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江甜1号”甜叶菊种苗扦插繁苗方法

文档序号:257782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江甜1号”甜叶菊种苗扦插繁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江甜I号”甜叶菊种苗扦插繁苗的农业方法。
背景技术
甜叶菊在江苏、安徽、江西、新疆等地都有种植,大田种植主要是通过种苗移栽生产。江苏省东台市已种植甜叶菊30多年,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江甜I号”为江苏省东台市自主选育的一种甜叶菊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苏鉴甜叶菊201201),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特点,比常规产量提高30%以上。为了快速繁育“江甜I号”甜叶菊种苗,为大面积种植“江甜I号”提供优质苗源,我们利用“江甜I号”嫩头扦插进行无性繁苗,生产出大量品种纯度高、性状好的“江甜I号”甜叶菊种苗,扩大了东台市甜叶菊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了甜叶菊新品种“江甜I号”种苗紧张的问题,加快了 “江甜I号”推广应用步伐,大幅度提高了甜叶菊的产量和质量,有利于促进甜叶菊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江甜I号”甜叶菊嫩头扦插进行无性繁苗方法,既保持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又能实现种苗的快速繁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江甜I号”甜叶菊扦插繁苗技术,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①苗床准备:选择土壤肥沃、避风向阳、水源方便、地势较高的地方建立苗床,床面宽度1.2-1.4米,选用竹片 等材料在苗床上搭建拱型小棚架,在支架上覆盖无滴塑料薄膜防雨保温,并用遮阳网覆盖;②插穗选择:8-10月份进行育苗(秋繁苗)时,插穗直接从“江甜I号”大田植株顶端剪取;冬季、春季繁苗所用的插穗,可直接从秋繁苗上剪取,或从保温越冬老根上萌发的幼苗上剪取,插穗4-5对叶片;③扦插时间:以秋季8月下旬至10月底以及春季3-4月份繁苗最好;④扦插方法:苗床平整后,适量浇水,使田间相对持水量不低于80%。插穗应随剪随插。扦插时先用直刀在苗床表面扎2厘米深小沟,然后将插穗插入沟内,1-2对叶片入土,插后用土压实,使插穗与土壤紧密接触,随即浇足活棵水,覆盖薄膜,再加盖遮阳网,保温防晒,促使土下叶节生根;⑤扦插密度:株距1.5-2厘米、行距3-3.5厘米;⑥苗床管理:扦插后的苗床内气温控制在20_28°C、空气相对湿度80-90%。秋季气温下降后要及时进行覆盖,遇极端低温天气(低于_3°C ),应再加盖保温材料;当床内温度超过30°C时,通过通风、揭膜等措施降温。插穗生根后,揭去遮阳网。对种苗叶色落黄的苗床,可掌握在晴好天气中午前后直接喷施有机叶面肥。以上发明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 “江甜I号”苗源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甜叶菊种苗的繁殖速率,保证了品种纯度,保持了品种的优良特性。本发明的优点是:1、保持了 “江甜I号”甜叶菊品种的优良特性和品种纯度。2、加快了“江甜I号”繁苗速度,经过秋季和春季不断剪穗扦插,繁殖倍数达30倍以上,能加快推广应用速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3、繁苗快捷方便、易学能会,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例一 2010年9月上旬,在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顾j村农民张成官种植的“江甜I号”甜叶菊大田内建立苗床3800平方米,床面宽度1.4米,并排建3张为一单元。苗床上选用竹片材料搭建拱型小棚架,支架间距I米,在支架上覆盖无滴塑料薄膜防雨保温,并用遮阳网覆盖。在扦插前一天浇适量水,保持田间相对持水量不低于80%。9月中旬开始进行秋季繁苗,插穗直接从大田“江甜I号”收获后萌发的幼苗顶端剪取,品种纯度100%,插穗长度4.5对叶片。扦插时先用直刀在苗床表面扎2厘米深小沟,然后将插穗插入沟内,1-2对叶片入土,插后用土压实,随即浇足活棵水,覆盖薄膜,再加盖遮阳网,保温防晒,促使土下叶节生根。株距2厘米、行距3.5厘米。扦插后的苗床内气温控制在20-28°C、相对湿度为80-90%。10月下旬当气温下降到20°C以下时,及时进行覆盖。11月下旬,在并排的3张苗床上搭建6米宽大棚,覆盖I层薄膜增温或保温。翌年3月份开始视温度回升情况进行揭膜调温。扦插后1 2天,插穗生根后,揭去遮阳网。到当年12月20日停止繁苗。2011年2月下旬开始进行春季繁苗,插穗从秋繁苗上剪取,到4月25日统计,累计繁苗291.5万株。种苗纯度99.7%。在此期间,除控制苗床内温湿度外,对2010年秋繁苗于2011年3月20日喷施小分子有机质叶面肥100倍液,保证种苗健壮生长。实例二 2011年江苏省东台市顾j村农民夏正林从2月下旬开始在预留的6667平方米空苗床上进行春季繁苗,从上年的秋繁苗上剪取扦穗,按照秋繁苗的扦插和管理方法繁育“江甜I号”甜叶菊种苗,到4月10日,累计繁育种苗450万株。
权利要求
1.本发明的甜叶菊扦插繁苗技术,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①苗床准备:选择土壤肥沃、避风向阳、水源方便、地势较高的地方建立苗床,床面宽度1.2-1.4米,选用竹片等材料在苗床上搭建拱型小棚架,在支架上覆盖无滴塑料薄膜防雨保温,并用遮阳网覆盖; ②插穗选择:8-10月份进行育苗(秋繁苗)时,插穗直接从“江甜I号”大田植株顶端剪取;冬季、春季繁苗所用的插穗,可直接从秋繁苗上剪取,或从保温越冬老根上萌发的幼苗上剪取,插穗4-5对叶片; ③扦插时间:以秋季8月下旬至10月底以及春季3-4月份繁苗最好; ④扦插方法:苗床平整后,适量浇水,使田间相对持水量不低于80%。插穗应随剪随插。扦插时先用直刀在苗床表面扎2厘米深小沟,然后将插穗插入沟内,1-2对叶片入土,插后用土压实,使插穗与土壤紧密 接触,随即浇足活棵水,覆盖薄膜,再加盖遮阳网,保温防晒,促使土下叶节生根; ⑤扦插密度:株距1.5-2厘米、行距3-3.5厘米; ⑥苗床管理:扦插后的苗床内气温控制在20-28°C、空气相对湿度80-90%。秋季气温下降后要及时进行覆盖,遇极端低温天气(低于_3°C ),应再加盖保温材料;当床内温度超过30°C时,通过通风、揭膜等措施降温。插穗生根后,揭去遮阳网。对种苗叶色落黄的苗床,可掌握在晴好天气中午前后直接喷施有机叶面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江甜1号”甜叶菊种苗扦插繁苗方法,其为苗床的准备,插穗的选择,秋季和春季扦插。扦插时平整苗床,浇足底水,土壤相对持水量在80%以上时进行扦插。插穗随剪随插。扦插时先用直刀在苗床表面扎2厘米深小沟,然后将插穗插入沟内,1-2对叶片入土,使插穗与土壤紧密接触,随即浇足活棵水,覆盖薄膜,再加盖遮阳网,保温防晒,促使土下叶节生根。扦插密度掌握在株距1.5-2厘米、行距3-3.5厘米。扦插后的苗床内气温控制在20-28℃、相对湿度为80-90%。对种苗叶色落黄的苗床,可掌握在晴好天气中午前后直接喷施有机叶面肥。本发明方法更适宜于“江甜1号”甜叶菊种苗无性繁殖。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109657SQ20121057142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6日
发明者王宏琴, 周群喜, 杨秋萍, 苗正雨, 卢斌 申请人:王宏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