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6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割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割机。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现在市面上的收割机,主要包括拔禾部件、收割部件、行走部件、脱粒部件和动力设备组成,收割机在旱地工作时都能正常工作,但是在水田里工作的时候,由于水田里的硬度不一样,哪一边行走轮或履带下面的泥软一点,收割机的重心就会朝一方倾斜,操作起来极不方便,甚至不能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收割机,解决现有收割机因在水田其机 器的重心倾斜,影响整机的平衡和工作的问题。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
方案一种收割机,包括行走机构以及给行走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脱粒部件、收割部件和拔禾部件,还包括悬浮装置,所述悬浮装置通过联接器与行走机构连接;所述脱粒部件、收割部件和拔禾部件位于悬浮装置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为所述脱粒部件、收割部件和拔禾部件提供动力的动力部件。在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件位于悬浮装置上。在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浮装置下方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行走轮。在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浮装置为悬浮箱。在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浮装置为悬浮斗。在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浮装置与行走机构连接的侧面、以及该侧面的对立面所对应的悬浮装置底部设置有弧度。在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浮装置与行走机构连接的侧面对应的弧度为130度至170度,该侧面的对立面所对应的悬浮装置底部弧度为130度至150度。本发明还可以是在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割机的一个侧面为倾斜面,用于减小悬浮装置在被拖动或者推动情况下所受到的阻力。在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或者悬浮装置中的一个/都设置有与联接器连接的滑槽,或者行走机构或者悬浮装置中的一个/都设置有与联接器连接的调节孑U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适配可以使收割机的重心由悬浮装置承受而不发生倾斜,减小下陷的幅度,其它重量就不再压在行走机构上,减小了行走机构的倾斜度,即使行走机构在行走时发生一些倾斜,而通过可纵向或者横向旋转的联接器在行走时前面的悬浮装置仍保持正常平衡,而不影响收割机的正常工作,使用方便。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收割机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收割机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联接器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联接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参考图4所示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收割机结构示意图。参考图I所示一种收割机,包括行走机构7以及给行走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8、脱粒部件3、收割部件2和拔禾部件1,还包括悬浮装置5,所述悬浮装置5通过联接器6与行走机构7连接;该悬浮装置5用于增大收割机在水田使用时向上的浮力,避免收割机在泥土中下陷。悬浮装置5中也可以用来盛装农作物,如谷物、麦子等。悬浮装置5可以是悬浮箱,也可以是悬浮斗,且并不限于此。在水田或者旱地等不同情况下使用时,通过联接器6可以调节悬浮装置5的高度,也可以通过该联接器6实现悬浮装置5的横向旋转(如图I所示,所面对的正面以及背面之间的旋转);其纵向(如图I所示左侧、右侧之间的方向)可固定,避免行走机构7与悬浮装置5间产生晃动。所述脱粒部件3、收割部件2和拔禾部件I位于悬浮装5上,通过此方案脱粒部件3、收割部件2和拔禾部件I的重量通过悬浮装置5承受。继续如图I所示,可以为所述脱粒部件3、收割部件2和拔禾部件I单独提供一个动力部件4,通过该动力部件4提供动力。该动力部件4也可以位于悬浮装置上5。当收割机在旱地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在悬浮装置5下方设置两个及以上的行走轮9。所述收割机的一个侧面为倾斜面10,用于减小悬浮装置5在被拖动情况下所受到的阻力,该侧面可以是与行走机构7连接的对立面,如图I所示右侧面。该倾斜面10从上向下逐渐向内倾斜。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收割机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悬浮装置5与行走机构7连接的侧面、以及该侧面的对立面所对应的悬浮装置底部设置有弧度11、12。所述悬浮装置5与行走机构7连接的侧面对应的弧度11为130度至170度,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选择150度;该侧面的对立面所对应的悬浮装置底部弧度12为130度至150度,其中一个实施例选择为140。通过浮装置底部设置的弧度11、12及优选的弧度值,可以使悬浮装置5可以更好的移动,在移动时所受的阻力相应减小。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联接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行走机构7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61,悬浮装置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件62,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件61与第二连接部件62之间的联接器6,第一连接部件61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64,通过该调节孔64可调节与行走机构7连接的高度,也可增加多个第二调节孔68,通过该第二调节孔68可以固定纵向位置(竖直方向的高度),即通过螺栓或插销等部件与悬浮装置5连接,起到阻止悬浮装置5向下移动/旋转的作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62上设置有滑槽65 ;联接器6还包括一个连接套66、以及与该连接套66连接的挡板67,该挡板67用于卡入滑槽65内。其中连接套65与挡板67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能够实现旋转的活动连接。·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联接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参考图4所示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中包括联接器6,如图4所示,参考从该联接器6的A-A剖开得到了图5中的联接器6,挡板67位于滑槽65内,通过滑槽65上的螺纹孔以及螺栓68的配合,实现对挡板67的固定。以上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连接部件61也可设置在悬浮装置5上;第二连接部件62也可设置在行走机构7上;且联接器6的两端都可通过第一连接部件61连接,也可以是联接器6的两端都通过第二连接部件62连接,即所述行走机构7或者悬浮装置5中的一个/都设置有与联接器6连接的滑槽65,或者行走机构7或者悬浮装置5中的一个/都设置有与联接器6连接的调节孔6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收割机,包括行走机构以及给行走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脱粒部件、收割部件和拔禾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悬浮装置,所述悬浮装置通过联接器与行走机构连接,通过该联接器可实现行走机构的横向或者纵向旋转; 所述脱粒部件、收割部件和拔禾部件位于悬浮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所述脱粒部件、收割部件和拔禾部件提供动力的动力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位于悬浮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装置下方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行走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装置为悬浮箱。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装置为悬浮斗。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装置与行走机构连接的侧面、以及该侧面的对立面所对应的悬浮装置底部设置有弧度。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装置与行走机构连接的侧面对应的弧度为130度至170度,该侧面的对立面所对应的悬浮装置底部弧度为130度至150度。
9.根据权利要求I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机的一个侧面为倾斜面,用于减小悬浮装置在被拖动或者推动情况下所受到的阻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或者悬浮装置中的一个/都设置有与联接器连接的滑槽,或者行走机构或者悬浮装置中的一个/都设置有与联接器连接的调节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割机,包括行走机构以及给行走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脱粒部件、收割部件和拔禾部件,还包括悬浮装置,所述悬浮装置通过联接器与行走机构连接,该联接器可实现悬浮装置的高度调节以及横向旋转;所述脱粒部件、收割部件和拔禾部件位于悬浮装置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适配可以使收割机的重心由悬浮装置承受而不发生倾斜,减小下陷的幅度,其它重量就不再压在行走机构上,减小了行走机构的倾斜度。
文档编号A01D41/12GK102823378SQ20121033867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
发明者吕显华 申请人:吕显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