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340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捕捉器,尤其涉及一种捕捉水下动物的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该动物捕捉器包括一个方形底座和围绕在该方形底座四周的四个方框形侧壁,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的底边分别与方形底座的四个边活动连接且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相邻两两之间通过扇形渔网相连接,所述扇形渔网的两个半径分别连接在两个方框形侧壁的相邻的侧边上。将捕捉器放入水底时,四个方框形侧壁沿着方形底座的四个边向外铺展开,与扇形渔网之间形成较大的捕捉面积,能大面积捕捉水下动物。同时底栖动物可以从四面八方进入捕捉器,不受方位限制。
【专利说明】一种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捕捉器,尤其涉及一种捕捉水下动物的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地表水体中,有许多底栖动物。人们先后发明了多种捕捉水下底栖动物的装置。目前比较常用的捕捉水下底栖动物的装置是抓泥斗,其原理是利用捕捉工具本身具有的重量,沉入水底,取出一定面积的底泥,从而计算出监测水域中的大型底栖生物数量。捕捉面积为I / 16 Hf或I / 40 Iif。但其性能还有很多不足,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0003](I)抓泥斗的捕捉面积为I / 16 m2或I / 40 m2,不能大面积捕捉水下动物;
[0004](2)抓泥斗因为是依靠自身重力作用收集底泥,对河床干扰比较大,引起底泥悬浮,污染水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该动物捕捉器采集底栖动物时不仅可大面积捕捉水下动物,采集效率高,而且基本不会污染水体。
[0006]技术方案
[0007]一种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方形底座和围绕在该方形底座四周的四个方框形侧壁,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的底边分别与方形底座的四个边活动连接且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相邻两两之间通过扇形渔网相连接,所述扇形渔网的两个半径分别连接在两个方框形侧壁的相 邻的侧边上;将捕捉器放入水底时,四个方框形侧壁沿着方形底座的四个边向外铺展开;在所述方框形侧壁远离方形底座的顶边两侧还设置有两个小孔以及提拉绳,所述提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小孔,另一端固定在一浮子上;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内部分别嵌套有方形渔网。
[0008]其中,所述方形底座由至少三个锥形凹槽结构组成,所述锥形凹槽结构的锥尖向下插进土里,所述锥形凹槽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0009]其中,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的底边分别与方形底座的四个边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或者通过枢转轴活动连接。
[0010]有益效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具有如下优势:
[0012]1、本发明包括一个方形底座和围绕在该方形底座四周的四个方框形侧壁,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的底边分别与方形底座的四个边活动连接且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相邻两两之间通过扇形渔网相连接,所述扇形渔网的两个半径分别连接在两个方框形侧壁的相邻的侧边上。将捕捉器放入水底时,四个方框形侧壁沿着方形底座的四个边向外铺展开,与扇形渔网之间形成较大的捕捉面积,能大面积捕捉水下动物。同时底栖动物可以从四面八方进入捕捉器,不受方位限制。[0013]2、本发明由于捕捉过程中基本不扰动底泥,因此不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提拉绳,2、方框形侧壁,3、方形渔网,4、方形底座,5、扇形渔网,6、小孔,7、浮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7]如图1所示的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包括一个方形底座4和围绕在该方形底座4四周的四个方框形侧壁2,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2的底边分别与方形底座4的四个边活动连接且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2相邻两两之间通过扇形渔网5相连接,所述扇形渔网5的两个半径分别连接在两个方框形侧壁2的相邻的侧边上;将捕捉器放入水底时,四个方框形侧壁2沿着方形底座4的四个边向外铺展开;与扇形渔网之间形成较大的捕捉面积,能大面积捕捉水下动物。同时底栖动物可以从四面八方进入捕捉器,不受方位限制。
[0018]在所述方框形侧壁2远离方形底座4的顶边两侧还设置有两个小孔6以及提拉绳I,所述提拉绳I的一端连接所述小孔6,另一端固定在一浮子7上;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2内部分别嵌套有方形渔网3。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2的底边分别与方形底座4的四个边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或者通过枢转轴活动连接。将动物捕捉器放入水底1-2周后,开始收取捕捉器。拉动水面上的浮子7,从而通过提拉绳I拉动方框形侧壁2合起,与方形底座4形成一个方形容器,达到捕捉的目`的。
[0019]所述方形底座4由至少三个锥形凹槽结构组成,所述锥形凹槽结构的锥尖向下插进土里,所述锥形凹槽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底栖动物在受到饵料的吸引下向放置饵料处前行,爬进锥形凹槽结构的最底端。此时就使底栖动物被困在最底端,并且不易爬出,可防止进入捕捉区的动物逃逸。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士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条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条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0021]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它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方形底座(4)和围绕在该方形底座(4)四周的四个方框形侧壁(2),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2)的底边分别与方形底座(4)的四个边活动连接且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2)相邻两两之间通过扇形渔网(5)相连接,所述扇形渔网(5)的两个半径分别连接在两个方框形侧壁(2)的相邻的侧边上;将捕捉器放入水底时,四个方框形侧壁(2)沿着方形底座(4)的四个边向外铺展开;在所述方框形侧壁(2 )远离方形底座(4 )的顶边两侧还设置有两个小孔(6 )以及提拉绳(I),所述提拉绳(I)的一端连接所述小孔(6),另一端固定在一浮子(7)上;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2)内部分别嵌套有方形渔网(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底座(4)由至少三个锥形凹槽结构组成,所述锥形凹槽结构的锥尖向下插进土里,所述锥形凹槽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较大面积底栖动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方框形侧壁(2)的底边分别与方形底座(4)的四个边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或者通过枢转轴活动连接。
【文档编号】A01K69/02GK103478086SQ201210195552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林逸群, 陈小华, 吴国华, 盛茗澜, 唐诗倩 申请人: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