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其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48阅读:9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其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其生产系统。
技术背景
传统农户养鸭均采用地面养鸭,鸭粪就地排泄,粪便无法收集,对周边环境破坏严重,同时也存在严重地疫情风险。随着养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大部分的规模化养鸭场为了便于鸭粪的清洁管理和提高疫情防控效果,均采用网床养殖。但由于床下空间小,故均采用高压水冲式清洁管理模式,粪便污水产生量大且有机物浓度高。粪污收集后,后续净化处理压力大,企业难以承受粪污处理达标排放的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成本。故有必要发明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其生产系统,实现鸭粪资源化利用,降低排污处理成本,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取得经济效益。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其生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网床养鸭在平地设置若干排网床支撑墙,该网床支撑墙上设置有用以养鸭的网床,两相邻的网床支撑墙之间形成一槽道;(2)收集鸭粪在槽道内设置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其往复运动的刮板,该刮板将槽道内的鸭粪排到排污平台上的收集箱内;(3)运输鸭粪将收集箱推到运输车的支撑架上,并运输到污物集中处理场所;(4)堆肥发酵在污物集中处理场所,用搅拌机将计量好的鸭粪与辅助原料均勻搅拌混合,其配比为C/N值2(Γ30,含水率609Γ70%,ρΗ值6. (Γ8. 0 ;先将混合好后的原料建堆以进行一次发酵,一次发酵的料温在55°C 65°C并保持5 7天,再翻堆以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时间为7 10天,再翻堆以进行二次发酵,最后出堆熟化;(5)产品加工堆化处理好的半成品先进行干化处理,再进行产品品质检测;合格产品进行粉碎、过筛、计量、包装、进仓待售;不合格产品作为辅助原料再进行堆肥发酵。
优选地,所述辅助原料为农业有机废弃物,所述农业有机废弃物为菌菇渣、农作物秸秆或粮油加工的下脚料。
优选地,所述鸭粪与辅助原料的配比为C/N值10,含水率50%,ρΗ值7. 0,所述一次发酵的料温为60°C并保持6天,所述二次发酵的时间为8、天。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鸭粪收集运输装置以及鸭粪堆肥发酵装置,所述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包括一平地,所述平地上设置有若干排网床支撑墙,所述网床支撑墙上设置有网床,两相邻的网床支撑墙之间形成一槽道,所述槽道内设置有用于清除鸭粪且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其往复运动的刮板;所述鸭粪收集运输装置包括与槽道相连接的排污平台以及其底板与排污平台平齐的运输车,所述排污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收集鸭粪的收集箱,所述运输车上设有用于支撑收集箱的支撑架;所述鸭粪堆肥发酵装置包括污物集中处理场所和搅拌机。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导轮以及与刮板相连接的钢绳;所述收集箱经可拆连接件固定在排污平台上并由止动块防止其掉出排污平台,所述收集箱的后挡板为可打开成与箱底相平行以倒出鸭粪的活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设置有脚轮,所述排污平台和运输车的底板上均设置有与脚轮相配合的槽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经可拆连接件固定在运输车上,所述支撑架的外侧端与运输车的底板相铰接,所述运输车的底板设有用于顶起支撑架的内侧端以倾倒收集箱内鸭粪的升降机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实现了鸭粪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排污处理成本,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取得经济效益;该生产有机肥的系统结构合理, 有利于进行鸭粪的收集、运输和堆肥。


图1为一种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鸭粪收集运输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C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鸭粪堆肥发酵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D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平地,2-网床支撑墙,3-网床,4-槽道,5-刮板,6-电机,7_传动导轮, 8-钢绳,9-运输车,10-可拆连接件,11-收集箱,12-脚轮,13-支撑架,14-排污平台,15-升降机构,16-污物集中处理场所,17-长条型发酵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考图广8,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网床养鸭在平地1设置若干排网床支撑墙2,该网床支撑墙2上设置有用以养鸭的网床3, 两相邻的网床支撑墙2之间形成一槽道4 ; (2)收集鸭粪在槽道4内设置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其往复运动的刮板5,该刮板5将槽道4内的鸭粪排到排污平台14上的收集箱11内;(3)运输鸭粪将收集箱11推到运输车9的支撑架13上,并运输到污物集中处理场所16;(4)堆肥发酵在污物集中处理场所16,用搅拌机将计量好的鸭粪与辅助原料均勻搅拌混合,其配比为碳氮比(C/N)值2(Γ30,含水率609Γ70%,ρΗ值6. (Γ8. 0 ;先将混合好后的原料建堆以进行一次发酵,一次发酵的料温在 65°C并保持5 7天,再翻堆以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时间为疒10天,再翻堆以进行二次发酵,最后出堆熟化;(5)产品加工堆化处理好的半成品先进行干化处理,再进行产品品质检测;合格产品进行粉碎、过筛、计量、包装、进仓待售;不合格产品作为辅助原料再进行堆肥发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原料可以是菌菇渣、农作物秸秆或粮油加工的下脚料等农业有机废弃物,但不局限于此。所述鸭粪与辅助原料的优选配比为C/N值10,含水率50%, PH值7. 0。将配比好且搅拌混合均勻的原料建成宽2. 0米,高1. (Tl. 5米的长条型发酵堆体17,建堆后48小时料温即可升到55°C以上,一次发酵要求料温优选在60°C左右并保持6 天左右,然后进行翻堆进入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时间优选为8、天,这样鸭粪便满足卫生无害化要求,然后进行后腐熟干化处理,干化后肥料含水率降到20%以下。
参考图广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生产系统,包括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鸭粪收集运输装置以及鸭粪堆肥发酵装置,所述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包括一平地1,所述平地1上设置有若干排网床支撑墙2,所述网床支撑墙2上设置有网床3,两相邻的网床支撑墙2之间形成一槽道4,所述槽道4内设置有用于清除鸭粪且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其往复运动的刮板5 ;所述鸭粪收集运输装置包括与槽道4相连接的排污平台14以及其底板与排污平台14平齐的运输车9,所述排污平台14上设置有用于收集鸭粪的收集箱11,所述运输车9上设有用于支撑收集箱11的支撑架13 ;所述鸭粪堆肥发酵装置包括污物集中处理场所16和搅拌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传动导轮7以及与刮板5相连接的钢绳8,所述电机6为正反转电机,可选用步进电机等;所述收集箱11经可拆连接件10固定在排污平台14上并由止动块防止推动用力过大或速度过快而导致其掉出排污平台14, 所述收集箱11的后挡板为可打开成与箱底相平行以倒出鸭粪的活动板,所述收集箱11的两旁侧以防渗软纺布制成以防止鸭粪等污物渗透出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广2所示的一种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所述刮板5设置在一槽道4的一端,在该槽道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对传动导轮7,所述电机6带动钢绳8绕传动导轮7运动,进而带动刮板5由该槽道4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以实现鸭粪的干清粪;如图3 所述的另一种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在两相邻的槽道4两端分别设置一对传动导轮7,所述钢绳8穿设于该两槽道4内,其中一槽道4的一端设置一刮板5,另一槽道4的另一端设置另一刮板5,所述电机6可带动两刮板5 —进一退,同时进行鸭粪的清除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该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实现机械化清除网床养鸭中鸭子所拉出的粪便,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清除效果好的优点。应用网床养鸭机械干清粪技术,可以及时清除网床3下的鸭粪,减少鸭舍内臭味的产生,改善鸭舍内部环境;减少清洁污水产生量, 粪便污水减排效果显著;同时机械干清粪含水率低,还有利于堆肥化处理生产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再利用。
本实施例中可将鸭舍建成长方形,长度一般30 50m,鸭舍内(即网床3)宽度按刮板5长度的2倍加上12cm或4倍加上3X 12cm ;网床支撑墙2将网床3下方分割成刮板 5长宽的槽道4,网床支撑墙2的高度一般为0. 5m,槽道4内为水泥硬化的平地1 ;鸭生活在网床3上,其排泄的粪便穿过网床3落到槽道4内;当槽道4内的鸭粪积到一定程度需要清除时,启动电机6带动刮板5往复移动,将槽道4内鸭粪清出鸭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箱11设置有脚轮12,所述排污平台14和运输车9的底板上均设置有与脚轮12相配合的槽轨,所述排污平台14上的槽轨与运输车9底板上的槽轨相对接,所述收集箱11的脚轮12在槽轨内滚动以防止收集箱11掉出排污平台14或运输车9 ;所述排污平台14是在排污场所上建造,其高度与运输车9底板的高度相等以方便收集箱11的运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3经可拆连接件10固定在运输车9上,所述支撑架13 的外侧端与运输车9的底板相铰接,所述运输车9的底板设有用于顶起支撑架13的内侧端以倾倒收集箱11内鸭粪的升降机构15。当装载鸭粪等污物时,先通过可拆连接件10将收集箱11固定放置在排污平台14上,待收集箱11装满鸭粪等污物后,再将收集箱11推到运输车9上,然后运载到污物集中处理场所16,接着启动升降机构15使得支撑架13上升倾斜,打开后挡板以卸下收集箱11里的污物;当卸载完鸭粪等污物时,将空的收集箱11运输回排污场所并推回排污平台14上,通过可拆连接件10将收集箱11再固定在排污平台14 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网床养鸭在平地设置若干排网床支撑墙,该网床支撑墙上设置有用以养鸭的网床,两相邻的网床支撑墙之间形成一槽道;(2)收集鸭粪在槽道内设置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其往复运动的刮板,该刮板将槽道内的鸭粪排到排污平台上的收集箱内;(3)运输鸭粪将收集箱推到运输车的支撑架上,并运输到污物集中处理场所;(4)堆肥发酵在污物集中处理场所,用搅拌机将计量好的鸭粪与辅助原料均勻搅拌混合,其配比为C/N值2(Γ30,含水率609Γ70%, ρΗ值6. (Γ8.0 ;先将混合好后的原料建堆以进行一次发酵,一次发酵的料温在55°C 65°C 并保持5 7天,再翻堆以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时间为7 10天,最后出堆熟化;(5)产品加工堆化处理好的半成品先进行干化处理,再进行产品品质检测;合格产品进行粉碎、过筛、计量、包装、进仓待售;不合格产品作为辅助原料再进行堆肥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导轮以及与刮板相连接的钢绳;所述收集箱经可拆连接件固定在排污平台上并由止动块防止其掉出排污平台,所述收集箱的后挡板为可打开成与箱底相平行以倒出鸭粪的活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箱设置有脚轮,所述排污平台和运输车的底板上均设置有与脚轮相配合的槽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经可拆连接件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外侧端与运输车的底板相铰接,所述运输车的底板设有用于顶起支撑架的内侧端以倾倒收集箱内鸭粪的升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原料为农业有机废弃物,所述农业有机废弃物为菌菇渣、农作物秸秆或粮油加工的下脚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鸭粪与辅助原料的配比为C/N值10,含水率50%,ρΗ值7.0,所述一次发酵的料温为 60°C并保持6天,所述二次发酵的时间为8、天。
7.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鸭粪收集运输装置以及鸭粪堆肥发酵装置,所述网床养鸭粪便清除装置包括一平地,所述平地上设置有若干排网床支撑墙,所述网床支撑墙上设置有网床,两相邻的网床支撑墙之间形成一槽道,所述槽道内设置有用于清除鸭粪且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其往复运动的刮板;所述鸭粪收集运输装置包括与槽道相连接的排污平台以及其底板与排污平台平齐的运输车,所述排污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收集鸭粪的收集箱,所述运输车上设有用于支撑收集箱的支撑架;所述鸭粪堆肥发酵装置包括污物集中处理场所和搅拌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导轮以及与刮板相连接的钢绳;所述收集箱经可拆连接件固定在排污平台上并由止动块防止其掉出排污平台,所述收集箱的后挡板为可打开成与箱底相平行以倒出鸭粪的活动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设置有脚轮,所述排污平台和运输车的底板上均设置有与脚轮相配合的槽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经可拆连接件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外侧端与运输车的底板相铰接,所述运输车的底板设有用于顶起支撑架的内侧端以倾倒收集箱内鸭粪的升降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网床养鸭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其生产系统,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网床养鸭在平地设置若干排网床支撑墙,该网床支撑墙上设置有网床,两相邻的网床支撑墙之间形成一槽道;收集鸭粪在槽道内设置往复运动的刮板,该刮板将槽道内的鸭粪排到排污平台上的收集箱内;运输鸭粪将收集箱推到运输车的支撑架上,并运输到污物集中处理场所;堆肥发酵将计量好的鸭粪与辅助原料均匀搅拌混合,其配比为C/N值20~30,含水率60%~70%,pH值6.0~8.0;先建堆,再翻堆,最后出堆熟化;产品加工堆化处理好的半成品先进行干化处理,再进行产品品质检测。本发明实现鸭粪的资源化利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取得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C05F3/00GK102515899SQ20111037746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
发明者俞祁平, 叶美锋, 吴飞龙, 林代炎, 林鸿雁 申请人:福建中电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