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0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向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增氧机械,尤其涉及多向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三方面作用。常见的有喷水式、水车式、管叶式、涌喷式、射流式和叶轮式等类型,但以叶轮式增氧防止鱼类浮头的效果最好。当增氧机负荷的水面较大时,增氧的效果并不明显,若负荷水面小则成本升高,所以叶轮式增氧机通过搅水改善整个水体溶氧状态的作用更显突出。叶轮式增氧机有良好的搅水性能,有向上提水的轴向上升流和伴流,可以造成整个池水循环流转。而射流式增氧机的优点在于没有叶轮,安全性较好。涉及增氧机的发明创造较多,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射流式增氧机》,专利号ZL 200620 1 10537. 4,公开了一种由水泵、进水管、射流器、浮筒托架、射流器支架组成的射流式增氧机,水泵安装在浮筒托架浮于水面,射流器安装在射流器支架下端潜入水中。这种射流式增氧机可安装在鱼塘的任何位置,并可用牵引方式使增氧机在鱼塘中移动。然而,其存在增氧水体小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增氧安全、增氧水体体积大、效率高、增氧水层可控的多向增氧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向增氧机,包括浮体,还具有喷水罩体;喷水罩体含有环形的外罩和安装在外罩内侧的内环,并且外罩和内环之间具有空腔;外罩的末端沿口与内环的末端沿口套合连接,外罩的前端沿口和内环的前端沿口间具有沿着内环内壁开口的环形喷口 ;喷水罩体经能控制该喷水罩体仰角的多向悬架连接在浮体上;喷水罩体连接有能向外罩和内环之间的空腔供水的供水组件。喷水罩体采用的双层中空结构在外部供水组件供水后,通过环形喷口将水沿着内环内壁喷射而出。由于从环形喷口喷出水水流速度高于喷水罩体前端沿口周围的水流速度,因此形成负压,将这些位于前端沿口周围的水一同带入并向后方喷出。从宏观上即是喷水罩体前端的大量的水被吸入并从后方喷出,起到促进水体流动的作用,并且由于喷水罩体直径大,因此水流通量也较采用普通方式更大。多向悬架用于控制喷水罩体与水平面的仰角,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将喷水罩体调整至适宜的方向,对不同深度水层进行增氧。还实现了用供水组件产生的小水流引发喷水罩体前端的大量的水的流动,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喷水罩体由于没有叶轮,因此不会对鱼造成损害。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多向悬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还包括支撑杆系和能使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做相对平行位移的活动连杆系;多向悬架上设有能多级调控活动连杆系与前固定架之间夹角的皇冠齿轮限位器。采用支撑杆系的作用是稳固整个多向悬架,防止在增氧时由于水流的反冲而造成的不稳定振动。活动连杆系、前固定架、后固定架及最下方固定在喷水罩体上的连接点在侧面上形成一个类似平行四边形结构,因此在改变其中一个夹角的情况下,其对角也做相同的改变,使得对边始终保持平行,从而通过皇冠齿轮限位器限制在水面以上实现活动连杆系与前固定架之间夹角,进而对位于水下的喷水罩体进行喷水方向的控制。前固定架下端具有的环状结构套接在喷水罩体的连接柱上;后固定架下端具有的环状结构套接在喷水罩体的连接柱上。前固定架及后固定架都具有的环状结构套接在连接柱上,使得喷水罩体能够自由转动,从而以不同的仰角对不同水层进行喷水增氧。支撑杆系含有限位支撑杆、承重支撑杆和辅助支撑杆;承重支撑杆与前固定架连接,并且承重支撑杆的端部固定在浮体上。承重支撑杆起到的是固定的作用,将前固定架的位置保持在垂直于浮体的状态。而相应的改变辅助支撑杆的位置,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后固定架也仍然是垂直于浮体的,然而却间接改变了喷水罩体的仰角。
活动连杆系包括限位连杆和加固连杆;加固连杆的两端制有环状结构并且分别动配合套接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限位连杆的两端分别动配合套接前固定架的顶端和后固定架的顶端,并且限位连杆与加固连杆平行。限位连杆形成了本实用新型多向悬架的平行四边形结构的顶边,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为两条斜边,喷水罩体的连接柱所形成的是底边。加固连杆用于加固平行四边形结构。皇冠齿轮限位器具有限位齿、限位沟、卡固槽和螺旋固件;卡固槽能卡固限位连杆,限位沟能在螺旋固件限制下配合卡固前固定架。皇冠齿轮限位器上制有的辐射状限位沟,而限位沟之间凸起部分即为限位齿,用于限制前固定架的位置,通过卡固槽内的限位连杆与前固定架之间夹角的变换,进而实现对喷水罩体喷水仰角的设定。浮体由连接杆组固定。供水组件包括水泵、滤罩、导管;水泵为潜水泵,并且进水口外包覆有滤罩;滤罩上均布有椭圆形通孔;潜水泵经导管连接喷水罩体上的注水管。具有通孔的滤罩能防止鱼虾被吸入水泵,防止经济损失。供水组件也可以由水泵、导管、引水管、滤网组成;水泵安装在浮体上,并且水泵引水管的端口上设有滤网;水泵经导管连接喷水罩体上的注水管。通过将水泵安装在浮体上,能够防止水泵的油污进入水体,有利于生态养殖。滤网能防止鱼虾的吸入,因此也可采用上述具有通孔的滤罩的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多向增氧机采用了具有喷水罩体;喷水罩体含有环形的外罩和安装在外罩内侧的内环,并且外罩和内环之间具有空腔;外罩的末端沿口与内环的末端沿口套合连接,外罩的前端沿口和内环的前端沿口间具有沿着内环内壁开口的环形喷口 ;喷水罩体经能控制该喷水罩体仰角的多向悬架连接在浮体上;喷水罩体连接有能向外罩和内环之间的空腔供水的供水组件等结构,其具有以下优点喷水罩体采用的双层中空结构在外部供水组件供水后,通过环形喷口将水沿着内环内壁喷射而出。由于从环形喷口喷出水水流速度高于喷水罩体前端沿口周围的水流速度,因此形成负压,将这些位于前端沿口周围的水一同带入并向后方喷出。从宏观上即是喷水罩体前端的大量的水被吸入并从后方喷出,起到促进水体流动的作用,并且由于喷水罩体直径大,因此水流通量也较采用普通方式更大。多向悬架用于控制喷水罩体与水平面的仰角,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将喷水罩体调整至适宜的方向,对不同深度水层进行增氧。还实现了用供水组件产生的小水流引发喷水罩体前端的大量的水的流动,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图1为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皇冠齿轮限位器附近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喷水罩体1、内环11、外罩12、环形喷口 13、注水管14、连接柱15、 多向悬架2、前固定架21、后固定架22、支撑杆系23、限位支撑杆23a、承重支撑杆23b、辅助支撑杆23c、活动连杆系24、限位连杆24a、加固连杆24b、皇冠齿轮限位器25、限位齿25a、 限位沟25b、卡固槽25c、螺旋固件25d、供水组件3、水泵31、滤罩32、导管33、引水管34、滤网35、浮体4、连接杆组41。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5,多向增氧机,包括浮体4,还具有喷水罩体1 ;喷水罩体 1含有环形的外罩12和安装在外罩12内侧的内环11,并且外罩12和内环11之间具有空腔;外罩12的末端沿口与内环11的末端沿口套合连接,外罩12的前端沿口和内环11的前端沿口间具有沿着内环11内壁开口的环形喷口 13 ;喷水罩体1经能控制该喷水罩体1仰角的多向悬架2连接在浮体4上;喷水罩体1连接有能向外罩12和内环11之间的空腔供水的供水组件3。喷水罩体1采用的双层中空结构在外部供水组件3供水后,通过环形喷口 13将水沿着内环11内壁喷射而出。由于从环形喷口 13喷出水水流速度高于喷水罩体 1前端沿口周围的水流速度,因此形成负压,将这些位于前端沿口周围的水一同带入并向后方喷出。从宏观上即是喷水罩体1前端的大量的水被吸入并从后方喷出,起到促进水体流动的作用,并且由于喷水罩体1直径大,因此水流通量也较采用普通方式更大。多向悬架2 用于控制喷水罩体1与水平面的仰角,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将喷水罩体1调整至适宜的方向,对不同深度水层进行增氧。还实现了用供水组件3产生的小水流引发喷水罩体1前端的大量的水的流动,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多向悬架2包括平行设置的前固定架21和后固定架22,还包括支撑杆系23和能使前固定架21和后固定架22做相对平行位移的活动连杆系24 ;多向悬架2上设有能多级调控活动连杆系24与前固定架21之间夹角的皇冠齿轮限位器25。采用支撑杆系23的作用是稳固整个多向悬架2,防止在增氧时由于水流的反冲而造成的不稳定振动。活动连杆系 24、前固定架21、后固定架22及最下方固定在喷水罩体1上的连接点在侧面上形成一个类似平行四边形结构,因此在改变其中一个夹角的情况下,其对角也做相同的改变,使得对边始终保持平行,从而通过皇冠齿轮限位器25限制在水面以上实现活动连杆系24与前固定架21之间夹角,进而对位于水下的喷水罩体1进行喷水方向的控制。前固定架21下端具有的环状结构套接在喷水罩体1的连接柱15上;后固定架22 下端具有的环状结构套接在喷水罩体1的连接柱15上。前固定架21及后固定架22都具有的环状结构套接在连接柱15上,使得喷水罩体1能够自由转动,从而以不同的仰角对不同水层进行喷水增氧。支撑杆系23含有限位支撑杆23a、承重支撑杆23b和辅助支撑杆23c ;承重支撑杆 23b与前固定架21连接,并且承重支撑杆23b的端部固定在浮体4上。承重支撑杆23b起到的是固定的作用,将前固定架21的位置保持在垂直于浮体4的状态。而相应的改变辅助支撑杆23c的位置,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后固定架22也仍然是垂直于浮体4的,然而却间接改变了喷水罩体1的仰角。活动连杆系24包括限位连杆24a和加固连杆24b ;加固连杆24b的两端制有环状结构并且分别动配合套接前固定架21和后固定架22 ;限位连杆24a的两端分别动配合套接前固定架21的顶端和后固定架22的顶端,并且限位连杆24a与加固连杆24b平行。限位连杆24a形成了本实用新型多向悬架2的平行四边形结构的顶边,前固定架21和后固定架22为两条斜边,喷水罩体1的连接柱15所形成的是底边。加固连杆24b用于加固平行四边形结构。皇冠齿轮限位器25具有限位齿25a、限位沟25b、卡固槽25c和螺旋固件25d ;卡固槽25c能卡固限位连杆24a,限位沟25b能在螺旋固件25d限制下配合卡固前固定架21。皇冠齿轮限位器25上制有的辐射状限位沟25b,而限位沟25b之间凸起部分即为限位齿25a, 用于限制前固定架21的位置,通过卡固槽25c内的限位连杆24a与前固定架21之间夹角的变换,进而实现对喷水罩体1喷水仰角的设定。 浮体4由连接杆组41固定。供水组件3包括水泵31、滤罩32、导管33 ;水泵31为潜水泵,并且进水口外包覆有滤罩32 ;滤罩32上均布有椭圆形通孔;潜水泵经导管33连接喷水罩体1上的注水管14。具有通孔的滤罩32能防止鱼虾被吸入水泵31,防止经济损失。对于水平方向的多向增氧喷射的固泊方式,可参照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行浮动式射流增氧机》,专利号CN87211114U,其中的固泊方式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在养殖池塘中的固泊,由于本实用新型水平方向的力矩也不平衡,因此可利用其原理做适应性的布设,从而实现竖直方向通过人工调控、水平层面通过力矩差实现自行浮动式增氧,由于篇幅所限, 不再赘述。实施例2 参照图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一定的改动,具体是供水组件3包括水泵31、导管33、引水管34、滤网35 ;水泵31安装在浮体4上,并且水泵31引水管34的端口上设有滤网35 ;水泵31经导管33连接喷水罩体1上的注水管14。通过将水泵31安装在浮体4上,能够防止水泵31的油污进入水体,有利于生态养殖。滤网35能防止鱼虾的吸入,因此也可采用上述具有通孔的滤罩32的结构。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多向增氧机,包括浮体(4),其特征是具有喷水罩体(1);所述的喷水罩体(1)含有环形的外罩(12)和安装在外罩(12)内侧的内环(11),并且外罩(12)和内环(11)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的外罩(12)的末端沿口与内环(11)的末端沿口套合连接,所述的外罩(12)的前端沿口和内环(11)的前端沿口间具有沿着所述的内环(11)内壁开口的环形喷口(13); 所述的喷水罩体(1)经能控制该喷水罩体(1)仰角的多向悬架(2)连接在所述的浮体(4) 上;所述的喷水罩体(1)连接有能向所述的外罩(12)和内环(11)之间的空腔供水的供水组件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增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向悬架(2)包括平行设置的前固定架(21)和后固定架(22),还包括支撑杆系(23)和能使所述的前固定架(21)和后固定架(22)做相对平行位移的活动连杆系(24);所述的多向悬架(2)上设有能多级调控所述的活动连杆系(24)与所述的前固定架(21)之间夹角的皇冠齿轮限位器(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增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固定架(21)下端具有的环状结构套接在所述的喷水罩体(1)的连接柱(15)上;所述的后固定架(22)下端具有的环状结构套接在所述的喷水罩体(1)的连接柱(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增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杆系(23)含有限位支撑杆(23a)、承重支撑杆(23b)和辅助支撑杆(23c);所述的承重支撑杆(23b)与前固定架 (21)连接,并且承重支撑杆(23b)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的浮体(4)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增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动连杆系(24)包括限位连杆(24a)和加固连杆(24b);所述的加固连杆(24b)的两端制有环状结构并且分别动配合套接所述的前固定架(21)和后固定架(22);所述的限位连杆(24a)的两端分别动配合套接所述的前固定架(21)的顶端和后固定架(22)的顶端,并且限位连杆(24a)与所述的加固连杆(24b)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增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皇冠齿轮限位器(25)具有限位齿(25a)、限位沟(25b)、卡固槽(25c)和螺旋固件(25d);所述的卡固槽(25c)能卡固所述的限位连杆(24a),所述的限位沟(25b)能在所述的螺旋固件(25d)限制下配合卡固所述的前固定架(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增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供水组件(3)包括水泵(31)、 滤罩(32)、导管(33);所述的水泵(31)为潜水泵,并且进水口外包覆有所述的滤罩(32); 所述的滤罩(32)上均布有椭圆形通孔;所述的潜水泵经导管(33)连接所述的喷水罩体 (1)上的注水管(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增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供水组件(3)包括水泵(31)、 导管(33)、引水管(34)、滤网(35);所述的水泵(31)安装在所述的浮体(4)上,并且水泵 (31)引水管(34)的端口上设有滤网(35);所述的水泵(31)经导管(33)连接所述的喷水罩体(1)上的注水管(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增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浮体(4)由连接杆组(41)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向增氧机,包括浮体,还具有喷水罩体;喷水罩体含有环形的外罩和安装在外罩内侧的内环,并且外罩和内环之间具有空腔;外罩的末端沿口与内环的末端沿口套合连接,外罩的前端沿口和内环的前端沿口间具有沿着内环内壁开口的环形喷口;喷水罩体经能控制该喷水罩体仰角的多向悬架连接在浮体上;喷水罩体连接有能向外罩和内环之间的空腔供水的供水组件。其具有增氧安全、增氧体积大、效率高、增氧水层可控的多向增氧机。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2026705SQ201120035409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徐佳晶 申请人:徐佳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