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作业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4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田作业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不破坏土壤情况下旋转自如的农田作业机。
背景技术
农田作业机,如插秧机、割草机等,依靠前轮与后轮的往返行走而进行田间作业。 通常这类作业机,因行走时土壤的松软而考虑安全性,其后轮会设置四个,最外侧的两个后轮处于种植装置的外侧。在田间作业时,需要在种植区与田埂间的枕地上进行机体的回转, 依靠内轮侧的后轮作为支点进行U字形转弯,这样就无需将机体前后调头调节至下一列的种植位置。如此一来,成为支点的后轮所处位置的土壤就承受过度的负荷或者扭曲,会出现钵状的坑或者土堆等,压倒附近已种植好的秧苗,因此,原本进行的正常种植作业,会因为在回转时机体失去平衡,必须调整机体的位置,从而导致作业效率的降低;即使在四个后轮之间的后方设定两列秧苗距离的秧苗栽植位置,虽然在回转时后轮不会踩踏住已经栽植好的秧苗,但以内轮侧的后轮为支点回转时,该后轮依然会给土壤过度的负荷,也仍然会让土壤形成空洞或者土堆而破坏土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农田作业机, 以解决作业机作业过程中机体回转时,对秧苗和土壤造成破坏和损伤的问题,提高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田作业机,包括机体、支撑机体前部的两个前轮、支撑机体后部的四个后轮以及带有踏板的驾驶座,机体中部设有种植装置,两个最外侧的后轮分别位于种植装置的两侧,所述的两个最外侧的后轮旁分别设有在机体回转时使最外侧后轮上升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通过踏板控制动作。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摆动杆、回转支承以及传动带,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摆动杆一端相连,摆动杆另一端连接回转支承,传动带一端套在回转支承上, 传动带另一端套在最外侧后轮中心的回转轴上。更进一步说,所述的升降气缸为电动气缸,电动气缸通过踏板控制而动作。上述构成的农田作业机,在农田的枕地进行机体回转时,由踏板控制电动气缸动作使得最外侧的后轮上升而浮于土壤之上,防止该后轮处的土壤遭到破坏;机体回转结束后,松开踏板,该后轮则下降与地面接触,可确保安全行走。而且依靠脚踩踏板对电动气缸发出指令进行,所以回转时不用需要掌握方向盘的双手来操纵,故操作性极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作业机在田间枕地回转作业时,可以外侧后轮为支点进行回转,通过升降设置抬高外侧后轮,使其浮于土壤之上,对土壤不产生过重的负荷(或减轻负荷),防止了机体回转时造成的土壤空洞或者土堆而引起秧苗倒塌; 因此回转时无需调转机体,只需一个动作即可完成U形转弯,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成为回转支点的外侧后轮不与地面接触,主要依靠其余后轮的驱动力进行回转,所以机体的回转半径变小,便于进行半径较小的转弯。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后轮部分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后轮升降状态示意图。图中1.机体100.机体壁101.缝隙2.前轮3.后轮31.外后轮32.内后轮 4.踏板41.左踏板411.连杆部412.踏板部413.电线42.右踏板5.驾驶座6.种植装置7.升降装置71.升降气缸72.摆动杆721.突出棒73.回转支承74.传动带8.回转轴9.苗箱供给装置10.苗台11.驱动装置12.后轮传动部13.外后轮传动部14.内后轮传动带15.上皮套开关16.下皮套开关17.升降开关171.摇动杆172.开关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
图1 图5所示的一种农田作业机,在此以插秧机为例,包括机体1、支撑机体1 前部的两个前轮2、支撑机体1后部的四个后轮3,为叙述方便,设定四个后轮3中最外侧的两个后轮3为外后轮31,中间两个后轮3为内后轮32,机体1中部设有种植装置6,种植装置6的上方有苗箱供给装置9,位于机体1中部上方设有苗台10,机体1前方设有驱动装置 11,机体1的后方为驾驶座5,还具有驱动所述外后轮31升降的升降设置7,升降设置7采用升降气缸71作为驱动源,而且,两个外后轮31分别位于种植装置6的两侧位置。后轮3的动力传递结构,如图2所示,在此以机体1左侧(图2中在右侧)的外后轮31以及内后轮32为代表进行说明。首先,从驱动装置11向后轮传动部12传递动力,该后轮传动部12,通过内后轮传动带14内的传动链,使内后轮32进行回转驱动;另外,对外后轮31的动力传递,从后轮传动部12通过外后轮传动部13、回转支承73、传动带74,使外后轮31进行回转驱动,传动带 74以回转支承73为支点与外后轮31相接触,使摇动成为可能。升降设置7中的升降气缸71为电动气缸,电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摆动杆72,摆动杆72连接回转支承73,传动带74 —端套在回转支承73上,传动带74的另一端套在外后轮31中心的回转轴8上。摆动杆72,如图4所示,具有向侧方突出的突出棒721,穿过机体壁100的圆弧状的缝隙101。缝隙101的上端侧面设置有上皮套开关15,缝隙101的下端侧面设置有下皮套开关16。驾驶座5上,如图2及3所示,设有控制电动气缸动作的踏板4,踏板4包括左踏板 41及右踏板42,左踏板41与右踏板42的作用是左右对称的,踩踏左踏板41,机体1左侧的外后轮31靠升降设置7上升,同时外后轮传动部13的动力传递被阻断;踩踏右踏板42,机体1右侧的外后轮31靠升降设置7上升,对右侧外后轮31的动力传递被阻断。以左踏板41为例说明踏板4的结构,如图3所示,左踏板41的连杆部411的前端支撑在机体壁100上,连杆部411的后端为踏板部412,连杆部411连接有切换外后轮传动部13的接续、绝缘的电线413。而且,驾驶座5上还设置有主开关,当主开关玩开启状态时,如上述所示,主开关与左、右踏板41、42联动,升降设置7启动。同时,当主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即使踩踏左、 右踏板41、42,升降设置7也不会启动。另外,在驾驶座5的地板上,设置有升降开关17,是为了驱动电动气缸上的电机的。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简述如下插秧机在水田行走,在枕地进行左回转时,当驾驶座5的驾驶员踩踏左踏板41,如图3所示,连杆部411下压升降开关17的摇动杆171,以摇动杆171的下降为触发器,从开关本体172处对电机发出驱动指令。电机驱动电动气缸, 使电动气缸活塞杆向下方延出,摆动杆72的前端下降,以回转支承73为支点,传动带74摇动,机体1左侧的外后轮31上升,同时摆动杆72上的突出棒721,与下限皮套开关16接触, 使电机停止。这时,踩踏踏板部412,在连杆部411下降的同时,电线413下降,外后轮传动部13 的驱动传递被阻断,机体1左侧的外后轮31的回转停止。插秧机的回转停止后,驾驶员停止踩踏左踏板41的踏板部412,连杆部411上升, 使升降开关17的摇动杆171上升,以摇动杆171的上升为触发器,从开关本体172处对电机发出驱动指令,电动气缸的活塞杆缩至上方。由此,摆动杆72的前端上升,以回转支承73 为支点,传动带74摇动,机体1左侧的外后轮31左侧下降接地,摆动杆72的突出棒721移动至缝隙101的上端,突出棒721与上皮套开关15接触,使电机停止。插秧机在水田行走在枕地附近回转时,以内后轮32侧机体1左侧的外后轮31为支点回转,与左踏板41的踩踏联动,使成为回转支点的左侧外后轮31上升,浮于土壤之上, 这样机体1左侧的外后轮31就不会给土壤过剩的负荷,可防止因土壤空洞或土堆而弄倒秧苗。因此,即使在枕地回转时,不进行机体1的调转动作,也不会担心破坏土壤,只需一个动作,即可完成U形转弯,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对升降设置7的指令是靠脚部踩踏踏板部412来进行的,故驾驶者在回转时双手只需操作方向盘而不需腾出手来,操作性良好,从而也减轻了驾驶员的操作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田作业机,不限于上述插秧机,若为行走于农田的机器,如除草剂等其他作业机也是适用的;另外,使外后轮31升降的驱动源也不限于电动汽缸,也可通过齿轮与副齿轮变换马达的回转运动,使之往返运动,来升降外后轮31。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农田作业机,包括机体(1)、支撑机体(1)前部的两个前轮( 、支撑机体(1)后部的四个后轮(3)以及带有踏板的驾驶座(5),机体(1)中部设有种植装置(6),两个最外侧的后轮C3)分别位于种植装置(6)的两侧,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最外侧的后轮(3) 旁分别设有在机体(1)回转时使最外侧后轮C3)上升的升降装置(7),升降装置(7)通过踏板⑷控制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作业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装置(7)包括升降气缸 (71)、摆动杆(72)、回转支承(7 以及传动带(74),升降气缸(71)的活塞杆与摆动杆(72) 一端相连,摆动杆(7 另一端连接回转支承(73),传动带(74) —端套在回转支承(73)上, 传动带(74)另一端套在最外侧后轮(3)中心的回转轴(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田作业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气缸(71)为电动气缸, 电动气缸通过踏板(4)控制而动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作业机,包括机体、支撑机体前部的两个前轮、支撑机体后部的四个后轮以及带有踏板的驾驶座,机体中部设有种植装置,两个最外侧的后轮分别位于种植装置的两侧,所述的两个最外侧的后轮旁分别设有在机体回转时使最外侧后轮上升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通过踏板控制动作。本实用新型所述作业机在田间枕地回转作业时,可以外侧后轮为支点进行回转,通过升降设置抬高外侧后轮,使外侧后轮浮于土壤之上,对土壤不产生过重的负荷(或减轻负荷),防止了机体回转时造成的土壤空洞或者土堆而引起秧苗倒塌,因此作业机在回转时无需调转机体,只需一个动作即可完成U形转弯,提高了作业效率。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2232126SQ20112037891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冈本善嗣, 史步云, 岸本智, 幡上宏政 申请人:实产业株式会社, 常州亚美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永福贸易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