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836阅读:48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昆虫诱捕工具。
背景技术
虫害始终是农业种植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常有蝗虫、水稻螟虫、小麦吸浆虫等害虫暴发成灾的记录。当害虫泛滥的时候,常可以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从上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合成出了多种有机化学杀虫剂。 这类药品曾经帮助人类在农业种植中阻止了很多病虫害的蔓延,然而因其毒性、高残留性, 在生物圈中循环,破坏生态平衡,破坏人的神经系统,导致癌症,诱发多种病变,成为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重大隐患。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逐渐意识到此类问题的危害,并积极开发一些新的、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的农药产品来取代这类剧毒类杀虫剂。当然,事实证明,通过物理手段来消灭害虫也是害虫防治的最佳的选择之一。于是科学家们设计出各种的昆虫诱捕装置,例如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研制的黑光灯诱捕器,其设计特点是将电网或者粘板与黑光灯结合对害虫进行诱杀。此外,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还有利用昆虫对异性激素的趋性而研制的诱捕器,其设计特点是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作为性诱剂诱源,配以水盆、粘胶等陷阱杀死害虫。利用灯光诱捕害虫的方法由于其靶标性不强,常将目标害虫以外的其它昆虫包括益虫也大量杀灭,而且对于没有趋光性的害虫没有诱捕作用,另外,还需要接电、成本高、安全性差。因此,实际上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价值有限。而性信息素诱捕以其专一性、敏感性、高效性、无公害,成为防治虫害的先进技术手段。传统的性诱剂诱捕器以水盆型、粘板型、船型诱捕效果好。但水盆型诱捕器在缺水地区、粘板型诱捕器在风沙比较大的地区推广效果差,而船型诱捕器由于制作工艺较复杂,农民无法自己制作,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更有很多诱捕器设计的非常复杂,不仅成本高, 而且容易损坏,难以推广使用。因此,发明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简易的害虫诱捕装置,将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简易装置,解决了在害虫捕杀中存在的水盆诱捕器补水,粘胶诱杀效果差、劳动力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简易装置,为一个横置的圆柱体, 所述圆柱体的两个端面为凹圆面,在两个凹圆面的底端各设有一个诱捕入口,圆柱体内设有一个诱芯,诱芯设置在圆柱体的中部,与诱捕入口处于同一水平线,在圆柱体上设有一挂钩。现有的捕虫器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诱捕器具有以下特点[0010]1、可利用现有废弃材料进行改造生产,低碳环保且没有成本投入;2、改造方法简单易易行,农民便于掌握和操作;3、在诱捕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定期补水、涂胶或涂抹机油,节省了劳动力;4、诱捕效果高;5、靶标害虫受性信息素吸引飞进入诱捕器,却最终无法飞离而死,杀虫过程无毒无残留无副作用;6、本诱捕器可多年、重复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简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简易装置,为一个横置的两个端面为凹圆面的圆柱体1,在两个凹圆面2的底端各设有一个与圆柱体连通的诱捕入口 5,诱芯3通过一根细铁丝设置在圆柱体的中部,与诱捕入口 5处于同一水平线,铁丝4上端折一挂钩。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简易装置,选用两个1. 25L的可乐瓶,在瓶口的锥部下Icm剪下,下部距瓶体底部IOcm处剪下,将两上部锥形口反向塞进剪裁成的任一圆柱体1,边缘对齐,并用订书机固定。将诱芯3穿插在细铁丝上,穿过圆柱体1的中心位置, 将两锥部口对口用胶带固定形成两个凹圆面2,使诱芯3位于圆柱体1中心位置,与两锥部口形成的诱捕入口 5在一条直线上。圆柱体外铁丝4下部用橡皮球固定,上部也用橡皮球固定,使诱捕装置可以绕铁丝4自由旋转,铁丝4上端折钩可悬挂。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简易装置,为一个横置的圆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两个端面为凹圆面,在两个凹圆面的底端各设有一个诱捕入口,圆柱体内设有一个诱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芯设置在圆柱体的中部,与诱捕入口处于同一水平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圆柱体上设有一挂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诱捕昆虫的简易装置,为一个横置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两个端面为凹圆面,在两个凹圆面的底端各设有一个诱捕入口,圆柱体内设有一个诱芯,诱芯设置在圆柱体的中部,与诱捕入口处于同一水平线,在圆柱体上设有一挂钩,利用本实用新型诱捕器不仅简单易改选,而且节省了大量劳动力,诱捕效果高。
文档编号A01M1/02GK202310937SQ201120392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7日
发明者张利军, 李先伟, 荣二花, 马奇, 马瑞燕 申请人:山西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