,肥料在下,两者水平距离在0~15cm之间,垂直距离在5~10cm;(3)施肥后进行一次适量的灌溉。该方法便捷、简单、省工省力、成本低,可极大的提高硒肥的利用率,防止硒肥流失,并可较好的保证作物中硒含量的稳定性和标准化。
文档编号A01C21/00GK102498914SQ20111037613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
发明者刘寿峰 申请人:安徽硒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