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7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栗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栗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板栗脱粒机。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板栗脱粒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脱粒组件,所述脱粒组件包括壳体、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转轴一端伸入壳体内,壳体内设置有上磨盘与下磨盘,上磨盘、下磨盘相对设置,上磨盘的下表面与下磨盘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脱粒空腔,上磨盘上设置有与脱粒空腔连通的进料口,上磨盘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下磨盘固定在转轴上,壳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上磨盘通过弹簧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上磨盘的下表面为内凹的圆锥面,下磨盘的上表面为上凸的圆锥面,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分离筛,所述壳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导料板。该板栗脱粒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启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下磨盘转动,然后将板栗从进料口投到脱粒空腔内,利用上磨盘与转动的下磨盘使板栗的外壳破碎,形成板栗颗粒与毛刺的混合物,板栗颗粒与毛刺的混合物在 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料口出来并沿着导料板运动到分离筛中,利用分离筛将毛刺与板栗颗粒分离,从而完成板栗的脱粒过程。该板栗脱粒机虽然能够很好的完成板栗的脱粒,但是,由于上磨盘、下磨盘一般都是石材或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而且上磨盘的下表面和下磨盘的上表面没有相应的保护层,所以,在脱粒过程中,板栗颗粒容易受到损伤,使得最后得到的完整的板栗颗粒较少,脱粒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脱粒过程中避免板栗颗粒受到损伤的板栗脱粒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板栗脱粒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脱粒组件,所述脱粒组件包括壳体、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转轴一端伸入壳体内,壳体内设置有上磨盘与下磨盘,上磨盘、下磨盘相对设置,上磨盘的下表面与下磨盘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脱粒空腔,上磨盘上设置有与脱粒空腔连通的进料口,上磨盘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下磨盘固定在转轴上,壳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上磨盘的下表面以及下磨盘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弹性保护层。进一步的是,在上磨盘的下表面以及下磨盘的上表面设置橡胶皮形成所述的弹性保护层。进一步的是,所述上磨盘通过弹簧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是,所述上磨盘的下表面为内凹的圆锥面,下磨盘的上表面为上凸的圆锥面。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传动轴一端通过皮带轮与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锥齿轮与转轴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机与皮带轮之间设置有减速器。[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分离筛。进一步的是,所述分离筛底部通过滑动轴承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分离筛上铰接有曲柄连杆,曲柄连杆通过行星齿轮与转轴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分离筛下方设置有收集筛,收集筛固定在分离筛底部。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导料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磨盘的下表面以及下磨盘的上表面均设置弹性保护层,可以有效避免板栗颗粒在脱粒过程中受到损伤,进而得到更多的完整的板栗颗粒,提闻了板栗脱粒机的脱粒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板栗脱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机架I、壳体2、转轴3、上磨盘4、下磨盘5、脱粒空腔6、进料口 7、出料口 8、弹性保护层9、弹簧10、电机11、传动轴12、皮带轮13、锥齿轮14、减速器15、分离筛16、曲柄连杆17、行星齿轮18、收集筛19、导料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该板栗脱粒机,包括机架1,机架I上设置有脱粒组件,所述脱粒组件包括壳体2、转轴3以及驱动转轴3转动的驱动装置,转轴3 —端伸入壳体2内,壳体2内设置有上磨盘4与下磨盘5,上磨盘4、下磨盘5相对设置,上磨盘4的下表面与下磨盘5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脱粒空腔6,上磨盘4上设置有与脱粒空腔6连通的进料口 7,上磨盘4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上,下磨盘5固定在转轴3上,壳体2下部设置有出料口 8,所述上磨盘4的下表面以及下磨盘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弹性保护层9。该板栗脱粒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转轴3转动进而带动下磨盘5转动,然后将板栗从进料口 7投到脱粒空腔6内,利用上磨盘4与转动的下磨盘5使板栗的外壳破碎,形成板栗颗粒与毛刺的混合物,板栗颗粒与毛刺的混合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料口 8出来并将毛刺与板栗颗粒分离即可得到所需的板栗颗粒,由于在上磨盘4的下表面以及下磨盘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弹性保护层9,可以有效避免板栗颗粒在脱粒过程中受到损伤,进而得到更多的完整的板栗颗粒,提高了板栗脱粒机的脱粒效果。所述弹性保护层9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弹性材料制作而成,作为优选的方式是在上磨盘4的下表面以及下磨盘5的上表面设置橡胶皮形成所述的弹性保护层9,由于橡胶皮取材方便,成本低,同时也便于加工。在板栗的脱粒过程中,由于板栗的大小可能不尽相同,在脱粒过程中,为了能够自适应的调节脱粒空腔6的大小,所述上磨盘4通过弹簧10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上。为了使毛刺与板栗颗粒的混合物能够顺利的向下运动,所述上磨盘4的下表面为内凹的圆锥面,下磨盘5的上表面为上凸的圆锥面,毛刺与板栗颗粒的混合物沿着锥面可以很容易的向下运动,保证脱粒过程的顺利进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柴油机、汽油机等各种动力设备,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传动轴12,传动轴12 —端通过皮带轮13与电机11连接,另一端通过锥齿轮14与转轴3连接,这种驱动装置不但可以采用电机11带动,在室外没有电源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柴油机或汽油机带动,只需利用皮带将柴油机或汽油机连接到皮带轮13上即可。由于下磨盘5的转速过快容易对板栗颗粒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为了防止下磨盘5的转速过快,在电机11与皮带轮13之间设置有减速器15。进一步的是,为了便于分离毛刺和板栗颗粒,在出料口 8下方设置有分离筛16。所述分离筛16可以人工的方式使分离筛16振动,但是人工的方式劳动强度大,而且筛选效率也不高,因此,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筛选效率,所述分离筛16底部通过滑动轴承与机架I滑动连接,所述分离筛16上铰接有曲柄连杆17,曲柄连杆17通过行星齿轮18与转轴3传动连接,转轴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行星齿轮18转动,进而通过曲柄连杆17使分离筛16来回沿机架I滑动。分离筛16将毛刺与板栗颗粒分离后,毛刺以及破碎的板栗颗粒从分离筛16的筛孔中落下,完整的板栗颗粒则留在分离筛16中,为了便于收集下落的毛刺以及破碎的板栗 颗粒,在分离筛16下方设置有收集筛19,收集筛19固定在分离筛16底部。另外,在安装分离筛16时,由于受到转轴3的影响,分离筛16的安装位置一般位于出料口 8—侧,为了使毛刺和板栗颗粒的混合物能够准确的落入分离筛16中,在壳体2的出料口 8处设置有导料板20。
权利要求1.板栗脱粒机,包括机架(1),机架(I)上设置有脱粒组件,所述脱粒组件包括壳体(2)、转轴(3)以及驱动转轴(3)转动的驱动装置,转轴(3) —端伸入壳体(2)内,壳体(2)内设置有上磨盘(4)与下磨盘(5),上磨盘(4)、下磨盘(5)相对设置,上磨盘(4)的下表面与下磨盘(5)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脱粒空腔(6),上磨盘(4)上设置有与脱粒空腔(6)连通的进料口(7),上磨盘(4)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上,下磨盘(5)固定在转轴(3)上,壳体(2)下部设置有出料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4)的下表面以及下磨盘(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弹性保护层(9)。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板栗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在上磨盘(4)的下表面以及下磨盘(5)的上表面设置橡胶皮形成所述的弹性保护层(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栗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4)通过弹簧(10)固定在壳体(2)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栗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4)的下表面为内凹的圆锥面,下磨盘(5)的上表面为上凸的圆锥面。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板栗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传动轴(12),传动轴(12) —端通过皮带轮(13)与电机(11)连接,另一端通过锥齿轮(14)与转轴(3)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栗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与皮带轮(13)之间设置有减速器(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栗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8)下方设置有分离筛(1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栗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筛(16)底部通过滑动轴承与机架(I)滑动连接,所述分离筛(16)上铰接有曲柄连杆(17),曲柄连杆(17)通过行星齿轮(18)与转轴(3)传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栗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筛(16)下方设置有收集筛(19),收集筛(19)固定在分离筛(16)底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栗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出料口(8)处设置有导料板(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脱粒过程中避免板栗颗粒受到损伤的板栗脱粒机。该板栗脱粒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脱粒组件,所述脱粒组件包括壳体、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上磨盘与下磨盘,上磨盘、下磨盘相对设置,上磨盘的下表面与下磨盘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脱粒空腔,上磨盘上设置有与脱粒空腔连通的进料口,壳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上磨盘的下表面以及下磨盘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弹性保护层。通过在上磨盘的下表面以及下磨盘的上表面设置弹性保护层,可以有效避免板栗颗粒在脱粒过程中受到损伤,进而得到更多的完整的板栗颗粒,提高了板栗脱粒机的脱粒效果。适合在板栗加工设备领域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F11/00GK202551715SQ20122018684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罗光 申请人:罗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