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1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公众陈列展示物件的一种物件水族装置,特别系一种有生命的水生生物展示观赏水循环处理球形水槽装置的一种进排水结构件。
背景技术
根据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O006-2020年)》,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O006-2010-2020)》。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 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 推动《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全民参与——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0009]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其中之一是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 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建设各种展览、展示场馆,举办各种展览、博览活动,用多种多样的实物展品,甚至是带有生命的物件直接进行展示、演示,是对青少年和成年人一种生动直观,容易接受,记忆深刻的科普教育手段。在大型的博览活动上,在一个大型的球形水槽内中灌满水,内中的底部铺设一些砂砾水草,在球形水槽中蓄养绚丽多彩的各式主题水生生物,在其中戏耍游弋,对展览场馆既是一种装饰点缀,对参观的人们也将是一种美的享受和对水环境、水生生物保护的生动教育,也是一种科普知识的传播途径。但是如何将庞大的水生生物球形水槽平稳地放置在大厅的展示平台上,保持其中优质的水环境条件,满足球形水槽内水生生物的维生条件需要却是一项难以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结构,尤其是水循环处理结构,实现平稳地放置在大厅的展台上,球形水槽中充满水,且其中的水具有一路经水循环处理的新鲜水进入,一路养殖废水排出球形水槽,相互交换,确保其中的水生生物维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大型球形水槽由支撑架支撑在展示平台上,其特征在于球形水槽的顶部开设一圆口,并配置一球冠形的盖子;球形水槽的底部开设一连接孔,连接孔向下接出法兰盘;法兰盘与双筒管外圈的连接盘相互密封连接;双筒管的内筒向上伸入球形水槽底部的连接孔内,内筒的上端以外螺纹与中间开设螺纹孔的支架螺纹连接,支架的上部支撑连接圆形托盘,圆形托盘的中央圆孔与支架的螺纹孔相通;[0021]内筒向下延伸,从双筒管的外壁穿出与进/排水管连接;双筒管的外筒向外引出一排/进水管,双筒管的下部形成积污腔,积污腔由排污口向外排出;双筒管的底部由螺纹立柱支撑连接在底座盘上;圆形托盘的板面沿直径可折叠、翻开。采用本技术方案,首先将球形水槽由支撑架支撑在展示平台上,或者根据需要、根据场地特点,直接摆放在展示平台上,底部外围由装饰物美化球形水槽底部砂石、水草以下部分,外观漂亮,也遮盖了本实用新型托盘以下的管路机构部分,不影响外观。在球形水槽的顶部截开一圆口,作为水生生物放置的入口,配置一球冠形的盖子, 圆口在顶部,并不碍瞻观。球形水槽的底部开设连接孔,连接孔向下接出法兰盘;法兰盘与双筒管外圈的连接盘相互密封连接,双筒管的底部又由螺纹立柱支撑连接在底座盘上;因此,球形水槽不仅由外圈的支撑架支撑,而且,还经法兰盘、双筒管、螺纹立柱一直支撑到底座盘上,分散了受力状况。而且球形水槽底部开设的连接孔,由法兰盘与双筒管外圈的连接盘相互贴合连接, 也杜绝了球内的水向外流出、溢出、渗漏。双筒管的内筒伸入球形水槽底部的连接孔内,承接支架及圆形托盘,使得托盘上的载物也由双筒管的支撑和传递至外部展示台面。内筒的上端以外螺纹与中间开设螺纹孔的支架螺纹连接,因此,旋转支架,可以调节支架与内筒相互间的垂直距离,也即可调节支架上方的托盘与球形水槽下部,内壁的间隙,以便保持此间隙作为双筒管上外管上引出的另一排/进水管的进排水流畅。内筒向下延伸,从双筒管的外壁穿出与进/排水管连接,外筒向外引出一排/进水管,经过进水和出水分别经过两个进排水管进入球形水槽内,进排水的不断流动,保证球形水槽内的水质条件符合水生生物的维生要求,在双筒管的下部形成积污腔,在进排水的过程中,一些污物会沉淀积聚,定期从排污口向外排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双筒管的底部由螺纹立柱支撑连接在底座盘上,对系统上的装置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圆形托盘的板面开设多个孔(或不开),沿直径为可折叠、翻开。圆形托盘的直径较球形水槽顶部的圆口为大,这是因为托盘需承载较多水草、砂石等物,而顶部圆口相对较小为宜,可以减少对瞻观的影响,保持较高的球形水槽内水位。因此,圆形托盘可折叠、翻开的结构可使较大的圆形托盘放入较小口径的圆口,置入球形水槽内。进一步,所述球形水槽顶部圆口的直径小于圆形托盘的直径,大于圆形托盘的半径。再进一步,所述圆形托盘的直径为0. 53至0. 57球形水槽直径。进一步,所述球形水槽的直径为1至10米。进一步,所述圆形托盘经支架的螺纹调节高度,达到外圈周边与球形水槽内壁的间隙为3至60毫米。进一步,所述进/排水管为进水管,所述排/进水管为排水管。进一步,所述球冠形盖子的高度为2. 4%至2. 6%球形水槽直径。进一步,所述圆形托盘的板面开设多个孔。进一步,所述球形水槽为透明材料结构。[003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保证了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水循环处理球形水槽稳固地放置在展示厅、馆的展示平台上,球形水槽内能注入充足的水量,确保球形水槽内的溶解氧、温度等符合水生生物的维生要求;整体外形美观,观赏性强,安全、可靠,无渗漏情况的发生可能。本实用新型是大力倡导科技兴国、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宣传科学发展观,对全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实施本技术方案,展示大型水族生物展示观赏球具有很大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效应。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球形水槽下部进排水口及托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放置在展示台上整体配置效果图。图中,1是球形水槽,2是内筒,3是排/进水管,4是积污腔,5是底座盘,6是螺纹立柱,7是进/排水管,8是连接盘,9是法兰盘,10是支架,11是圆形托盘,12是盖子,13是支架,14是连接孔,15是双筒管,16是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介绍、叙述。—种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大型球形水槽1由支撑架13支撑在展示平台上球形水槽1的顶部开设一圆口 16,并配置一球冠形的盖子12 ;球形水槽1的底部开设一连接孔14,连接孔14向下接出法兰盘9 ;法兰盘9与双筒管15外圈的连接盘8相互密封连接;双筒管15的内筒2向上伸入球形水槽1底部的连接孔14内,内筒2的上端以外螺纹与中间开设螺纹孔的支架10螺纹连接,支架10的上部支撑连接圆形托盘11,圆形托盘11的中央圆孔与支架10的螺纹孔相通;内筒2向下延伸,从双筒管15的外壁穿出与进/排水管7连接;双筒管15的外筒向外引出一排/进水管3,双筒管15的下部形成积污腔4,积污腔4由排污口向外排出; 双筒管15的底部由立柱6支撑连接在底座盘5上;圆形托盘11的板面开设多个孔(或不开),沿直径为可折叠、翻开。所述球形水槽1顶部圆口 16的直径小于圆形托盘11的直径,大于圆形托盘11的半径。如此尺寸,可以便于圆形托盘11折叠后从圆口 16中放入球形水槽内。所述球形水槽1的直径为1至10米。此范围大小的球形水槽适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配置结构,过于小的球形水槽可以采用其它更加简化的结构。所述圆形托盘11的直径为0.53至0.57球形水槽1直径。由此,可以取得合适的, 较大高度的水族观赏区域,展示效果更好。所述圆形托盘11经支架10的螺纹调节高度,达到外圈周边与球形水槽1内壁的间隙为3至60毫米。在此范围内能取得较好的水体交换效果。[0052]所述进/排水管7为进水管,所述排/进水管3为排水管,虽然进排水管两种配置都可行,但是按此要求连接,对于球形水槽1内的水流效果较佳,而且双筒管15内的积污腔 4积污作用更明显,便于集中清除。所述球冠形盖子12的高度为2. 4%至2. 6%球形水槽1直径。在此范围内足以达到既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又不影响所蓄养的大型水生生物、以及装置、管路的放入球形水槽 1内和在其中操作、装配操作。所述圆形托盘11的板面开设多个孔,有利减轻托盘11重量,水草的根系向孔下生长,增加植株的生长牢度。所述球形水槽1为透明材料结构。比如透明塑料壳体结构,以利观看、欣赏。
权利要求1.一种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大型球形水槽(1)由支撑架(13)支撑在展示台面上,其特征在于球形水槽(1)的顶部开设一圆口(16),并配置一球冠形的盖子(12);球形水槽(1)的底部开设一连接孔(14),连接孔(14)向下接出法兰盘(9);法兰盘(9)与双筒管(15)外圈的连接盘(8)相互密封连接;双筒管(15)的内筒(2)向上伸入球形水槽(1)底部的连接孔(14)内,内筒(2)的上端以外螺纹与中间开设螺纹孔的支架(10)螺纹连接,支架(10)的上部支撑连接圆形托盘 (11),圆形托盘(11)的中央圆孔与支架(10)的螺纹孔相通;内筒⑵向下延伸,从双筒管(15)的外壁穿出与进/排水管(7)连接;双筒管(15)的外筒向外引出一排/进水管(3),双筒管(15)的下部形成积污腔(4), 积污腔(4)由排污口向外排出;双筒管(15)的底部由立柱(6)支撑连接在底座盘(5)上;圆形托盘(11)沿直径可折叠、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水槽(1)顶部圆口(16)的直径小于圆形托盘(11)的直径,大于圆形托盘(11) 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托盘(11)的直径为0. 53至0. 57球形水槽(1)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水槽(1)的直径为1至1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托盘(11)经支架(10)的螺纹调节高度,达到外圈周边与球形水槽(1)内壁的间隙为3至6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水管(7)为进水管,所述排/进水管(3)为排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形盖子(12)的高度为2. 4%至2. 6%球形水槽(1)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托盘(11)的板面开设多个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水槽(1)为透明材料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公众陈列展示的一种水族展示装置,一种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的水循环处理结构,球形水槽(1)顶部开设圆口(16),配置盖子(12);球形水槽(1)底部开设连接孔(14),向下接出法兰盘(9),与双筒管(15)外圈的连接盘(8)密封连接;双筒管(15)的内筒(2)上端以螺纹与支架(10)连接,支架(10)上部支撑圆形托盘(11);内筒(2)向下从双筒管(15)外壁穿出与进/排水管(7)连接;双筒管(15)的外筒向外引出一排/进水管(3),双筒管(15)下部是积污腔(4)由排污口排出;圆形托盘(11)的板面沿直径为可折叠。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大型水生生物展示观赏球形水槽稳固放置,球形水槽内能注入充足的水量,溶解氧、温度等水质条件符合水生生物维生要求,外形美观,观赏性强,是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1995470SQ20112003555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0日
发明者周心明, 王健, 虞宗勇, 郁蔚文, 高翔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