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

文档序号:151051阅读:13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杀虫方法,是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
背景技术
蛴螬是金龟总科幼虫的统称,别名白土蚕。蛴螬是国内外公认的难以防治的土栖性害虫,其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生活隐蔽、适应性强、生活史长短不一,蛴螬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目前灭杀蛴螬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⑴黑光灯诱杀的物理方法。就是利用皿光灯诱捕蛴螬的成虫金龟甲而减少蛴螬的繁殖,但对土壤中已有的蛴螬没有灭杀效果。生物天敌防治法。常用的天敌有茶色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等。这种方法安全性好,不污染环境,但是在推广使用上受自然条件(例如气温、风力等)的限制很大、效果不理想,成本高、见效慢和生产中难以推广等缺点。⑶化学农药灌根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使用的药物有甲基异柳磷、呋喃丹等内吸性剧毒农药,甚至使用 1,2-二溴-3-氯丙烷(俗称黑药)。这些农药首先被农作物吸收,蛴螬咬食后而毒死。严重污染作物,从而产生各种“毒食品”,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残留于土壤中的农药, 不但会污染地下水、破坏自然环境,同时还会污染下一茬作物的生长环境,无法实现有机蔬菜及其它作物的生产。随着农药使用量的日益增加,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它采用纯物理方法灭杀蛴螬,并对土壤、水源等无污染。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①确定植物被蛴螬侵染植物地上部分叶萎蔫、顶梢下垂;
②检测被蛴螬侵染后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
③检测被蛴螬侵染后土壤深度10厘米处温度13°C-18°C ;
④制备微波照射机备用微波照射机有壳体1,壳体1底面开设通孔3,壳体1内安装微波发射器2、土壤检测器6和控制器7,微波发射器2和土壤检测器6分别与控制器7连接, 在壳体1底面、通孔3处安装微波照射腔体4,微波照射腔体4周壁与底部相互连接呈封闭状,上部为敞口并与通孔3连通,微波照射腔体4的周壁上开设数个微型通孔5,壳体1 一侧安装植物保护反射装置,植物保护反射装置有一个与壳体1连接的隔板12,隔板12底部与保护板9连接,保护板9上开设植物保护通孔11,保护板9外端与反射板10呈90°连接;
⑤采用微波水平间歇照射灭杀蛴螬将步骤④中所述微波照射腔体4置入蛴螬分布的土壤深度3-10厘米处,微波照射腔体4位于植物根部一侧,将生长期植物穿过植物保护通孔11,反射板10置入土壤深度3-10厘米处;⑥开启微波照射机,取微波频率915MHz,间歇照射3-6次,每次照射60-90秒,每两次照射之间停止40-60秒;
⑦检测蛴螬灭杀效果照射后,取照射区域10厘米以上的土壤用孔径5毫米的筛子过筛,收集蛴螬,针刺后肉眼观察蛴螬无反应,蛴螬死亡。本发明步骤④中所述的微波照射腔体4的中心线与反射板10内壁间的距离L为 10-30厘米。步骤⑥中所述的间歇性照射为先照射60秒,停止40秒,再照射70秒,停止 60秒,最后照射60秒。步骤④中所述的微波照射腔体4呈锥形,锥形底部周壁外侧设置土壤开槽刃14。步骤④中所述的微波照射腔体4最上部的微型通孔与土壤开槽刃14底端的距离H为3-10厘米。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根据蛴螬繁殖、生存等特点设计的。研究表明,蛴螬体内的分子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和振动,使细胞膜功能受到影响,直到细胞膜破裂,失去生理功能,产生非热效应。而微波照射产生的热量,在交变电场的场能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使介质温度不断升高,当用微波照射蛴螬时,微波使蛴螬产生热效应,此时,土壤中的水分也会因相互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两者的热介质叠加给蛴螬以致命打击。微波照射产生的热效应和蛴螬被微波照射后产生的非热效应共同作用,使蛴螬被灭杀。由于蛴螬的死亡是受到微波的热效应和其本身的非热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微波照射后,停止一段时间使热量传递扩散,再照射,直至微波热效应和蛴螬本身的非热效应共同作用下死亡。本发明方法采用微波间歇照射灭杀蛴螬,在达到100%灭杀蛴螬目的的同时,保持了被照射土壤处于低温状态,该温度一般在45°C以下,减少了对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影响,并不影响植物的生长。本发明所述的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在用微波能照射蛴螬,微波就会使其产生热效应。土壤中的水分也会因相互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两者的叠加使蛴螬受到了致命打击。同时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蛴螬体内的一些分子将会产生变形和振动,使细胞膜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导致细胞膜破裂,失去生理功能,产生非热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共同作用,致使蛴螬及其虫卵被灭杀。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土壤、植物、水源等环境无任何污染,并且该方法易于实施,灭杀蛴螬达到100%,为食品安全提供了真正的实施措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灭杀地下蛴螬的方法,经大田试验表明灭杀蛴螬效果显著。大田试验数据如下
1、试验地为大棚育苗床,面积900. Om2,种植蔷薇幼苗,为壤质土,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良好。2、发现试验地内的蔷薇扦插苗出现大量死亡,经挖土检测,发现蛴螬,对其进行微波照射灭杀的实验。3、实验分为两组,一组是处理组(照射组),一组是对照组(不照射组),每组数据设有3个重复,取平均值为统计依据。4、照射采用间歇的照射方式。5、照射机采用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的微波照射机,微波频率为915MHz。6、土壤含水量为 15-20%。实验数据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①确定植物被蛴螬侵染植物地上部分叶萎蔫、顶梢下垂;②检测被蛴螬侵染后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③检测被蛴螬侵染后土壤深度10厘米处温度13°C-18°C ;④制备微波照射机备用微波照射机有壳体(1),壳体(1)底面开设通孔(3),壳体(1) 内安装微波发射器(2)、土壤检测器(6)和控制器(7),微波发射器(2)和土壤检测器(6)分别与控制器(7)连接,在壳体(1)底面、通孔(3)处安装微波照射腔体(4),微波照射腔体(4) 周壁与底部相互连接呈封闭状,上部为敞口并与通孔(3)连通,微波照射腔体(4)的周壁上开设数个微型通孔(5),壳体(1) 一侧安装植物保护反射装置,植物保护反射装置有一个与壳体(1)连接的隔板(12),隔板(12)底部与保护板(9)连接,保护板(9)上开设植物保护通孔(11),保护板(9 )外端与反射板(10 )呈90 °连接;⑤采用微波水平间歇照射灭杀蛴螬将步骤④中所述微波照射腔体(4)置入蛴螬分布的土壤深度3-10厘米处,微波照射腔体(4)位于植物根部一侧,将生长期植物穿过植物保护通孔(11),反射板(10)置入土壤深度3-10厘米处;⑥开启微波照射机,取微波频率915MHz,间歇照射3-6次,每次照射60-90秒,每两次照射之间停止40-60秒;⑦检测蛴螬灭杀效果照射后,取照射区域10厘米以上的土壤用孔径5毫米的筛子过筛,收集蛴螬,针刺后肉眼观察蛴螬无反应,蛴螬死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所述的微波照射腔体(4)的中心线与反射板(10)内壁间的距离L为10-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⑥中所述的间歇性照射为先照射60秒,停止40秒,再照射70秒,停止60秒,最后照射6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所述的微波照射腔体(4)呈锥形,锥形底部周壁外侧设置土壤开槽刃(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所述的微波照射腔体(4)最上部的微型通孔与土壤开槽刃(14)底端的距离H为3-10厘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杀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①确定植物被蛴螬侵染;②检测被蛴螬侵染后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③检测被蛴螬侵染后土壤深度10厘米处温度13℃-18℃;④制备微波照射机备用;⑤采用微波水平间歇照射灭杀蛴螬;⑥开启微波照射机,取微波频率915MHz,间歇照射3-6次,每次照射60-90秒,每两次照射之间停止40-60秒;⑦检测蛴螬灭杀效果照射后,取照射区域10厘米以上的土壤用孔径5毫米的筛子过筛,收集蛴螬,针刺后肉眼观察蛴螬无反应,蛴螬死亡。本发明采用纯物理方法灭杀蛴螬,并对土壤、水源等无污染。
文档编号A01M17/00GK102487929SQ20111043812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朗德山, 王兴翠, 王岚, 王志和, 赵慧萍 申请人:潍坊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