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

文档序号:197680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辽东山区(系指丹东、抚顺和本溪地区)属长白山植被区系,森林覆被率和森林资源占有量较高,森林蓄积量18113. 99万m3,占全省的74. 19%,林业用地面积375. 27万hm2,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53. 99%,有林地面积342. 53万hm2,占辽东山区林业用地面积91. 28%。年平均温度5 8°C,无霜期140 160天,年降雨量在760 810mm。辽东山地地形复杂,山地因坡度不同,成土过程不同,土层厚度和土壤质地差异较 大,又因造林期空气湿度小,天旱无雨,栽树浇水因地型复杂,运输不便,基本上采用旱作栽树,常常造林成活率没有保障。传统造林方式多采用打点定穴,统一挖坑,三埋两踩一提苗造林方法,在山区旱作造林,靠自然降水,成活率没有根本性的保证;其原因主要有在春季干旱无雨情况下(I)挖大坑会引起土壤水分的蒸散,由于挖大坑花费的时间较长,土壤暴露空气中,坑壁和返到地表的土会被风抽干;(2)挖大坑由于地表植被破坏面积较大,会引起地表水土流失现象加剧,不利于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3)挖大坑造林花费人力多,会增加造林成本。(4)造林浇水在平原地区可就地解决水源,但造林成本提高,而山地造林大都远离居民区的偏远山区,取水和拉水上山浇树,因没有路,车不能抵达,靠人工肩扛和挑水运力十分有限,不易推广应用。(5)统一先批量化挖坑,然后批量化栽树的植树模式,不但土壤水分蒸发散失快,坑内坑外被风吹拂形成干土,而且,运抵植树坑边的苗子根系直接暴露阳光下,易引起苗木根系失水,不利苗木栽后的返青。(6)在平原绿化区和山区习惯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造林技术,在研究中发现,这种造林技术在平原采用造林浇水的作业工续,成活率不会受到影响,但在山区没有条件浇水的情况下,土壤经过向上提苗处理,容易因土 层薄,栽植浅,不利于苗木成活。综上所述,因山区春季植树浇水不便,植树时期不能利用山地土壤返浆条件,普遍存在造林苗木不切根,卧苗现象很普遍,影响苗木新根的形成和主侧根系的生理性恢复,加之苗木保水措施不好,综合因素影响苗木造林成活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目的是在辽东山区造林中,解决以往的造林方法所存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的问题。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年生苗可将侧根截根至10 15cm长,2年生苗侧根截至15 20cm长;
(二)、粘质泥浆蘸根保湿,先配置粘土,所述的粘土泥浆中,干土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粘土与水配比为2 :1,即称取粘土 2份,量取清水I份(w/v),然后将泥浆搅勻,再将“(一)”步骤中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以上;
(三)、起苗及运途保湿,起苗后及时进行保湿处理,将经过“(二)”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采用保湿措施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避免运途中浇水冲蚀掉根部泥浆;
(四)、顶浆造林,苗木进行顶浆造林可在春季4月中下旬进行,植苗时期在4月15日至4月25日,低温时可延后3 5天;
(五)、苗木栽植,栽植的方式米用即刨坑即栽树的方法,植树坑直径为25 40cm、深度为 25 35cm ;
(六)、培土踩实,树苗扶正一次培土踩实,苗木要置坑穴的中央扶正,踩实的土壤容重为轻壤土要达到不小于I. I I. 2g/cm3,粘壤土要达到I. 2 I. 3 g/cm3,粘土容重达到不·小于 I. 3 g/cm3 ;
(七)、培土踩实后即刻覆土,覆疏松表土厚度为3 4cm;
(八)、树盘覆地膜,在树穴悬盖的覆土之上,依据树盘的大小覆上一层黑色地膜。“(四)”步骤中顶浆造林时要当土壤化冻深达25 cm 35cm时进行。“(八)”步骤中所覆地膜为黑地膜,地膜为25cmX25cm 40cmX40cm的方形或O 25cm 0 40cm的圆形。“(八)”步骤中具体的覆膜方法为将地膜按尺寸裁成方形或圆形,其大小与树盘的直径大小相适应,在裁完的地膜一侧,剪开一个半径长度的开口,如果是圆形地膜则剪开的开口长度为圆形地膜的半径长度,如果是方形地膜,则剪开的开口的长度为边长的1/2,然后将开口处对准苗木,拉动地膜,使苗木树干基部置于地膜中央,并使树苗的根茎位于膜中心,将地膜抻平并平铺到树盘土壤表面上,覆完地膜后,再用表土压覆地膜,表土厚度达2cm,地膜与根径接触处着重用土把缝隙覆严,防止阳光酌伤树皮。“(二)”步骤中大面积造林用苗数量较大时,运低至造林地的泥浆蘸根苗要置于避阴背风处,并苫盖保湿材料防止苗木失水,如果是隔夜用苗,则挖临时假植沟对苗木进行假植,造林时随用随取。临时假植沟的宽X深=40cm 60 cmX 50 cm 70 cm,而假植沟的长度则根据苗木数量而定,在临时假植沟上将苗木单层和双层摆放或成捆摆放,覆土至苗高的1/2处并在根系部位踩严,防止露风失水。“(二)”步骤中,对于挂浆率的检测采用随机抽取法,打开梱随机抽取成批苗木的5%梱,根际间从垂直根尖至根茎挂上泥浆率达到100%,局部成斑块状没有挂上泥浆率要小于5%。优点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在辽东山区,采用本发明的造林方法,在栽树不浇水的情况下,一次造林成活率能够达到90%以上,本项技术在浑河流域上游营造水源涵养生态林和用材林得到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苗木截根,由于山地造林的苗木水平根和垂直根较为发达,主、侧根较长,为了减少造林时因根系过长产生卧根和刨大坑破坏植被现象,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并促进分生新根,增加养分和水分吸收面积,截根长度为1年生苗可将侧根截根保留10 15cm长,2年生苗侧根截根保留15 20cm长。(二)、粘质泥浆蘸根保湿,裸根苗造林影响成活率要素之一是因造林中或运输中苗木暴露空气中时间过长,或被运达造林地没有进行有效保护,暴露阳光下时间过长,苗木根系被风抽干而引起的根系失水,已有利用保水剂和泥浆蘸根的报导,但没有见到以本项技术为特征粘土泥浆作为根系保水材料的试验报导和试验结果,其中,先配置粘土,所述的粘土浆中干土质量土壤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 (土壤颗粒分析美国制),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将粘土 2份兑水I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一)”步骤中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或以上为止;检测挂浆率的方法为,随机抽取成批苗木的5%梱,打开梱目测,根际间从垂直根尖至根茎挂上泥浆率达到100%,局部成斑块状没有挂上泥浆率要小于5%。(三)、起苗及运途保湿,当天起苗及时进行保湿处理并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但避免运途中浇水损失根部泥浆,大面积造林用苗数量较大时,运低至造林地的泥浆蘸根苗置于避阴背风处,并苫盖保湿材料防止苗木失水,隔夜用苗最好挖临时假植沟假植,造林时随用随取,临时假植沟的宽X深=40cm 60 cmX 50 cm 70 cm,假植沟长短可根据苗木数量而定,单层按捆摆放,覆土至树高的1/2处并在根系部位稍微踩严,防止露风失水。(四)、顶浆造林,顶浆造林可在春季4月中下旬进行,植树时期一般在4月15日至4月25日左右,低温时可延后3 5天,具体当土壤化冻深达25 cm 35cm左右时进行,这时的树坑底部仍呈冻土态,借助树坑低部冻土固形冰的融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的传导力,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有利苗木的成活。(五)、刨坑即栽,刨坑即栽可防止挖坑把土壤返到地表一侧暴露时间较长而产生的土壤水分蒸散和坑内水份的逸失。一则有利于防止土壤失水,二则减少植被破坏面积;刨坑大小取决于苗木主根系和侧根系长度,因地制宜,不采用常规统一标准挖坑和统一时序栽树的传统做法,随刨坑随栽树,用时少、速度快,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和苗木栽植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植树坑直径因树根大小而异,植树坑直径为25 40cm、深度为25 35cm不等。(六)、培土踩实,扶正一次培土踩实,苗要置坑穴的中央扶正,一次培土踩实,促使树苗根部被人为扰动的土壤容重与周围林地自然状态的土壤容重相一致,被踩实的土壤有利于土壤毛隙管的连接,促进坑穴底部的冻土融水经毛细管向上传导,以提供根系所需的水分,踩实的土壤容重为轻壤土要达到I. I I. 2g/cm3以上,粘壤土要达到I. 2 I. 3g/cm3,粘土达到 1.4 g/cm3 以上。(七)、悬盖表土,被踩实的树坑表面会因土壤水分经毛细管的向上传导作用的不均衡和土壤物理收缩膨胀力不同,而产生裂隙,如不采取技术措施,会加剧土壤水分的散失,为减少水分散失现象,造林后需要即刻覆疏松表土,厚度为3 4cm,以提供一个保水界
面覆盖层。(八)、树盘覆黑地膜,春季植树期,往往空气湿度较低,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加之植树后伴随着I个月左右的春旱期,减少土壤蒸发和保持土壤水分显得十分重要。在树穴悬盖的表土之上,依据树盘的大小覆上一层地膜更有利于土壤蒸腾的水分被保水膜截留,还原成水滴回溜到土壤中被根系有效利用,增加了根系层水分的含量,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覆地膜有利于增加土壤温度,为植苗根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地温条件。覆黑地膜有利于抑制树盘内的杂草,避免了杂草与苗木的生长空间的竟争,增加了苗木的抗逆性,有利于受伤苗木根系的快速修复,增加苗木地径生长量和生物量,提高当年苗木质化程度,增强苗木的越冬抗寒性能,减少病虫危害,所述的地膜采用农用商品黑地膜,黑地膜覆膜时裁成的尺寸为0 25 X 0 25 O 50cm方形和圆形不等。覆膜方法,将地膜按尺寸裁成方形或圆形,其大小与树盘的直径大小相适应,在裁完的地膜一侧,剪开一个半径长度的开口,如果是圆形地膜则剪开的开口长度为圆形地膜的半径长度,如果是方形地膜,则剪开的开口的长度为边长的1/2,然后将开口处对准苗木,拉动地膜,使苗木树干基部置于地膜中央,使树苗的根茎位于膜中心,将地膜抻平并平铺到树盘土壤表面上,覆完地膜后,再用表土压覆地膜,表土厚度达2cm,地膜与根径接触处着重用土把缝隙覆严,防止阳光酌伤树皮。实施例I : 取I年生播种苗
(一)、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0cm长;
(二)、粘质泥浆蘸根保湿,所述的粘土浆中,干土质量土壤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土壤颗粒分析美国制),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将粘土 2份兑水I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一)”步骤中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泥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三)、起苗及运途保湿,将经过“(二)”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当天起苗当天进行保湿处理并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以避免运途中浇水,冲蚀掉根部泥浆;
(四)、顶浆造林,植苗时期的特征为,选在4月15日 4月20日,气温低温时可延后3 10天;其土壤化冻深度特征为,土壤化冻深达30 35 cm,树坑底部可见冻土状态。(五)、苗木栽植,栽植的方式米用即刨坑即栽植的方法,植树坑直径要求为25 30cm、深度为25 35cm不等;
(六)、培土踩实,树苗扶正一次培土踩实,苗要置坑穴的中央扶正,踩实的技术要求为,树坑内的土壤容重的特征为轻壤土要达到不小于I. I I. 2 g/cm3,粘壤土要达到I. 2 I. 3 g/cm3,粘土达到 I. 3 g/cm3 以上;
(七)、培土踩实后即刻覆土,覆疏松表土厚度要求为2 4cm;
(八)、树盘覆地膜,在树穴悬盖的覆土之上,依据树盘的大小覆上一层地膜,地膜尺寸为25cmX25cm 40cmX40cm或C>25cm 040cm,具体尺寸视树坑直径不等,覆地膜方法如以上所述。“(二)”步骤中大面积造林用苗数量较大时,运低至造林地的泥浆蘸根苗置于避阴背风处,并苫盖保湿材料防止苗木失水,如果是隔夜用苗,则挖临时假植沟对苗木进行假植,造林时随用随取。临时假植沟的宽X深=40cm 60 cmX 50 cm 70 cm,假植沟的长度因苗木数量而定,在临时假植沟里,将苗木按捆单层摆放,覆土要求至苗高的1/2处并在根系部位踩严,防止露风失水。实施例2
取2年生移床苗(一)、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5cm长;
(二)、粘质泥浆蘸根保湿,所述的粘土浆中,干土质量土壤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土壤颗粒分析美国制),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将粘土 2份兑水I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一)”步骤中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泥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三)、起苗及运途保湿,将经过“(二)”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当天起苗当天进行保湿处理并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以避免运途中浇水;
(四)、顶浆造林,将植苗时期选在4月20 4月25日,气温低温时可延后3 5天;此时土壤化冻深达25 35 cm
(五)、苗木栽植,栽植的方式采用即刨坑即栽的方法,植树坑直径为40cm、深度为35cm ;
(六)、培土踩实,扶正一次培土踩实,苗要置坑穴的中央扶正,踩实的土壤容重为轻壤土要求土壤容重达到I. I I. 2 g/cm3,粘壤土要达到I. 2 I. 3 g/cm3,粘土达到I. 3 g/cm3以上;
(七)、培土踩实后即刻覆土,覆疏松表土厚度特征为2 4cm;
(八)、树盘覆地膜,在树穴悬盖的覆土之上,依据树盘的大小覆上一层地膜,地膜尺寸为25cmX 25cm 40cmX 40cm或O 25cm O40cm,覆地膜方法如以上所述。“(二)”步骤中大面积造林用苗数量较大时,运低至造林地的泥浆蘸根苗置于避阴辟风处,并苫盖保湿材料防止苗木失水,如果是隔夜用苗,则挖临时假植沟对苗木进行假植,造林时随用随取。临时假植沟的宽X高=X40cm 60 cmX50 cm 70 cm,而假植沟的长度因则根据苗木数量而定,在临时假植沟上将苗木单层按捆摆放,覆土至苗高的1/2处并在根系部位踩严,防止露风失水。实施例3
取I年生苗做为截根苗;
(一)、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2cm长;
(二)、粘质泥浆蘸根保湿,所述的粘土浆中,干土质量土壤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土壤颗粒分析美国制),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将粘土 2份兑水I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一)”步骤中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泥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三)、起苗及运途保湿,将经过“(二)”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当天起苗当天进行保湿处理并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但避免运途中浇水;
(四)、顶浆造林,将植苗时期选在4月19日,低温时可延后3 5天;此时土壤化冻深达 27 cm
(五)、对苗木栽培,栽培的方式采用即刨坑即栽的方法,植树坑直径为30cm、深度为30cm ;
(六)、培土踩实,扶正一次培土踩实,苗要置坑穴的中央扶正,踩实的土壤容重为轻壤土要达到不小于I. 2 I. 3g/cm3,粘壤土要达到I. 3 I. 4 g/cm3,粘土达到不小于I. 4 g/cm3 ;
(七)、培土踩实后即刻覆土,覆疏松表土厚度为3.5cm ;(八)、树盘覆地膜,在树穴悬盖的覆土之上,依据树盘的大小覆上一层地膜,地膜尺寸为O 25 X 35cm,覆地膜方法如以上所述。“(二)”步骤中大面积造林用苗数量较大时,运低至造林地的泥浆蘸根苗置于避阴辟风处,并苫盖保湿材料防止苗木失水,如果是隔夜用苗,则挖临时假植沟对苗木进行假植,造林时随用随取。临时假植沟的宽X深=40cm 60 cmX 50 cm 70 cm,而假植沟的长度因则根据苗木数量而定,将苗木置于假植沟里按捆单层摆放或打开梱摊开摆放,覆土至苗高的1/2处并在根系覆土部位踩严,防止露风失水。实施例4
取2年生苗做为截根苗;
(一)、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5cm长;
(二)、粘质泥浆蘸根保湿,所述的粘土浆中,干土质量土壤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 (土壤颗粒分析美国制),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将粘土 2份兑水I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一)”步骤中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泥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三)、起苗及运途保湿,将经过“(二)”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当天起苗当天进行保湿处理并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但避免运途中浇水;
(四)、顶浆造林,将植苗时期选在4月15日,低温时可延后3 5天;此时土壤化冻深达 35 cm
(五)、对苗木栽培,栽培的方式采用即刨坑即栽的方法,植树坑直径为25cm、深度为30cm ;
(六)、培土踩实,扶正一次培土踩实,苗要置坑穴的中央扶正,踩实的土壤容重为轻壤土要达到不小于I. 2 I. 3g/cm3,粘壤土要达到I. 3 I. 4 g/cm3,粘土达到不小于I. 4 g/cm3 ;
(七)、培土踩实后即刻覆土,覆疏松表土厚度为3cm;
(八)、树盘覆地膜,在树穴悬盖的覆土之上,依据树盘的大小覆上一层地膜,地膜尺寸为O 25 X 25cm,覆地膜方法如以上所述。“(二)”步骤中大面积造林用苗数量较大时,运低至造林地的泥浆蘸根苗置于避阴辟风处,并苫盖保湿材料防止苗木失水,如果是隔夜用苗,则挖临时假植沟对苗木进行假植,造林时随用随取。临时假植沟的宽X深=40cm 60 cmX 50 cm 70 cm,而假植沟的长度因则根据苗木数量而定(这个地方应该给个条件,例如摆放的密度),在临时假植沟上将苗木单层按捆摆放,覆土至苗高的1/2处并在根系部位踩严,防止露风失水。实施例5
取2年生苗做为截根苗;
(一)、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20cm长;
(二)、粘质泥浆蘸根保湿,所述的粘土浆中,干土质量土壤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土壤颗粒分析美国制),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将粘土 2份兑水I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一)”步骤中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泥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三)、起苗及运途保湿,将经过“(二)”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当天起苗当天进行保湿处理并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但避免运途中浇水;
(四)、顶浆造林,将植苗时期选在4月25日,低温时可延后3 5天;此时土壤化冻深达 30 cm
(五)、对苗木栽培,栽培的方式采用即刨坑即栽的方法,植树坑直径为40cm、深度为28cm ;
(六)、培土踩实,扶正一次培土踩实,苗要置坑穴的中央扶正,踩实的土壤容重为轻壤土要达到不小于I. 2 I. 3g/cm3,粘壤土要达到I. 3 I. 4 g/cm3,粘土达到不小于I. 4 g/cm3 ;
(七)、培土踩实后即刻覆土,覆疏松表土厚度为4cm;
(八)、树盘覆地膜,在树穴悬盖的覆土之上,依据树盘的大小覆上一层地膜,地膜尺寸 为O 25 X 50cm,覆地膜方法如以上所述。“(二)”步骤中大面积造林用苗数量较大时,运低至造林地的泥浆蘸根苗置于避阴辟背风处,并苫盖保湿材料防止苗木失水,如果是隔夜用苗,则挖临时假植沟对苗木进行假植,造林时随用随取。临时假植沟的宽X深=40cm 60 cmX50 cm 70 cm,而假植沟的长度因则根据苗木数量而定,在临时假植沟上将苗木单层按捆摆放,覆土至苗高的1/2处并在根系部位踩严,防止露风失水。实施例6
取2年生苗做为截根苗;
(一)、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7cm长;
(二)、粘质泥浆蘸根保湿,所述的粘土浆中,干土质量土壤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土壤颗粒分析美国制),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将粘土 2份兑水I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一)”步骤中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泥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三)、起苗及运途保湿,将经过“(二)”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当天起苗当天进行保湿处理并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但避免运途中浇水;
(四)、顶浆造林,将植苗时期选在4月22日,低温时可延后3 5天;此时土壤化冻深达 27 cm
(五)、对苗木栽培,栽培的方式采用即刨坑即栽的方法,植树坑直径为30cm、深度为30cm ;
(六)、培土踩实,扶正一次培土踩实,苗要置坑穴的中央扶正,踩实的土壤容重为轻壤土要达到不小于I. I I. 2g/cm3,粘壤土要达到I. 2 I. 3 g/cm3,粘土达到不小于I. 3 g/cm3以上;
(七)、培土踩实后即刻覆土,覆疏松表土厚度为3.5cm ;
(八)、树盘覆地膜,在树穴悬盖的覆土之上,依据树盘的大小覆上一层地膜,地膜尺寸为O 25 X 35cm,覆地膜方法如以上所述。“(二)”步骤中大面积造林用苗数量较大时,运低至造林地的泥浆蘸根苗置于避阴辟风处,并苫盖保湿材料防止苗木失水,如果是隔夜用苗,则挖临时假植沟对苗木进行假植,造林时随用随取。临时假植沟的宽X深=40cm 60 cmX 50 cm 70 cm,而假植沟的长度因则根据苗木数量而定,在临时假植沟上将苗木单层按捆摆放,覆土至苗高的1/2处并在根系部位踩严,防止露风失水。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农用黑地膜是石化材料聚乙烯塑料制品,其中在产品工艺中填加了黑色石墨材料,据本项技术5年连续研究结果观察,黑地膜的膜效寿命在4个月左右,其后地膜进入破碎过程,经土壤酶解、光蚀等因素作用,大分子聚合物降解成小分子的含碳化合物,经过2年分解过程,成为在分子水平上不易辨别的土壤有机质,黑地膜在农业蔬菜种植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没有污染环境的报导。下面的两个表格为实施本申请的实验结果数据表,其中
表I为清原满族自治县甘井子林场苇塘沟数据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将苗木截根,截根的长度为1年生苗可将侧根截根至10 15cm长,2年生苗侧根截至15 20cm长; (二)、粘质泥浆蘸根保湿,先配置粘土,所述的粘土泥浆中,干土颗粒组成为粉粒质量占25%,沙粒质量占5%,粘粒质量占70% ;粘土与水配比为2 :1,即称取粘土 2份,量取清水I份(w/v),然后将泥浆搅匀,再将“(一)”步骤中截根后的苗木成捆蘸根,根茎至主根根尖部位的挂浆率达到根表面积的95%以上; (三)、起苗及运途保湿,起苗后及时进行保湿处理,将经过“(二)”步骤中处理后的苗木,采用保湿措施运往造林地,运苗时苗木要用浸水草袋片盖苗保湿,避免运途中浇水冲蚀掉根部泥浆; (四)、顶浆造林,苗木进行顶浆造林可在春季4月中下旬进行,植苗时期在4月15日至4月25日,低温时可延后3 5天; (五)、苗木栽植,栽植的方式米用即刨坑即栽树的方法,植树坑直径为25 40cm、深度为 25 35cm ; (六)、培土踩实,树苗扶正一次培土踩实,苗木要置坑穴的中央扶正,踩实的土壤容重为轻壤土要达到不小于I. I I. 2g/cm3,粘壤土要达到I. 2 I. 3 g/cm3,粘土容重达到不小于 I. 3 g/cm3 ; (七)、培土踩实后即刻覆土,覆疏松表土厚度为3 4cm; (八)、树盘覆地膜,在树穴悬盖的覆土之上,依据树盘的大小覆上一层黑色地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四)”步骤中顶浆造林时要当土壤化冻深达25 cm 35cm时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八)”步骤中所覆地膜为黑地膜,地膜为25cmX 25cm 40cmX 40cm的方形或①25cm C^Ocm的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八)”步骤中具体的覆膜方法为将地膜按尺寸裁成方形或圆形,其大小与树盘的直径大小相适应,在裁完的地膜一侧,剪开一个半径长度的开口,如果是圆形地膜则剪开的开口长度为圆形地膜的半径长度,如果是方形地膜,则剪开的开口的长度为边长的1/2,然后将开口处对准苗木,拉动地膜,使苗木树干基部置于地膜中央,并使树苗的根茎位于膜中心,将地膜抻平并平铺到树盘土壤表面上,覆完地膜后,再用表土压覆地膜,表土厚度达2cm,地膜与根径接触处着重用土把缝隙覆严,防止阳光酌伤树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步骤中大面积造林用苗数量较大时,运低至造林地的泥浆蘸根苗要置于避阴背风处,并苫盖保湿材料防止苗木失水,如果是隔夜用苗,则挖临时假植沟对苗木进行假植,造林时随用随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临时假植沟的宽X深=40cm 60 cmX 50 cm 70 cm,而假植沟的长度则根据苗木数量而定,在临时假植沟上将苗木单层和双层摆放或成捆摆放,覆土至苗高的1/2处并在根系部位踩严,防止露风失水。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步骤中,对于挂浆率的检测采用随机抽取法,打开梱随机抽取成批苗木的5%梱,根际间从垂直根尖至根茎挂上泥浆率达到100%,局部成斑块状没有挂上泥浆率要小于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浆节水造林方法,在辽东山区,采用本发明的造林方法,在栽树不浇水的情况下,一次造林成活率能够达到90%以上,本项技术在浑河流域上游营造水源涵养生态林和用材林得到应用。
文档编号A01G13/02GK102792872SQ20121020406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顾宇书, 邢兆凯, 韩友志, 刘红民, 高英旭, 于世河, 陈罡, 刘阳, 刘畅, 高军, 魏中平 申请人: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