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0295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3500万亩以上,总产在140亿公斤以上,均居全国第6位,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占重要地位。传统的地膜覆盖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区和积温不足的冷凉地区玉米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保墒增温增产技术。如图9所示,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多为IOOcm宽带型,宽窄行种植,宽行70cm,窄行30cm,使用的地膜多为宽度70cm,厚度0. 008毫米的可控性降解地膜,在窄行覆盖,即一膜种植两行,覆盖面积约40 %,露地面积约60 %。与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相比较,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土地保温能力差,不能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方法。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种植带型宽度为185-190cm,带型内采用宽窄行种植,每膜种植4行,每一个带型内为两行宽行中间间隔一行窄行,宽行 45-55cm,窄行35-45cm,地膜覆在两行宽行及中间的一行窄行上,地膜边缘距离宽行中的最外一行玉米5-7cm,相邻带型之间相距30-40cm。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覆膜时地膜沟开沟铲开沟深度12-17cm左右。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玉米宽膜点播机,平地、施肥、开沟、覆膜、 播种、覆土一次完成。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法最适合的栽培地区为内蒙古河套平原灌区、土默川平原灌区、西辽河流域或生态条件相近区域。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矮秆中小穗型品种每亩株数5000-6000株;高秆大穗型品种每亩株数4500-5500株。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190cm带型(带型即为每一膜所需的幅度),每一带型内膜面152cm,露地38cm,每膜种植4行,带型内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50cm, 窄行40cm。每一个带型为两行宽行中间间隔一行窄行(见图10)。视具体栽培品种的适宜密度确定株距,矮秆中小穗型品种每亩理论株数5000-6000株;高秆大穗型品种每亩理论株数4500-5500株。生产上常见株距为以下三种株距为23. 33cm,亩留苗6017株;株距 26. 67cm,亩留苗5262株;株距为30cm,亩留苗4677株。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正是针对传统覆膜方式的上述不足而提出的,其核心技术首先是改常规使用的70cm地膜为170cm宽膜覆盖,覆盖面积由常规的40%增加到 80%,使露地面积由常规的60%降低为20% ;改常规的一膜种植两行为一膜种植四行。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使地下水集中到玉米根层,满足玉米生长需水;另一方面可提高地温、增加保温性能,使有效积温增加,使玉米提早成熟,减轻早霜的危害,同时有利中晚熟品种发挥增产潜力。其次,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以往种植模式中密度上不去的问题,改常规的一膜种植两行为一膜四行,品种由原来的低密度品种改为适宜密植的品种,玉米的种植密度由每亩3300-4000株提高到4500-6000株。通过中后期合理的水肥管理,实现了依靠群体优势夺高产的目标。第三,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中,地膜覆盖面积由原来的40%左右提高到 80%,提高了杀灭杂草的作用,免去中耕除草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


图1不同覆膜方式土壤温度比较(6 00);
图2不同覆膜方式土壤温度比较(8 00);
图3不同覆膜方式土壤温度比较(1000)
图4不同覆膜方式土壤温度比较(1230)
图5不同覆膜方式土壤温度比较(1400)
图6不同覆膜方式土壤温度比较(1600)
图7不同覆膜方式土壤温度比较(1800)
图8不同覆膜方式土壤温度比较OO00)
图9传统行上覆膜栽培技术;
图10本发明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1、精细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土地,秋深松耕20 30cm,结合秋深松耕,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kg,深翻后及时耙耱(耢),平整土地,清除杂草根茬,修成畦田。11月下旬,土壤封冻前,进行冬灌,亩灌水量80-100m3。翌年三月上中旬,土壤昼化夜冻的顶凌期,对冬灌地要即时耙、耱(耢)地保墒,使耕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上。并达到埂直、地平、茬净,耕层上虚下实,为适期早播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2、选用良种选用株型紧凑适宜密植、抗病抗倒,增产潜力大,比当地露地栽培品种的生育期长 8-15天,或积温多200-300°C,叶片数多1-2片的品种。且后发性强,不早衰。如内单314、 郑单958、先玉335、金山27等均可。购买种子注意种子质量,要求种子纯度97%以上,净度 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且经过种衣剂包衣处理。3、深施底肥结合秋耕或春整地,将磷酸二铵每亩20 30kg,尿素5 10kg,硫酸钾20 2^g, 硫酸锌0. 5 Ikg临时充分混合后,深施在土壤深层或玉米带上。
4、适期早播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一般可比当地露地玉米提早7-10d播种,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播种期4月15-20目为宜。5、化学除草为减少杂草对地膜的伤害和与作物争水争肥,覆膜前必须进行化学除草。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和方法是用75g阿特拉津和75g拉索混合后兑水50kg,均勻撒,切忌漏喷和重喷。也可用玉米专用除草剂,但须参照说明严格控制用量。6、械覆覆膜播种采用玉米宽膜点播机,平地、开沟、施肥、覆膜、播种、覆土一次完成,190cm带型,带型内采用宽窄行种植,每一个带型内为两行宽行中间间隔一行窄行,宽行50cm,窄行40cm, 地膜覆在两行宽行及中间的一行窄行上,即每膜种植4行,地膜边缘距离宽行中的最外一行玉米6cm,相邻带型之间相距38cm。每穴2 3粒,播深4 5cm,保证苗全、苗勻。覆膜时地膜沟开沟铲开沟深度15cm左右,使开沟土壤向地膜外翻,这样覆膜后膜面呈拱形,利于集雨保墒。若无玉米宽膜点播机一次作业,可采用先覆膜后播种的程序实施人工作业。先进行机械或人工覆膜,膜面宽152cm,膜间距38cm,为防春天大风揭膜,每隔2 : 加一压土带。覆膜完毕后,用手持式鸭嘴点播器人工点播,每膜4行,两行宽行中间间隔一行窄行,每穴2 3粒,播深4 5cm,保证苗全、苗勻。7、合理密植视具体栽培品种的适宜密度确定株距,矮秆中小穗型品种每亩理论株数5000 6000株;高秆大穗型品种每亩理论株数4500 5500株。生产上常见株距为以下三种株距为23. 33cm,亩留苗6017株;株距26. 67cm,亩留苗5262 ;株距为30cm,亩留苗4677株。8、田间管理(1)苗期管理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催芽补种或移苗补栽,或定苗时邻穴留双株。出苗2-3片叶展开时间苗,去掉弱苗、自交苗。幼苗达3-4片展开叶时,即可定苗,留勻苗、壮苗。结合间定苗浅中耕,促进根系发育。(2)穗期管理覆膜玉米生长旺盛,常发生分孽,消耗养分,要及时去除。玉米展开 8 10片叶的小喇叭口期,在玉米行间开沟追施尿素10 Mkg,施肥后浇攻秆水。当玉米展开12 13片叶的大喇叭口期,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揭去地膜,以蓄纳雨水;为争取穗大粒多,此期可重施穗肥,每亩追施尿素15 20kg,施后浇孕穗水。7月上中旬玉米螟发生危害,用30%的杀螟灵颗粒剂,每株投药0. 2g防治。或用高压汞灯、赤眼峰防治,由植保部门统一组织,分户实施。(3)花粒期管理玉米抽丝后,为防止覆膜玉米后期叶片脱肥早衰,每亩用Ikg尿素和0. 15kg磷酸二氢钾,兑水30-40kg,晴天午后叶面喷洒,防叶早衰,提高粒重。9、收获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苞叶变黄,子粒黑层出现后,已达到生理成熟,可适时收获。实施例2按照实施例1的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2011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不同乡镇进行了生长指标的测定及产量测定。
(一)产量测产结果最低产量为860公斤/亩,比当地传统覆膜方式增产172公斤,增产率 25%,最高产为1250. 3公斤/亩。表1不同覆膜处理玉米产量指标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种植带型宽度为185-190cm, 带型内采用宽窄行种植,每膜种植4行,每一个带型内为两行宽行中间间隔一行窄行,宽行 45-55cm,窄行35-45cm,地膜覆在两行宽行及中间的一行窄行上,地膜边缘距离宽行中的最外一行玉米5-7cm,相邻带型之间相距30-40cm,4行株距单独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覆膜时的开沟深度12-17cm左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玉米宽膜点播机,平地、施肥、覆膜、播种和覆土一次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地区为内蒙古河套平原灌区、土默川平原灌区、两辽河流域或生态条件相近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矮秆中小穗型品种每亩株数5000-6000株;高秆大穗型品种每亩株数4500-5500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种植带型宽度为185-190cm,带型内采用宽窄行种植,每膜种植4行,每一个带型内为两行宽行中间间隔一行窄行,宽行45-55cm,窄行35-45cm,地膜覆在两行宽行及中间的一行窄行上,地膜边缘距离宽行中的最外一行玉米5-7cm,相邻带型之间相距30-40cm。与常规覆膜方式相比,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保水效果,提高土壤增温保温效果,提高杀灭杂草的作用,免除中耕除草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加速玉米生长,提高生长量积累速度,并能提高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档编号A01G13/02GK102523885SQ2012100247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6日
发明者于晓芳, 侯玉明, 刘惠忠, 刘斌, 刘昌礼, 刘林, 刘艳, 姜玉平, 孙继颖, 宿志安, 张文平, 张晓虹, 张永清, 张顺, 李新茹, 杨国华, 王同亮, 王志刚, 王春梅, 王智功, 胡树平, 苏志军, 边学亮, 邓涛, 陈丽, 靳春旺, 韩成, 韩海军, 马军成, 高聚林, 鲁瑞英 申请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